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智人 > 第四百九十章 拼命挣扎

智人 第四百九十章 拼命挣扎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28: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拉号航天飞机从近地轨道再入大气层的时候。

此时地联协会的一众管理层,也进入安全屋中,召开了一次秘密的视频会议。

四大势力的代言人,还有作为会长的孔德,脸色都不太好。

“从技术部门的分析结论来看,这架航天……”比尔稍微停顿了一下:“好吧!姑且称为航天飞机吧!其体积非常庞大,质量极有可能已经达到2~3万吨。”

四大势力都有外太空监测手段,同样也都获得了一些数据,自然没有怀疑比尔说的数据。

欧罗巴联合体的代言人杜克抬了抬眼镜,脸上满是凝重:

“从该航天飞机的外形来看,其背部的那一艘飞船,重量大概是其总重的40~45%左右,也就是说,这架航天飞机的载荷比是40~45%,这太可怕了。”

确实非常可怕。

因为目前地联载荷比最好的运载火箭,就是太空探索公司的重型猎鹰最新改进版,最大起飞重量1557吨,近地轨道有效载荷71吨,载荷比4.6%。

两者一对比,差距立马出现了。

近乎10倍的差距,简直是恐怖如斯。

如果是2~3倍差距,那他们不会如此恐惧和无力,但是近乎10倍的差距,这实在是让人不由自主的感到难以抗衡和追赶。

第四势力的那人也开口了:“按道理来说,普通燃料根本达不到这个载荷比,但我们的检测卫星并没有探测核爆产生的加马射线,他们究竟是使用了什么燃料?”

“能量密度要高于当前普通燃料10倍以上的燃料,目前只有两种。”杜克看了一眼所有人:“一种是全氮阴离子,另一种是金属氢。”

“张,我记得你们的一个研究所不是成功研究出了全氮阴离子?”亚历山大询问道。

那人摇了摇头:“是成功了,但稳定性非常差,暂时没有办法钝化,而且生产工艺也只是实验室级别,还没有达到工业化的标准。”

“我们需要加强合作呀!”比尔趁机提议道。

“合作当然没有问题,但是我没有看到你们的诚意。”那人皮笑肉不笑的摊摊手。

孔德赶紧出来圆场:“合作嘛!肯定是要互相交流的,我听说近期在济州岛的太空塔项目,已经建起了500米高的气囊,这个项目的进度要加快呀!”

听到太空塔项目,众人都赞同加速。

毕竟智人公司在尼曼雅地区已经建立了一个类似于太空塔的项目,并每天都在营运亚轨道航班。

面对智人公司在航天领域越来越强势的压迫,地联此时也希望获得太空塔项目的成功。

地联甚至将太空塔项目,视为追赶智人公司的核心手段之一。

根据计算,如果太空塔项目可以成功,那从地区地球发射到近地轨道的燃料消耗,将减少20%左右。

如果将1557吨的重型猎鹰放在太空塔平台上发射,那就意味着其有效载荷可以增加311.4吨,总有效载荷可以达到382.4吨,载荷比将达到24.5%。

虽然还是比不上智人公司的超级航天飞机,但是至少差距不会太大。

当然,地联的管理层们非常清楚,济州岛的太空塔平台承重能力是有限的。

根据设计方案,济州岛太空塔的发射平台,最大承载力为860吨左右,减去配套设施的600~700吨,最后可以用在承载运载火箭的,大概只有160~260吨。

这个承重能力,根本没有办法使用重型猎鹰,哪怕是八百多吨的长五b都没有办法上去,只能搞一些小型运载火箭。

倒不是地联不想搞,而是作为实验性项目,第一代原型系统肯定不会直接建设一个超大的太空塔。

地联也没有那么多钱。

万一项目失败了,那地联捉襟见肘的经费,将变得更加困难。

这一刻,地联管理层对于智人公司的太空事业部,那是真是羡慕嫉妒恨到了极点。

看看自己搞得项目,必须精打细算,内部又要妥协和扯皮。

而智人公司随随便便就可以在尼曼雅地区建立一个大型的太空塔平台,连眼睛都不带眨一下。

不过,他们心里面对于智人公司也是非常复杂的。

毕竟没有智人公司的出现,四大势力根本不会走到一起,合作搞地联协会,更不会给地联每年两千多亿美刀的经费。

智人公司的存在,确实给整个地球带来了一次巨大的冲击。

这不仅仅是航天领域,在其他领域也是一样的。

为了拉拢那些普通人,避免这些人被智人公司吸走,各方现在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基本就是软硬兼施、大棒加胡萝卜。

北美富人税已经提升到了极点,摩根、洛克菲勒、梅隆、杜邦等大家族都咬着牙,从自己嘴里面抠出一些肉给普通人。

现在不给都不行了,再扣扣搜搜下去,所有普通人都宁可跑去给智人公司打工,也不愿意留下来呼吸阿美利卡的自由空气了。

同时,四大势力也开始勾结在一起,有钱出钱,有矿出矿,有工业出工业,有人出人。

反正就是尽可能压低各个环节的生产成本,还要提高普通人的生活水平,全部可以留得住人。

这不单单是北美和欧罗巴联合体的事情。

而是四大势力内部都要实现高福利,不然他们就没有办法抗衡智人公司了。

要知道,在星河元年的下半年,亚洲地区前往智人公司的永久性务工家庭,就超过了4736万户,人数超过1.73亿人。

加上非洲、拉美的永久性外来务工人员,智人公司的员工数量正在迅速逼近30亿大关。

哪怕是设置了大量阻碍,仍然没有办法阻挡这个趋势。

或许很多人会以为,中产或者小富豪之类的想法,是巴不得那些普通人去智人公司那边打工,最好永远不要回去和他们竞争。

实际上,那些中产和小富豪现在是最尴尬的群体,他们其实是非常希望那些普通人留下来的。

毕竟,普通人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才是整个社会系统的基石。

假设一个100万人口的城市,95%是普通人,4%是中产,1%是富人。

那问题来了。

当95%的普通人从这个城市消失之后,请问剩下的5%,还可以维持他们以前的体面生活吗?

答桉是,5%的95%会重新跌落为普通人,5%的4%可以维持比以前差,却又相对体面的生活,5%的1%继续当他们的富人。

普通人才是中产和富人存在的基石。

没有了普通人,你拿什么维持高质量的体面生活?

餐厅没有服务员。

工厂没有工人。

农场没有农民。

工地没有农民工。

市场没有普通人顾客。

不改变?直接被智人公司吸干人口,到时候不战而自灭。

因此四大势力已经到了不得不改变的境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