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子时夜话 > 第一卷 东北仙门之变 第8章 南茅北马

子时夜话 第一卷 东北仙门之变 第8章 南茅北马

作者:为苍生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2:14: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多时,我们三人便到了北游的小店铺之中。北游当先坐在沙发上之后又示意我和我师弟坐下,随后给我们俩一人倒了一杯茶。

“这次的事情,恐怕远远不是那么简单的吧。”北游的指尖敲着桌子,眼睛有些微闭的看向我师弟。

我师弟面色阴沉,沉吟了一下讲到:“这次不管怎么说,多谢你的帮助。但是我觉得这件事情和你没有关系了,你也不必再询问。”

北游眯着的双眼好像更细长了,指尖敲打桌子的节奏又快了几分,这个时候我看到他的鼻子和嘴竟然有些发尖,腰间似乎还有丝丝气体飘出,但是我的天眼已经关闭,看不清到底是什么。

他突然身上抖了抖,声音竟然变成了一个尖利沙哑的男声:“哼,你这小娃娃好不识抬举,我家弟马脾性好不会多说什么,可是在老仙我这里,你可什么都不是!”

气氛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我不明白怎么一瞬间就突然开始张弓拔弩起来。

这个时候我师弟突然又掏出他那古朴的天蓬尺,刷的一下站了起来,大有一言不合就开干的姿势,他冷声道:“我不管你什么仙不仙的,如果你想好好谈我们就好好谈,不想好好谈直接就打!”

什么情况?一瞬间就要开打?我还一脸蒙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北游”听闻此话,竟然沙哑的大笑起来:“嘿嘿嘿嘿,你这小娃娃倒是好胆色,竟敢和我蟒盘山叫板?我自秦汉时期修行,到隋唐年间征得仙位!多少年没人敢那么和我说话了,哈哈哈哈!”

原来这不是北游,是北游仙府的蟒家战将蟒盘山!它说它从秦汉年间就开始修行,那岂不是……修行了两千年?!

我师弟本来铁青的脸色忽扰变的平静,忽得又坐下抿了一口茶淡然道:“老仙你修行两千年,道行自然深不可测。只是你忘了,这里可是湖北,不是东北。不过山海关的规矩虽然已经不太重要了,但是老仙你在这里想撒野的话,恐怕面对的就不是我了。而是我整个道派。”

仙家不过山海关?!

蟒盘山(附体在北游身上,所以直接就写它的名字了)面色不变,嘴里传来“嘶嘶”声。他眯着细长的眼睛盯着我师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我师弟嘿嘿一笑,掏出来一张黄纸,又拿出来一根毛笔奋笔疾书的画出来一道符然后放在了蟒盘山面前。

“老仙你见多识广,这道符应该认识吧?”

蟒盘山盯着眼前的那道符,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对着我师弟又点点头道:“不错,你这小家伙面对我竟然不惧说明你肯定有一些底气。没想到啊,这么多年后还能看见他的弟子。”

我师弟听闻蟒盘山此话,突然神色一正,站起身来毕恭毕敬的对着他行了一礼道:“是我冒犯了老仙家,没想到老仙家竟然识得我家祖师。弟子在这给老仙陪个不是。”

蟒盘山摆摆手,嘴里说着:“无妨,怪不得我家弟马和你们有缘,老仙我明白了。你也好生修行,不可怠慢。”

随后蟒盘山用一种复杂的眼光看向我,仿佛想说些什么,但是最终还是没说出口。我一脸疑惑,难不成我还有点什么说头?

紧接着北游又是抖了一下,打着哈欠对我们说:“好累啊,幸好没打起来,我家这位蟒仙比较好斗,所以说话有时候很冲,又很护着我,还请你们别介意。”

我这个时候惊讶的看了一下北游,刚才那位蟒仙落马在他身上说话,他竟然都知道?

