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懒唐 > 第三百一十三章 文官的发难

懒唐 第三百一十三章 文官的发难

作者:千年龙王l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18: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二惊讶的看着曲江池里面一艘奔跑的怪物,这家伙冒着滚滚浓烟,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在水面上劈波斩浪,船上的狗子一脸的得意。

李承乾的下巴都快要掉到地上,李泰和李恪捶胸顿足。早知道这东西这么靠谱,自己就上去了。怎么会轮到狗子那个家伙,看到世家贵族那些欢呼的小姐们,哥俩觉得脑袋也要像那怪物一样冒烟。

船刚刚到码头,武媚就扑了上来。树袋熊一样的挂在狗子身上宣誓主权,大唐的闺女一向彪悍。可这么彪悍的,实属罕见。见到名草有主,几个世家的小姐甚至嘤嘤的哭了起来。

今天是书院的一次成果展示,皮管子抽水,巨大的吊车已经见怪不怪。最厉害的就要数这种在水上,不用风帆也不用桨划的船。所有人都惊诧不已,他们不明白这东西到底是怎么动起来的。但是他们明白,这东西的价值。所有运输方式,水运是最为经济的。如果有了这东西,南方的漕粮运输到北方将会变得更加快捷。如果船足够的大,甚至可以不用顾忌到季风的影响。

“这东西可以造多大?”李二的字典里面,充满了宏大不朽一类的字眼儿。看到眼前不到十丈长的蚱蜢舟,觉得非常不适合作为大唐的国之重器。

“目前来说,造百丈长的大船还是有可能的。未来嘛……!未来的船可能会是钢铁船,事实上书院已经在研究钢铁战舰。”云浩非常自信的说道。

渔老他们早就鼓捣出蒸汽机的模型,只不过密封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有了橡胶这种神器,密封问题不再是问题。第一台蒸汽机,就装在了船上。不过渔老他们的想象力还是太过匮乏,蒸汽机带动的是两排连在一起的船桨。密密麻麻的,整条船好像只大蜈蚣。没人相信,云浩说的那个什么螺旋桨。几个叶片儿片儿,就能推动这样一艘船?

在经过实验之后,渔老终于服气。没办法,相同条件下。云浩的船的速度是渔老的两倍,事实胜于雄辩渔老只能甘拜下风。

“你是说,铁能浮在水上?”房玄龄瞪大了眼睛,云浩的话太过奔放,一时之间让人难以接受。

“如果不是我大唐的道路过于糟糕,这东西可以在陆地上行走。”云浩有理由鄙视一下大唐宰相的想象力。现在弄出汽车这东西,估计也只能用来摇元宵。人在里面不是坐车,而是遭罪。机器的震动加上道路的颠簸,把雄阔海塞里面走二十里地估计也就挂了。

“陆地行走?去年开始,你家就在铺设两根钢轨去洛阳。还说这样用马拉车比较快,你怕不是打的这个主意吧。陛下!臣认为,许楚公五十年的道路运营权,实在是太过草率。朝廷需要重新评估之后,再做决断!”杜如晦这货就不是个好人,如果不是老孙鼓捣出青霉素,你一早就会嗝屁。还有精神在这里叽叽歪歪,坏老子的好事?

“陛下是君,天下之君。口含天宪,手握王爵。奉天承运,令出法随。陛下答应过的事情,几时更改过。杜相难道就因为一条铁路,就坏了陛下的威仪么?”李道彦是好兄弟。如今他是郡王,作为宗亲里面的高级成员,杜如晦也不得不正视。

“呃……!”杜如晦垂首肃立,事关李二的威严他可不敢在这上面辩驳。

云浩认为,分这家伙一股简直太棒了。事实上,云浩并不害怕李二反悔。因为长安到洛阳的铁路,最大的股东不是云家,而是李二自己。你向主谋告胁从,能告倒算你本事。也不知道杜如晦这是怎么了,一向耿直的魏征这一次都老老实实的不说话,他怎么忽然蹦出来。房谋杜断,难道说这家伙脑袋忽然短路?

