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南宋英豪传 > 第三十三章 亲事成了,有功必赏

南宋英豪传 第三十三章 亲事成了,有功必赏

作者:样样稀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20: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月光下,当院中,孟九成身着便装,负手而立,正看着墙上的斑驳月影。

身后传来了脚步声,不轻不重,不急不缓。孟九成转身回头,正是杨妙真。

“四娘子,在下有礼了。”孟九成笑着拱手打了招呼。

“奴家有礼。”杨妙真颇觉尴尬,还了一礼。

孟九成伸手相请,说道:“在下在园中摆了香案,要对天发誓,请四娘子在旁见证。”

杨妙真赶忙摆手,说道:“孟将军不必如此。奴家,奴家只是戏言,岂能信不过孟将军。”

“孟某上不欺天,下不欺心,发誓只为表明对四娘子的真心诚意。”孟九成坚持道:“四娘子不要推却,在下也绝无一丝勉强之意。”

杨妙真无奈,跟着孟九成来到后花园中。

灯笼已经亮起数个,亭中摆着香案。孟九成屏退亲卫,焚香跪拜,对天发誓。

如此干脆利索,一点不拖泥带水,让杨妙真有些手足无措。当然,她的心里是感动的,也知道孟九成对她确实是真心实意。

“孟将军快请起。”杨妙真终于还是有所行动,伸手搀扶。

孟九成借势站起,看着杨妙真含笑不语。

杨妙真微微低头,两腮漫上红云,红云又一直蔓延到耳边。

…………..

第二天吃过早饭,杨妙真一行人便要返回即墨。孟九成亲自相送,直到城外。

出得城来,孟九成和杨妙真并马而行,边走边说着话,其他人都识趣地让出一定距离。

说话间,两人已经来到了一条小河边。波光粼粼,水声叮咚,未入水便让人油然感到一阵清凉。

“孟将军就送到这里吧!”杨妙真勒住马头,侧脸说道:“深情厚谊,奴家无以为报,今生绝不相负。”

孟九成点点头,说道:“孟某何等福份,能得四娘子垂青,若有负心,天打五雷……”

“孟将军勿发毒誓。”杨妙真的手伸到孟九成嘴前,轻轻晃了晃。

孟九成笑了笑,说道:“四娘子且暂回即墨,在下遣媒下聘,随后就到。”

杨妙真的脸又红了,但却没太回避孟九成的目光,低声道:“奴家知晓,孟将军请回吧!”

“娘子一路顺风,多加保重。”孟九成拱了拱手。

“将军保重。”去了一个“四”字,她自然明白孟九成的亲近之意。

深深地看了孟九成一眼,杨妙真笑得娇艳,一勒马头,奔驰而去。

别说搂啊抱啊亲啊,就连手都没拉,亲事就算定下来了。

孟九成并不觉得如何奇怪,甚至为自己的定力而有些得意。

杨妙真是什么人,一军主帅啊!除非她主动投怀送抱,随便动手动脚岂不是轻贱,不尊重。

只是在称呼上略有改变,既适度亲近、爱慕,又没有轻薄之意。杨妙真能感觉得到,也能敬佩孟九成是个正人君子,行为坦荡。

“小不忍则乱大谋啊!”孟九成感慨着,拔马回城,安排遣媒下聘之事。

其实,他当然不用亲历亲为,对这些他也不太懂啊!只不过,人逢喜事精神爽,现在可算是双喜临门啦!

亲事基本确定,这是一件;刘佑和季先说服了应纯之,给予粮草之便,则是第二件。

历史上,直到宋金开战,也就是两年后,宋廷才公开招徕北地义军,以打击金朝。

即便是公开招徕,也是限制人数,有一定的数额。

也就是说,宋廷即想扶持义军以对抗金军,又通过钱粮这个手段来控制义军。或者说是限制,以防义军坐大。

而孟九成的脾气禀性和远大志向,决定了他不会受制于人,也决定了求助南宋只是权宜之计。

即便是权宜之计,即便是要花钱买粮,可也解决了大问题。

不仅是军用、民用的粮食得以宽松,孟九成还可以借此慢慢把南商运来的粮食价格压下来。

三倍,或者是两倍的价钱,孟九成认为可以接受,而南商的利润也能够保证,粮食贸易就没有中断的危险。

其实,孟九成最希望的是有海商贩粮。从更远的地方,比如福建、两浙、广东,甚至是占城、暹罗。

而真正的远洋商船,载重在两百吨,也就是三千六百料的海船,并不鲜见。

《梦粱录》中《江海船舰》便记载:“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

五千料差不多是载重约二百七十五吨,而比五千料更大的海船还有万石巨船,载重则达到了惊人的六百六十吨。

可以想见,海商若贩粮而来,一艘中等规模的三千六百料海船,就顶得上江淮商人十余艘。

而海商中巨富很多,镜子、香皂等新奇商品,更能卖上价钱。以镜子为例,孟九成就认为万贯并不是极限。

尽管现在还是设想,但孟九成相信已经离实现不远了。除了招徕南商,孟九成还鼓励北商去宋地扎根,并提供很多优惠和便利,逐步建成自己的商贸网络。

扬州、临安、泉州、广州是最先派人去的地方,以后还将有温州、明州等地,甚至是占城、暹罗等南洋诸国,以及高丽、倭国、琉球。

孟九成纵马入城,回到府中,派人召刘佑、季先来见。

有功必赏,刘佑和季先办成了大事,立了大功,这绝对不是打发一个商人,给些钱财那么简单。

刘佑和季先很快来到,孟九成把已经写完并盖印的文书交给了他们。

海州刺史,这是刘佑获得的官职,临近楚州,有些事情也好与应纯之联络沟通。

至于季先,孟九成没有轻易安排,而是询问他的意思。

相对于刘佑的欣喜若狂,季先则显得有些低沉。

不可否认,从历史上来看,他也是个有野心的人。抓住宋金交战,招徕北地义军的机会,他从一介平民一跃而成为军中统制。

现在嘛,时机还不成熟,大形势并没有给他建功立业的机会。

“小民想到东海县暂住,请孟将军能提供方便。”季先虽然低沉,但已经想好了去处。

东海,在海州边缘,也在红巾军的势力范围内。但再往西,就是其他义军和金军混杂交错的地区了。

“可以。刘刺史,不是外人;萧将军嘛,我会写信给他。”孟九成大概猜着了季先的想法,很痛快地答应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