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警察故事2050 > 第十五章 志同道合

警察故事2050 第十五章 志同道合

作者:奉义天涯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22: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社会思维层次?

“关于社会思维层次,这个田川应该很了解,你给大家讲一讲吧。”潘队是很清楚田川的身份的。

“嗯,这是我导师陆院士在三十年前提出来的理论,后期经过不断充实,形成了一种关于人类处理社会事务能力的量化分级,他早期的理论中,认为人类社会思维能力分为天真烂漫、成熟老练、胸有丘壑、高深莫测、返璞归真五个境界。他后期的理论中,觉得自己青年时期起的名字很不错,决定继续沿用。”田川接着给大家继续解释了一下这五个境界。(注:详见《警察陆令》17/18章)

田川讲完这些之后,潘队这才接着说道:“根据我们的测算,第三境界,只是独自探测这类高级漏洞的门槛,为了防止我们的警察本身出现问题,第四境界才比较稳妥。”

此话一出,王元和耿秋面面相觑。

‘你第四境界了?’

‘我没有,你有吗?’

‘我也没有啊...’

“社会思维只是一方面,意志坚定、意识强度高都很重要,”潘队像是看出了王元和耿秋的顾虑,“实际上,你们这个小队,目前我认为能够独自完成此类任务的,也就只有田川了,所以耿秋和王元你们不必担心,不会让你们独自处理高危漏洞。”

“潘队,我有个问题要问,”耿秋居然举了手,“意识强度到底是啥?”

“这个我很难给你们解释,但是我们有一些测试题,你们一会儿都要面临此类测试。”

“我大概可以解释一下,”一听说要测试,田川就知道一会儿大概会做什么题,他准备解释一番,让王元和耿秋加深一下了解。

希望考的分数也高一些。

“好。”潘队也有些期待。

“早期对于意识的研究,普遍认为意识是一定复杂度的神经系统与外界不断交互而形成的,它的产生需要信息的传输和存储。在这些研究中,科学家开始不断地尝试关闭大脑的脑区,最终认为,压制脑前额叶的活动或者阻止各脑区的信号传递可以压制意识。对于意识的产生,并不需要很强的神经系统,很多昆虫依然可以产生自我意识。”

“大概可以这么理解,那复杂的、有着非常多的沟壑的脑前额叶,就是你的逻辑处理CPU。”

有句骂人的话,叫“我一看你就知道你的额叶特别平坦。”

“今天的研究依然没有突破这个框架,只是解释起来更加容易。简单地说,一个新生儿是没有意识的,随着他与世界进行交互,不断地获取信息,接着不断地遗忘,在海马体乃至整个脑区的突触连接里储存信息、遗忘信息,进而形成与众不同的意识。意识的产生与脑前额叶的逻辑能力有关,与获得的信息及遗忘的信息有关,与环境因素有关,与身体激素有关,越是早期存在于大脑深处的记忆,越容易为意识塑形。”

“先不考虑基因差异,人一开始像一张白纸,一点印痕都难以擦除,而一旦白纸写满,再涂改就很难,所以本性难移、所以年幼时期的朋友才是挚友,但人随着成长,婴儿、少年时期的自己会逐渐消失,成年人的神经元只有胎儿的一半。记忆由突触连接的强弱决定,突触连接变强,脑子开始长大,突触数量却开始变少,意识逐渐成型。所以,意识强度可以理解成被外力改变记忆突触的难度。”

“就是脑子里存了多少知识吗?”王元问道。

“绝不是知识本身,还包括你的三观等等,这些东西决定了你是谁。有句话叫‘认知水平越低越固执’,其实就是青年时期大脑里的突触数量和强度都太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就极弱,再加上前额叶的逻辑能力也差,所以很容易固执己见,这是几乎没办法改变的。这类人,在他的认知方向里,意识强度是很高的,俗称就是‘犟’,但一旦切换一个方向,就彻底失去了自我。”

“这不是贬义词,对好人来说也是如此。有些时候,如果一个好人做了很多次好事,最终都没有得到理想中的结果,他的认知就可能改变,他的记忆突触随之变化,从此他可能也就变了,不是以前的自己了。所以,这类人的意识强度其实也不高,新记忆嵌入旧记忆中,意识体发生改变,人也就变了。所谓的被‘社会毒打’后改变,也就是如此,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很容易,但是历经一大堆烂事,还能善良,非常难。”

“所以意识强度高,通常的要求就是见多识广而且逻辑非常清晰,一个复杂且成熟的人很难被改变,三观也很难被再次重塑。但也有例外,比如说一些革命烈士,他们的信念并不复杂,但是坚定程度极高,无论遇到了什么都不曾改变,这种人意识强度也非常强。只是,这种情况太过于困难,一般来说,还是如我刚刚提到的,见识和阅历足够多、认知足够坚定、逻辑足够清楚。”

“近些年,利用电磁、超声波和脑机接口刺激大脑导致记忆突触发生改变的技术也变得成熟,这可以用来治疗精神病,也可以用来给人植入思想钢印。电磁还好说,在虚拟世界是很难出现的,但是超声波却是可以在虚拟世界里展现出来的。现在通常的大模型里都禁止使用超声波,但并不是说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就无法制造思想钢印。认知越单一、意识强度越低,越容易被影响。”

“也就是说,童年的我,不是我?”王元听完有些震惊。这个答案看似反直觉,世界上从某个角度来说是正确的。

“理论上说,你听完我这些话,你就不是你了。当然,你要是全忘了,就还是之前的你。”田川看着大家,“举个例子,我们都有社交软件,也都有自己的头像。当你有一天,选择换头像的时候,你就不是之前的你了。”

“新记忆不断吞噬旧记忆,意识不断改变,所以意识代表的核心,是记忆与遗忘。”潘队给大概解释了一下。

虽然潘队说的不够准确,但田川还是基本认可的。

“唉,所以说啊,”耿秋拍了拍王元的肩膀,“你的白月光早就已经不存在了。那个人还活着,但是早就不是你高中时期的白月光了。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你爱的我不是我,是昨天的我。”

王元瞪了耿秋一眼。

“好了,刚刚田川讲的很简练,这段录像我以后可以用来拿出去给别人解释,”潘队直接白嫖了一番,接着道,“所以,你们都要面临考核,考核通过后才能独立处理危险漏洞和高危漏洞,尤其是高危漏洞有不少会涉及命案。田川你就不用考核了,省一点算力。”

“啊?”三个人都很震惊。

耿秋和王元觉得,川哥不考核他俩怎么敢考?

田川想了想,倒是省事了,挺好的。他比耿秋、王元等人知道的必然是更多的,读博的时候,他导师陆院士给他讲过的东西,比这些更复杂、更多,以他的逻辑能力来判断是极为清晰的,而且他以前也接触过一些保密案件,只是没法说。

耿秋、王元,包括今天没来的王风、老郑等人,可能根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被选上。

他们大部分没有“高深莫测”的社会思维,甚至“胸有丘壑”都达不到,但是实际上这些人的意识强度都不低,而且,志同道合。

“什么叫一类人?性别、民族等等,都不重要,志同道合才是一类人。”这是导师曾经告诉田川的话。

志同道合的人。

教员诚不欺我。

(作者的话:这本书到这里,基础设定算是讲完了。之所以讲这么多细节设定,是因为我觉得没有这些,后面的故事不容易被看懂,毕竟我想写“现实科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