“嗯!道彦这话说得好,朕令出法随决不可出尔反尔。这一次就让云浩这小子沾个便宜,我大唐天下何其广大。长安到洛阳他占了便宜,洛阳到登州他总占不到便宜了吧。传旨,令工部修建洛阳至登州的铁路。朕真的很想看到,这种冒着烟的东西在我大唐土地上奔驰。长安到洛阳,朝发夕至!呵呵!亘古未见,亘古未见!”李二捋着胡子,看着眼前还在冒烟的实验船,就好像看到了广阔大地上奔驰的一列列火车。

“陛下英明!”群臣不管有没有想到的,都躬身肃立拍李二的马屁。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个时候不给李二拍舒服了,更待何时。

“臣处事昏聩见识不明,还请陛下降罪。”杜如晦弓着身子,向李二致歉。

“克明!你是宰相,用不着在这种小事上请罪。平身吧,朕的仆射还得是你来做。”李二今天明显兴致很高,和善的拍了拍杜如晦的肩膀,显示皇帝陛下还不愿意放弃这条鹰犬。

“陛下!大唐这两年的变化太大了,您看这曲江池边上。以前是荒草依依,青龙坊是出了名的城狐社鼠聚集之地。您看看现在,湖边垂柳高楼大厦掩映其间。那些城狐社鼠,也都变成护卫。您看看,那些穿着青衣手里拿着短棍的就是那些人。

臣下在这里置办了一座别院,前些天来住的时候。他们居然贴出告示,希望失主来认领遗落的金钗。平日里这青龙坊也打扫的一尘不染,青石铺就的街道每天都有人洒扫。坊市门前还站着护卫,不是主家人或者不认识主家的一律不准进入。

长安城一百零八坊市,就数这坊市最偏僻。可偏偏又是这青龙坊,地价卖得最贵。当初老夫花三千贯钱置办了这别院,当时还觉得楚公心黑,现在五千贯出手立刻就会有人来抢。这长安城里面的房子,几时这样值钱过?

现在长安城里已经是建房成风,在官家那里买了地。就在偏僻的地方给百姓兴建几座楼房,剩下的好地段下面盖商铺,上面几层住人。一个个是发得盆满钵满,百姓没花钱就有了崭新的房子,而朝廷也从中捞了实惠。以前朝廷哪里有这种进项,这两年的国库充盈,跟这也有莫大的关系。”

“的确是如此,土地转让金已经成为长安最大的财源。不过,这长安的地价也一日三涨。老夫看,这钱未必是好事。”魏征说话,一向是抨击丑恶,鸡蛋里面也能挑出骨头来。

“臣也觉得,一味的盖房子赚钱无异于杀鸡取卵。百姓手里就那么多钱,好多房子现在已经涨到了百姓要不吃不喝劳作五十年,才能买下的地步。这有些太离谱了!”房玄龄也跟风!

看着杜如晦一副忧国忧民的表情,云浩立刻明白过来。前面的话都是为了勾起李二的兴趣,纯属无用的废话。最后那句才是重点,边上还有魏征和房玄龄溜缝。他们事前没彩排过,打死云浩也不相信。

你妹啊!长安是什么地方,那是大唐帝国的首都。作为首都,房价贵一些难道不应该?你不知道,后世的帝都房价都涨成什么德行。

不用说,这话是冲着云家说的。这些年云家搞房地产,钱捞了不少。世家大族一个个看着眼红,有些学着云家做。却没有云家的本事,拆迁的时候搞强拆。屋子里的人还没出来,十几条壮汉就对着山墙猛踹。硬生生的把好端端的房子踹塌,这房子也就是茅草房。如果是砖瓦房,会活活把人砸死。

更有些心黑的,为了赶人。居然将阵亡将士的遗孀从房子里面强赶出来,消息传开闹得群情激愤。最后李二下旨惩戒,这才算是稍稍消停了一点儿。不过这还是长安,据说洛阳等地也开始有这种苗头。帝辇之下到底还有些监督,如果到了地方上。那些官儿做起事情来,更是没个准谱。在巨额利益的诱惑下,天知道他们会干出什么事情来。

