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纵兵夺鼎 > 第七十七章 颍川郭嘉

纵兵夺鼎 第七十七章 颍川郭嘉

作者:夺鹿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32: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将军,营外来了个颍川人,说前来拜见将军!”

前一刻燕北还想要与关羽张飞再说些什么,可听到帐外士卒这么一声传报,顿时来了精神,忙对关羽张飞焦触三人道:“这样,你三人且下去准备吧,等晚间我与诸君共饮,送行!”

三人各有心思抱拳退下,燕北这才转过头对陈群面露喜色道:“长文,人这便来了!”

“不对,不对。”陈群却是面露疑惑道:“若是徐元直来,应当由子义兄领着入营,何况此时那些书信恐怕才刚刚送至颍川……将军何不问问来人是谁?”

陈群话音刚落,帐外士卒便说道:“他说叫郭,郭什么孝。”

“竟然是他!”陈群面上表情非常复杂,既有兴奋又有疑惑,对燕北说道:“郭嘉,郭奉孝。”

燕北眼前一亮。

陈群重申这个名字对燕北而言无异于对牛弹琴,燕北根本不知道这人是谁。但他知道陈群是什么人啊,颍川陈氏,正经名门出身,交往的也都是有才学有声望的人。既然陈群都听说过此人名号,自然不会是寻常人物。

“郭奉孝是什么人?”

听到燕北发问,陈群脸上露出苦笑,对燕北答道:“颍川郭奉孝,年少便有卓远见地,同样也有放浪形骸的名声。早些时候在家乡结交了不少游侠儿,前些年便隐居于世……现在看来,他是知道乱世将至的吧。”

“那他有才华吗?算了,这一定是有才华的人,否则也不会早就知晓天下大乱。”燕北嘴上说的是郭嘉,心里想的却是自己。嘿,他燕仲卿不也是前几年投身张纯门下时便知晓天下将乱么。“我先见见再说,派人将他请进来!”

燕北说罢,便派人将营门外的颍川来客迎进帐中,带到他的面前。

当传话的士卒离去,燕北内心里没来由的感到有些紧张,拿起兜鍪又再度放下,一面整理着发髻对陈群问道:“长文,你看看我身上的甲胄可合乎礼仪,如何才能更显得礼贤下士一些?”

说实话,这可是正经的头一次又颍川的这种策士来找他,哪怕他并不知晓对方是什么来路,但就陈群说法非常年轻,显然不会是有充足治政经验的贤臣型人物……如果说聪慧的头脑与卓远的见识能为燕北提供什么帮助。

那一定就是策士了。

陈群看燕北这般做派,只是笑道:“将军本就为礼贤下士之人,又何必专门做出礼贤下士之举?且放心吧,那郭奉孝早就在颍川传出放浪形骸的名声,对这些流于形式的举动,怕是不会有太多在意。”

“他在不在意是他的事,做不做却是我的事了。”燕北笑笑,虽然不能因为旁人是放浪形骸的性格变因此废止自己的礼仪,但无疑陈群的话令他非常受用,心里也轻松了些,端端正正地坐在案几之后,好整以暇地说道:“那么,便等着他进来吧。”

郭嘉比燕北想象中来得要慢一些,在营地中他故意放慢了步调,将自己的目光放在这座庞大营地中每一个能让他见到的角落。

他相信,看一个太守的才能需要观看他的府衙用吏,但看一位将军显然不必观察他的营帐,而需要看他带出的是什么样的军卒。

在前往洛阳之前,郭嘉在乡中游侠儿的护送下先前往的是冀州渤海郡,住下四个月后才见到从讨董联盟撤军的袁绍,一番深谈之后他并不认为袁绍是能够成事的样子,因而便打算继续回乡隐居,等待天下出现能够让他效命的主公。

他知道袁绍一定会撤军,因为任谁都知晓董卓迁都之后实际上关东诸侯便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继续西进,也无非是徒效奋勇,无济于事罢了。

不过在他行至荥阳时才发现,尽管袁绍等关东诸侯撤回,但这天下还真有那么几个疯子傻子执意要向西进军,甚至攻破旋门关打入二百里赤地,驻军于洛阳。

他们被人称作新的讨董联军,也被叫做真正的讨董联军。因为整场战争,都是他们这几个人率领兵马在前打仗……他们与后面的袁绍等人截然不同。

看上去,没什么远见野心。

这并非是郭嘉想要辅佐的人,不过他很想见见这个近乎以一己之力扛起讨董大旗的辽东豪杰,究竟是为了什么一路向西。

当看遍了威武雄壮的辽东精锐,郭嘉在中军大帐里见到案几之后坐着的那名年轻的度辽将军——燕北,燕仲卿。

看模样,名传天下的度辽将军与郭嘉年岁在伯仲之间……这样的年纪,的确很容易做出向西讨董的意气之事,郭嘉端端正正地拱手道:“颍川郭嘉,来此拜会将军。”

“奉孝无需多礼,请坐吧。”燕北看着眼前与自己一般年岁,穿衣打扮只做寻常的年轻寒士,心里却不曾有任何轻视……出身越是微寒的人,达到每一个阶层所付出的努力与需要的才华便更多,燕北释手道:“却不知道你来洛阳,所为何事呢?”

