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纵兵夺鼎 > 第九十四章 成为汉人

纵兵夺鼎 第九十四章 成为汉人

作者:夺鹿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32: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燕北一走,幽州西部的事务便全部交由专人处理。州府的事务由别驾荀悦与刘虞时代的几名从事,程续等人一同处理。而兵马则又分为代郡的麹义与涿郡的高览,燕北指派郭嘉前往代郡为麹义出些主意,高览部则由年轻的幕僚徐庶前去。

代郡需要的是寻找战机,涿郡则是需要防备敌人。

燕北渴望的大胜,将会由这两支兵马达成,他太需要一场胜利了。如今的幽州施政,仍旧不能心急,刘虞时代的老人物们在州郡牵扯甚广,调离鲜于银却也仅仅是因为鲜于银与他相对亲善罢了,将来借着一场大胜,燕北还要将程续这些人也下放郡中做郡丞、太守之类的官职。

他的将军府幕僚使用得心应手,州府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反倒是各地郡中的官职空缺。涿郡只有个太守沮宗和涿县令徐邈,辽西郡的太守及大多县令亦有空缺,幽州只要空着七八个两千石,单看官职系统近乎半死不活。

治政方面,幽州的情况仍旧相对原始,这大约是燕北、公孙瓒等军阀互通的致命短板。

不过相较起来,公孙瓒才是纯粹的军阀。燕北以前也是军阀,不过如今已经渐渐变化了。

燕北回辽东在幽州都是件大事,不过燕北仅仅是给几个心腹幕僚打过招呼,随后便让亲卫队带着自己的仪仗走官道,自己则与典韦等人换上便装自出蓟县后离开依仗,一路向东游猎而走。

他离开蓟县不久,袁绍与公孙瓒争夺清河国的战事便见出分晓,双方先锋官在清河两岸对战,随着公孙瓒军失利,战局一度被推进至东武城。随着秋季将至,邹丹眼看清河国不能守,尽收清河国西北青粮,卷起兵马退往巨鹿。

反倒是青州的刘备在战争后期尽心尽力地与袁绍部兵马周旋,奈何兵微将寡,只得退还青州……是役,刘备渡过黄河时气得掷鞭入河,师兄的兵将不堪重用!

随着公孙瓒失去清河国,标志着刘备失去了与北面公孙瓒的联系,没有援军相助却使青州面临袁绍、曹操两面威胁的局面。

青州危矣。

所幸,随后不多时,袁术的使者便来到青州与刘备密谈,双方交好,刘备再度获得强援。

失去清河国于刘备为一大悲痛,但对公孙瓒来说,这个纯粹的军阀并不在乎一场战争的得失,眼下一门心思想着向北面的燕北为宗族之仇而战,哪里还在乎南面靠近黄河的清河国。

九月中旬,公孙瓒向常山关、唐县等地陈兵两万,但斥候回报涿代二郡守备严整,公孙瓒不敢强攻,维持对峙局面。

同时,燕北抵达辽东郡,而他大队人马的仪仗方才经过乌桓属国。

幽冀之间的对峙燕北并不清楚,就算知道了也不会有太多担心。公孙瓒陈兵两万,就算全部兵马都为老卒,可也抵不上幽州军占据地利,这事没什么好担心的。

甄姜见到燕北回还,当是喜不自胜,燕北在襄平的家里住了两日,随后前往城中为高氏老母做寿。幽州牧突然降临襄平,令半年多不曾见到燕北的襄平百姓非常惊喜,好奇的孩童在门缝里眯着眼睛向燕北投向好奇的目光,街道上的百姓在燕北的高头大马行进时纷纷低头行礼。

燕北在辽东郡,在辽东襄平的威信,甚至超过数百年前古代贵族在封国中的威信。

黔首爱戴他。

为高览的老母亲拜寿之后,燕北专程前往多闻里,拜会辽东书院的诸多元老,希望将辽东郡最强的大儒调往蓟县,成立州学。在他们的学生当中,择其优异者留在辽东书院继续教化学子,并且再一次请求管宁出仕。

如今幽州正是缺少人才的时候,辽东书院的学子如果能够为幽州出力,将会令燕北治理幽州更为容易。

不过这件事不是短时间就能拿定主意的,如今也仅仅是定下一个方向。骤然自辽东郡取走如此多的贤才,将会伤害到持续几年的辽东教化。辽东郡,是燕北的家乡,这里出去的士人、学子、将军、军卒,皆为燕北之乡党,这是燕北能够受用终身的力量,甚至不亚于那些随他出生入死的军卒值得信任。

燕北永远都不会为了发展其他地方,而放弃或伤害辽东郡。

沮授商议今后州中诸多事宜,眼下高句丽已趋于稳定,最危险的时期过去之后,至少几年之内屠纥升骨城的遗威尚在,根据王义传回的书信,近几年中高句丽没有再度反叛的可能。

“嗯,高句丽现在不反,今后也还是会反的……若能有几年时间最好,让王义在将来准备政变吧。如果不行,待冀州之事一定,燕某腾出手来再度发兵东征。”燕北轻轻叩着案几,显然年轻的蓟侯并不满足高句丽目下臣服的姿态,道:“不仅高句丽,还有鲜卑、三韩、扶余、东边的肃慎人,公与都要尽早筹谋。”

杀气凛然的话语令沮授感到错愕,不禁问道:“防备自然是需要的,但是主公,这诸多东国,将来都要发兵征讨吗?”

高句丽、扶余二国的庞大体量,加到一起甚至比整个幽州还大,更不必说草原上的鲜卑人,这些国家、部落,都要征讨的话令沮授不禁感到怀疑……任何一场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尤其燕北口中目的便是使对方灭国,这种战争前后筹谋至少数年。如此巨大的付出,与他们能够得到的收获,成正比吗?

就像高句丽,燕北定下每年进贡两千万钱……一年两年还好,三年五载之后国力必将因此空虚,到时候就算高句丽不想反,其国内都会被数额庞大的贡金逼反。

“公与,高句丽是一定会反的,就算燕某不逼,也要反。你要知道,纥升骨城被屠之人的亲族、子孙,可都还没死绝呢。”燕北缓缓摇头,近乎咬着牙说道:“我襄平被其入侵死伤百姓的亲人,也还没死绝呢。仇恨既已产生,便永远不会停止,燕某没有更好的办法,否则亦不愿发动战争,但在燕某思虑出更好的办法之前,最好的办法便是杀光一切反抗之人。”

说到这,燕北笑了,抬起溢满阳光的脸笑道:“让他们成为汉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