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凶魂镇压馆 > 第94章铁瓮

凶魂镇压馆 第94章铁瓮

作者:六孛岩出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2:14: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那个,大姐,这个是我的机号码,给您留100块,您要是见到这个人的话,麻烦打个电话呼我一下,要实在没见着,这些钱就当您今天给我讲故事的费用了。」

「哎哟,这也太多了吧。」

「不多不多。」

「小伙子还挺有钱,那大姐我就帮你留意着。」

「好嘞!」

磁带在这里空白几秒。

「1998年4月26日,机显示宫先生让我回电话,可能是文管局那边联系上了,他的办事效率很高啊。」

接着磁带里传出来拨打电话的声音。

「宫先生,文管局那边有消息了?」

「嗯,您记下他们的电话,您需要用电话跟他们联系,有人专门回答您的问题。我只能帮到这个程度了,主要里面没太多熟人。」

「这样就行了。那我在什么时间联系他们比较合适?」

「我挂了电话,你直接联系就行。」

「等一下宫先生,我还有几件事得问您。」

「哦您说。」

「1995年的时候,在煅荫路向东方向是不是出过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当时死了七个人,您有没有印象?」

「有啊,才过了三年,而且那么大一场事故,能没有印象嘛。

怎么,您查到这件事跟十字路口这些事有关系?」

「差不多。」

「但是那起事故除了一名死者头部碾压没了,其他死者的头都在呢,所以上次我没提这件事。」

「没关系的,那您还记不记得,那起事故中,最先出事的那辆车为什么会翻车,事故原因是什么?」

「那起事故最先出事的车……我想想啊,那车的司机死了,副驾驶重伤,后来抢救回来了。.

副驾驶醒了之后,我们做过询问,他说司机是突然刹车,他们车速快,然后就翻了。

他当时也不清楚怎么回事,但是出事前的一秒,他听到司机说了声「卧槽」,车就出事了,他感觉司机是看到了什么东西做紧急刹车避让来着。」

「司机没有酒驾?」

「没有没有,现在回忆起来,那起事故也挺离奇的。」

「那之后还有一起事故,就是一辆大卡车冲进了送葬的队伍,那辆车为什么会失控?

还有,那几天那条段路发生了好多起事故,那些司机说看到地上坐着没有头的人,有没有这件事?」

「您是从哪儿知道的,的确有这件事,还真挺邪门的。

那辆失控大车冲进送葬队,我们做调查的时候,司机说是看到左前方地上坐着个穿黄袍子的人,他为了躲避紧急打轮就冲进了右边的送葬队伍里了。

那次事故非常惨烈,后面的那些人和抬棺材的连撞带压的死了9个。

本来我们平时不会信这种说辞,这都是逃避责任的借口,可在他之前,那段路发生多起轻微事故,那些司机都说看到地上坐着个穿黄袍子的人,而且没有头,所以吧,这件事是挺邪门儿的。

我们当时也无法解释这到底怎么回事。后来找人进行道路调查和车辆检查,并没查出什么,更没看到什么无头黄袍人坐地上,所以这件事就那样了。

再后来,我听人说有车祸家属请了一群和尚去那里念经,之后还真没听说谁再遇到这种怪事了。」

「那还有一件事,就是1985年,马路边的民居平房,有一家住户多次撞进去车,这个事儿您了解吗?」

「哈哈,了解啊,这个在我们局里传的可邪乎呢。那些车哪家都不撞,只撞他家。

路况以及路面好好的,司机也正

常,就是快到他家的时候,车就打滑失控,你说奇怪不奇怪,我们派人检查一切都正常的。

而且神的是,那家人后来受不了搬走了,就再没有车撞进去。」

「好了宫先生,我没有啥要问的了。」

「行,那你就给文管局那边打过去吧。」

「好的。」

磁带空白几秒。

「咔哒!……嘟……「嗒…嗒…嗒…嗒…嗒…嗒…嗒」(挂电话后继续按电话键的声音)

「喂?」

「诶你好,宫局长跟您说了吧,我这边调查点事儿,得麻烦您一下,问您一些事情。」

「说了说了,你问吧,我尽量配合。」

「我想知道,1985年,煅荫路修建时挖出好多古尸,其中还挖出一个铁瓮一样的东西,您能具体把这件事说一下,顺便说下铁瓮里有什么吗?」

「哦,这件事啊。那片路段从前是明朝时期的古战场,挖出古尸很正常,不过数量比较多,所以后来政府出资建起了博物馆,就是为了存放这些遗骸的。

你说的那个铁瓮,倒是值得说一说。

我们当初接到消息,说修路挖出古尸让我们派人过去看怎么处理。

当时那边的人并没有提到还挖出了别的东西,所以去了之后,我看到还挖出那么一个铁瓮,就知道可能是刚挖出来的。

但是这个铁瓮盖子被铲掉了,里面全是黑色的液体,我们初步判断是尸液和腐殖酸混合的液体,同时也看出来这是瓮葬,就是拿瓮做棺的一种墓葬形式,也叫瓮棺葬。

现场发现这个东西的那两个工人,说是不小心铲掉的盖子,反正我是不信他们说的,其中一个人袖子都是湿的,他还说里面有尸体,这不是招笑呢吗,里面全是黑汤子,他没伸进去咋知道的。

