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 441 师爷

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441 师爷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18: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二十一世纪的美国富豪喜欢捐款,那是因为捐款可以抵税,所以捐款已经成了一种合理的避税手段。

比如美国那么多的慈善基金会,其实基本上已经脱离了捐款的范畴,基金会的管辖权并不在政府手里,而是在私人手里,于是这些善款的去向就全部由基金会的理事会决定,而这些理事会成员,一般都是由设置基金会的家族成员担任。

这样一来,这种家族信托式的基金会就成了避税的合法手段,至少老子把基金会会长的位置传给儿子时,儿子不用缴纳遗产税。

十九世纪的美国还没有捐款抵税的规定,所以李牧对捐款也不怎么上心,不过这总比加税好,捐款这种事吧,爱捐捐,不想捐就不捐,而如果加了税,那就不是想不想的问题,而是一定要缴,否则税务官会堵住李牧的家门口。

不过既然主意是李牧出的,总要想办法解决才行,管杀不管埋不是李牧的风格,尤其是对阿瑟,李牧想在纽约生活的更滋润,就不能不管阿瑟。

“想增加政府收入很简单,办法多的是,加税是最愚蠢的一个办法,你要是加税,总不能只让骏马集团多缴,而如果所有企业都要多缴税,你想想你要面对多大的压力,这可比报纸上骂几句来的猛烈——”李牧不客气,把阿瑟损得面无人色,看火候差不多了,阿瑟马上就要七窍生烟,李牧这才开始说正事:“想使财富增加无非是开源节流两件事,节流不是办法,一味的省钱省不出来多少,还是要想办法多赚钱才对,你是纽约市长,想赚钱嘴脸不能太难看,最起码不能像我们这些企业一样肆无忌惮,要找个好门路,最好是钱能赚到手,声望还会增加。”

李牧说了半天,也没说到正点上,阿瑟记得抓耳挠腮,终究还是忍住了没开口。

“纽约现在什么最值钱?房子!你看看这些年城市发展多快,三年前纽约还只有一百五十万人,现在是多少160万,照这个速度下去,用不了多长时间,纽约就将拥挤不堪,你这个当市长的就不想点办法?”李牧淳淳善诱,想把二十一世纪的房地产弄到十九世纪的纽约来。

其实十九世纪中后期,几乎全美所有的城市都在迅速扩张,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这种情况和刚刚改革开放的共和国差不多。

纽约这个城市比较特殊,在城市化进程中,其他城市的人口增长是通过吸收农村剩余人口,但是纽约人口增长主要依靠欧洲移民来完成的。

以前的纽约移民局就在克林顿城堡,李牧看过相关资料,从1820年至今,全美入境移民将近1500万,其中三分之二是由纽约港上岸,尽管许多人继续前往美国各地,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在纽约停留下来,1850年,纽约市总人口仅为696115人,到1860年,纽约总人口已经增加到为1174779人,而到了1870年,纽约市总人口已经上升到1478102人。

现在是1874年,保守估计,纽约总人口已经超过160万。

现在的纽约可不是二十一世纪的纽约,布鲁克林还是纽约州的布鲁克林县,并不是纽约的布鲁克林区,布朗克斯区现在还是大片耕地,斯塔滕岛现在还是个孤岛,人想上去还要坐船来着,所以这么多人都挤在纽约狭窄的市区内,拥挤程度可想而知。

怪不得李牧要住到总督岛上去,如果也在曼哈顿,那非吧李牧憋死不行。

“俩年前在纽约五美元就能租到一间公寓,你知道现在租房的价格吗?一个十平方的公寓就要二十美元,骏马建筑公司想在布鲁克林建设一个公寓小区对外出租,结果消息刚刚公布,三天之内所有的房子都被抢租一空,你要知道,那个规划中的小区还没有动工呢,但已经有人预交了两年的租金。”李牧话没有说完,其实骏马建筑公司要建设的小区是只面对骏马集团员工的,根本不对外开放。

当然了,如果对外开放,那么抢手程度也差不多,甚至可能会更抢手。

“你建的是什么样的房子?”阿瑟瞬间就动了心。

房地产是个怪兽,如果把二十一世纪的房地产照搬过来,到底是好是坏还说不定,但公租房或者廉租房肯定没问题,共和国的公租房和廉租房虽然名声不怎么样,但经其实都是好经,只可惜都让歪头和尚给念坏了。

