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 233 细红线

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233 细红线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18: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和朗克尔相比,威尔来古巴的原因单纯得多,这家伙就是想重新回到军营,继续军营里这种兵戈铁马的生活。

确认关塔那摩步兵团可以信任,威尔马上就行动起来,从关塔那摩步兵团挑选了百余名有骑术功底的士兵,成立了一个骑兵连,并且把自己封为连长,带着骑兵连离开关塔那摩,开始骑兵连的训练。

威尔的骑术开始可以信赖的,所以李牧并没有从中作梗,这也算是圆了威尔的心愿。

令李牧颇为不爽的是,艾德里安居然没有和威尔一起走,而是留在了关塔那摩,这让李牧实在是有点腻歪。

不过这客观上也反映出威尔对艾德里安的失望,如果威尔看重艾德里安,应该把艾德里安带在身边悉心调教,而不是把艾德里安留在关塔那摩,任由艾德里安生活在李牧的淫威之下。

更令李牧无语的是,艾德里安这家伙居然还不自知,每天都跟在格洛丽亚身边大献殷勤,仿佛认定了这就是他的进身之阶。

这种行为虽然令人不齿,但不可否认,这是少奋斗二十年的最佳选择,关键是格洛丽亚好像并不反感艾德里安的殷勤,这让李牧感觉有点不妙。

好在李牧有个最佳情报员桑迪,桑迪也看不惯艾德里安,所以事无巨细都会向李牧汇报,这让李牧安心不少。

“格洛丽亚根本就不喜欢艾德里安那个娘娘腔,虽然我不知道格洛丽亚为什么让艾德里安在她身边,但这一点我很肯定。”桑迪骑着奥布里陪李牧散步,这是威尔给桑迪的任务之一,要监督李牧练习骑术。

说实话,骑术是李牧为数不多搞不定的事,李牧从去年就开始练习骑术,但一直没什么长进,虽然在外行人眼里也算得上是有模有样,但落在威尔这样的大行家眼里,李牧的骑术简直就是埋汰了“乌骓”和“照夜玉狮子”这两匹好马。

李牧倒是不以为意,反正李牧也不想当骑兵,所以骑术对于李牧来说可有可无,关键时刻能骑上马逃命就行,那些花哨的招数对李牧来说没有意义,李牧已经过了要靠这些东西吸引小姑娘目光的年纪。

“艾德里安太恶心了,有一次我居然听到艾德里安对格洛丽亚唱《喀秋莎》,真无法想象一个大男人拿腔捏调的架势——天,我现在想起来还感觉恶心。”桑迪继续吐槽,还用手抚摸手臂,估计是起了鸡皮疙瘩。

还有这样的事?

李牧心中大定,格洛丽亚应该是看不上这样的草包。

《喀秋莎》这首歌很神奇,可以唱得很豪迈,也可以唱的很温柔,当然了,也可以唱的很娘娘腔,主要看个人对这首歌的理解。

艾德里安也真会挑,难道艾德里安不知道《喀秋莎》是李牧捣鼓出来的吗?

如果艾德里安不知道,那就有意思了——

看这样子,艾德里安就是个备胎嘛。

“桑迪,有没有什么事是你一直想做,但一直没做的?”李牧想奖励一下桑迪,这样的情报员还是很难得的。

“一直想做的事——”桑迪歪着脑袋想了半天,突然灵光一现:“我想去月亮上看看——”

李牧马上囧囧有神,这个事——

实在是做不到啊!

最起码现在做不到——

“这个不行,换一个。”李牧败退。

“那就算了——”桑迪兴致缺缺,居然没有继续提要求。

这年头的小姑娘还是很好哄的,关键是这年头的资讯不够发达,桑迪还是小孩子嘛,在来到古巴之前,桑迪甚至以为世界就是斯普林菲尔德这么大——

哦,不对,桑迪还去过华盛顿——

“不如这样,等过几天滑翔伞试飞成功,我带你去天上兜一圈,哪里会距离月亮近一点。”李牧终于想到了个好办法。

“好哇,好哇——”桑迪马上就惊喜万分的鼓掌,两个胳膊都抬起来和地面平行的那种。

两人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来到军营外的山顶上,前面是汤姆在带着一队士兵进行战术训练,李牧和桑迪驻足观看。

汤姆的训练还是很给力的,随着汤姆一声哨响,处于行军状态的四人横列迅速转换成单人队列,士兵们纷纷持枪在手,向着汤姆的军刀指向举枪瞄准。

这就是传说中的“细红线”了——

不对,在古巴,这应该是细绿线。

细红线战术,其实就是传说中的排队枪毙战术,二十年前的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人使用这种战术击败了数倍于己的俄罗斯骑兵,最终使得“细红线战术”闻名于世。

