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南宋英豪传 > 第四十一章 以一敌十(第一更)

南宋英豪传 第四十一章 以一敌十(第一更)

作者:样样稀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20: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全歼乱兵,得到了三副铁制盔甲,六副皮甲,修修补补后,铁甲便归孟九成、乔娥和穆易这三人穿戴。本来孟九成为了讨好晓薇,是想让给她,可人家嫌沉,觉得穿皮甲更加英姿飒爽。

在冷兵器时代,盔甲的好坏,往往决定了战斗力的强弱。对枪刺、锤砸的防护肯定差强人意,却能比较有效地抵御刀砍、箭射的伤害。

所以,孟九成叫上乔娥,固然是二人的战力高,也有身披盔甲的原因。

两人全身披挂,大步上桥,并肩而站,面对逼进上来的土匪并无惧色。桥面狭窄,对面只是五个普通匪兵,正好发挥两人都是力大招沉的优势。

“俺先来!”没等孟九成发话,乔娥抡起狼牙棒便冲了上去,沉重的脚步踩得桥板咚咚作响。

对面匪兵虽然心惊,可也看出对面奔来的是一黑壮妇人,又有头目在后吆喝,也自呐喊,挺起兵刃向快脚步。

乔娥虽是先起步,但孟九成身体比她灵活多了,疾奔几步,一个纵跃,已经超过了乔娥。他在空中大喝一声,拧腰纵臂,挺身出枪,直刺当前之敌。这一枪刚猛狠疾,正是所学枪法中正面破敌的一招“鹞子扑鹌鹑”。

匪兵只觉寒光一闪,枪尖已到面门,匆忙招架时但觉来枪沉重难挡,竟纹丝不动,还未发出惊叫,长枪已经刺入其喉,迸溅出绚丽血花。

孟九成脚一落地,手臂发力,竟挑着匪兵的尸体向左右荡开,立时打乱了第一排的阵形。

乔娥只晚了一步,狼牙棒斜着劈砸而下,横扫千钧使得劲道十足。一名匪兵脑袋中棒,立时打成了烂西瓜。

惨呼惊叫此起彼伏,孟九成和乔娥二人奋勇厮杀,几无一合之对手。

先声夺人后,孟九成便稍有收敛,任乔娥全力发挥,他在旁照应补漏。虽攻少守多,但长枪已使得更加圆熟如意。

只见他攒、刺、打、挑、拦、搠、架、闭,枪尖银光闪闪,枪缨红光点点,如矫龙、灵蛇,上下翻飞,每次送枪疾抽,都带着血肉纷飞。

桥的匪兵或被刺砸而死,或被打落桥下,人数虽多,可抵挡孟九成、乔娥的最多只是五人,根本发挥不了人数优势。

一排清掉,又是一排。孟九成和乔娥打发了性,竟步步向前。土匪的阵势越挤越紧,前面的被杀得后退,后面的还被催着前进,愈发地施展不开。

有了孟九成的遮拦防护,乔娥的招式大开大合,全用扫、戳、劈、砸的攻招,充分发挥了“一力降十会”的武学真谛。土匪不是被砸死戳伤,被是被扫下木桥,掉在河冰之上。

人和尸体的重量不断累积,再加上落下的冲力,河冰先是咯吧作响,然后轰地裂开,并不断扩大。没死的土匪鬼哭狼嚎,在冰水中胡乱挣扎。可即便是会水的,也在浸湿衣服的冰冷中逐渐无力。

魏三在岸上大声喝骂,却还阻挡不住手下的败退伤亡。他还算清醒,知道在桥上空间有限,再派出多少人,也发挥不出优势,最多是车轮战而已。

“鸣金撤退,从后面调弓箭手来。”魏三下达了命令,但最终退下桥的只有十数人,伤亡惨重。

“停手,后退。”孟九成见敌人撤退,赶忙招呼乔娥止步,两人戒备着缓缓退回桥头。

魏三重新组织攻桥阵势,前用刀盾,后面是弓箭手,如此安排,可见其也粗通武略,并不是马四之流可比。

只不过抽调、组织所花的时间不短,孟九成觉得挫敌锐气的目的已经达到,关键是他得到了发泄,便命令部队先行撤退,他和乔娥在桥头戒备。

等土匪们组织完毕,再度攻上桥来,孟九成摘弓搭箭,又练习了一下真人射击,才招呼乔娥上马而去。

“这他娘*的!”魏三先是挨了当头一棒,要找回场子时,却一拳打在棉花上,差点闪了手腕,心中郁闷之极。

耗费了这么长时间,杜七已经赶了上来,看到的是桥面上的血迹,桥下冰水中的尸体,手下们刚出发时的嚣张振奋也丧失了大半。

伤亡数十人,按照和大队的比例来说,并算不了什么,可对士气的打击却很沉重。不是说对手是拿着锄头棍棒的农民嘛,不是说对手都是攒鸡毛凑胆子的乌合之众吗?可只是两个人出战,就干掉了这么多弟兄,这该如何解释呢?

“敌人先挫我锐气,再不战而退,先生觉得其中有阴谋吗?”杜七觉得今天的战事未必会如想象中那么简单容易,而面前的这座木桥让他有种不好的感觉。

秦先生摸着小胡子,嘿嘿一笑,说道:“大将军所料不差,敌人确是有所图谋的。依卑职所见,他们是想诱我军背水结阵。兵法有云:右倍山陵,前左水泽。背水结阵实乃兵家之忌,但兵法中曾有二语云: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昔日霸王破釜沉舟,韩信背水灭赵,皆是此理。今大将军……”

杜七未必知道破釜沉舟和背水灭赵的事情,但秦先生的话却是明白,那就是背水结阵、攻击村庄没有问题。而且,这还有激发士气、奋勇作战的好处。

“辎重车辆可暂留于此,以作万一之防。”秦先生白话了一番之后,还是提出了相对谨慎安全的建议。

“先生高见。”杜七点头赞同,打消了心中的疑虑,作出了最后决定。

留下几十人看守辎重,杜七率领大队人马源源过桥,总有四百多兵,他觉得获胜的把握很大。

只是,当土匪们行进数里,来到文家山前村时,却发现对手的布置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么简陋。

村口的空地只留出了一辆车的距离,一尺来长的尖木棍密密麻麻,断绝了大队人马一拥而上的可能。越过这片障碍,要进入村子,还要通过简易的鹿砦。那是摆放好的一棵棵碗口粗的小树,满是枝杈的一面冲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