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南宋英豪传 > 第一百零四章 骑兵大胜

南宋英豪传 第一百零四章 骑兵大胜

作者:样样稀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20: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既然蒲察李家已经作出了榜样,其他金兵也有样学样,盔甲箭壶弓矢马袋……东西越扔越多,除了必要的一件武器,似乎什么都成了累赘,成了耽误逃命的负担

掌旗手左顾右盼,眼见超过自己的人越来越多,终于松手扔掉了蒲察李家的将旗,头一低,加紧催马逃奔。

红巾军追得更近了一些,但随着金军的丢盔弃甲,双方又开始保持一个固定的距离,一前一后疾速奔驰着。

马匹的体力也消耗很大,追与逃的双方,都有着自身的困难,也都在咬牙坚持,谁也不肯轻易放弃

王仙突然甩掉了马袋,包括里面的干粮。接着是披风,盔甲,然后是湿衣服,最后连头盔也随手弃之。

好个赤膊、光头、怒瞪双目、紧握大枪的勇猛战将,他一马当先,全身上下的彪悍本色尽显无遗。

眼见王仙已经窜出了好几个骑位,身后的众将也纷纷减负,有的扔得多的光膀赤膊,有的扔得少的还穿着布衣戴着头盔,但速度确实快了一些,离金军的队尾又接近了一些距离。

“大人”亲卫队长奔驰之中立身马蹬,回头望了一眼,脸上现出绝决之色,“卑职率队阻挡一阵,保大人平安脱险”说完,不等蒲察李家回答,挥刀大喊道:“兄弟们,跟敌人拼了吧!回身冲杀,死中求活”说完,他放缓了马速

亲卫都是蒲察李家的心腹,恩惠受得最多,也最忠心,听到队长的呼喊,很多人随声应和,纷纷放缓马速,勒马回身。

蒲察李家脸上现出犹豫之色,但随即一夹马腹,继续向前疾驰。

这些亲卫是决死一战,争取些时间让自己脱险。而他们的命运已经注定,那点人马根本挡不住敌人的骑兵。自己停下,岂不是辜负他们的一片忠心?

“垂死挣扎,可惜有点晚了”王仙脸上闪过轻篾之色

敌人停下了脚步,正迎头冲来。

但是距离这么短,从停止到速度起来,显然是不够的。

而红巾军骑兵却始终保持着冲击的速度,这个优势决定了金军的反冲锋不过是螳臂挡车,自取灭亡罢了。

骑兵对冲讲究的是速度,谁速度慢谁就更容易被击中。

王仙明白这个道理,对面的金军也明白。但尽管他们拼命催动马匹,勇敢地向人多势众的追兵迎上来,但速度的劣势依然难以避免。

“杀敌!”“杀敌!”疯狂的呐喊几乎同时响起,两支骑兵猛烈地撞击在一起。

兵器的撞击声,人员的喊杀声,瘆人的惨叫声,马匹的嘶鸣声,响彻在这并不宽阔的大道上空。

对面长矛的矛尖一闪,向着王仙当胸刺来。

王仙也不躲闪,借着马力和臂力,用枪猛地一磕,两马交错,他枪柄一横,将金兵击落下马。

马速稍有减缓,但王仙威势不减,大吼一声,一枪刺出。对面的金兵挥刀格挡,感觉象击在了石头上,力气大得异乎寻彻身只是微微走偏,依旧刺入了敌人的左肋。

一挑一抽,枪又回到手中,王仙又猛地一抡,重重地砸在另一个金兵的肩颈处

近百金军的困兽之斗、绝死冲击在红巾军骑兵攻击下,终于被击败消灭。

但他们给红巾军军骑兵带来伤亡的同时,也掩护了蒲察李家的逃窜,给蒲察李家的逃跑争取了时间。

“痛快,痛快。”王仙的身上、脸上溅满了鲜血、泥垢,却一点不觉狼狈,哈哈大笑着跳下战马,把大枪挂好,枪尖上还不断地向下滴血。

战场上死尸死马枕籍,兵器零乱地到处都是。红巾军军已经停止了追击,正在寻找着蒲察李家的尸体。另有一部分骑兵向回路奔去,捡拾刚刚丢弃的盔甲。

“什么?”一声怒喝响了起来,孙武正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然后猛地把一个金军伤兵踢倒在泥水之中,又不解气地猛踹几脚。

何三宝在旁边听得真切,急忙跑到王仙跟前,说道:“将军,蒲察李家独骑逃跑了,咱们继续追赶吧!”

