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勇者与沉睡者 > 第十六章

勇者与沉睡者 第十六章

作者:江南一叶77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25: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四方科技大厦的五楼,这是一间宽大的办公室,看得出来刚装修完不久,办公家具豪华而又崭新。吴凡坐在办公桌前,看着桌上的电子台历,台历上显示着“2011年3月5日”,转眼间三年多过去了,这过去的三年时光对他来说犹如一场不真实的梦境,自从那个周末的晚上,在张志辰的别墅里他们四个人结盟以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隐者”程序游走于几大证券公司的服务器里,给他们带来了巨额的财富。吴凡用“隐者”在几个银行里开设了数百个秘密的账户,天量的资金就分散隐藏在这些户头中,以躲避任何可能的注意和追查。

两年前,吴凡,赵宇和雷江华三人先后辞去工作,他们和张志辰一起成立了一家公司,公司取名为四方科技,寓意为他们四人合作创建。四方科技的主营业务是开发和制造混合芯片的电脑,赵宇先前说的没错,他利用自己的人脉和关系挖来一大帮从事芯片软硬件研发的工程师,仅仅半年时间,四方科技成功开发出装备有混合芯片的个人电脑,硬件工程师进一步减少了分子芯片的体积,缩至黄豆大小的一粒真空容器,外围复杂的调制激光发生器也改成半导体激光发生器,这种分子和硅基混合的芯片全部集成到一个仅仅烟盒大小的封装里面,这些软件和硬件的设计公司都已经申请到了专利。

他们四个股东分工明确,吴凡和赵宇负责技术,雷江华主持公司的日常运营工作,张志辰则专门处理销售和对外沟通。四方科技的个人电脑的销售业绩很好,特别是在游戏电脑这个领域,混合芯片的多任务应用很适合那些大场景和开放式结局的角色扮演类游戏和动作射击类游戏,公司才成立不到两年时间,四方科技在个人电脑行业已经处于国内第二名,世界第四的位置。

吴凡收回思绪,走到落地窗前,他开口道:“拉开窗帘”,声控的电动窗帘徐徐拉开。他从高处眺望着外面的景色,这里是城南的工业园区,政府去年把城南郊区的这一大片土地平整出来,准备开发作为高科技园区,四方科技是首家进驻园区的企业,他们在这里拿下了不少土地。他看向右侧,那一大片浅蓝色的低矮厂房正是混合芯片电脑的生产车间,左侧则是一大片空地,用简易的铁栅栏围起来,面积足有上百亩,那也是他们公司的土地,计划用作二期和三期建设的储备用地。

眼见公司的运营已经走上正轨,吴凡提出来让赵宇负责公司日常的技术工作,他则要开始一个新的项目-AI人工智能软件的开发,“隐者”程序的成功给了他信心,也让他的思维更开阔,现在他有足够的资源来从事更宏大的项目开发。他们四个股东每季度会召开一次经营会议,在上个月的会议上,吴凡提出了自己的构想,赵宇说:“吴凡,你比我们都看得远哪,AI必然是以后的发展方向,你就放手大胆地去干吧。”另外两人也没有异议,他们告诉吴凡,以后他可以动用不超过公司年销售额的5%作为他自己单独的研发经费,这可是一大笔钱啊。

吴凡坐电梯下到四楼,这里的整层楼都已经隔出来为他所用,从电梯出来一共要经过三道门,每道门都需要面部识别和指纹认证才被允许通行。他走进最后一道门,门开启得很缓慢,门很厚实,是防火防盗防水的三防门。他走进机房,这是一个一千平方的大房间,墙壁和地面以及天花板都做了电磁屏蔽,形如一个法拉第笼,和外界无法通信,手机更不允许被带进来,即使拿进来也没有信号。房间中间是两个庞大的设备,那是刚刚搭建而成的混合芯片构造的大型机,数千个最新的分子芯片互连在一起,并连接上同样的上千个硅基芯片,这台大型机将是世界上运算能力最为强大的计算机。吴凡坚持采用这种完全封闭的电磁屏蔽措施,也没有让这台机器连接上互联网,在没有开发出安全可靠的系统软件以前,他认为有必要让这部机器怪兽与外界隔绝开来。

