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玉帛金鼎 > 第三十四章 给肚子一个说法

玉帛金鼎 第三十四章 给肚子一个说法

作者:南华山17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2:14: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汤山考虑了几天之后,真的跟着陈瑜生去杀猪了。

原因有二。一是他反正无事可干,天天街头瞎转悠不是个长久之计;二是他觉得,也许猪杀多了,真能把自己晕血的毛病治好,进而心也跟着练硬了。

而且,屠夫嘛,形象上总是让人畏惧三分。汤山自我感觉,他浑身上下最缺的,就是让人畏惧的气息,所以在街头常被人欺负。

杀猪对陈瑜生来说,是个门槛比较低的行业,因为他爹以前就是个街头屠夫,在他十五岁那年死掉之后,留下一套职业刀具,只需稍加收拾,就可以开工了。

陈瑜生其实早有继承父业的打算。他表面上像个痞子,内心却是个孝顺儿子。看着母亲每天卖点小菜操持这个家,他早就于心不忍。十九岁了,既然读书不成,也该有份工作养家糊口。

但杀猪这种既需要技术、又需要体力的活计,一个人很难成事,就像医生做手术,一个主刀的,还得有助手。于是陈瑜生拉上汤山,让其做屠夫助手。

陈瑜生的看法是,汤山晕血不能动刀子,在后面抓住两条猪腿总可以吧?宰杀后处理猪下水,问题应该也不大。

陈瑜生是个屠夫二代,汤山则是农民二代。都是这个社会底层的苦逼分子。两人相邀一起去杀猪,既有同病相怜的意思,也算是抱团谋生之法。

这段时间,汤山像中了邪一样,天天窝在家里琢磨象棋;而陈瑜生到处撩妹的同时,却在暗中调查杀猪行业的前景。

陈瑜生发现,现在的杀猪行业,远不是当年他爹在世时的那个样子。

那时养猪还没完全产业化,杀猪也没有完全进入工业程序;而现在,养猪全在养猪厂,杀猪全在屠宰厂,街头基本见不到单干的屠夫。

菜市场猪肉摊前站着的,看上去一身杀气,实际不过是卖肉小贩,并非真正的屠夫。现在的城市里,想做一个单干的真正屠夫,其实是很难的。

首先,即便你有办法从养猪厂沽出一头猪,自己杀掉,处理干净,也没法在街头一斤一斤地卖掉。先不说你能否拿得到食品监管部门的卫生许可证,菜市场的摊位,也不是你想摆就摆的。

要是没有足够的钱向街头老大交租金和保护费,掀掉你的摊位,没收你的猪肉,还算是轻的,弄不好被暴打一顿,断手断脚都有可能,而且还无处可伸冤。

白道的人会问:谁他妈让你无照经营?

黑道的人会说:谁他妈叫你不懂人情?

要做屠夫,城里显然没有陈瑜生的立足之地。但在郊区和农村,仍是一片开放的广大市场。而且,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哪个年代都不过时。

近几年来,人们生活水平高了,不管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都开始对养猪厂供应的猪肉有意见,认为吃饲料和打激素长大的猪,不但味道不好,对身体健康也不好。

人们感叹,还是以前农村猪栏里吃草长大的猪好啊,又美味又营养丰富。

现在的农村,还偶有人家会养猪;以前叫家养猪,现在名声和地位都有了提高,叫有机猪。卖得比饲料猪贵一倍不止,还得排队争抢。

其实所谓的有机猪,水分也颇大,你又没有全程监控,他偶尔吃个饲料打个激素什么的,根本就看不出来。吃到嘴里,只要事先有个心理暗示,也感觉不出味道有多大的不同。

农村人家养一两头猪,长成之后,基本不会送到屠宰厂,原因有两个:一是屠宰厂都是批量宰杀,一两头人家还不爱收,况且你又要价太高;

二是农民也不愿往屠宰厂送,那地方太黑了,弄不好五百斤进去,出来只剩四百五十斤。

所以家里有猪的农民,还是愿意雇屠夫到家里来宰杀,或者将一整头沽给屠夫。

前一种方法屠夫只拿工钱,不承担卖肉的义务,杀一头猪再处理干净,工钱一百多到两百不等;后一种是屠夫挑担卖肉,自负盈亏,多数时候赚得更多,偶尔也会眼光失准,赚到的还不够一天的工钱。

