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 616 一石数鸟

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616 一石数鸟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18: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很多人在教育自己家孩子时,总是希望自家孩子长大,是一位有正义感、有同情心、同时自立自强的人。

悲哀的是,这些优秀的品质,往往家长本身都并不具备,所以教育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政治家无疑是这个世界上最没有底线的一群人,指鹿为马、颠倒黑白、背信弃义,打着为国家着想的幌子无所不用其极,美国政客尤其是其中的佼佼者。

李广海是在竞选时的口号,是多么的冠冕堂皇,声称要打造一个“公平、正义”的美国政府,但真坐在总统的位置上,如果利益需要,海斯也会毫不犹豫的做出某些不够公平正义的事,这一点毋庸置疑。

考虑到接下来有可能会发生的某些事,李牧特意给乔治·杜威发了封电报,希望乔治·杜威近期能抽出时间来纽约一趟。

乔治·杜威是美国·军方目前的大红人,平息印度安人叛乱之后,乔治·杜威已经隐隐成为美国·军方第一人,名气和当初的尤利西斯·格兰特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么说来,乔治·杜威好像也有了竞争总统的资格。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乔治·杜威对总统一职没有任何寄望,和尤利西斯·格兰特相比,乔治·杜威是一名纯粹的军人,他这一辈子只愿意扮演好军人这一个角色。

自古巴一别之后,李牧和乔治·杜威这两年见面比较少,上一次李牧和乔治·杜威见面,还是李牧和格洛莉娅订婚的时候。

在古巴的时候,李牧和乔治·杜威结下深厚友谊,虽然这两年的联系比较少,但并没有影响到李牧和乔治·杜威之间的感情,接到李牧的电报之后,乔治·杜威在6月份的第三个星期天抵达纽约。

“说说吧,你想干什么?大老远把我找过来,肯定不只是为了想和我喝酒这么简单。”乔治·杜威跟李牧不见外,直接入住总督岛客房,没有丝毫忌讳。

在美国,军人是一个特殊群体,和商业大片里被广泛宣传的形象不同,美国政府和人民希望美国·军人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政治倾向,就像一群冷冰冰的战争机器,所以军人在和其他人交往的时候格外注意分寸,诸如李牧这样的军火贩子,很少有军人敢和李牧公开表现的如此亲密,

也就只有乔治·杜威这样的人,才有这样的特权。

“当然不只是为了找你喝酒,如果只是喝酒的话,找威尔比找你更合适…”话虽然这样说,但李牧倒酒的动作却没有停,这是一种来自法国的松露酒,产量稀少,价格昂贵,军队里肯定是不会供应的:“最近有没有听到什么风声?我听说战争部最近有动作,西班牙?葡萄牙?还是其他的某个国家?”

在南美洲,葡萄牙人的实力并不亚于西班牙人,因为巴西帝国的存在,葡萄牙人甚至可以说是美国在南美最强大的对手。

巴西帝国是一个具有浓郁葡萄牙背景的国家,1808年拿破仑占领葡萄牙,葡萄牙王室遂逃往巴西,后来在巴西成立了巴西王国,在拿破仑失败后,葡萄牙王室返回里斯本,将摄政王佩德罗一世留在巴西,继续对巴西的统治。

1822年,佩德罗一世正式加冕,建立巴西帝国存在至今。

巴西是南美最大的国家,巴西帝国成立时,巴西的国土面积仅次于英国,法国,俄罗斯,土耳其,以及清国,比当时的美国国土面积还要大,所以美国如果想扩大自己在南美的影响力,那么巴西将会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

“你从哪里得到的这么多小道消息?我都怀疑到底是我是军人,还是你是军人了。”乔治·杜威有点皱眉头,不是为自己的耳目闭塞而感到忧虑,而是为某些消息的扩散程度感到愤怒。

所谓“无风不起浪”,李牧既然这样说,那么就肯定不是空穴来风,说不定战争部现在就有这样的计划。

如果这事儿是李牧顺口胡扯,那估计乔治·杜威还比较能接受一些,但问题是,以李牧目前的身份地位,不大可能在这种事情上说谎,所以真正让乔治·杜威感到愤怒的原因是战争服居然如此放任这么重要的消息外泄。

这简直就是渎职。

“哈,你知道我是干什么的,我有一个全世界最灵敏的鼻子,我能嗅到即将发生的战争,所以伙计,你最好从现在开始就做好准备,能让你大展身手的机会就要来了。”李牧强调自己的身份,提醒乔治·杜威,对于李牧来说,美国·军方基本上没什么秘密。

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作为美国·军方唯一的国内供应商,美国·军队在里木这里真的没有秘密,甚至李牧比战争部长要更加了解美国·军队目前所具备的实力。

听上去有点悲是吧,但实际上这就是现实,至少李牧很清楚,美国·军队目前囤积了多少战争物资,具有多大的战争潜力,美国·军队装备的武器具备多高的战斗力,这些数据,估计现在的战争部长还真不一定清楚。

“战争部向骏马武器公司下订单了吗?”乔治·杜威不怀疑李牧的实力,终于认真面对这个消息。

“现在还没有,但是军方已经要求骏马实验室开展300毫米口径战舰主炮的研究,战争部今年公布的兵役计划也扩大了一倍,这些消息你应该比我更清楚,稍微留心一点,你就可以从中推测出很多事实真相。”李牧客观上说明消息的来源并非是战争部的泄密,而是自己的推测。