“上个月,钱庄还出台了新章程。说是没有钱买房,可以把房子抵押给钱庄借钱买房。只要付给钱庄利息好了,分二十年期和三十年期。每月都要还上一定数额的钱财,如果还不够不管你是还了多少钱,房子一律变成钱庄的财产,钱庄有权利将房产变卖。

本来钱庄就是搞借贷生意的,这无可厚非。可二十年期要还的利息是本金的两成,三十年期更是高达三成。好好的房子,硬是要多花两三成的钱出来。这是对百姓的敲骨吸髓!”看到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一众大腕说话。化身正义之士的萧禹怎能屈居人后?立刻跳出来,说话的时候眼角还使劲儿往云浩身上瞄。

你妹啊!老子在长安城里面,就开发这一处地产。剩下的都不是老子的买卖有木有!都看着老子干毛,强拆的事情也不是老子赶出来的。云浩有种掐死老家伙的冲动!

“陛下!拆迁虽然充盈了国库,但引起的民愤实在太大。臣觉得,陛下还应该三思而行。”裴寂也不甘寂寞的站了出来表态。

这些大佬带头,文官们立刻好像打了鸡血一样。纷纷向李二谏言,应该狠刹房地产炒作的歪风邪气。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云浩作为始作俑者,自然遭到了重点打击。这下算是明白了,今天是文官们对云家的集体大讨伐。

左右看了看,只有长孙无忌眼睛看天不说话。这王八蛋是户部尚书,他最有发言权。朝廷在卖地的时候捞了多少钱,黑锅都让老子背。

李二看着群情激愤的文官们,心里盘算着应该如何应对。看向云浩的时候,李二不禁摇头。又是这家伙惹出来的祸,可偏偏板子不能都打在云浩的身上。人家又没有强迫别人搬家,事实上敢这么干的都是他李家的亲眷。例如,现在胖得跟头猪一样的李孝恭。

“各位同僚说得非常有道理,云家以前做错了事情。今后再也不涉足房地产买卖,今后长安城里买地卖地的事情。云家不会参与,如果违诸公大可上奏章弹劾云某。”眼看自己要背的这口黑锅越背越大,云浩赶忙自己跳了出来。表示,今后不再参与房地产买卖。

他这一表态,长孙无忌可就惊着了。云家抽出来,别的勋贵势必也得跟着表态,众矢之的滋味儿不好受。他可是户部尚书,这些年朝廷的税负一减再减。李二习惯性的大笔一挥,减去某某某地三年税负。可这朝廷养着这么多官儿,吃喝拉撒也都要有个开销。

税都免了,钱从哪里来?还不是从土地转让金里面出?身为户部尚书,长孙无忌可不管什么拆迁逼死人命的事情。他要做的就是朝廷用钱的时候,他能够确保能拿得出钱来。

“诸公!自击败突厥人之后,朝廷就奉行修生养息的政策。陛下不擅动刀兵,民间的税负是一减再减。现在你们说不让朝廷发卖土地,老夫问你们朝廷的开销可怎么办?是不是说,还要增加百姓的税负?

贞观六年,贞观七年。这两年都有州县受灾,有洪涝,也有干旱蝗虫!朝廷一体减免了三年的钱粮赋税,甚至是徭役。还拨出专款,用于对灾民的救助。这些钱从哪里来?还不是土地出让金?现在你们说不让朝廷卖地,我请问诸位是今后有事,朝廷还管不管,拿什么管?”长孙无忌站了出来,对着下面那些人说道。

一连串儿的反问,让文官们哑口无言。武将们纷纷叫好,敢干房地产买卖的。大多都是武将,原因很简单。武将家别的没有,就是打手多。强拆起来,那叫一个得心应手。文官们就是看到武将们吃得太肥,这才心怀不满今天找了个机会,向李二抱怨。

“就是!朝廷不收税,又不让缴土地出让金。那么多兵谁养,你们衙门里的属下谁给关饷?朝廷没钱,你们的俸禄也发不下去。哼!”长孙无忌刚刚说完,李孝恭立刻站了起来。现在他家在长安城里有三处工地在开工,这事情对他家的影响最大。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