美国人是英国人的亲儿子嘛,所以英军部队的战术在美军部队中很有市场,“细红线战术”当然也不例外,南北战争时期,“细红线战术”再一次发扬光大,如果没有例外,应该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细红线战术”才会在重机枪和密集火炮面前烟消云散。

虽然就目前来说,“细红线战术”绝对是最先进的战术,但在李牧看来,这种战术已经是绝对落后了,目前已经有重机枪出现,未来火炮的口径也会越来越大,如果不改变战术,那么关塔那摩步兵团迟早有一天会吃亏。

李牧可不想自己重金打造的部队被重机枪和火炮击溃,所以李牧觉得应该跟威尔沟通一下。

对的,李牧既然承诺不插手部队训练,那么就要给威尔、汤姆他们最大程度的自主性,所以纵然是李牧有想法,也会私下里和威尔、汤姆他们沟通,不会直接在训练场上指出来,那会损害教官们的威信。

当然了,改变战术绝非易事,军人对于传统的维护也是很固执的,除非是打疼他们,否则很难让他们承认部队的战术过时。

对于重返军营的威尔来说,维护传统尤其重要:“散兵线?那是什么?不不不,里姆,我不认为细红线战术已经过时,实际上这种战术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南北战争中我们就靠着细红线战术击溃了南方佬,乔治·杜威在艾尔克里斯托也正是凭借着细红线战术击退了西班牙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细红线战术已经过时,反而是你的这个‘散兵线’并没有得到任何验证,所以里姆,还是回到你熟悉的领域里去吧。”

晚饭时,在外面浪了一天的威尔听到李牧提出的“散兵线”,顿时不屑一顾的哈哈大笑。

威尔承认,要论挣钱,威尔比不上李牧,但要说打仗,威尔自认胜过李牧这个胆小鬼十条街,看看李牧怕死怕成什么样,在斯普林菲尔德随便出个门都要带上十几二十号人,当初艾米斯也没有这么过分好吧。

“威尔,战术的出现是建立在战争方式的更新上的,现在的战争和二十年前的战争已经不一样了,二十年前没有重机枪,火炮移动不便,在野战条件下不能为部队提供有效支援,而现在已经有了重机枪,火炮的移动也越来越方面,未来战争是建立在火力的凶猛程度上的,这时候再使用密集阵型就不合时宜,想想看,就算是未来可以伴随部队行动的小口径火炮,一炮也可以将几十平方米内的所有生物全部击毙,这时候再抱着‘细红线战术’不放就不再是排队枪毙,而是排队等死。”李牧不放弃,为了纠正威尔的错误认识,李牧也是苦口婆心。

其实威尔举的例子并不恰当,就在刚刚结束的第一次艾尔克里斯托战役里,如果不是因为西班牙人的火炮不足,乔治·杜威那点人早早就已经伤亡殆尽,根本等不到后续支援赶到艾尔克里斯托。

而就在十挺加特林运抵前线之后,西班牙人的攻势迅速崩溃,伤亡大到令威莱·尼古拉乌无法承受,这已经充分证明了即使是在现有条件下,“细红线战术”也已经宣告失败。

“你这话不对,重机枪和火炮有着严重隐患,携带不便是最大的问题,野战一般都是突然爆发,你的重机枪和火炮还没有完成战斗准备,我的士兵已经排着整齐的队伍击败你,哪还有什么排队等死哦。”威尔的反击也很犀利,这也是威尔的信心所在。

其实从南北战争时期重机枪装备部队开始,并非没有人看到“细红线战术”的不足,之所以乔治·杜威他们仍然使用“细红线战术”,原因和威尔说的一样,就是因为重机枪和火炮这些“细红线战术”的敌人们先天不足。

那么为什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细红线战术”会崩溃?

是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汽车的出现终于改变了火炮携带不便这个问题,人力推不动可以用汽车拖拽,而武器自身的改进也推动了战术的发展,别忘了在南北战争时期重机枪只是刚刚出现,性能还远远谈不上完备,要等到马克沁重机枪出现之后,重机枪才会真正成为战争的主宰。

这里还有无烟火药的问题,要知道黑火·药时代,火药残渣始终是个无法解决的问题,以至于在清日甲午战争期间,大名鼎鼎的“马克沁”居然被评价为“不堪大用”,这也实在是令人无语。

从这方面说,李牧发明无烟火药,正是埋葬“细红线战术”的主力推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