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星际养恶龙,三岁半的女配成团宠 > 第104章 菜菜都卖光啦

女人脸色蜡白,眼皮垂着,看着很是无精打采。

看到终于有人来问,柚柚连忙站起身,活力满满地介绍:“姐姐,我们青瓜是4星币一斤哦!”

这价格比营养剂便宜不少,但其他小贩还是没放在眼里,毕竟荒星人都离不开营养剂。

女人原本毫无表情的脸上此时闪过一丝惊讶,她看着柚柚诧异地问:“你叫我姐姐?

《星际养恶龙,三岁半的女配成团宠》第104章 菜菜都卖光啦

亲爱的访客,

本章内容字数过少,其他网站可能还在更新中,后续会自动修复。

以下内容与本书无关。

时间回调两个星期。

在白志清的泄露下,摩罗公司打击计划被崔记者录得。因为这个事关外资跨国公司,新闻部负责人没敢公开报道,直接让崔记者发了内参,有关部门批转给了邮电管理部门参考。

左边一份淮海经济周报,右边一份BP机行业的内参,邮电部门领导犯嘀咕了:这帮人是不是商量好了的?

“老李,你以前说过这个浪潮BP机的事情,这个事情你怎么看?”部长想起来这个副职以前说过一下,好像是对资金外流表达过关切。

“部长,这个事情是我疏忽了。以前巨潮和摩罗诉讼的时候我曾经关注过,那时候是觉得巨潮的论据有些道理,但是现在看了专家的分析才知道问题竟然这么严重,远超过我以前的想象啊。”李副部长开心了,现在提起这件事就不是自己要照顾李启山这个亲戚了,而是领导问起来、自己提前准备好了。

“基站都在摩罗公司手里,真的能够卡住巨潮这些国内公司的脖子?”真要到那一步,可能整个有点系统都不好过,连带着管理部门也少不了一个“失察”的帽子。

这次的内参还明确指出,他们是从内部人士那里获得的信息,所以可信度非常高,紧迫性也很高。

“如果摩罗公司鱼死网破、不计后果,那是会发生这样的恶果的。”

“什么鱼死网破,我看这个网是不会破的。”即使摩罗公司禁了巨潮BP机,你也不可能禁了摩罗的BP机和基站,那样会涉及几百万用户,管理部门也受不了这样的闹腾。

“部长这么一说,还真是这么回事儿,到那时候咱们肯定是投鼠忌器。唉,受制于人啊!”副部长一幅无力感。

“那可不行,这是典型的授人以柄,还是不能完全以靠西方国家。前几年这好那好的,这两年不就在制裁、封锁我们国家?我看我们必须做到有备无患。老李,就辛苦你去研究一下,怎么破解这个‘基站瓶颈’,”部长很严肃地说,“重点关注一下巨潮那里,他们和摩罗公司闹得这么凶,说不定早就在考虑后手了。”

10月底,正是北方树叶一片金黄的时候,虽然马路上散落着很多叶片,但是大部分还是留恋着树干。看起来满城尽是黄金甲,象征着收获的喜悦。

李副部长知道时机成熟了,三天内就牵头完成了一份详实的内参报告。与以往薄薄的几页报告不同,这次竟然是厚厚的两大叠。

部长先看了结论:“难道那个《淮海经济报》写的都是可靠的??”

李副部长了然于胸:“只多不少,现在是时候鼓励国内企业自建基站、提升我国通讯行业安全了。”

内参报告是直通中央的,说内参是耸人听闻也好,但是数据是明明白白地摆在那儿了。外汇已经难以支持正常的外资进出了,国际上对于外汇储备的警戒线是三个月进出口额,现在别说警戒线了,一个月的进出口额度都保不住。

部长站起来走了几步:“分管经济工作的副总理头发都花白了,他是在为这个国家的家底担忧。老李,如果咱们通讯行业继续这么让整个国家失血,实行那个什么强制结售汇制度,咱们就是罪人。”

强制结售汇措施执行以后,几百万家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就会受到限制。这涉及几千万居民的切身利益,哪儿那么容易作出这样的决定?

“可要是想实现我们国家的通讯产业现代化,我们还不能停止电话的装机步伐。所以···”

“进口替代、鼓励国内企业开发,势在必行。”部长决定了。

他拿起了另一份报告:“这个04机的技术参数、成本、故障等方面的数据可靠吗?”

“我们组织专家多方调查过,也请在京的专家论证过,徽省和齐鲁几个地级市的试点也差不多结束了,支持这个报告的内容。成本方面应该也可靠。”

部长是政治型领导,李副部长则是技术官员,有了李副部长对技术作出判断,部长心里踏实多了。

可是,对于成本方面,他仍然不敢相信:“这个成本差异太大,领导一定会问,咱们要把好最后一道关。”

“根据吴江元专家的沟通,以及腾龙公司的调查情况,现在还没有铺开,一旦进入规模化生产,这个成本还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李副部长是铁了心要给兰陵那边背书了,他感觉到这是华国通讯产业的一次大机会。

“还能下调?”部长绝对是不敢想,“如果这样,这个报纸里面关于西方国家暴利的说法就能成立了。”

这个技术在美利坚本国就能回本,在华国还能赚好几倍的利润,确实太贪婪了。这已经不是马克思关于“有了300%的利润,资本就能践踏人世间的一切美德”,而是**裸地抢劫了。

“部长,你还记得苏联引进德意志搅拌技术的案例吗?”

二战之前苏德关系比较好,苏联生产的钢化玻璃始终不够清晰,也有气泡存在。花大价钱从德意志引进技术后,发现只有一句话:搅拌,不停地搅拌。

以前总以为这是个笑话,没想到华国也会有这么憋屈的一天啊。

“如果国产产品跟上,我们国家的通讯产业现代化、到2000年实现1一部电话机的计划,可以提前实现了。”手里有粮,心里就有底气了,部长也起了雄心壮志。

前世04机的出现将华国市场的程控数字交换机价格直线下跌,每线从500美元、300美元、100美元直至30美元,交换机一线即一部电话,百姓的电话装机费用一降再降,装电话不是少数有钱人的特权、电话普及在中国成为现实。

李副部长也被感染了:“是啊,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多少国人的梦想。”

可是,部长的雄心不仅于此:“如果我们的产品在技术上领先,在成本上低了70%,那岂不是可以搏击国际市场、实现大规模出口?”

李副部长想起来一件事:“腾龙公司有过出口的规划,不过很多人觉得数据太大胆,他们后来就要求我们不要上报了。”

“他们测算的是多少?”

“这个,差不多几十亿美元吧。”李副部长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守住对腾龙公司的承诺。

“是每年吗?”部长激动了,以前每年都是要钱、要外汇,邮电部门可是外汇消耗大户啊,现在要是能够不出反入,对整个行业、对这个国家真是太大的利好了。

“对。他们也没细算,主要是以前没有出口过。”

国内最领先的长安某厂还在复制人家扶桑国的150机呢,自己国内用都不好意思,还拿什么出口?

有了利器在手,部长心里踏实多了。他叫来了办公室负责人:“抓紧上报,紧盯进展!”

不到一周后,领导批示下来了。

“在国有企业纷纷与外资合营或被收买兼并后,04机送来了一股清风。”

部长看到以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这是多大的肯定?”

“是啊,大家现在都吵着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咱们能够闯出去,这不是清风又是什么?”李副部长更开心。

办公室负责人又爆出了一个雷:“领导亲口说了:这还真是民族的争气机呀。”

民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