王仙愣了一下,皱起眉头想了想,抬头嘱咐道:“想必已经逃远了,追之不及呀!”

“老王,咱们再追一程吧!”孙武正并不甘心,执拗地说道。

王仙有些无奈地苦笑一声,说道:“好吧,稍追即止啊!现在大胜已定,即便是小败,也会令孟帅不快。这骑兵,可是好不容易才有了这几百。”

天上的云渐渐散去,周围仿佛笼起了一片轻烟,朦朦胧胧如同坠入了梦境。

喊杀声和马蹄声已然听不到了,但蒲察李家依旧在玩命儿逃跑,全然不顾战马已经喷出了白沫。

口焦舌干,汗水不断从额头滚下,咚咚的心跳仿佛追来的马蹄声,吓得他又一次夹紧了马腹。

全军覆没,只身逃离。蒲察李家突然很想哭,行伍作战这么多年,自己何曾落到过如此凄惨的境地。

自己又料错了,敌人不仅有伏兵阻击,竟然还有了数百骑兵,实在是出人意料。

战马突然失了前蹄,把胡思乱想的蒲察李家摔下马来。

好在蒲察李家身手还算敏捷,双脚脱镫、屁股落地滚了出去。虽然比较狼狈,但总好过结结实实地砸在地上。

甫一落地,蒲察李家在滚跌中便抽刀在手,生怕又是绊马绳做怪,又是一次袭击。

没有弩箭,没有标枪,没有——嗯,什么也没有,有的只是倒在地上战马的悲鸣。这匹战马努力地想站起来,但挣扎了几下,又倒了下去。

蒲察李家确定没有遇袭,这才上前仔细查看,不禁叫了声苦。

战马的一条前腿被别折了,地上也不知被谁挖了一个碗口粗、尺来深的陷马坑,被泥水盖住,相当的缺德且隐蔽。

一路上逃跑的金兵和追赶的红巾军都曾吃过亏,损伤了一些马匹,这种无差别的陷阱当然不会择人而害,而此时把蒲察李家坑了,却是相当致命且危险。

福不双至,祸不单行。蒲察李家暗自咒骂,自己还不够倒霉吗,难道真的是喝口水也要塞牙?

没办法了,只能借助自己的两条腿继续逃跑了,蒲察李家留恋地看了一眼倒在地上的战马,跟着自己征战多年,最后连它也要弃之而去了。

…………

树林中黑乎乎的,大道上的马蹄声远去了。

蒲察李家一懈劲儿,累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倚着一颗树呼哧带喘,汗珠不住线儿地从脸上落下来,就差一点要吐血了。

该死的贼寇,又追上来,非要了自己的命不可呀!蒲察李家狠狠地啐了一口,好在自己耳朵灵,反应快,钻进路旁的树林逃窜,才算是躲过了一劫。

只是——蒲察李家这才意识到自己的狼狈模样,脸被树枝挂破了,衣裳也被扯碎了,而且他竟然跑丢了一只靴子,光着的脚丫子都叫扎破了,跑的时候一点也不觉得,一停下来却疼得钻心。

休息了一会儿,蒲察李家扯下衣服上的碎布条,咬着牙把脚裹扎起来,然后辨别了下方向,又踏上了逃亡之路。

也不知道走了多远,其实也没有多远,只是蒲察李家不敢走大路,在树林中就不好判断距离。

大路上响过了一阵蹄声,红巾军没有追到什么,似乎无奈返回了。蒲察李家暗自松了口气,继续加紧赶路,直到树林边缘。

遮住月亮的一片灰云飘过,水一般的清光冲洗着柔和的夜晚,一大片水稻田映入了蒲察李家的眼帘。

扶着树干歇息了一会儿,蒲察李家仔细辨听着周围的动静,觉得应该没有什么危险后,才走出丛林,一瘸一拐地顺着水稻田的边沿向前走去。

远处的树林里,几双监视的眼睛立时盯住慢慢行走的蒲察李家,就象看着一个美女翩跹走来,充满了热切和兴奋。

松开马的嚼子,翻身上马,十几名骑手突然从树林里冲了出来,呈一个扇形向蒲察李家包抄而来。

“蒲察李家,看你还往哪跑?”孙武正笑得畅快,嘴里还不断发出怪声,“噢喉,哦哈!”

