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南宋英豪传 > 第八十五章 不战而取,四下筹措

南宋英豪传 第八十五章 不战而取,四下筹措

作者:样样稀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20: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仆散安贞奉调前往济南,调兵遣将,准备征剿刘二祖,保证济南这个门户的安危。

将徐州、济南的金军调动集结,又号令严实、燕宁这两支拥金的地主武装,又搜集粮草物资,仆散安贞忙活了两个多月,才完成了进攻刘二祖的准备工作。

就在仆散安贞要展开对刘二祖的进攻时,胶东局势突变,红巾军大举出动,西牵东打,横扫了胶东诸州县,不可避免地对仆散安贞的行动造成了影响。

再调大军迎战红巾军是不可能的,中都失陷后,面对蒙军的压力,金廷正在实施收缩战略。

所谓的收缩战略便是金军主力力保河南的关河防线,扶持河北土豪地主武装与蒙军对抗;山东则确保山东西路,也就是济南府、东平府和徐、泰安、德、博等州。

也就是说,金廷等于放弃了山东东路,而围绕河南构筑战略防御圈。当然,这可能只是暂时的策略,但仆散安贞就不能违抗上意,擅自行动。

打击目标便还是刘二祖,谁让他对济南、徐州等重地构成骚扰和威胁呢!

有鉴于此,仆散安贞意识到黄掴阿鲁答所部的危险,便上奏金廷,并得到允准,调黄掴阿鲁答退守青州。先消灭窜犯青、淄两州的李全,再夹击刘二祖。

这样的布置符合金廷弃守山东东路的战略,又保全了黄掴阿鲁答这数千人马,算是仆散安贞无奈之下的决断。

从这样的布置来看,仆散安贞已经把红巾军看成了大敌。

当然,说是惧战倒有些过分。但他已经把红巾军与刘二祖等义军区分开来,非有很大的军事力量,不能与红巾军抗衡。

黄掴阿鲁答接到命令,立刻象是得到了解脱一般。马上布置人马,强征民壮、车辆,抢掠一番后,运上州城府库中的物资,向青州撤退而去。

等到红巾军数路人马势如破竹,或者说是一路无阻,开到潍州时,只得到了一座空城,且是满眼凋弊的景象。

“这——真是……”孟九成得到报告后,有些目瞪口呆,不知道要说些什么才好。

金军这下子不能说是高明的招数,但确实避免了灭亡,又给孟九成增加了更大的负担。

缴获是没有了,被抢掠后的百姓还嗷嗷待哺。虽然是不战而取,又占据了一州之地,可这让孟九成十分不爽。

历史已经改变了,孟九成更真切地感受到了。

首先是金廷提早实施了战略收缩,其次是黄掴阿鲁答没有死守城池。在孟九成的记忆中,这家伙应该是要死翘翘的,不是被李全擒斩,就是被自己破城而杀。

尽管黄掴阿鲁答的生死并不能对大势有什么影响,可出乎孟九成的意料,也给他再次敲响了警钟。

帮助李全守住穆陵关,先后击杀数名金将,消灭近万金军,并占据了山东东路的大半州县。历史的车轮左颠右颠,不脱离原来的轨道就怪了。

当然,脱离了山东战场的话,宋、蒙、金的全局形势还看不出太大的变化。

这对孟九成来说,也是好事。毕竟,他还不认为红巾军的实力能与蒙军抗衡,他还要耐心发展,等待时机。

占据了这么大的地盘,防线推到了潍州一线,孟九成与众将商议后,重新进行了布署和调整。

依旧是以老将韩守仲来镇守潍州,统兵两万;昌邑、安丘各留五千人马,在南北翼护卫潍州;其余人马撤回胶东半岛,军屯开垦,帮助百姓进行春耕生产。

没办法啊,维持数万职业化的军队,是目前的财政所难以支撑的。

如果春耕不搞好,不能尽快地恢复新区的生产,红巾军便失去了战略进攻的物质基础,社会也将动乱。

“现在还能支撑,等到青黄不接,才是最困难的时候。”孟九成翻看着政务资料,粗略地计算着,抬头对韩守仲说道:“韩将军除了要守住潍州,卫护根据地安全,也要抽军屯垦,以筹军资。”