左侧有几个隔开的小房间,那是办公室,杨晓华正在终端显示器上忙碌着,看到吴凡进来,他马上站起来打招呼:“吴总早!”他是个壮实的年轻小伙子,去年刚刚大学毕业,学的就是软件专业,他是吴凡一个高中同学的侄子,这个同学曾经打电话给他,想让他帮忙给他这个刚毕业的侄子在四方科技谋个职位,吴凡和杨晓华面谈以后,觉得这个小伙子专业基础扎实,人又踏实肯干,就把他留在自己身边工作。

吴凡问他:“机器的运行状况如何?”这台大型机目前只安装有硬件底层运行的基本指令系统,并没有任何操作系统和软件,这两周他让杨晓华在检查整个系统的指令运行状况。杨晓华拿过来厚厚一叠文件递给他说:“运行正常,曾经发现有几个小故障,我和硬件工程师都解决了,您看看报告。”吴凡粗略地翻了翻报告,满意地说:“很好,系统的调试很完整,记录也很详细。”杨晓华高兴地搓着手,看着那台大型机:“可惜现在我们还没有适合它的操作系统,这种性能的大型机,一旦跑起来,那速度真是快得难以想象啊!”吴凡也在看着机器说:“是啊,它全速运行的耗电量相当于一座小型工厂。对了,让你准备的图灵测试资料呢?”杨晓华立即转身,又拿过来一叠资料。

这段时间吴凡一直在思考大型机的操作系统,他需要着手开发出一种全新的软件系统,这可不同于“隐者”程序,“隐者”只需要针对某些特定的程序作出反应即可,现在他需要的是具有学习功能的智能软件。他想到了“图灵测试”,这种测试是列举一系列的问题,以问题的结果来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图灵测试”并没有统一的问卷,他让杨晓华尽可能多地收集类似的测试问题。

接下来的一周,吴凡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埋首于这些繁多的图灵测试问题中,翻来覆去地研究这些五花八门的问题,他明白了这些问题背后的含义,机器可以极快地运算逻辑和数学问题,也可以在庞大的资料库中迅速地检索出常见问题的答案,但它缺乏必要的分析和推理能力。他改变了思考的方向,他决定先要设计一款软件,用这款软件来测试和评估一台机器的智能水平,并要给出量化的数据结果。

最终他罗列出了130道单项选择题,这些题目包罗万象,包括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文学艺术和生活常识。他谨慎地选择每道题的四到五个答案选项,仔细地调整每道题的分数和权重,还在这130道题中设置了两道逻辑陷阱。他再三模拟测试得分结果,满分为100分,具体分类如下:

0-20分:无智能。机器只能遵照指令进行运算和检索答案。

20-40分:弱智能。他称之为学习型智能,机器可以从现有资料和答案中学习并作出基本的模仿。40分他认为是一个重要的门槛,超过40分才可以认为具有完整的智能。

40-60分:中等智能。他称之为分析型智能,机器可以分析问题本身的逻辑,并给出准确答案。

60-80分:强智能。他称之为推理型智能,机器不但可以准确地回答单个的问题,还可以分析不同问题之间的联系,具有基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这已经很接近人类的初级智力。

80-100分:这是正常人类(具有中等以上的教育程度和社会经验)的测试得分,机器很难或者不会达到这种水平。

吴凡把整理好的测试题目和评分权重都交给杨晓华,让他编制成软件,这件事本身并不难,用常见的C语言就可以编制。杨晓华很高兴,毕竟这是他到四方科技工作以来接到的第一份软件编写项目,他只用了四天就交了作业。吴凡看后,做了一项简单的修改,那就是这130道题要重复测试10次,每次都会随机地打乱问题的顺序,最后取平均分值。吴凡给这款软件命名为“智能测定”,让杨晓华拿去四方科技的制造工厂去测试验证。