“在下出游时经过冀州,关东联军的先盟主袁本初已领兵回到渤海,至荥阳时便听说将军重组联军欲攻函谷关,至洛阳又见到营地里赶制攻城军械……将军要退兵了吗?”

这句话,在旁人看来可能是前言不搭后语,却引得燕北面目含笑,问道:“你是如何知晓我也要退兵的呢?”

他要退兵这件事,只有少数将领知晓,就算是军中士卒大部分都尚不知,以为赶制攻城军械便是要大举进攻函谷,有些摩拳擦掌有些哀声遍野,这郭嘉是如何知道的呢?

这也是郭嘉先前在营中看出来的,也正因此才觉得不虚此行。

却听郭嘉胸有成竹道:“将军的攻城军械打造颇有几分赶工之嫌,以脆弱柏木制冲车恐怕并不堪用。声势浩大营盘却皆为守势,营地之外囤积的马粪便堆积如山却并非随意之举,洛水芦苇众多,生火造饭足够取用……将军是要用马粪做炊烟,暗行退军之事,对否?”

这个郭嘉,的确是才智之士。

燕北这么想着,便开口说道:“不错,燕某确实要退军,当今天下混乱,再打下去,这场仗对天下与某,都不会有什么裨益。”

“既然将军明白这个道理,又为何还要在此与函谷关对峙呢?”

“我在等船,也在等人。实不相瞒,前些日子才让帐下幕僚向颍川故友传信,希望能在走之前拉拢些颍川士人,却不想今日奉孝前来。”燕北说着朗声笑道:“某还当是有人应邀前来。”

“辽东边远,是应当广纳贤才。不过将军纳下贤才,是想让他们做什么呢?”

燕北觉得郭嘉是在考校自己,不过却又不像打算投奔的作态,不由心中感到纳闷,不过到底是第一个来拜会自己的颍川人,他还是抱着很大的好感说道:“当然是借助他们的力量来拯救苍生,目下已有二分之相,关西势大却有朝廷掣肘,关东人杂而人心不一,天下将陷入长久的战乱中,燕某将兵于北,自然要求得退可保境安民,进能震慑群雄,只有这样才能在乱世中得以保全。”

郭嘉笑了,对燕北这个回答并不算满意,开口问道:“将军麾下兵马何止万众,若连将军这样都无法保全,那关东之地还有谁能苟活呢?”

“是啊,我的兵很多,可兵多就一定能活下来吗?奉孝难道没看见朝廷一朝政变,统领天下兵马的大将军便死于非命……如果没错的话,当年宦官应当就是将他的头颅丢在早如今扎营的这块土地上。”

燕北轻描淡写地说着,似乎并不以麾下兵马众多而感到骄傲,对郭嘉缓缓说道:“刀俎与鱼肉,改变都发生在旦夕之间,胜者无常胜之理,败者却有常败之道。若不能未雨绸缪,便难免遇事时感到惊慌失措。我的兵力强,才更要选用贤才招纳志士……燕某要的并非是一时保全性命,而是保全一世。”

“若将军想保全一世……”郭嘉的眼睛亮了起来,身形不再正襟危坐,而是随意地换了个舒服些的姿势,对燕北轻声说道:“便与天下乱局无关了。”

“你说的这句话很有道理,这的确与天下乱局无关。”燕北点头应道:“要想活到最后,便要比董卓强,比所有人都强。”

比别人更强的武力,比别人更强的财力,比别人更强的智能。兵力,人才,地盘,一个都不能少。

“只有到那个时候,燕某才能真的不必担心性命如何保全。”

郭嘉缓缓点头,他对燕北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虽然不够全面,但已经可以勾起他想留下来看看的想法。

虽然这位燕将军并未说那些更加讨谋士喜好的天下大势之类的事情,可至少在对局势的判断足够清晰,谋划的事情少却拥有足够的决断。

这样的人未必能够成事,因为他只想一味强大却没有足够的大志,缺少雄于天下的宏远志向,自然就会在天下的变局中措手不及。正如燕北先前所说,不能未雨绸缪必然会惊慌失措。

所以郭嘉的身子向前探了探,问道:“若将军已雄于天下,接下来又要做什么呢?”

雄于天下之后?

燕北似言笑般挥挥手,似乎这个想法无比遥远,轻轻吐出八个字。

“我不称王,谁敢称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