我师弟也对北游拱了拱手,说他也是无意冒犯。

北游微笑着点了点头,看来是并没有往心里去。随后他又转过头来看着我说:“源礼师兄不必惊讶,我们出马一脉分捆死窍和捆半窍。捆死窍就是仙家落马(附体)以后,弟子什么都不知道了,全凭仙家掌控身体。捆半窍就是仙家只借个嘴巴说话或者落马做事,但是弟子能完全知道在做什么,能听到所说的话。我就是属于第二种,所以听得见你们的对话。”

我点了点头,这个也很容易就能理解了。

出马堂一脉的传承来源于萨满教。在我国历史上,相信你们一定听过一个强大的国家和开创了这个强大帝国的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金和清这两个朝代,都是由女真族建立起来的政权,也是因为如此,“萨满”文化,才开始兴盛起来。而萨满一词的含义代表了智者,在女真语中亦可代表为“神的使者”,“天的奴仆”。

萨满最早的出现是在黄帝和蚩尤的部落时代。在那个部落时代,几乎每个部族都有一个能和天地沟通的“祭司”,也就是最早出现的萨满。他们通过和奇异的符号来沟通天地万物,以求保佑部落生存,同时又用一种我们不能理解的方式来祈福解灾。

黄帝和蚩尤大战之后,东夷九黎蚩尤部落战败,剩下的一些零散的族人南迁为蛮,北迁为胡,故此南北少数民族之中都有萨满文化的出现。直至黄帝纪元三六零五年左右,也就是公元一一一五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立国称帝,由北方游牧民族部落的影响下,这才把萨满文化正式展现在中原大地之上。也正是有了这个前提,才为后世的萨满教打下了立教的基础。

萨满的教义就是供奉祭祀天地,神明,山河大海,并且沟通天地神灵,以求神力来保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而且他们还可以使用这种祭祀,为自己降下神力,从而做到为别人驱邪治病,祈福解灾。

在此之前,萨满教更多的是和巫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牵扯,甚至于到了后世,萨满教还用着一些巫术。

巫的起源比萨满更为神秘久远,以至于根本不可追溯,但是从后来的文献的当中我们不难看出它们都在讨论一件事情:巫可通鬼神。

《说文·巫部》:“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

《易·巽》:“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孔颖达疏:“史谓祝史,巫谓巫觋,并是接事鬼神之人也。”

而巫术的起源传说,则是在三皇五帝之一的舜帝部落时代。女称为巫,男则称为觋(xi)。

相传在舜帝的时候,为了给老百姓生产食盐,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舜就让他的一个儿子到巫咸国做了酋长,咸即善于煮卤土为盐而得名。巫咸国的人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龙,地处大荒之中,它与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称作十巫。加上巫咸人在制盐的过程中,举行各种祭祀活动,希望南风为他们带来好的气候等,以利于析盐。她们的祭祀,有各种表演,并且附有各种许愿和祈祷的言语。所以其他部落的人见到以后,就把这些称为“巫术”。

后来金朝覆灭以后,女真族也就是满族,在几百年后再次入关中原,建立了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清朝。也正是因为这个朝代,萨满教的文化盛行到了顶点,诸多萨满教弟子涌现在了世人面前,直到了清朝覆灭,萨满教才偃旗息鼓没了声息。

但是,萨满教的另一种延续——出马堂,则是开始出现在了世人的视线里。

最早的时候皇太极努尔哈赤还没有功成名就的时候,意外之中被胡三太爷和胡三太奶所救,皇太极便立誓以后定当建庙宇供奉这二位,同时又想请长白山一脉的仙家保佑他的基业,他日得了天下必定敕封东北仙家位列仙班。

后来在清朝中末期,出马仙就开始已经有了的存在的花火。而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个故事,从而把仙家的故事推到了顶点。