杨晓华很快拿回来测试数据,结果和吴凡所预估的基本吻合,市面上的硅基芯片电脑得分只有几分,四方科技公司自己制造的混合芯片的个人电脑得分高一些,但也不会超过20分。吴凡自己私底下也测试过“隐者”,曾经得到过26分,但也仅此而已。

下一步就是最困难的部分,如何在开发的系统软件中培养机器的学习,分析和推理能力呢?吴凡日思夜想,他仿佛又回到了几年前最终创作“隐者”程序的思考阶段,那种“生存算法”已经在“隐者”系统上面证明有效,“隐者”的算法模型中只针对少量软件(防火墙和扫描程序)的特征参数进行计算,要想机器具有广泛意义上的智能,那所对应的特征参数应该是什么呢?他想到了两点:数学和逻辑,他列出来数学的一些基本公式,包括微积分,还有一些逻辑运算公式,他仔细地筛选和斟酌这些公式,尽量减少运算量,最后还是写满了整整四页纸。

吴凡和杨晓华开始着手建立函数模型,他们废寝忘食地工作着,经常让人把饭菜送到办公室来,有时候甚至工作到深夜,两人就睡在机房里面。杨晓华负责把这些公式遍成函数,吴凡则编写主控的“生存算法”函数,并把杨晓华不断完成的一个个计算函数加入主函数。他越做越是惊心,他甚至不敢去估算这个计算量,但他很清楚这必然是个天文数字。

经过了无数个艰辛的夜晚,不知不觉中已是夏天,他们完成了所有的函数的编写。他们不能在大型机上调试,只能在外面的服务器终端上模拟,再继续调整代码。最后的编译阶段完成后,杨晓华对着一脸疲惫的吴凡说:“吴总,给它取个名字吧。”吴凡想了想说:“AI或者智能这样的名字现在是满天飞,还是不要用了,就叫它“初代”吧,First Generation”

上午,两人来到机房,吴凡说:“开始输入指令!”杨晓华导入已编译的机器指令,然后重新启动了大型机,这种大型机每次重启后需要半小时以上。“初代”开始运算,他们在终端的显示屏上检查运行状态,数据运算量在一个小时以后就达到了顶峰,以97%的算力全速运行着,吴凡站在一边,他想象着混合芯片中那些庞大的数据流在不断地并行和汇合,然后分开又回到“生存算法”函数,数以万亿计的结果同时产生,大部分会被舍弃,小部分再次回到芯片中,又会产生更多的数据结果,这是数据的宇宙!

第二天刚上班,杨晓华匆匆跑来找他,两人赶忙跑进机房,大型机已经停机了,查看系统日志,记录显示数据量过大造成宕机,吴凡调出中断指令记录查看,发现在昨晚11:40由于计算量过大,内存溢出,无法进行下一步的计算。吴凡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初代”系统撞到了算力的天花板,项目陷入了僵局。

吴凡让杨晓华把大型机中的程序和数据都清除干净,他自己则要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应对的方案。连续几天他都没有来办公室,他在市区的街上闲逛,在郊外的公园里漫步,晚上睡不着他就在寓所附近的小径上徘徊。他的思维逐渐抓住了问题的根本--计算量太过庞大的根本原因就在那些数学公式上面,他的目光盯在了那些数学公式的参数范围上面,比如自然整数,在计算时其上限他取用了数学界公认的常见最大数值,比如10的100次方,这样会造成极其海量的计算量,现在他想的是,有必要使用这么安全的最上限的计算值吗?他查阅了资料,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的总数估计为10的76次方,如果把范围在缩减至银河系内就更少了,他大胆地把自然整数的上限值改成10的50次方,同时也减少了一些其它的数值上限。

重新调整和编译后的指令被输入进大型机,连续运行一周也没有再出现过宕机,吴凡松了一口气,大型机一直在以接近全功率运行着。吴凡简单地估算过,他预期要这样连续运算至少一年到两年,才会开始有结果函数生成。他让杨晓华每天查看大型机的运行状况,有异常随时向他报告。

