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 624 挑拨

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624 挑拨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18: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自从开始西进运动之后,美国的优势已经渐渐显现,原因无他,和欧洲传统老牌强国相比,美国的领土足够大,人口足够多,这也代表的美国的潜力极大,最起码比那些欧洲传统强国潜力大。

说到领土,其实目前的世界,并没有殖民地一说,所以习惯意义上,说到领土,比如英国,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殖民地在内,都被算作是英国领土,所以从领土上来说,美国的领土不是世界最大的,别说比不上英国、俄罗斯,连法国都比不了。

但是美国的潜力却无人能及,这要归功于美国的地理优势和相对优越的国家体制,和俄罗斯、英国这些帝制国家相比,美国的政治制度的确是很有优势,比如美国的南北战争,民主党一方战败,习惯意义上,这时民主党应该顺利成章的消失,共和党一家独大,但事实上并没有,民主党只是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消沉,现在已经逐渐走出阴霾,和共和党继续角逐权利。

在欧洲传统强国中,法国的政体和美国最相近,但和法国相比,美国在军费上的支出又优势明显,法国虽然同样是民主体制,但面临着德国的军事压力,又有英国在旁边煽风点火,所以法国根本没有机会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发展经济上,而美国旁边只有加拿大一个邻国,加拿大的面积确实是大,但总人口加起来连整个新英格兰地区都比不了,所以美国在美洲的日子过得很舒心,最起码普通人的温饱是没问题的。

巴拿马公司的食品都是从美国国内进口的,纵然如此,成本也要远低于从巴拿马本地购买,比如最普通的土豆,在美国已经成了烂大街的农产品,很多时候美国农民用土豆饲养家畜,如果赶上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甚至任由土豆烂在地里,因为收获的成本已经超过了土豆的市场价格,而在巴拿马,这里的人们连土豆都没得吃,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能吃到饱是一种幸福。

更何况为巴拿马公司工作还有钱能拿,巴拿马政府虽然**,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信誉还是有的,毕竟普通人别无选择,类似巴拿马公司这样的企业,在巴拿马已经算得上是良心企业,所以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下午,巴拿马公司进一步实施物资刺激,宣布当天进度最快的一个小组,可以在晚上每人得到一份牛排和一杯啤酒作为奖励。

牛排和啤酒,对于巴拿马普通人来说更是奢侈品,有的人甚至从出生到现在,都还没有品尝过啤酒和牛排的味道,有了啤酒和牛排作为刺激,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监工们几乎是无所事事,他们唯一的工作是监督工人们在吃饭的时候不能浪费,至于工人们的工作热情,这一点已经不需要担心。

重建古城的工作量还是很大的,首先是废墟的清理工作,大火烧掉了易燃物,蒸发了财富,留下的都是残垣断壁,这都在工人们的工作范围内。

关于废墟,骏马建筑公司的设计人员提出了卓有成效的对策,包括废弃的城墙在内,所有的废墟都被清理到城外的一条深沟内,预计整个深沟都会被填平,到时候将会在深沟的原址上修建一个广场,还会建一个关于重建的纪念碑。

整个古城废墟的面积大概在1.5平方公里左右,这个规模当然不能满足巴拿马公司的要求,巴拿马公司想把这里建成未来巴拿马公司的大本营,大本营内应该包括办公楼、宿舍、训练场、医院等其他办公设施,同时还有餐厅、酒吧、剧场等休闲设施,甚至在规划中这里还将会有一条商业街,到时候会充分满足雇佣兵们以及他们家属的各种需求。

这样一来,整个城市的规模势必会有所扩大,预计到时候会有将近五平方公里左右,虽然这个城市很有军事特色,但城墙并不在计划之中,骏马建筑公司的设计人员为城市周围设计了一条环城公路,将整个城市建设成一座开放性城市,一旦建成之后,这座城市也将成为整个巴拿马地区最先进的城市。

“未来这里就是我们的大本营,我们将在这里工作生活,新同事也将在这里接受训练,轮休的时候还可以保持状态,所以这座城市里的建筑物绝大多数都是永久性建筑,这是我们巴拿马公司的起点,同时也是我们的希望,因此这座城市也将拥有一个新名字,我希望她叫春田。”福特·本杰明对斯普林菲尔德还是很有感情的,起名字也遵循西方传统习惯。

关于西方的地名,也实在是没什么好吐槽的,可以把这里理解成是西方人的故土情节,他们总是把新的城市以自己家乡的名字命名,比如纽约,又比如巴拿马地区的科隆,这些名字都是因此得名。

福特·本杰明不想继续使用“巴拿马”这个名字,固然有强调巴拿马公司美国背景的意图,同时也是考虑到巴拿马城悲惨的经历,毕竟福特·本杰明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建设的城市被人焚毁,所以取个新名字,是所有人的共识。

“如果是永久性建筑,那么肯定需要大量的钢筋水泥,这些东西,你们都打算从美国本土购买吗?”受邀参观新城的埃迪·豪斯曼再次发现商机,只不过这一次和之前的木材、石料不同,不知道埃迪·豪斯曼有没有能力抓住。

“不然又能怎么样呢?巴拿马本地没有钢铁企业,也没有水泥企业,我们纵然想把更多的好处留给巴拿马,巴拿马也没有机会得到。”福特·本杰明稍有遗憾,如果巴拿马本地能提供钢筋水泥,那么按照成本计算,价格一定会低于从美国进口,可惜巴拿马没有。