可怕的是,往往这种推测距离真相最近。

“不可能是陆地方向,我们只能向海洋扩张,所以最终的目标很可能是西班牙…”乔治·杜威顺着李牧的话分析,得出的答案和李牧一样。

“那么你该知道你应该怎么做了吧?抓住机会伙计,我有必要提醒你,这很可能是你最后一次参加战争的机会,能不能真正做到青史留名,就看你能不能抓住这次机会了。”李牧知道乔治·杜威的理想,所以不动声色的煽风点火。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美国真的对西班牙动手,那么大概二三十年之内,美国都不会主动挑起第二次战争。

新兴国家向老牌帝国宣战,这是新兴国家崛起的必由之路,当初的英国就是这样击败西班牙,从此为现在的“日不落帝国”打下基础。

美国现在也要紧跟英国的步伐,准备踩着西班牙上位。

这种新老交替是正常的客观规律,谁都无法阻止,但美国要考虑到其他国家的反应,所以如果美国击败了西班牙,证明了自己的实力,那么接下来美国就要消停一段时间,以证明自己没有太多非分之想,消除其他国家的警备心理。

“不着急,即使是向西班牙开战,准备工作,也不是一年两年能做好的,所以我们还有时间。”乔治·杜威冷静下来,马上又恢复了往日的睿智和机警。

确实是需要战争准备,美国海军目前正在进行战舰的更新换代,海军官兵们熟悉新式军舰毕竟需要一个过程,而且美国还计划开发威力更大的军舰,这同样都需要时间。

“你不能就地等待,应该主动出击,别等到指挥官人选确定之后再后悔。”如果还是尤利西斯·格兰特当总统,那么李牧也不着急,但是现在总统位置上坐的是态度不明的海斯,所以李牧也不得不未雨绸缪,凡事多考虑一步。

“人选问题还用说吗?不管是海军还是陆军,能有几个人敢说一定比我做的更好?”乔治·杜威的自负是有理由的,战绩很能说明问题,在目前的美国·军方,能在战绩上胜过乔治·杜威的还真没几个,偏偏比乔治·杜威更厉害的人,都已经行将就木,所以乔治·杜威现在是格外出挑。

“好吧,咱们就说是西班牙,如果是和西班牙人作战,那你准备怎么打?以海军为主,还是以陆军为主?”李牧的问题逐渐深入,这已经超出聊天的范围。

不过乔治·杜威并没有注意到,也可能是乔治·杜威足够信任李牧,根本对李牧不设防,所以乔治·杜威实话实说:“当然是海军为主,这一点毫无疑问,即使是需要动用陆军,那陆军也只能属于从属地位,他们不可能在对西班牙人的作战中发挥太大作用。”作为一名老海军,乔治·杜威对美国海军有一种谜一般的信任,至于陆军,根本就不在乔治·杜威的视线范围内。

“哈哈,你这个自大的家伙,没有陆军的配合,你们海军什么都不是,难道你们还能把军舰开上岸?”身为陆军中的一员,威尔的立场同样坚定,不允许任何人诋毁美国陆军。

“我们确实不能把军舰开上岸,假如我们的敌人在岛屿上,那么我们就能把岛屿围困起来,根本不需要安排士兵们登陆,只靠火炮,我们就能摧毁所有的反抗。”乔治·杜威的自信并不是白来的,这是一场胜利积累而成的,在目前的美国·军方内部,只有少数人有机会参加过这么多场战争。

“好了,我们要说的不是这个,我真正很想说的是,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你能代表海军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样你们海军才能得到表现自己的机会。”李牧真正想要的,是乔治·杜威对美国·军方的影响力,这是李牧不具备的,威尔则又有些分量不足。

“我当然会那样做。”乔治·杜威虽然心里有点不舒服,但也只能不得不按照李牧的要求去做。

这其实是个一石数鸟的好事,美国通过战争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军方通过战争证明自己的价值,提高自己的存在感,而李牧所获得的则是大量利润,而且是不论输赢,李牧和骏马武器公司都会获得相应的战争红利。

这才是真正的包赚不赔。

“如果只是发出声音,你更应该去找阿尔弗雷德,他拥有比我更大的影响力。”乔治·杜威不怀好意,想拉尔弗雷德·马汉一起下水。

自从阿尔弗雷德·马汉写出《海权论》之后,马汉实际上已经成为美国海军的泰山北斗,是定海神针一样的人物,单单就影响力上来说,阿尔弗雷德·马汉确实是比乔治·杜威更胜一筹。

“不一样,不一样,阿尔弗雷德是文职军官,搞理论的,教学是一把好手,其他方面不一定行,而你却不一样,你是军方目前的实权将领,你的态度对结果拥有决定性的影响力。”李牧是标准的实用主义,荣誉什么的,李牧从来不放在心上,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好吧好吧,你这个战争贩子,恭喜你,你又一次即将得逞了。”乔治·杜威不得不承认,李牧这个军火贩子当的很合格。

作为军人,乔治·杜威做事一向雷厉风行,离开纽约,乔治·杜威马上前往华盛顿,开始自己的游说之旅,而李牧接下来要见的还有一大堆人。

要影响美国政府的决策,发动对一个老牌帝国的战争,哪怕是一场注定能获得胜利的战争,仅靠乔治·杜威一个人也是大大不够。

就在李牧忙着约见各路鬼神的时候,陈荔秋再一次从斯普林菲尔德前往华盛顿。

这一次,陈丽秋并不是以“幼童出洋肄业局”大总管的身份,而是以清帝国驻美大使的身份前往华盛顿。

按照此前华盛顿对清帝国的承诺,海斯总统将会抽出时间召见陈荔秋,这也是美国总统第一次召见清国驻美大使。

路过纽约的时候,陈荔秋特意在纽约停留一天,当天晚上,李牧和陈荔秋在克林顿城堡酒店见面。

上一次李牧见到陈荔秋,好像还是在三年前的斯普林菲尔德,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话用在李牧身上非常合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