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变革1854 > 第七十二章 头皮痒

变革1854 第七十二章 头皮痒

作者:东方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25: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宋海平又一次将摄像机摔了个稀巴烂,在四九城,总会遇到些让人发狂的事情。

这边宋海平不爽的时候,另一边早就远离四九城的咸丰在西进城(莫斯科)窝了三年后终于发威了,这一下当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瑞典边防军和俄军残部的共计六十万大军一下就被五万八旗打垮了,八旗铁罐头还是一如既往的刀枪不入无人能敌。这虽然有瑞典军队有些松懈的原因,但这一战还是震动了整个欧洲。其中松二爷率先入圣彼得堡城,手刃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及其太子。

收到瑞典军战败的消息,普鲁士军队在边境加强防卫,枕戈待旦。但咸丰的下一拳却结结实实的打在奥斯曼土耳其的身上。十万八旗精兵突入奥斯曼土耳其的境内攻城略地,奥斯曼土耳其在边防军溃败后调集各路大军和清军决战,但咸丰每战必先,八旗节节获胜。

连战连败的奥斯曼土耳其境内各部落和行省纷纷发生反土起义,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在内外困境下摇摇欲坠。

看那奥斯曼土耳其也不靠谱了,普鲁士的铁血首相俾斯麦无奈下令进行了总动员调集了四十九万大军布置在和清军接壤的边境线上。

一个国家,进行总动员后的后果是及其危险的,例如普鲁士如今的军官大多是容克贵族,但总动员后,容克贵族的数量根本不够军官和士官的数量,所以就要提拔平民做军官和士官,如果总动员后打赢了还好说,可以从敌对国进行抢夺来对国内进行安抚。

如果打平了(例如一战的德国),那也最少是个平民政权上台的下场。因为由中低层军官是平民组成的军队绝对不会去镇压人民对贵族夺权运动的。

这一次的咸丰多了一些经济头脑,战败后投降的欧洲中东西亚的士官士兵以及各地的百姓都被八旗当做白奴发卖到太平洋地区。

这边进行了总动员之后的普鲁士还是在边境按兵不动,这也和普鲁士的战斗习惯有关系,普鲁士是传统的炮兵决胜战术,德国人一向深信巨炮无敌,从古斯塔夫到希特勒莫不是如此。

大口径火炮本身沉重,需要很好的道路条件才能通行,可是普鲁士境内要公路有公路要铁路有铁路,但是到了俄国境内就完蛋了,累死普鲁士所有的工程兵半年内也修不到去往莫斯科的公路。

可是半年内搞不定的话,莫斯科的冬天可是击败过欧洲最伟大的皇帝拿破仑的,而且就算搞定了这条公路。人家还有几万公里的战略纵深完全可以大踏步的后退,等冬天的暴风雪一来,进入莫斯科的敌**队就要坐蜡。

一时间,号称智慧计谋无双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也有些骑虎难下的感觉,再拖下去,不用清军打过来,只需要拖上九个月时间,普鲁士自己就的完蛋。

普鲁士总动员陈兵边境一个月后,清军派来了使者,这使者却是个欧洲白人,全名叫做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1865年的达尔文如今已经是我大清礼部的六品官身。

达尔文的祖父就说过进化论,但是由于宗教等原因,这等大逆不道的话和家里人说一说是可以的,出书那是作死。达尔文自己是个无神论者,穷一生时间围绕自然选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写下了物种起源。

但是,在欧美白人纷纷败在清军的大环境下,这种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言论等同于将欧美白人划分为是必然会被淘汰的劣等人种,历史上进化论和物种起源能够出版,是因为这理论给了殖民者们对土著进行屠杀的法理依据――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嘛。

可如今是欧美白人们面对中国人连战连败,让欧美白人去死的书,哪个欧洲白人国家可能会让这样的书籍出版。毕竟,如同罗伯特李将军和戴维斯那样,能够勇于承认白人不如黄人的智者是非常少的,大部分白人,尤其是日不落帝国的英国人还是有这么一点骄傲的。你如今将他们这层骄傲的外皮剥掉,那真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拿着稿子在欧洲奔波了几年毫无结果后,达尔文一想,西边不亮东边亮啊,又打听到大清是个对宗教上基本不管的国家(清朝高层信仰的佛教密宗,但也不算特别虔诚,大约也就是可有可无的样子,毕竟当年在老林子里的时候八旗还信仰萨满来着),于是一狠心,带着家人来到原莫斯科,将物种起源的手稿译成汉字,献给咸丰帝。

咸丰帝一翻看这物种起源,发现有个意思啊,这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岂不是说我大清应该一统世界奴役白人的理论基础吗。反正现在也不科举了,任贤为能,于是咸丰赏了达尔文一个六品官,发到礼部任职。

物种起源这本书被咸丰下令大印特印,不但印汉字版的出版到国内,还印欧洲各种文字版本的,虽然欧洲各国都下严令禁烧物种起源这本书,可总有人喜欢看些禁.书的,虽然还不知道写的什么但是听说物种起源这本书被禁后,立刻掀起人们购买收藏物种起源的热潮。

如今的礼部主事达尔文,给普鲁士的俾斯麦首相和威廉一世国王带来的是咸丰帝的亲笔信,咸丰在信中,肯定了普鲁士的对德意志王国继承的法理。咸丰帝认为大清已经够大了,再多的土地也管理不过来,如果德意志王国愿意如同朝鲜、日本等附属国一样向大清称臣纳贡(大清的回礼至少是两倍价),那原则上大清支持以普鲁士为主的德意志王国对中南西欧的统治权。

传阅了咸丰帝的亲笔信之后,威廉一世和众臣陷入了沉默之中。威廉一世和俾斯麦都不傻,也看出来如今和大清对抗下去,没有欧洲各国的全力援助那就是死路一条,可是指望欧洲各国全力援助还不如指望他们落井下石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半晌无人发言,威廉一世挠挠有些谢顶的脑袋说了句:“头皮痒,我出去一下。”然后回了内宫。没有读过明史的普鲁士众臣面面相视,不知所以然。

约莫半个小时过后,威廉一世再出来,两鬓的头发和头顶的原本的地中海发型已经是光溜溜的反光,威廉一世的后面还留了一条半尺长的小辫子,身上也换了一身中式的长袍马褂,同时拿出一封信交给达尔文:“这是我写给大清国皇帝的信。”

普鲁士群臣大惊:威廉这是要降清了啊。

只有俾斯麦首相一个人不觉得奇怪,因为这已经是普鲁士或者说德意志王国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已经落在水中的抓不住这根救命稻草的话普鲁士必定会灰飞烟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