“最简单的小户型,一室一厅一厨一卫,客厅也可以改作书房,总面积不超过五十平米,这样的一个公寓,每一套一个月要三十美元不比住那些十平方的公寓房好的多吗?最起码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可以保护自己的自尊。”李牧的要价也不便宜,实际上骏马集团的东西都不便宜,但都物有所值。

纽约人不是没钱,实际上在纽约,每个月一百美元的收入并不算高,骏马集团的员工只是因为吃和住不用掏钱,所以这个收入才有诱惑力。

对于普通纽约人来说,每个月花费三十美元租住一个公寓很正常,现在的问题不是租不起,而是根本没有公寓可租,李牧就是想解决这个问题,反正骏马汽车工厂里的空地多得是,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盖成公寓出租,虽然骏马汽车工厂和曼哈顿之间隔着一条河,但只要解决渡轮和地铁的问题,交通还是很方便的。

纽约的发展确实很快,地铁还没有建好,连接曼哈顿和布鲁克林的大桥也提上日程,承担建筑任务的依然是骏马建筑公司,这样的工程,也只有骏马建筑公司才有资格承接。

“如果政府主导,那么这件事会不会亏本?”阿瑟想的有点多,如果政府建设公租房或者廉租房,肯定能帮助阿瑟赢得声誉,但经济利益不好说,毕竟这是一个长期项目,短时间内想奏效并不容易。

“你管那么多干嘛?我刚才就想问你,特威德政府欠下的债,凭什么要你来还,其他城市欠债都是越欠越多,只有纽约的总体债务在减少,难道你认为纽约人会关注这个?不,他们不会关心,他们只会关心城市的环境有没有改善,生活质量有没有提高,至于其他的,对不起,那是下一任市长先生头疼的事情,不应该由你负责,也不应该由纽约百姓负责。”李牧一语道破从政真谛,官不修衙嘛,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费了力气还不讨好,管得过来吗——

阿瑟目瞪口呆,半响才表情古怪的看着李牧说道:“看样子你比我更适合当市长,如果把这个市长位置让给你,我相信你一定能做的很好。”

这是废话,和白人想比,华人天生就会做官,其实想在华人社会中生存下去,比在白人社会中难得多,所以说,只要给美国华人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华人的成就不比任何人来的差。

但就目前的纽约来说,有将近一半的人口是爱尔兰人,然后剩下的一半中,又有一半是德国人,整个纽约市,只有大约四分之一的人口是其他民族,李牧虽然努力移民,但就目前来说,纽约华人的人口还是没有超过五万,在总人口为160万的纽约人口中,这点人口很不显眼。

不过总体来说,因为几乎所有的华人都在工作,除了在骏马集团就是在春田公司,所以纽约的华人整体收入水平很高,在纽约处于中上层。

当然了,这个收入水平并不是工资水平,不过因为骏马集团和春田公司都为工人提供食宿,所以华人手中的余钱不少,而工资水平不高,也意味着缴的税更少,所以华人的生活水平一般都是很不错的。

李牧可不想当市长,不过李牧也不忍心看着阿瑟这么纠结,所以李牧哈哈大笑:“我这点水平,在华人中连一般水准都算不上——算了,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帮你请个绍兴师爷,或许能帮你很大的忙。”

师爷这个行当源远流长,李牧对陈道明当初主演的《绍兴师爷》印象深刻,所以提到幕僚,李牧脑海中马上想起当初在大海上陈老头的那个幕僚,那应该算是李牧来到这个世界上第一次遇险,如果不是当初依靠着兽医麦克的庇护,李牧不一定能活到上岸。

李牧想帮阿瑟找师爷不是开玩笑,清代是师爷的全盛时代,也是师爷活动的主要时代。清代地方主管官吏,上自总督、巡抚,下至知州、知县,一般都要聘请若干位师爷帮助自己处理政务,清代全国共有1500多个州县,绝大多数州县都聘有师爷。每一州县的师爷多则十数人,少则二三人,合计全国州县师爷不下万人。

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的说法是:“随着官员在省级或地方一级职责的加重,幕友的规模和人数也跟着增加。到18世纪末,这些助手的总人数估计已达7500人。虽然没有可靠的调查统计数字,但可以假定他们的人数在19世纪继续有所增长。”

所以想找个师爷真不难,就跟在目前的纽约找职业经理人一样,说遍地都是可能有点夸张,但绝对不麻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