王仙翻了翻眼睛,心说:这还不是我的妙计,埋伏起来守株待兔,外松内紧地等着蒲察李家自己跑出来。

不过,眼见大功到手,他也不想与孙武正计较,只是冷冷逼上。

完啦,蒲察李家出于本能,转身就逃,没跑几步,脚下湿滑,一个趔趄,从田梗上滚了下去,摔进稻田。再爬起来的时候,浑身的泥水,湿辫披散,落汤鸡般的异常狼狈。

“哈哈哈哈。”围拢过来的红巾军骑手暴发出一阵哄笑,慢慢地将蒲察李家包围起来。

笑声中充满了不屑和篾视,在红巾军骑兵的脸上,蒲察李家看到了嘲弄和侮辱,眼神更象是在看一只被打断脊梁的癞皮狗。

屈辱、愤懑、懊悔、不甘,千百种滋味一齐涌上心头。蒲察李家举起了刀,挥舞着,转着身子,向围过来的明军骑兵发出嚎叫,宛如野兽临死时的挣扎。

“抓个活的,献给孟帅处置?”孙武正象是很欣赏蒲察李家的表演,马刀松松垮垮地斜指,向王仙询问道。

“随便吧,孟帅反正没有交代,也不稀罕这种货色。”王仙抿紧了嘴巴,冷冷地说道。

“一起上吧!”孙武正低喝一声,招呼何三宝催马前冲,马蹄溅起水花泥点,转眼便到了蒲察李家的面前。

“啊,杀!”蒲察李家猛然甩开眼前的湿发,挥刀先向孙武正砍去。

“当”的一声,体虚心寒的蒲察李家这一刀被孙武正借着马力用刀轻松格开,更震得他身子一晃。

“嘿!”何三宝低喝一声,用马刀刀背劈向蒲察李家。

蒲察李家勉强举刀招架,腿却再也受不由上而下的压力,一下子跪了下去。

一阵风声从耳旁掠过,孙武正抡刀砍将下来,厚重的刀背正砸在蒲察李家的肩膀之上。伴着长声惨叫,蒲察李家的骨头被砸碎,一头栽倒,痛得翻滚不止。

几个骑兵跳下马来,抓着头发将蒲察李家架起来,拖着便走。有个骑兵嫌他惨叫刺耳,捞起一把稀泥塞进了他的嘴里。

月光惨淡,正照在了蒲察李家痛得变形的泥污脸上。

………………

天还没亮,孟九成便率领着军队开出营寨,进入莱芜城。

蒲察李家,甚至他率领的金军,孟九成并不是太在意能否全歼,或是予以重创。

战略目的已经达到,逃向泰安的金军最后的结局也不会太好,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情而已。

而以最小的伤亡,取得了胜利,这当然会令孟九成感到满意。

等到王仙、孙武正率领骑兵返回报告,孟九成对取得的战果表示出了一定的惊讶。

骑兵是一直在训练的,尽管战马数量不多,但尽量以百匹为单位,分配到各部军队,让步兵轮流练习骑术。

这次出征,孟九成是第一次召集各部骑术优秀、武艺较好的士兵参战,算是组成了一支四百余人的成建制骑兵。

恐怕连他也没想到骑兵的出击,竟会有这么大的战果。金军虽然不是被全歼,但基本上算是全部溃散了。

当然,孟九成在更加注重发展骑兵的同时,也并没有骄傲自大。

就目前在山东的金军,他们的骑兵也不多,主要是在与蒙军作战中损失很大,又失去产马地,以及大多数马场。

准确来说,金国进入严重缺马的时代是从蒙军第一次攻打中都开始的。

金国不仅失去了四十万大军,连群牧监也被蒙军所抢,所有军马被抢走,导致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难以组建大规模的骑兵兵团。

再加上辽东乱局,与西夏又是敌对,战马的来源便成了困扰金国的难题。

直到金哀宗完颜守绪即位,与西夏讲和联盟,才稍微缓解了战马的困难,又能组建起“忠孝军”这支铁甲骑兵。

所以,这次骑兵大胜是有其特殊原因的。

首先是蒲家李家所部是守城部队,骑兵不多;其次是守城金军还算不上战力很强的部队,兵力更是处于劣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