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纵兵夺鼎 > 第一百零一章 观津偶遇

纵兵夺鼎 第一百零一章 观津偶遇

作者:夺鹿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32: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东汉之主,当朝皇帝刘宏,中平六年四月十二日夜子时,驾崩于嘉德殿。

人常道最是无情帝王家。

但很难说这个在后来被人称作孝灵皇帝的男人,在弥留之际看着生母太皇董太后抱着被朝野称作‘董侯’的次皇子协,将这个刚刚过了八岁生辰不足二十日的童子托付给跪在一旁披铁铠戴宝刀的雄壮身影时,这个糊涂一世享尽荣华的天下之主,内心是无情的。

帝王最无情,可无情也最帝王。

当这个曾经在南北二宫翻云覆雨,这个曾经在洛阳西邸享尽荣华,这个曾经受过万众膜拜的皇帝在驾崩之时……夜色昏暗的嘉德殿是多么的空旷?

为何他的身边只剩下步履蹒跚的母亲和年弱的小皇子?为何在殿外跪伏仿若壮年的只有武宦官蹇硕的形影单只?

那些曾在他身旁阿谀奉承的宦官们呢?被他尊称阿父阿母的张让与赵忠呢?

蹇硕告诉他,嘉德殿里除了他已经没有宦官了……张让与赵忠,在东宫何皇后那里。

那些凭着他一言一行而显贵的何氏呢?是不是还和那些幕下之宾议政呢?他们议的是什么政,他们议的是大逆不道之政!他们想要那个姓刘的外甥,害死王美人的恶毒女人的骨血来继承朕的江山!

无尽的懊悔充斥着他的心扉,那些曾在他身旁阿谀奉承的身影跑马般晃过他的脑海,荷花池里的肆意、洛北阙的巍峨,都伴随着渐渐流失的力气消散在这个世界。

可悲的是,现在他连令天下缟素都做不到了。

蹇硕与董太后协定秘不发丧,先除何进再拱卫皇子协登基。埋伏皇宫禁卫刀斧手于宫门之后,以何皇后之命召大将军何进入宫,却因部下潘隐的眼色而失败。

旋即,张让赵忠设计杀死蹇硕。这个威风一时节制天下兵马的上军校尉到死都没能明白,他的力量来自于刘宏。当刘宏死了,他也就变回十几年前洛阳皇宫里那个受人欺辱、软弱无力的蹇黄门了。

何进同意四世三公出身的袁绍之计,征召外将入京。

这不仅仅是征召边将,除了驻军河东郡的董卓、武猛校尉丁原之外,还有河内的王匡等人。河内泰山强弩手压迫洛阳、丁原纵兵火烧孟津渡,最后董卓率军逼近洛阳……何进求的就是一个威吓,他要吓唬自己的妹妹,也是成为太后的何太后。

谁说屠子出身的大将军就没有权谋?

征召外将,征的都是袁氏的故吏;将军幕府,幕下之宾亦皆为袁氏门生。

这些人依托在他幕府之下只是借助他的声望来铲除宦官罢了,他们真正看的都是袁绍的脸面。可若如此,那他何进在这场剪除宦官之后又能得到什么?

他的动作必须要慢。

若想杀死宦官那太容易了,只是他要在碧水滔滔的朝野间为自己本家积蓄到足够的力量!

道路受阻,王公大臣送出各地报信的探马有些受阻,有些则陷于兵乱,朝廷最精锐的期门郎官在冀州这片土地上寸步难行。道路两旁的冷箭夺取期门郎的性命,旋即那些奔跑而出的肮脏战士便夺去他们的铠甲与骏马……至于皇帝已死的书信?

那得要他们识字才行!

这个时代,全天下最杰出的人才都汇聚在洛阳城,而且是扎堆一般地混迹于大将军幕府、车骑将军幕府当中。不过很快,这些英才便没有可效忠之主了。

去年有善望气者云京都将有大兵之事,致使两宫流血。人们以为,皇帝驾崩、上军校尉蹇硕的死便已经印证了这个观点……他们错了,错的离谱。

五月,大将军何进为宦官张让赵忠所杀,几十个宦官提着刀斧把大将军剁成一滩肉泥,首级丢出皇宫。这才真正拉开两宫流血的大幕。

何进一死,世族贵胄再也无人掣肘,路中悍鬼袁长水率先火烧南宫九龙门,攻入皇宫后又将大火引向东西两宫,恨不得把皇子皇后全都烧死。一众士人喊着为大将军复仇的口号先杀何苗再杀宦官,整座皇宫血流成河,凡是没胡子的人一概不理。

