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警察故事2050 > 第十八章 李雷之死(下)

警察故事2050 第十八章 李雷之死(下)

作者:奉义天涯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22: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雷的死,经过警方勘验调查,被认为是意外事件。毕竟那个颜料桶模型经过勘验并没有发现人为动过的痕迹,目前被认为是老化问题。

李雷的人际交往非常简单,根本就没有什么仇人。案发时有十几个人在附近,有五个人亲眼看到了李雷被砸死,当时都没有发现颜料桶模型那里有人。

经过后续详细勘察,有监控录像能覆盖这个模型区域,没有发现可疑人员或者可疑机械。

当天,这个区域的大型无人机、载人飞行器都没有靠近这个区域,不存在制造“强大气流”的可能。

燃料桶模型的主要材料是聚羟基脂肪酸酯,这是一种非常环保的生物塑料,优点很多,埋在地下可以被降解,现在成本也很低。唯一的问题是,东隅县降雨太多,雕塑的阴暗潮湿区域的自身材质就容易被“降解”,再加上这里风大、雨大,时间久了出问题是很正常的事情。

经过物化勘验,断裂点附近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已经达到了材料疲劳极限,断裂属于自然风化、降解造成的。

李雷死亡案之后,网络上又出现了针对聚羟基脂肪酸酯的讨论,很多人认为东隅县这种地方,不应该为了环保和成本而过多的使用这种材料。

但很可惜,“环保”这个概念实在是太大。今天的机甲和载具回收二氧化碳,不仅仅是成本问题,关键还是要进一步控制碳排放。

甚至都没人讨论李雷为什么没戴头盔。

...

田川看完了案子的所有材料,看了一眼荣队:“案件背景,比这个人的履历要厚得多。”

“这个人...确实没什么可说道的。”

“嗯,所以说,我们目前有怀疑对象是吗?这个太典型了。”

“没有怀疑对象,如你所说,太典型了,所以找你。”荣队摊了摊手。

“意外死亡、没有可疑人员、死者人际关系简单且由AI照顾、网络上有一点名气。”田川重复了一下,“但,总的来说,如果是人造意外,还是要有一个推倒颜料桶模型的外力的。聚羟基脂肪酸酯的老化速率可以做智能预估,但是自然界的风力、气候等...这个可以算吗?”

“能算,无非是算力问题。”荣队解释道。

“那可以试试再算一下这个区域的无人机。理论上说,任何一台无人机都能改变区域风向和风力,旋翼的那点风力不怕,要是改装的涡喷无人机,可能制造出比较大的风力。如果是专门做的小型涡喷,可以安装向上、向下两个方向的涡喷,同时开启且保持向下的风力略大一点,可以在悬停的同时产生很大的区域风力。”

这个时代,组装一台无人机,比以前的孩子组装一辆四驱车都要简单,就连控制软件,都可以让大模型给自己专门搓一个定制的。

“算人为因素吗?”荣队看了一眼田川。目前大家对这个案子都是存疑的态度,但是看田川的样子,似乎已经确定这个案子是谋杀。

“嗯,这个思考方向应该是对的。”田川想了想,“只是,您也知道,即便查到了问题机,依然难以溯源,这里面恐怕是单向指令。”

“那至少能够证明这个案子有问题。”荣队还是很愿意接受田川的建议的。毕竟田川被安排在东隅县,本身就是处理此类问题的。

确切地说,田川真实的身份,是一名特殊案件顾问。因为特殊,必须身份保密。

“这需要多少算力?”田川还是询问了一下。

“我也不清楚,但总归不会是一个小数字。我们需要查看当时整个空域所有飞行器的飞行轨迹、输出功率等一切信息。”荣队想了想,“但是这个不需要你担心,你有其他的侦查方向吗?”

“我得看到当初照顾李雷的AI模型的情况。”

“你要人工审核大模型?”荣队有些震惊。

“试试吧。我和它聊聊。”

“行,我会发给你。这样,你先回去休息吧。”

“我今晚就可以看看,对了,我需要2030年的版本和2040年的版本。”

田川放下手中的材料,从盒子里把自己的手机拿出来,接着转身离开了这里。

走廊里所有的灯都是关闭的,虽然玻璃全是有屏蔽功能的单向可视玻璃,但是晚上走廊关灯是一种习惯--曾经鲜血换来的教训。

田川在机器人的搀扶下回了屋子,王亮这个时候还在推本子,看样子应该已经推到了郭图,也不知道是不是开挂了,进度特别快。

田川刚刚洗漱完躺下,王风就下线了,嘴里还骂骂咧咧:“这狗郭图,是真的狗,居然算计我们!这下进度又要延迟了!”

“被boss攻略了?”田川笑道。

“算了不提了。川哥,你还没睡啊?”王风确实不是很在乎游戏的输赢。

“你这嗷嗷的,我怎么睡?”

“你开个睡眠辅助啊。”

“我没事开那个干嘛...”田川对这个还是有些排斥。睡眠辅助也是眼罩的功能之一,这个东西既然能在你假眠的时候把你引导入游戏,自然也就能引导你真的休息。

“我的我的,太晚了...”王风有些不好意思,“平时都是直接进游戏,也不会张口说话,这VR模式确实吵...”

“快睡吧,明天你还得考核呢。”

“对了,耿秋和王风他俩过了吗?”

“我没看,应该过了吧?总之,明天再说。”

“行,我睡了,明天再说。”

王风睡了,田川却没有睡。王风明天要参加潘队那边的考核,田川不想打扰他休息,他戴上眼罩,一个人进入了盘古云,顺便喊出了京京。

荣队已经把相关材料传给了田川。

李雷出生于2027年,是第一代民用大模型井喷的年代。那个时候国内的教育大模型已经迭代了四五次,虽然还没有眼罩这类设备,但是已经有了足够给学生提供学习辅导的能力。

2020年前后就已经有了各种学习机,但这些从逻辑上看并不能替代老师,主要是交流起来比较困难。2024年5月,GPT4o之后,人工智能对于语言、图像的交互能力就有了不错的突破,到3年后就直接进入了千家万户,成为了几乎每个人离不开的助手。

GPT的母公司OA是个比较激进的公司,GPT4o之后,他们甚至解散了现有的安全团队。

2027年前后,那是大模型的黄金年代,所有的软件,好像不写“大模型”三个字就卖不动。菊厂系的公司,一般会用“云模型”这个名字,但换汤不换药。

陪伴李雷的教育大模型,是新西方公司和猫厂合作的大模型--听悟。

听悟的成长,伴随着李雷的成长。李雷家有一个廉价的机器人,这个机器人有两个电动机械臂,它并没有自我意识,但是它的传感器比较多,可以接受诸多外界信息。它可以听人的安排,也可以听AI的。

简单地说,李雷如果饿了,机器人就会问AI应该怎么做,AI会给它方案,它就会去做。由于它的机械结构并不是很复杂,有些动作它做不了,AI就会告诉它如何利用现有机械结构完成可替代性的动作。

机器人会收集大量的信息,然后全部去问AI,从早忙到晚,一点不停息。

因此,李雷从生下来,就是这两根机械臂和“听悟”老师把他养大的,父母给予的陪伴和爱很少。

此时此刻,摆在田川面前的,就是20年前的听悟数据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