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南宋英豪传 > 第九十二章 战青州

南宋英豪传 第九十二章 战青州

作者:样样稀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20: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硝烟还在空气中残留,代之而起的是更浓重的血腥味。金军已经败退,留下的是遍地的尸体,哀嚎的伤员,破碎的刀枪,卷曲的旗帜。

刘庆福带着十几个亲兵走在血染狼籍的战场上,看着士兵用刀枪将遗留在战场上的金军伤兵杀死。

如果是完整的俘虏,义军是乐于收编,以为己用的。但伤兵既费粮,又费药,这些东西连他们都奇缺,就更不会添累赘了。

红巾军只是出动了炮兵,战场厮杀都由李全所部承担。看似吃亏,但这也是与孟九成的协议,算是一种补偿。

可这场战斗看起来却让主将刘庆福感到满意,一阵猛烈的炮轰后,金军已是阵脚大乱,他率领占绝对优势的人马冲杀过去,并没有太费力气,便获得了胜利。

嘿嘿,难怪红巾军能屡战屡胜,这火炮的威力,确实令人恐惧、惊叹。

在惨叫、求饶、咒骂声中,一个金军突然推开头上的尸体,挣扎着从死人堆里爬了起来。

这个家伙满脸都是泥桨,只有那双眼睛一转一转地表示出他还是个活物。他的喉咙里发出嘶嘶的响声,衣甲浸透了血水,左手五指叉开用力前伸,右手还握着一把刀。看样子,象是个女真人的军官。

刘庆福撇了撇嘴,挥了下手,几个亲兵便围了过去。

几道不屑和冰冷的目光注视着这个侥幸未死的金人军官,他慢慢后退,最后弯了弯腰,拿出最后的余力做出了一个搏斗的准备动作,恐惧的眼睛转动着,盯着几个围上来的敌人。

哼了一声,亲兵队长猛地把枪刺捅向敌人的胸部,金人军官的刀与大枪碰撞了一下,软弱无力,无法动摇这力大势沉的一刺。

噗的一声,刺刀扎进了金人军官的胸膛,亲兵队长手腕轻轻一转,猛力收回,污血四溅,军官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手里的刀也掉落了。

一个亲兵飞起一脚,军官的膝盖还向前弯曲着,身子却向后倒去,以一个怪异的姿势躺在地上,鲜血从胸部、口鼻不断涌出,身体还在发出濒死的抽搐。

“都小心点。”亲兵队长看了一眼枪上滴答的鲜血,提醒着手下,“说不定还有没死的家伙藏着,别被抽冷着弄伤了。”

话音刚落,不远处的尸体中蹦出一个金兵,显然是被义军屠杀伤兵的行为吓坏了,嘴里发出不似人声的尖叫,徒劳地逃跑。

可没跑几步,几个义军士兵便呈扇形迅速堵住了金兵的去路,枪刀捅了过去,惨叫声过后,金兵象破口袋似的喷溅着鲜血沉重地倒了下去。

残存的金军伤兵知道求饶已经无用,心知必死无疑之后,不少重伤将毙的金军官兵勉强撑起身,向着义军戟指大骂。

也有一些伤兵完全绝望,喘着临死前的最后几口气,对逼上杀人的义军士兵视若无睹,连挣扎反抗都懒得做了。

“女真人也不过如此。”刘庆福走到了一个土丘上,站在高处举起了望远镜,“这下**该被吓得不敢出战了吧?”

陪着李全去了趟潍州,作为礼物,刘庆福也得到了一架望远镜。对这个新奇的玩艺儿,他是爱不释手,时不时掏出来瞭望,或者说是显摆一下。

当然,这也让很多将领羡慕不已。李全为了安抚众人,已经答应再买几架,以战功大小来奖励。

“**本就是胆小之辈,没有金人撑腰,凭他招来的乌合之众,哪还敢出战送死?”副将在旁凑着趣。

刘庆福嗯了一声,又装模作样地瞭望了一番后,才收起望远镜,走下土丘。

“听说为了得这千里镜,有人要争着攻城呢?”副将在旁笑着说道。

“这也正常。”刘庆福脸上现出得意之色,说道:“都是一样的职级,他要是没有,总觉得心理别扭不是?那咱们就别去争了,这个破城之功就让给他们好了。”