天空里飘着小雪,吴凡从车里出来,走进四方科技大厦。前台的女孩向他打招呼道:“吴总早上好,您还没有开始休假吗?”吴总微微一笑:“快了,明天就开始休假。”今天已经是腊月二十四,大厦里上班的人不多,不少职员已经请假回家准备过年了。昨天杨晓华向他报告了“初代”的运行情况,这半年以来,该系统一直在稳定地计算着,没有再出现异常的宕机,最近两周运算量有所下降。工作汇报完以后,杨晓华提出要休几天假,他要提前回老家。

吴凡进了机房,他马上感到了异样,大型机已经接近全功率连续运行了半年多,在这种工况下,各种散热风扇也在全速运转,虽然系统选用的都是工业级最静音的风扇,但上百个风扇一同转动,噪声依然清晰可闻,而现在他站在房间里却只能勉强听到一丝丝微弱的风扇声音,难道大型机又宕机了吗?他这样想着,立即来到终端前查看,这才发现大型机的运算量已经下降了,已低至算力的12%,他查看系统日志,昨晚8:24分有自动重启的记录。

难道“初代”的函数计算已经完成?时间仅仅过去了半年,进展不应该如此之快啊!他疑惑地打开文件目录,“初代”的计算确实已经结束,生成了新的主控函数。终端显示屏上突然出现了一行字“Hello”,他一惊,呆呆地看着这行字,随即反应过来,他的手指颤抖着在键盘上输入“Hello,你是谁?”显示屏上只出现了一个符号“?”,他这才想起,“初代”没有加载文字语言模块,它应该只能识别英文。他开始用键盘和它交谈:

吴凡:Hello,who are you ?

“初代”:I am First Generation,同时在屏幕显示出“First Generation”的标志,吴凡想起来这是杨晓华在软件中加入的一个小图案标志。

简单的交流之后,吴凡确定“初代”已经初具智能,它可以回答吴凡提出的绝大部分数学和逻辑问题。吴凡告诉它,他将输入一些问题来问它,“初代”回答:Ok,waiting.....

吴凡找来“智能测定”代码,输入指令后运行,令他沮丧的是“初代”只得到11分,他又测了两次,都没有超过15分。这个成绩还不如“隐者”,但是他在和“初代”的交流中能够明显地感觉到它的智能,这是怎么回事呢?吴凡很快想到了问题的所在,大型机和外界网络是彻底隔绝开的,除了数学和逻辑,“初代”对整个世界的知识和常识其实是一无所知的,它就如同把一个孩童从小关在屋子里囚禁,等到少年阶段再放出来,这个少年具有正常的智商,但是因为从不接触外部环境,缺乏知识和常识,他的智力水平较低,只要有人教给他知识,带他熟悉外部世界,他也会很快地恢复到应有的智力水平。

这所机房在建设之初已经装备有高带宽的外部网络光纤接口,可以直接连接外部互联网,但是为了系统的安全考虑,更是为了防止外部病毒软件和黑客的攻击,吴凡让人在机房外部加装了一个网络开关,在物理层面断开连接。该网络开关一直是断开的状态,吴凡走到机房外面,用指纹打开墙上的机电柜,找到一个黄色的面板,上面写着“网路连接开关”。他掀开面板,里面有个红色的拨动开关,开关在“OFF”的状态,他只要向下拉动开关到“ON”的位置,“初代”就会连上互联网。他的手按在开关的拉环上,他犹豫了,他不知道这会有什么未知的风险,但他实在忍不住诱惑,自己亲手开发的“初代”已经成功运行,他很想看看它的智能水平。他不再多想,拉动了开关。

吴凡连续观察了三天,大型机的运行功率稍有加大,网络带宽的数据吞吐量一直是满额运行的,他知道“初代”正在如饥似渴地吸取着海量的数据资料。从系统日志来看,它会每天自动重启一次,它在不断地更新和重新配置自己的数据。吴凡也要开始放假了,机房有全自动的电源管理系统,还有后备的发电机,假期内无人照看也不用担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