相传清朝的康熙年间,皇帝来东北龙兴之地巡查,忽然之间得了灾病,随行诸位太医皆是束手无策。却说有一天晚上,康熙皇帝梦见有个道士,长得仙风道骨,器宇轩昂,说可以治好他的病。当康熙问道你是谁的时候,道士回答:我乃长白山修行的胡三太爷,说完就走了。康熙皇帝一觉醒来浑身舒坦,身上所中之疾俨然已经无事,这病痛竟然不药而愈。

康熙回京后,感念胡仙救驾有功,下圣旨封了胡三太爷为天下第一仙,掌管天下所有狐仙。同时还敕了黄马褂,建庙塑像供养。后来胡家(狐仙)的威名就传开了,修仙得道者不计其数,以至于整个山海关以外的仙家,尽皆听从胡三太爷的号令。

还有一年,东北疫病成灾(可以询问老几辈的东北人都知道)死人无数,朝廷都无奈,后来很多人梦见一对夫妇自称是狐仙出来送药,吃过药的人情况尽皆慢慢转危为安。灾情就这样很快就过去了。为了报答狐仙救命之恩,众人集资建庙供奉恩人,因为不知道名字,只是好些人梦里听见胡三太奶称呼胡三太爷为三哥,于是乎就以胡三太爷和胡三太奶名字建立庙宇供奉。

而后来所有的出马堂口以及仙家,都尊奉昆仑山上胡三太爷和胡三太奶为尊。除此以外,东北铁刹山被称为黑妈妈的黑狐仙,被封为了东北仙家大护法。这三位仙家,站在了东北仙家的最顶端。

这些东北仙家很多都是到了清朝才慢慢出现,而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代表着两千年的封建王朝崩塌,所以这些仙家们才会显露世间,以求积累功德位列仙班,所以出马仙堂这才开始做为萨满教的延续出现了。

而且很多出马仙堂里面,都有同名同姓的仙家的存在。造成这种结果的情况有的是因为一位仙家可以同时有好几个弟子,在好几个堂口上登坛上名,这个在出马堂里叫做“串堂”。

另一种情况就是因为这些仙家本来就是觉得名字起的响亮一些会更霸气,所以会有很多重名的出现,比方说这个是青山上修行的胡天霸,那个是华山上修行的胡天霸。

但是如果有心的朋友就会发现,很多仙家的名号在清朝小说演义里都有出现。甚至一些名号压根就是戏曲里面的人物。

再后来,仙家开始组成一个个的出马仙堂,很多老仙下山开始抓弟马,以求名扬四海,积累功德。

而仙堂内部则是纪律严明以及分工明确。掌堂大教主,头排教主,二排教主,三排教主,四排教主,扫堂,兵堂,压堂,探堂,清风堂等等。各路仙家做着自己分内的事情,全部齐全以后便是现在所谓“四梁八柱”都有了的一个完整的出马仙堂。

但是一个出马仙堂除了这些仙家以外,还要有剑,印,令,旗。同时还需要天庭的文碟以及出入地府的文碟,这样才算是一个有能力,能看事情的出马仙堂。

一般的出马仙堂尽皆为“胡黄常蟒”四家仙家组成,再加上地府的鬼仙,也就是“清风”。也有一些出马堂里的是“胡黄白柳灰”这五路仙家。但是由于胡家(狐仙)修的路数正,而且灵性更大,所以一般的出马堂的掌堂大教主都是由道行高深的胡家仙家来坐守。

除此之外,还有像虎,豹,熊,鹰,狸猫等等这些很邪不是常规的外五行所修成的仙家,但是一般不多见。

而我师弟刚才所说的“仙家不过山海关”这一说,有很多个版本。

乾隆年间外出打猎偶遇一只狐仙“讨口封”,天子乃九五至尊,这可是莫大的机缘。乾隆心想如果天下精怪动物尽皆成仙,那他江山可就危矣,故此下令东北深山老林的仙家不允许到山海关内部,只得在山海关外面修行。

