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 537 圆明园

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537 圆明园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18: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人生四大喜分别是: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李牧买到美国这么长时间以来,几乎遇到所有的华人都非常亲切,这种亲切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并不是流于表面的客套寒暄。

如果不是因为特殊原因,这个年代的华人是绝对不会主动背井离乡,来到离家万里之外的美国的,所以在美国的华人对于“他乡遇故知”这一点理解的特别深刻,因为所有在美国的华人都清楚,他们只有抱团才能活下去,想要活得更好,就只能抱得更紧。

所以不仅是李牧,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华人在遇到华人求助时,总是会竭尽全力的尽可能提供帮助,绝对不会推辞。

骏马集团成立之后,华人们的日子一天天在变好,很多华人也渐渐把这种慷慨向更多人分享,受助者的范围也不再仅限于华人群体,这也使得华人的整体形象越来越好,他们为人和善,慷慨大方,富有正义感,甚至在骏马镇和阔滨镇,去年一整年的刑事案件犯罪率居然为零,这在当下的美国是极其罕见的,在全美这都是独一份儿。

也因为长久以来的养成的习惯,所以李牧在面对所有的华人时,总是表现的特别宽容,即使是偶尔严厉,那也是刀子嘴豆腐心。

李牧看来这种宽容很正常,毕竟不管是李牧多有钱,那也只是事业上的成功,在人格上,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所以李牧到目前为止,心中的等级观念其实并没有那么的强烈。

至少和这个年代的所有人相比,李牧的等级观念都是最淡的。

对于这些远道而来的清帝国参展商,李牧也想尽可能提供帮助,至少能让他们在异国他乡能够感受到哪怕是一丝丝温暖,所以李牧的打算是,当独立百年展览会结束后,不管清帝国带来的展览品剩下多少卖不出去,李牧都会给他直接包圆。

这也可以勉强算是投资吧,毕竟再过上百十年,这些就目前来说能称得上是廉价的盆盆罐罐都算是古董。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我本将心付明月的时候,明月总是喜欢照沟渠。

所以当这两名翻译知道李牧会说汉语,而且还是标准的京片子之后,两名翻译的表情极其精彩,他们先是一脸愕然,然后又是一脸古怪,最后居然匆匆忙忙施了个礼之后丢下李牧转身就跑。

这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是一脸见鬼的表情?

咱们都是黄皮肤黑头发好不好,怎么看我也不像是“鬼佬”啊?

李牧一头雾水,不明白那两个翻译为什么会这样。

稍顷,一名头戴顶戴身穿官袍的中年人急匆匆而来。

原谅李牧的孤陋寡闻吧,李牧实在是分不清楚清朝的这些琉璃珠子,还有胸前的补子到底都是些什么含义。

“这位先生,怠慢了。”中年官员的表情也复杂,看向李牧的目光不自觉的带上了几分审视。

这种带有审视的目光其实是让人很不舒服的,虽然大部分的含意是疑惑,还有一部分的含义是居高临下的鄙视。

对的,就是鄙视。

虽然李牧不愿意承认,但这种目光就是这种意思。

还是那句话,这个年代的华人,如果不是有迫不得已的理由,谁都不会背井离乡,毕竟是人离乡贱嘛。

李牧虽然是西装革履,而且还都是手工定做的,从头到脚都价值不菲,奈何在很多清国人眼中,这不是华人的传统服装,所以穿的再光鲜也就有了几分“洋买办”的味道,这个职位是被时下很多清国人所鄙视的。

“忙你的吧,我们只是来看看。”既然面前这人有了成见,李牧也就不想和这人多费话。

说实话,单从资格上来说,恐怕李牧面前的这位清国官员还真没资格和李牧搭话。

“这位先生留步…”清国官员还想套套李牧的底,自然不肯让李牧这么轻易溜走。

已经回到李牧身边的梅森抬手,用坚定的眼神和门板似的身材拦住了清国官员的去路,根本不让他靠近李牧。

清国官员这才愕然发现,原来面前的这大胡子威猛洋人居然是刚才那小孩的手下。

确实是小,李牧虽然一直想要装成熟,毕竟年龄在那儿摆着的,人常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嘛,华人讲究三十而立,在很多人眼中30岁以前都是小孩。

李牧才不关注被隔开的清国官员会怎么想,随手拿起一个看似是青花的盘子,让初雪鉴定下成色。

真的得找初雪鉴定,别看初雪年龄也不大,但自幼生在王府,见识方面自然是不用说,王府内用的东西那肯定都是精品,耳濡目染之下,初雪的眼光还是很不错的。

其实你要让初雪说出个123来,初雪也说不出来,这就跟溥仪当年建国之后重游故宫一样,看到故宫里的陈设,溥仪随口就能挑毛病,比如这个花瓶摆这儿的摆法不对,这幅画是赝品不是真品,等等等等诸如此类。

那专家肯定不服气啊,你说这不对,你凭什么这么说?