“末将知道。”韩守仲顿了一下,说道:“没想到金军不战而退,除了空城,我军毫无所获。此战,算是亏了。”

孟九成笑了笑,说道:“倒也不能这么说。不战而取一州之地,也算是胜利嘛!至于钱粮困难,总会有办法解决的。嗯,坚持到下半年,形势就将大有改观。”

韩守仲对此表示赞同,之前孟九成也与他密谈过,红巾军的战略走向,他是清楚一些的。

“如果我军有数千骑兵,纵横山东便指日可待。”韩守仲说道:“孟帅的设想非常英明,与辽东建立商贸,输入牛马,可谓是最佳的解决之道。”

孟九成无奈地点了点头,说道:“没有成建制的骑兵,我军便不敢轻易西进。河北,平原之地,实是不利步兵征战。输入牛马嘛,也要训练骑兵,三五年之内怕是难以克敌制胜。”

“现在我军不是也正在训练骑兵,末将觉得不会等那么长时间。”韩守仲沉吟了一下,说道:“即便骑兵较少,有车阵,有火炮,我军的战力也不可轻侮。”

“放慢步伐,稳步发展。”孟九成的脸色郑重起来,说道:“蒙军肆虐山东时,惨景你也有所耳闻。金军还好对付,抗衡蒙军便很难了。特别是城池,还要加固;堡寨也要多建,交通要道、村落乡镇,我们要确保根据地在遭到抄略时,所受的损失最小。”

与红巾军攻城拔寨比较轻松差不多,蒙军不仅骑兵厉害,几年之后的攻坚能力也相当恐怖。

在孟九成的心目中,金军已经不足为惧,至少在山东,已经不可能抽调出太多的人马来攻;最大的威胁还是蒙军,而交锋的时间也没有几年了。

“末将明白。”韩守仲恭谨欠身。

“穆易穆将军已经接到命令,会亲来潍州,主抓民团。”孟九成接着说道:“按照新的计划,先建民团,然后从其中抽调精壮,组建警备部队,负责维护治安、缉盗捕贼。”

停顿了一下,孟九成继续说道:“很快,民团的规模还要扩大,不管男女,适龄者必须参加,接受训练。全民皆兵的战略,便从潍州开始。作为正规军的将领,你要多支持帮助穆将军。”

追寻辽、金朝兴亡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它们经历了一条大体相似的道路。

他们之所以兴起之初可以与大宋政权分庭抗争,屡占上风,凭籍的是他们极具战争力的军政组织。

辽有“斡鲁朵”和族军,金有“猛安谋克”,他们都实行兵民合一的制度,在励精图治的帝王指挥下可以所向披靡。

孟九成并不是全学辽、金,还有后世抗击日寇的成功经验。

民团或许战力较低,武器装备也比不上正规军,但组织起来训练,组织起来抵抗,也胜过待宰的羔羊。

而且,实行正规军、警备队、民兵的三位一体,也就使军队的扩充更加容易,养军的费用则要大大降低。

“孟帅放心,末将定好好配合。”韩守仲应道:“毕竟警备部队和民团,都是正规军的后备,他们训练得好,补充进来后,战力也有保证。”

“你明白这些,很好。”孟九成赞赏地说道:“说起来,能独挡一面,且让我放心的,现在也只有你。王仙、阎通等人,还不能完全领悟我军的打法。”

“他们成长得也很快。”韩守仲自谦道:“末将也只是比他们多经历了些战事而已。”

“你也不必自谦。”孟九成摆了摆手,说道:“对黄掴阿鲁答的牵制,非常成功,没人能做得比你更好。所以,根据地的西面我就交给你了。”

“孟帅放心,末将绝不敢懈怠轻忽,定保西线无虞。”说到这里,韩守仲知道该起身表态了。

“去吧!”孟九成起身笑道:“把宅院好好收拾一下,我已命人把你的家眷接来。成亲日久,相聚时短,总不是长久之计。”

“谢孟帅关怀。”韩守仲愣了一下,赶忙躬身施礼。

韩守仲先在高密,后率军参加围攻完颜讹论,又攻安丘,辗转数地。后来虽然主要镇守安丘,但也没把在高密的妻子接来。

这种做法也是传统观念作怪,家眷留在后方,就最大限度地杜绝了将领的不忠和反叛。

估计韩守仲也担心孟九成有此想法,或者有人说他的坏话,所以才不接家眷。

但这次是孟九成派人接来,却显示了对他的信任,他怎能不表示感谢?