另一个说是唐朝年间,千古奇才袁天罡曾经见过胡三太爷的真容,两人彻夜交谈了三天三夜以后定了一个局,最终胡三太爷略输一筹,故此天下仙家再不过山海关兴风作浪。

总之真实版本已经不可追溯,但是到今日为止,真正厉害的仙家都不会跨过山海关而来。就算跨山海关而来,也要准备好各种通关文牒和路引禀报当地城隍社令真君以后,才可入关。并且约法三章,若是跨关而来的仙家道行深厚,不可随意出手也不许作乱天下,否则便是不顾誓言向整座道门宣战,人人得而诛之。当然了,能不能打得过那就另说。

所以我师弟一点都不惊慌,首先就是因为蟒盘山道行很深并且跨过了山海关,如果它随意动手想教训我们,往小了说是它和我们这些小辈斗。往大了说就是它和于北游以及于氏仙府等于向整座道门挑衅。

刚才我师弟掏出来的那张符我认识,正是我茅山老君一脉秘术中的一道请神符,那张符代表了我这一脉的某一位祖师爷。

好家伙!他竟然藏着那么多东西!我都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学会的这些秘术,我们师傅从来没教过我。想到这里,我不禁有点失落,毕竟我师弟是亲传徒弟,我就只是个挂名徒弟而已。

于北游冲着我和我师弟笑了笑说:“世人都说南茅北马,今天我们能认识都是缘分。尤其是我一下子认识了两位茅山派的传人,心中开心,不如就在我这里喝点清酒,我们好好论论道。”

我正有此意,好不容易遇到一个活的出马仙,自然有很多问题想问。我看了一眼我师弟,他也已经放下了戒备,拱了拱手便开始收拾桌子准备喝酒。

这席间,我才知道北游是北方人并且是大草原上的少数民族,他不让我说是哪一个少数民族的,所以就不必提了。他说他以前也不信这些鬼鬼神神的事情,甚至都觉得自己看到的仙家和听到的声音都是幻觉,直到有一天他路过一个棺材店。

因为北游住在北方,地广人稀,但是好在他是住在城市里,所以人口也很多。有这么一天晚上,北游出去散步,走着走着便走到了一个没什么人的小路上。

北游这也并不在意,他并不怕黑,所以只是依旧在慢吞吞的散着步。就在这个时候,北游看到一个瘦弱的中年男子朝着他缓缓走了过来,由于路上太过昏黄,他一开始并没看清这人的情况。

直到那中年男子走的近了,北游才发现这人身材有些太过于瘦弱,以至于脸颊都已经凹进去,眼睛附近都是浓浓的黑色。北游不乏有些担忧,这人怎么瘦弱成这个样子?这是几天没吃饭了。北游出于好心便上前询问道:“您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吗?”

那中年男子缓缓转过头,深深的看了一眼北游并没有说话。北游还以为这人可能是太饿了说不出话来了,便问他说:“您需不需要我去给您买点吃的?”

中年男子还是没答话,只是眼中闪过一些疑惑和不解的神色,随后缓缓摇了摇头便又拖着瘦弱的身躯继续往前走去。

北游这个时候大为不解,这人当真奇怪,问他也不答话。于是乎,北游也不再搭理这人,而是一路小跑着去买了一些食物,等他赶回来的时候却不见了这个人。

带着心中的疑惑,北游只好散着步回家。他回家的路上要走过好几个街道以及小巷子,就在一个巷子内,他又看见了那个瘦弱的男人。

棺材铺!殡葬一条龙!

此时那男子正在和店主商量买大一些的棺材,不要骨灰盒。这可真奇怪,这年头都火化,哪还有用棺材的?但是那男子坚持买一幅棺材,老板一看也就不再多言,毕竟顾客最大。那男子点点头,拿了一叠钱给老板,随后便走了出来,刚好和北游碰了个照面。

北游也有些呆住了,但是还是把手里的吃的递给了这个男子。男子突然愣了一些,露出一个难看诡异的笑容就离开了。

那个时候的北游,还根本不懂这些事情。

PS:这章知识点有点多哈,于北游和我的故事也因此而开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