“将军大度。”副将恭维着,说道:“有红巾军的火炮,破城估计也不难。”

刘庆福点了点头,向红巾军阵地那边望了一眼,神色有些复杂。

…………

夜色渐深,李全巡视完营寨,回到营帐内看着地图,不断地思索着,研究着。

青州提控阿里不哥率两千骑军出城作战,被联军击破,他更是被炸身死。**没有了女真人监督,收拢军队,婴成自守,作起了缩头乌龟。

现在,将近四万大军把青州城围得严密,只要攻破城池,此战的目的便基本达到。

现在的变数便是金军的援兵,如果顿于坚城之下,久不能破,不仅将士疲弊,更有被内外夹击的危险。

尽管李全将一万多人马摆在西面,作为阻援部队,但到底还是不太放心。

“元帅,几位将军已经到了。”侍卫入帐报告。

“快请。”李全站起身,走到帐篷口,作出迎接的姿态。

几个人迈步进了大帐,与李全一一见礼。虽然韩守仲、王仙等人官职都不比李全,李全却也谦逊得很,不敢拿大。

除了韩守仲和王仙,同来的还有工兵统制王谢国,炮兵统制赵邦。

他们其实也算是跟随孟九成的老人,只是被派到了技术兵种,既要孟九成教授,又要带新人,名声却是不显。

而炮兵和工兵,按照作战计划,则是此次青州战役的关键,李全的希望所在。

众人见礼已毕,纷纷落座,直接开门见山地向李全汇报了各自的准备情况,以及攻城的布置。

赵邦说得比较简短,无外乎先远后近,随着向城墙的推进,将各型火炮按射程配置妥当,充分发挥炮火威力,既轰城,又杀伤敌人。

而涉及到工兵的工作,王谢国则讲得较为详细。

经过勘测,在青州实施地道挖掘、坑道爆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当然,土质的差别,地下水位的深浅,选择爆破的位置,实施爆破的时间等等,也有很多的讲究。从这方面来看,工兵是越来越专业,越来越熟练了。

“今晚便要开始挖掘,在城东。”王谢国说道:“如果攻城时推进顺利的话,要挖到城墙下最多需要三天。”

坑道爆破曾经大显神威,再加上孟九成的重视,不仅专门建立了工兵队伍,并且队伍不断扩大,技术也日益精湛。

对于不同土质情况下如何挖掘,如何支撑和排水,如何营造更具威力的火药密室以增大爆破效果,工兵队都有了比较成熟的方案。

“呵呵,三天已经很快了,就是不知道青州的城墙够不够坚固,能不能抵挡住三天的炮火。”赵邦半是开玩笑,半是当真地冲着王谢国挤了下眼睛,两人都在孟九成那里吃小灶,常相接触,关系已经变得十分亲密。

不管是轰开城池,还是炸塌城墙,红巾军军基本上都放弃了云梯攀爬、蚁附攻城的传统且惨烈的方法,这对李全来说,是相当新鲜的。

三天,金军的援兵即便会来,接到求援,调动人马,最少也要五六天吧?

李全估计着时间,心中不由得一松,脸上浮起笑容。

经过一番研究探讨后,确定了明日攻城的具体方案后,众人纷纷散去,营帐内只剩下了李全一人。

李全思索了一会儿,轻叹了一口气,转而脸上又露出坚毅冷酷的神情。不管怎样,这青州是要尽快攻取的,绝不能迁延时日。

…………

朝阳的鲜红已经褪去,在空中放出明朗的光芒,但另一抹鲜红却开始出现在青州的城头。

伴着震耳的巨响,一股浓烟夹杂着火花喷薄而出,青铜重炮发出了怒吼,将炮弹射向青州。

耳朵在嗡嗡作响,脚下的土地亦是不停地颤抖,城头上土石飞扬,腾起团团的尘灰。

四门青铜炮集中轰击,一颗颗实心炮弹砸下,城墙上碎石泥土横飞。到了中午时分,已经露出了缺口。

在炮火的掩护下,红巾军炮兵抵近作业,土堆横亘,飞雷炮进入阵地。

午后,青铜炮继续轰城,在降温休息的空当,土堆后的飞雷炮又开始发挥曲射的威力,开花弹飞上城头,飞入城内,杀伤着城上城内的金兵。

李全举着望远镜观察着,嘴角微微上翘。

金军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步,并无法进行有效的还击。红巾军在火炮的梯次使用上已经很成熟,照此下去,不一定要用到坑道爆破,轰塌城墙怕也在三两日之内。