此役,曹氏宗亲、后来的虎豹骑统领,时任黄门侍郎的曹纯也险些被误杀。

冤死的士人不计其数。

……

转眼临近五月,正逢燕北青石桥大胜之时,冀州安平国。

甄氏一族孤老弱妇由中山无极,沿滹沱河一路向东进入安平……这一路他们走了足有半月,一来是为了躲避道间盗匪,而来则是甄张氏老夫人心里还抱着些许侥幸之念。

或许,或许叛贼闹上一段就停了呢,到时候就能回家了。

人生不如意,十之**。

冀州的状况并未因他们的等候越来越好,反而纷乱愈盛。这些走出黑山的巨匪大盗不再结盟,反因利益而相互攻伐起来,张燕在邺城进攻作乱的眭固,双方打的不可开交,而周边各郡的局势也越来越乱。

甄氏的车马听到乡里有人传言,中山甄氏邬堡被黑山盗匪夷为平地,甄俨怕也凶多吉少。

从中山逃难的人们说……甄氏邬堡的火是从内里头开始烧的,三座囤粮的仓、四进住人的屋,大火烧了三天三夜都没灭。

老夫人甄张氏痛失爱子,悲急攻心,昏了过去。为寻访良医,一行人又朝着郡治信都行去。

等他们在信都购置了医治老夫人的草药再向东北方向行进时,启程的二百多人只剩七十多个了……一路有人抛下他们逃跑,有人在于盗匪的作战中所杀,有人则是因为饮了脏水身体扛不过去。

行至观津不远,荒郊野地间有人在搭墓祭拜。

“尧儿,你在看什么?”老夫人大病未愈,一行人的领头便落在了最大的女儿甄姜与小儿子甄尧身上,这一个月对甄姜的影响不可谓不大,抓着弟弟的缰绳看都不看两旁说道:“走吧,只是失去亲族的苦命人罢了,和你我没什么不同。”

甄尧摇了摇头,从马上翻身下来,招呼车队隐蔽停下,向那个方向走了两步这才回头对姐姐甄姜说道:“那个人我好像认识……等我过去看看。”

“等等,你们两个跟小郎君一起去。”

甄姜说出‘郎君’时不自觉地抿了抿嘴,这世上还有像他们这样落魄的郎君吗?

甄尧并未拒绝,他走的步子很缓慢,他脑海里那个年轻人此时此刻是绝不可能出现在这里的,上前几步仔细看了看才探手有些难以置信地问道:“牵,牵子经?”

他看到那抔黄土堆,虽然那年轻人还在用铁锥缓缓砸着,但上面的字迹已经很明显了‘尊师安平观津乐’,不是车骑将军府长史乐隐还能有谁?

兄长甄俨曾被大将军何进征辟为大将军掾,后来才做了曲梁长。周围郡县中的英才贵子大多熟识,而这个牵招便是在数年之前结识的。

听到有人叫到自己的名字,依着柳树篆刻墓碑的年轻人抬起头,却见到一个比自己小上不少衣着脏兮兮地少年人拱着手叫自己的名字,本能地攥住靠在一旁的旧剑,眯眼问道:“阁下是……何人?”

甄尧一看确实是故友,连忙抬手拢了拢披散在肩头打了绺的长发,又使劲用袖子在脸上揉了两把说道:“兄长,我,我是甄尧啊,中山甄,甄尧啊!”

甄尧?中山甄,中山无极县的甄氏,甄俨的三弟?

牵招皱眉立起,仔细看了看才将记忆里那个见过几面的孩子与眼前的少年重合在一起,脸上终于牵强地带上些许笑容,握剑的手也缓缓入鞘,哑声问道:“甄小郎怎么也在这里,后面……是你家车队?”

甄尧看看自己,又看了看一身狼狈的牵招,叹了口气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悲凉说道:“兄长不在了,中山也被贼人攻陷,我与阿母一行要前往幽州避难……兄长这是,乐先生?”

牵招摇了摇头,重重地叹了口气说道:“先生不在了,先帝不在后洛阳大乱,宦官杀了上军校尉,又杀了大将军。西园的几个校尉攻打皇宫,陈留人吴匡和张璋、董旻要杀车骑将军,先生为车骑将军长史,当时护卫将军寡不敌众……我们几个学生抢出先生尸首,至少要将先生带回故里安葬,唉!”

“先帝驾崩了!哦,不,兄长节哀。”甄尧拱手躬身,对着乐隐的坟行了大礼,这才继续对牵招问道:“冀州也乱了,兄长是如何一个人穿过匪类会聚之地带着先生的尸骨回到这里的?”

此时的牵招面容灰暗,一身沾了土的缟素更为难堪,摇了摇头没有说话……本来护送老师遗体回乡并非单他一人,只是路遇盗匪避无可避,同舍生皆奔走逃命,他一人难敌盗匪,只得奉上全部钱财令贼人自取,垂泪恳求才保全了师长的遗体。

各种心酸,道于外人亦难感同身受。

甄尧叹了口气,心知是牵招不愿说,免得尴尬连忙对牵招说道:“对,兄长我见您正在篆刻乐先生的碑,你们快来给兄长帮帮忙……兄长,在下也为你出些力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