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智人 > 第五百三十二章 难题

智人 第五百三十二章 难题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28: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怀斯埃尔南德斯来到自己的实验舱。

这个实验舱是埋设在月壤下面的,为了安全考虑,哥白尼基地的舱室很少直接暴露在地面,都是掩埋在月壤之下。

当初准备建设哥白尼基地的时候,太空事业部就组织了大量专业人员,研究了各种方案。

那些科幻片中,看起来高大上的基地城,第一时间被淘汰了。

原因非常简单。

这是真的月球基地,而不是拍科幻片,必须考虑安全和实用性。

那种直接暴露在地面的基地,遇到太阳风、高能中子、高能射线和小行星,只能靠自己的外壳硬抗,这显然是最愚蠢的方案。

毕竟这是月球,不是空旷的近地轨道和同步轨道之类。

既然是月球,那就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月球的原材料,减少宇宙飞船在防护设施上的载荷占比,从而到达利益最大化。

因此第一批发射到哥白尼环形山的火种飞船,都是特殊改造的专业型号。

比如:火种—掘地者。

掘地者整个机体可以展开机械足,如同蜈蚣一样的节肢动物行走。

之所以设计成机械足,主要是因为月球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加上本身没有厚重的大气层。

如此一来,机械足一样可以轻松支撑其整个机体,也可以在各种地形快速移动。

不过这并不是掘地者的核心功能,掘地者顾名思义就是挖掘设备,这东西可以轻松挖掘出深度6~7米的渠道。

然后就轮到火种—搬运者出场了,这个型号是专门为搬运其他火种飞船而设计的。

搬运者将着陆的火种飞船搬运到渠道之中,然后掘地者将挖出来的沙土,重新填回渠道。

每一个舱室上方的沙土层厚度,都在1~2米左右,这可以确保高能中子、高能射线、太阳风无法袭扰到舱室。

而舱室也不需要配备磁场护盾系统了。

至于小行星,哥白尼基地的解决方案是引导坠落,就是通过布置在月球的监控系统,监控周边轨道上,可能坠落在哥白尼环形山附近的小行星,然后发射一些姿势控制发动机,附着在小行星上,引导小行星坠落在其他区域。

这种方案虽然麻烦了一点,但总比使用氢弹硬炸好。

而埋设在地下的哥白尼基地,由于减少了很多防护设施,让其工作设备和生活设施的比例提高了不少。

此时怀斯埃尔南德斯通过电动车,在地下隧道中行驶。

他的电动车其实就是一辆类似于老头乐的小电动汽车,而隧道也通过掘地者挖掘出来的小隧道。

之所以不将舱室连接在一起,同样也是为了安全考虑。

基地的舱室以10个为一组,一组布置在一个区域,每一组之间距离500米左右。

通过这条小隧道,怀斯埃尔南德斯就来到了自己的实验舱门口,先将电动车放在一旁的地下车库中。

他进入快速清洁区域,将宇航服上沾染的尘土清除掉,然后进入换装区。

重型宇航服自动解除,将怀斯埃尔南德斯从宇航服内弹出,他又站在实验防护服的着装机中,顿时一层仿佛果冻一般的胶体,从设备中流出来,然后迅速附着在他的生物基甲上,两者完成了连接和组合。

整个人仿佛“胖”了一圈,尽管生物基甲有不弱的防护力,但实验室的情况,存在一些未知的可能性。

根据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任何人员进入实验室,都必须装备专业的实验防护服,这是强制性的规定,如果没有穿,就不能进入其中。

怀斯埃尔南德斯走进实验舱中,直接来到几个小时前采集到的月球细菌储存容器前。

他又看了一下专业的全封闭微生物培养箱的情况,5个培养箱里面的月球细菌生长情况不太一样。

3号培养箱里面的月球细菌,已经占据了四分之一个培养基,是5个培养箱中生长速度最快的。

“虽然都是碳基生物,但这东西有点像地球的海底黑烟囱细菌,对硫化合物情有独钟。”

他一边查看各个培养箱的情况,一边将发现的数据记录下来。

这种月球细菌的平均直径非常大,达到了3200~3500纳米,作为一种单细胞生物,这个直径已经非常大了。

怀斯埃尔南德斯猜测这是因为月球重力比较小,导致细菌可以长得非常大。

而且月球细菌的生命形态比较原始,类似于地球早期的古细菌。

至于为什么月球细菌也有基因,还是同样是螺旋体结构的基因。

原因非常简单,因为碳基生物的生命形态都是差不多的,特别是作为底层逻辑的螺旋体基因结构,基本都是一样的模板。

这是宇宙基本的物理规则决定的,不存在什么碳球基因结构、碳正方体基因结构。

如果在特殊环境下,有硅基生物存在,或许可能不是链状结构的基因。

但是碳基生物必然是链状螺旋体结构的基因。

既然双方都是碳基生物,那就存在基因重组的条件,怀斯埃尔南德斯非常清楚当前哥白尼基地遇到的难题。

那就是生物合成技术没有办法合成精度比较高的零部件,这不利于基地的自给自足。

出现这种情况,其根本原因就出在基因上。

公司使用的生物合成技术,其根本就是利用各种各样的地球生物基因,改造出可以快速合成各种材料的人造生物。

问题是,地球生物的基因肯定是专门为地球环境而突变出来的。

将这些生物拿到外太空和其他星球,自然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目前智人空间站那边,搞生物合成技术的太空化,进度也是跌跌撞撞。

遇到了非常多难题,特别是一部分元素在外太空的微重力环境下,很容易不受控制,造成合成出来的材料质量非常差,另外就是合成速度也下降了。

月球这边也是一样。

智人公司之所以如此重视生物合成技术,原因就在于生物合成技术的优势,在开拓外星的时候,可以使用最小的人力物力,达到利益最大化。

现在智人公司开拓月球还没有太多难度,毕竟月球就在家门口。

可未来要开拓火星、金星、木星的卫星之类,这些星球距离地球太遥远了。

动辄几亿公里起步的距离,载人飞船又没有办法使用核爆推进,哪怕在月球建设质量投射器,未来载人飞船的速度也很难突破每秒50公里的极限。

因此使用生物合成技术,在外星就地取材扩大开拓基地的规模,才是最优解。

如果什么东西都靠地球输送,那人类开拓太阳系的速度,将下降几百倍。

谢谢各位亲的支持(ω`),求订阅、收藏、月票和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