……………

夜色深沉,青州城内的府衙灯火通明,几个金军将领面色沉重,坐在一起商议守城事宜。

“没想到敌人的火炮如此犀利。”**皱着眉头,非常苦恼,坚守城池的信心已经动摇。

攻防的第一天便打成这样,实在是出乎了众人的意料,炮火带来的震撼不仅使士兵为之惶恐害怕,官员们也是胆战心惊。

“早就听闻红巾军有威力强大的武器,用起来震耳欲聋、惊天动地。今日一见,果然不虚。”副将吴进忠精神有些萎靡,他是负责西城防守的主将,一天的炮轰,使他备受打击。

副将盛云龙觉得城池已难守住,可这话却不能说出来,谁知道**是什么心思?万一给他来个动摇军心,推出去砍了,岂不是自己找死?

所以,盛云龙不吭声,装出深思的样子,不停地摸着下巴上的胡子。

**以为凭城坚守,十天半个月是没有大问题的,等到援军一到,自然是转危为安。可现在,他却觉得凶多吉少。

关键是士气大受打击,面对未知的事物,恐惧会被放大数倍。敌人还没正式攻城呢,守军已经伤亡不小,不太敢登城作战了。

可投降这个决定,**还真是不好做出,犹豫迟疑,他有些举棋不定。

“敌人的那种吊射的武器也很厉害。离城很近,能不能出城夺取或摧毁?”吴进忠下意识地掏了掏耳朵,一颗越过城墙的炮弹就在他不远处爆炸,震得他耳朵现在还有些不适。

盛云龙抬头看了这家伙一眼,心中腹诽,却没出声。显然,他对此心存惧意,不是十分赞同,或者是更希望别人去干这危险的差使。

“盛将军,你怎么看?”**却不想放过盛云龙,客气地问道。

盛云龙想了想,说道:“出城恐怕不好吧,是缒下去,还是从城门冲,我看都难以取得战果。兵法有云:一而盛,再而衰,三而竭。城中防守已有章法,只要应对得当,敌人又能强横到几时?”

他在说什么,好象除了反对出城,根本没拿出什么办法吗?

**也很无奈,他也没办法。毕竟这样的攻城方式,这样的犀利武器,都是第一次见识,哪有什么经验?

底下的几个将领或低头不语,或颓丧叹息,似乎都已经丧失信心,就等着城破投降了。

正在此时,爆炸声、锣鼓声突然在四面八方响了起来。几个人立时大惊失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敌人的战术果然不同,这便开始夜袭攻城了?

……………

在围城军队的喧嚣鼓噪下,还有时不时地开一两炮助助威,守城金军度过了紧张不安的一夜。

如此行动,既是为了骚扰疲惫金军,同时也为了掩护地道的挖掘施工。

太阳再次升起,又是一天,也是联军围困青州的第二天。

这一天没有炮轰,却向城内射来了箭书,劝**投降,李全开出的条件还是很不错的。

**昨天已经有了一丝降意,可对手停止炮轰,进行劝降,却又让他产生了一些侥幸。

难道敌人只是虚张声势,其实并无攻破城池的把握?

历史上的**便是有些象个怨妇,特别是在宋金蒙三家在山东争夺的复杂形势下,**左右摇摆,投向哪边也始终没有坚定的立场。

现在,**的犹豫病又犯了,他想再等等看看,不想过早做出决定。

而红巾军停止炮轰,是因为对火炮的性能参数已经有了详细的记录,为了节省弹药,转向了坑道爆破。

到了第二天晚上,工兵的挖掘可以说是提前完成,再有两个时辰就可以开始填药、安装引线。

李全得到通知,立刻趁夜调动人马,准备在凌晨发起总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