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南宋英豪传 > 第一百一十四章 修城加固,重新布署

南宋英豪传 第一百一十四章 修城加固,重新布署

作者:样样稀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20: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欧洲在中世纪晚期发明了棱堡,城墙通常会被修建成五角星的形状,能从一边墙上往另一边墙角射箭。

对于已有城堡和不便修成棱型的要塞,则在原城墙上往外伸出三角形突台,在突台上一样能对另一边的墙角射箭。而且三角形突台没有正面,因此也没有侧射死角。

这种城郭的建造方式,是当代早期著名的法国*军事工程师沃邦元帅所创。特征是利用尖角的形状的“棱堡”减少周围的防卫的死角,亦可预防敌人左右来袭时的炮火,再利用半月形状的堡垒来掩护大门以及护城桥梁的作用。

火炮的出现。曾经使中世纪的城堡战术成为过去。但是多面棱堡出现后,并且配备上火炮后,将使攻城变成一种近乎绝望的工作。

于是,长期围困再次成为攻城的主流手段。直到更野蛮的二十四磅开山炮出现,攻城战术才有所改变。

历史上,国人也曾吃过棱堡的大亏,郑成功收复台湾先不用说,尼布楚的上万清军也只能用饥饿和疾病来瓦解俄军,要知道当时尼布楚的守军不过只是几百半兵半商的老毛子而已。

而淄州,以及根据地正在逐步开展的城防改造,则是在孟九成画出图纸后,再因地制宜,使用土木进行堆砌夯造,使城墙多出了无数锯齿形的突出部。

孟九成一边给彭义斌解说着,一边站在正修建的锯齿形的突出部上面,扶着垛堞走了一圈。

他伸出拇指,测量了一下和邻近突出部的距离。嗯,百米左右,在弩箭的射程之内。

由于时间紧,淄州城防的锯齿形突出部依然修得不够大,不够长。换而言之,能在上面的防守兵力不会太多,侧射的火力也就不够猛烈。

但这已经是尽了最大的努力了,孟九成自然不能苛责,甚至对在短时间内是否能够完成这么大的工程量,也不是很确定。

彭义斌听懂了孟九成的讲述,为此奇思妙想而感到钦佩,“孟帅还要在所占州县推广此筑城加固之法,可见孟帅平日爱民恤民之功。一声令下,应者云集,令吾感佩。”

“彭兄谬赞了。”孟九成心中高兴,直觉得这钱财和精力付出得值,脸上却还故作矜持,躬身谦谢。

彭义斌微微一笑,迈步走回城墙,手指城门之内说道:“那里修得也好,虽简陋却实用。”

在城门内用砖石木料围出一块区域,起到类似瓮城的作用。诱敌入城后,四下齐射,可尽歼敌军。

而淄州城所修的则更为坚固,是用土坯和砖石砌起的。墙后搭有木架,铺有木板,墙上有射击孔,可以形成上下交叉的火力。

古代攻城,虽然城墙是可以攀爬进攻的,但重点多数还是要放在城门处。这和古代的技术条件有关,哪怕城门是重兵把守的地方。

虽然中国早在春秋时代就掌握了杠杆投石器的使用方法,但想用投石器直接破坏城墙尚有很大难度。除非墙体长时间遭受雨水或河水的浸泡,否则哪怕是使用初级火炮,在短期内轰塌城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而相比破坏城墙,破坏城门则要容易许多。城门的材质可能是木料,可能是金属。但为了便于城内居民进出,其重量、强度均远低于城墙。如果攻城方的出现具备足够的突然性,甚至有可能在首次进攻中夺取城门。

再加上城门背后往往连接着城市宽敞的主干道,也更有利于攻入方施展兵力。因此,为求速胜而集中兵力攻打城门,历来都是攻城战中的上策。

当然,如果守城方对城门的防御滴水不漏,那么进攻方也将不得不改变主攻方向。

在重型火炮发明前,虽然破坏城墙异常困难,但还是有些“笨办法”可供选择。比如挖城墙地基,也是破坏墙体的上选。

孟九成伸手拍着城墙,说道:“我还准备用草袋盖在城墙上,浇水可防火攻,还可缓冲投石机抛来的石头,减轻对城墙的伤害。”

“我回去后,在沂州城也做同样的布置。”彭义斌点了点头,说道:“如此滴水不漏,除非有内奸,这城池是难以攻破的。”

孟九成点了点头,说道:“对金军来说,攻城恐怕是他们的噩梦。本来兵力就不多,也不大可能进行这样的消耗。”

话没有说全,此时说也为时尚早。都知道蒙军骑射无敌,但他们的攻城同样也很犀利。

当然,蒙军攻坚能力的大幅提高,是在成吉思汗西征之后。俘虏了大批西域工匠,并把回回炮带回中原。

和彭义斌又在城头谈论了半晌,孟九成还答应把修城的图纸相送,两人这才下城各自离开。

彭义斌明天便要率军返回沂州,防御守卫自己的大本营。除了分了不少缴获,孟九成还将在以后提供武器弹药的支援。

孟九成回到府衙,召集众将军议。他也将很快返回根据地,这里将成为防御重点,必须增兵,必须布置妥当。

时间不大,王敏、阎通、王仙等人都来到议事厅,开始商议军情。

从目前形势看,淄州北有李全,南有霍仪,只有西面应该重点防御。而西面的章丘已被攻占,又可以作为前哨。

“郝定不会是金军的对手,失败可能就在旬月之间。”孟九成指着地图说道:“击败郝定后,金军最大的可能是顺势北上,攻打霍仪。”

停顿了一下,孟九成抿了抿嘴角,摇头道:“霍仪所部估计也抵挡不住,被金军击败的可能性很大。所以,我军要在莱芜有所布置,提防金军。”

未雨绸缪,永远是穿越者的优势。按照历史的走向,孟九成担心莱芜,倒比章丘更大。

“刘莹莹率兵投奔了霍仪,这也在情理之中,毕竟他们都是泰安红袄军一脉。”孟九成继续说道:“与她的书信,或者是与李思温的联系不要断,最好提醒他们,一旦兵败,可向莱芜靠拢,我们会施以援手。这样的话,我想,可以在莱芜和泰安之间择险要之处,预先布署,设置伏击阵地。”

王敏见孟九成把目光投过来,示意他说话,便沉吟着说道:“孟帅此想可谓高明。刘莹莹所部若能按咱们的提醒行事,则将起到诱敌作用。若有追兵,咱们伏击获胜,也能阻止金军长驱而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