送走了韩守仲,孟九成又坐回桌案之后,开始冥思苦想,为筹措粮草物资而煞费苦心。

钱粮不仅关系到安定民心,恢复重建,还影响着红巾军的战略行动。打仗就是烧钱,孟九成对此早有体会。

更不要说红巾军并不是单纯的冷兵器,除了钱粮外,武器弹药的消耗更是巨大。

虽然有镜子、香皂等暴利收入,一场大战下来,数万人马的行动,盘算一下,也是所剩不多。

孟九成思来想去,目光集中在地图上的招远,苦笑着叹了口气。

招远金矿历史有名,从宋及以后各代历史记载来看,大致有官置场监(官办)和“由民承买”两种。民办,实际上是由大包头向政府承买下来,再分户包采。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置淘金户,设税监收税金。不是淘金户虽是矿地人民,不纳金税,私自淘金者,则称为偷盗。

由于战乱的原因,招远金矿的开采受到了极大影响,淘金户锐减,私采者则大幅增加。

攻占招远后,孟九成便曾派人调查过,也查阅过官府留存的资料。并且命令驻军组建金矿警备队,准备控制住这个大财源。

当然,孟九成起初是想全部官办,并不招揽民办,或置淘金户。

可现在,迫于财政紧张的状况,急于得到资金的孟九成,也不得不有所改变。

民办嘛,就是承包啦,这对孟九成来说也不陌生。淘金户,他却暂时不想设置。

尽管与宋时比较类似,但孟九成要制定出更科学合理的竞标流程,并规定开采年限,以便在日后收归国有时有理有据。

除了竞标流程,孟九成还要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审批、管理、发放许可证,这又要制定相关的规范,使这个矿业机构廉洁高效。

孟九成边想边写,等到基本大框写完,已经过了快两个时辰。

而除了在招远进行招商引资、开采矿产外,孟九成还准备在登州的烟台芝罘湾建设港口,使通往高丽、倭国的航线更加便捷。

同样,由政府出钱是相当困难,只能采取青岛卫城的建设方式,利用商人的投资,建立一个自治度较高的商港。

不知道南宋能否给予支援,支援的力度又会是多大呢?

孟九成停下笔,活动着有些酸痛的手,思绪又转到了南面的宋室朝廷。

早在攻取莱州后,孟九成便派人送书信给海州刺史刘佑,要他与南宋官员联系。主要是主战派的地方官员应纯之和李钰,请求钱粮支援。

按照历史资料,南宋朝廷因为惧怕得罪金国,直到宋金开战,才开始公开招纳山东义军。

但在这之前,南宋朝廷也看到了金国的衰落,主战派势力抬头,请罢岁币。权相史弥远虽然媚金主和,也不得不屈从众议,将岁币减半,并遣使与金国商议。

同时,宋廷虽不敢光明正大的招纳义军,却密令制置使李珏与知楚州应纯之等人解除淮水的封锁,接待南渡“归化人”,并利用“归化人”组建所谓的忠义民兵。

这样的做法其实也很明白,如果金国因此迁怒南宋,并引起了严重后果。南宋朝廷便可推脱是地方官擅自所为,与朝廷无关。

不管怎么说,南宋朝廷对山东义军的态度正在改变,虽然是半遮半掩。

而红巾军屡战屡胜,已经囊括数州之地,如此声势不能不引起宋室朝廷和官员的注意。

“举京东东路诸数十城,归我三百年之旧主”。

孟九成在书信中拿出的诱惑可谓极大,如果南宋朝廷有魄力,宣诏接纳,红巾军占领的山东东路地盘便全归南宋,可谓是不战而取。

虽然说不上是恢复中原,但收复十数州失地,对于南宋来说,也是破天荒的胜利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