“是啊——我们没有机会——”埃迪·豪斯曼也知道这个事实,钢铁水泥是近代工业的基础,和漫山遍野土生土长的木材石头不一样,巴拿马没有能力从无到有建设这些企业。

“也不一定,这要看你们的决心。”福特·本杰明并不认为什么事是绝对做不到的,亲眼目睹李牧和骏马集团一步步走到今天这种规模,福特·本杰明坚信人定胜天。

这并不是唯心主义,其实很多事就是这样,有时候我们会先入为主的认为我不行,我做不到,所以我们就根本没有尝试,和大多数人相比,李牧无疑是拥有更多尝试的勇气,试过,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虽然失败的几率比较大,但至少人生没有遗憾,但如果从不尝试,那么就绝对不会成功,所以才会有太多人感叹,如果当初——

来到巴拿马的时间长了,福特·本杰明对于巴拿马的了解也在逐渐增多,很多时候福特·本杰明都在感叹,巴拿马人是身处宝山而不自知,就巴拿马本地的自然资源而言,只要巴拿马人勤快点,巴拿马人完全可以过上富足的生活,比如这里的土地,因为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在土地上播种下农作物之后,基本上都不需要怎么打理,就能轻而易举的获得丰收,又比如遍及巴拿马地峡的森林资源,这里的桃花心木、西洋杉、柚木、红木、雪松等等都是名贵木材,只要进行适当开发,凭此一项,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收入。

巴拿马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开采的并不多,矿场的规模往往也都小的可怜,技术水平极端低下,这里的铜矿石储量超过两亿吨,储量居于世界第四位,就目前的技术水平来说,可以供开采200年。

当然福特·本杰明不是李牧,所以福特·本杰明并不知道巴拿马地下都藏着什么资源,不过这并不影响福特·本杰明给埃迪·豪斯曼灌鸡汤,而且因为缺乏数据,福特·本杰明灌得肆无忌惮。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埃迪·豪斯曼有野心,并不全是为了个人私利。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或许埃迪·豪斯曼并没有这么崇高的觉悟,但埃迪·豪斯曼肯定也不希望自己给巴拿马留下的只是掠夺和创伤,不希望将来巴拿马人提到自己的时候毫无亮点,这就和即将卸任的尤利西斯·格兰特一样,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有些人会在即将失去权力时陷入疯狂,同样也有人会想为社会做些弥补,这是人之常情。

“去找圣地亚哥投资公司,他们在圣地亚哥创造了一个奇迹,这种奇迹在巴拿马未必就不能复制。”福特·本杰明还是习惯性的肥水不流外人田。

关于圣地亚哥投资公司,这在加勒比海地区,确实是已经成为一个奇迹。

就在几年前,古巴处于西班牙人的统治下,圣地亚哥只是加勒比海沿岸不起眼的一个节点而已。

现在的圣地亚哥,在骏马集团和摩根家族接手圣地亚哥港口后,工商业得到飞速发展,圣地亚哥建成了钢铁厂,扩大了港口规模,同时重点发展加工业,这几年,圣地亚哥从整个加勒比海地区采购原料,然后运回圣地亚哥经过进一步加工,再把加工出来的产品返销整个加勒比海地区,已经逐渐成为加勒比海地区的工业中心和商业中心。

和巴拿马相比,圣地亚哥拥有更好的条件和更多的资源,这是巴拿马并不具备的,但巴拿马同时也有优势,等巴拿马运河开通后,巴拿马将会凭借运河成为加勒比海的咽喉要道,到时候巴拿马的优势将会比圣地亚哥更多,所以巴拿马并不是没有复制圣地亚哥模式的机会,相反这种机会很大。

“圣地亚哥投资公司——”埃迪·豪斯曼稍有迟疑。

埃迪·豪斯曼当然知道“圣地亚哥投资公司”这家企业的背景,这家企业的两个大股东,同时也是运河公司的两大股东之一,让埃迪·豪斯曼迟疑的是,虽然圣地亚哥因为圣地亚哥投资公司的存在飞速发展,但同时圣地亚哥失去的东西也不少,比如当地政府的自主权,这让埃迪·豪斯曼感觉有点无法接受。

在圣地亚哥,就和埃迪·豪斯曼了解到的一样,圣地亚哥当地政府几乎丧失了所有权利,现在的圣地亚哥当地政府,就像是圣地亚哥投资公司的一个服务部门一样,存在的一切意义就是为圣地亚哥投资公司服务,埃迪·豪斯曼想起未来的巴拿马有可能也处于这种状态下,下意识的感觉有点不寒而栗。

那对于巴拿马来说,是福是祸还真不好说。

“关于这一点,我只说一件事,将来运河建成后,运河产生的大部分利益,肯定要归波哥大支配,和你们巴拿马政府并没有多大关系,现在你们或许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们会感觉不甘心,因为那不是你们想要的,所以考虑一下吧,当你们无法下定决心的时候,让别人帮助你们下定决心或许是个不错的主意。”福特·本杰明图穷匕见,这是要煽动埃迪·豪斯曼造反的意思了。

虽然现在福特·本杰明不知道,但在未来,巴拿马和哥伦比亚确实是两个国家,所以福特·本杰明所说的也并非全是空穴来风。

这其实也很好理解,比如即将开工的巴拿马运河,投资运河的是来自美国的巴拿马运河公司,出地盘的巴拿马政府,付出人力的是巴拿马人民,哥伦比亚政府所做的,只是在合同上签订个字,然后就要拿走未来运河产生的绝大部分收益,这样巴拿马政府如何甘心哦。

分歧就是这样产生的,一旦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那合作肯定无法长久,对于企业来说是这样,对于国家来说同样是如此,纵然是福特·本杰明不挑拨,迟早有一天,巴拿马人也会不满这种分配模式,所以既然分歧一定会发生,那就来的早一些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