溥仪的答案就很简单,你问我为什么不对,我也说不清,但这东西和我以前用的不一样。

初雪现在的感觉就跟后来的溥仪差不多,看到李牧手中的这个青花之后,初雪随便扫了两眼,下意识的就撇了撇嘴。

李牧马上就把手里的青花扔了。

这清帝国做事也不地道啊,一等品留着进贡皇宫,二等品出口欧洲,三等品卖给美国,四等品放在国内销售…

看到李牧如此随意的对待展品,清国官员虽然心中不满,但却也顾不上李牧,因为这会儿又有一群人来参观,而且听口音还是英国人。

这年头的英国可不是21世纪的英国,21世纪的英国就像是个过了气的老贵族,明明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还处处跟着美国人当二鬼子刷存在感,就像是人脚面上的癞蛤蟆,怎么不着你我恶心你。

这年头的英国就是那个号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日不落”这个绰号真的是一点都不夸张,英国的领土遍布全球,太阳永远不会从英国的土地上消失。

差不多30多年前,自以为继承了汉家遗产就能万世永昌的清帝国被英帝国教做人,然后现在清国人的心态就像是被赶出城市的凤凰男一样,面对英国人时的心态就像是当年还没有找到干爹的努尔哈赤一样,恨不得时时刻刻跪舔。

所以面对英国人,清国人是真不敢怠慢,连官员的翻译都一涌而上,那个殷勤劲儿怎么说呢…

逢年过节对他爹估计都没这么周到。

身边没有了人聒噪,李牧反而感觉自在得多,没有丝毫失落的感觉,和初雪开开心心的逛起了地摊。

确实是感觉跟逛地摊差不多啊,这年头的人们还是比较朴实的,哪怕是参加世界博览会,东西也是摆得一堆一堆的,很有货卖堆山的感觉,这种形式其实也不错,起码看上去挺壮观的。

其实还是有不少好东西的,瓷器看不上眼儿,可以看看皮货,皮货不行还有药材,再不行还有家具呢,就算是什么都看不上眼儿,就当是陪着初雪逛街也不错。

真要仔细找找,能看上眼的东西还是有的,比如初雪就找了个金漆花卉圆盒,按初雪的话来说,这东西虽然也不怎么样,但勉强凑合着能用。

漆器这东西算是清帝国的特产了,一件漆器从头到尾要刷上百道漆,每一件漆器都可以说是艺术品,有着较好的使用价值。

李牧对于初雪的要求从来都是百依百顺,因为初雪也从来不会提出什么让李牧为难的过分要求,所以李牧马上就决定不再等着最后接盘,先把这所有的漆器全都买下来再说。

“不用那么多的,有这一个就行…”初雪有点小惊讶,同时还有点小幸福。

其实初雪这样的女人才是最快乐的,她从来没有什么要求,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收获都能够得到最大的满足,更不用提身边还有李牧这么大方的人,这简直就是所有女人都梦寐以求的极品提款机。

“买了,用不完咱就摆那看。”李牧摆足了谱,漆器这玩意儿是实用性兼具艺术性,就像李牧说的那样,用不着摆那也好看。

梅森这边一挥手,马上就有人去找工作人员。

“咱再转转,看见什么好东西别客气,咱就把它都拉回去,省得这些东西落到洋鬼子手里给埋汰了。”李牧还没过瘾呢,既然是想花钱,那就干脆花个痛快。

其实这里的东西算是没有王府的好,也都还勉强能算过得去,关键是价格便宜量又足啊,想想6800多种,700多箱,才合20万两银子,按李牧的身家来说,这就等于是九牛一毛,只要全买下来能让初雪高兴,李牧真不心疼这点钱。

想法是好的,但不一定都能实现。

李牧和初雪还没走两步,忽然听到旁边有人嚷嚷。

“我说了,这些东西我们老板要了。”李牧听的出,这是保镖麦克的声音。

“全要了可以,但我们只是希望把交易时间推迟到独立百年展览会之后,或者是两个月之后也可以。”

又是一个熟悉的声音,李牧定睛望去,居然是久违的容闳。

上一次见到容闳,还是李牧刚刚来到斯普林菲尔德的时候,一晃已经过去了4、5年,当初的小孩已经长大了,容闳却还是之前那个样子。

也还是有点不一样,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容闳脸上的皱纹又多了点,白头发也多了点,换句话说就是更加憔悴了。

主要还是心累,要知道“留美”这件事儿就是容闳推动,但现在却出了李牧这么个怪胎,搁是谁,谁心里都膈应。

这年头的清帝国,李牧这种行为往大了说要满门抄斩,往小了说至少也要发配3000里给宁古塔披甲人为奴,容闳作为监督局官员,最起码一个监察不力的责任是推卸不掉的。

容闳的意思其实也很简单,想买可以,反正我们送东西过来就是卖的,卖给谁都一样,不过想要推迟交易时间,毕竟现在展厅已经设置完毕,几百件漆器占地面积还是还挺不小的,这会一口气全搬走,空出来那么大一片地方怎么办。

麦克果然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当然换句话说对李牧也绝对是忠心耿耿,李牧说什么就是什么,必须要一点折扣都不打的完全做到,所以麦克坚持现在就要把所有的漆器全部拉走。

容闳也很无奈,有道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讲不通,容闳在美国待的时间长了,一看麦克这架势就知道这指不定是某位富豪的保镖,这样的人一般情况下得罪不起,所以容闳尽量解释,希望这件事能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法。

容闳是陪着那群英国人一起来的,没看到李牧过来,所以容闳并不知道麦克是李牧的保镖,否则估计这会儿容闳就就不跟麦克废话了。

其实容闳给李牧留下的印象还是挺不错的,作为一名早年出洋的华人,容闳始终没忘记自己的祖国,这样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都应该受人尊重,所以李牧及时给容闳解了围。

“算了麦克,那就两个月之后交易好了。”李牧主动退一步,这两个月的时间,刚好能让容闳他们派人回清帝国,然后重新拉一批漆器过来。

“李牧…”容闳看着李牧,表情复杂的很。

其实心情更复杂。

按说这件事到现在为止应该是圆满解决,但总是有些人要节外生枝,一个英文注意到初雪手中的金漆花卉圆盒,马上就两眼放光。

“真是太漂亮了,这简直是艺术品,这个要多少钱?”这英国人还挺有眼力劲儿,不敢找李牧的麻烦,而是问身边的翻译。

“呃,这位先生…”翻译还没说话,李牧的脸色马上就拉下来。

几个意思?

买东西不讲究个先来后到啊?

你以为这是圆明园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