我们先没理会这俩人,让同事勘察了一下,发现那个铁瓮里面的确坐着一具古尸,而且还是具鞣尸,也就是说,这尸体没腐烂,跟马王堆那位辛追夫人一样。

这一下就有点研究价值了,我们也重视起来了,同时也判断现场那俩人可能是刚打开盖子,伸进去想摸点值钱的东西,却摸到了死人,所以害怕之余啥也没摸到。

我们现场做了批评教育,这俩人也不说话,这件事也就那样了。

然后我们把这个铁瓮里的液体收集进瓶子里,才把它搬回了局里。」

「您等一下。」

「啪~」秦丁放入了第四盘磁带。

「可以了,您继续说。」

「等搬回去后,我们发现这瓮里不但有鞣尸,整体这个事儿还有些特别。

第一,这个瓮是铁制的,一般这种葬法都是用陶土烧制陶器,而且是有墓葬规模的,但是从现场看,它好像就是挖了个深坑埋进去的。

不过正因为是铁质的,盖子口当初也是浇筑死的,里面的液体不一定是什么,可能是某种防腐物质,所以尸体才不腐。

第二,瓮里面放着尸体,但是奇怪的是,尸体没有头。古代人可都讲究留全尸,没有头下葬一般视为不会有来世。

第三,瓮盖上或者瓮底部没有出魂孔,就是让死人加速投胎的一个象征性的东西。

当然了,铁瓮里面全是黑色液体,尸体也没有腐烂,足以说明它没有漏点。不过,用铁瓮葬人,的确还是有些奇怪。

我们同事对这方面有研究,他是这么解释的,瓮里的尸体因为没有头,无法成为全尸,所以按照古代迷信来说,这人就投不了胎,所以没有设出魂孔也合乎情理。

另外用这种瓮下葬尸体,可能就是为了起到不腐。

之后我们对那具古尸

进行了研究,也寻找了下他的身份来历。

这具古尸被取出时,身上还穿着衣物,让我们吃惊的是,他穿着的是一件黄色僧袍。

这说明这具尸体生前是位僧人,这让我们一下想起,历史上很多高僧圆寂之后,都会采用的瓮葬缸葬,俗称坐缸。

但高僧用这种墓葬形式,一般都会保持干燥,使尸身不腐而且还能保持原貌,修成金身。

可这具尸体却是泡在液体里,而且没有头,所以这就显得有些神秘了。

我们对这具古尸进行了处理,发现整个尸体的皮肤都还有弹性,内脏也保存完好,跟马王堆出土女尸差不多,就是一具鞣尸。

但是这具古尸背后的皮肤上,却纹刺着一个图案,看起来有点诡异。」

「什么图案?」

「是一个道符的图案,但是不知道是哪一派的道符,也不知道起到什么作用。

如果这具古尸生前是僧人,背上刺有道教图案而且还是道符,这就很值得猜想啊。

是为了让身体不腐用的某种道教方式?还是说他其实就是一名道士,只不过穿着僧袍下葬,再或者……反正有很多种可能吧,我就不一一说了。

为了能解开这个迷,我们还把拍有道符的相片拿给道教人士来辨认,结果没人知道那是什么符,用途更不清楚了。

但是,有那么一个老道士提醒我们,让我们别随便再动这具古尸了,也不要涂花或者对那图案进行研究,说那图案有可能是某个失传的道符,是用来镇尸的,还告诉我们不要展出这具古尸,以免招来什么祸端。

说实话,老道士说得挺有道理,不过我们这些搞文物考古的,是崇尚科学的,所以也就半信半疑吧。

再说那个年代局里技术手段还很落后,也没有太多信息资料来深入研究那道符究竟代表什么含义,有什么作用,而且无头尸展出确实有些不太好,最后也是怕出什么纰漏再担责,所以就把铁瓮和古尸放到地下室了。

反正古战场博物馆说白了,就是为那些古尸找个合适的地方安放而已,研究价值并不是很高。」

「这具无头古尸的身份也没有查出来吗?」

「那可不太好查啊。铁瓮里除了这具古尸,并未找到任何关于其身份来历的东西。

不过吧,我们根据那件僧袍款式来看,那是明朝时期特有的僧侣服饰,所以当时我们从一些本地的县志以及记录的史书中去找寻了些线索。

还真别说,最后我们在一本明朝的府州县志中查到一段描述。

说是在万历三十六年,有一位巡按来到这边,去驻守军中调查,查访到一件冒功请赏的勾当,性质非常恶劣。

涉事的军将名叫童贺年,声称自己斩获了无数首级,并且还将首级一一带回,不过这些人头面目被毁无法辨别。

这位巡按觉得蹊跷,事先已经摸清了底细,带上这个人一起回到战场上,把他杀死埋葬的所谓敌人尸体挖出来,结果都是无头的明军尸体,数量多得吓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