陈瑜生想法是,这两种方式应该兼顾着干。干得顺手了,哪种赚钱干哪一种。

应该说,陈瑜生考虑问题还是比较全面的,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都算是个脚踏实地的人。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长相,居然成了他们做屠夫的最大障碍。

这年九月的一天,十九岁的陈瑜生和十七岁的汤山,前者扛着长钩,后者挑着刀具,向离枫林镇十里的一个小村子出发。

他们就这样开始了杀猪生涯。

一路上,陈瑜生和汤山吸引了很多途人的目光。人们不知这两个年轻人搞什么名堂,全副武装在路上晃荡,还一脸严肃,满身杀气,看上去像是专门给人找碴的样子。于是全都绕道而走。

有人甚至打算报警,因毕竟没有实际的犯罪行为而作罢。

陈瑜生和汤山来到一个叫做“横石村”的地方,村民像是见到鬼子扫荡,躲避不及。后来有一个村长模样的人,壮着胆子过来问道:

“两位小伙,打哪儿来呀?进村有何贵干呢?”

问得相当客气,而且用语还是半文不白,其实就是胆颤心惊的表现。

汤山一路上被人看着,像看怪物或恶人一样,也有点心虚,答话便语无伦次:

“啊,我们啊,是从城里来的。”

不但底气不足,而且水准大跌,完全失去了他平常老气横秋的样子。

陈瑜生却是做过市场调研的,知道杀猪就得有杀猪的气势,而气势,首先得体现在语言上;不需要一张嘴便很黄很暴力,起码你得中气十足;而中气足,嗓门大则是首要条件。

于是,陈瑜生瞪一瞪眼,刻意粗着嗓门道:

“干什么?没见我们家伙齐全啊?肯定不是来杀人就是来杀猪的嘛。”

汤山见陈瑜生用语太过鲁莽,不像个做生意的样子,在旁将其衣角拉了一下。汤山的看法是,即便是杀猪,也得讲究和气生财。他赶紧讪笑解释道:

“我们是杀猪匠,请问,村里有没有猪需要请人杀的?”

村长模样的人恍然大悟,上上下下打量两人:“噢,你们是屠夫。可看着不像呀。”接着双手一摊,“年纪轻轻,细皮嫩肉的,哪儿有点屠夫的样子?”

陈瑜生刚要答话。这时旁边恰好走过一个流里流气的中年男人,接口道:

“你们两个毛都没长齐,还敢来杀猪?我看是被猪杀还差不多。”

汤山转头一看,此人四十上下,尖嘴猴腮,下半身裤脚一长一短,上半身衬衣没一粒扣子,敞开着满胸的排骨,完全一副吸毒犯的模样,说话又阴阳怪气,很有点挑衅的意思。

汤山知道遇上不正经人物了。乡下的二流子,通常比城里的小痞子更难缠。一个处理不当,就要重演《水浒传》里杨志杀牛二的戏码。

陈瑜生没读过《水浒传》,却是个暴脾气,见此人一副欠揍的样子,竟敢嘲讽自己年轻不成事,又想到做屠夫第一天,绝不能灭了气焰,否则以后的杀猪工作很难开展,便怒吼道:

“人我都敢杀,还不敢杀猪?要不要在你身上捅一刀试试?”

普通人都会被这话吓住,然后噤声离开。万没料到此人还真是个十足的“牛二”,见陈瑜生斗气,正中下怀,也撒起泼来,拍着胸前的排骨,斜眼叫道:

“来呀,朝这儿捅,不敢捅你就是狗娘养的。”

陈瑜生大怒,扔下钩子,从汤山挑着的担子里,操起那把两尺长的屠刀,就要往前冲。汤山见状大惊,哪想猪没见到一头,却先跟人干上了。赶紧撂下挑子,一把将陈瑜生拦腰抱住。

对面村长模样的人也赶紧将瘦猴男往旁边推。但瘦猴男见有人相劝,安全有了保障,更加嚣张,嘴里骂骂咧咧,还张牙舞爪,作势欲扑。

陈瑜生比汤山高大,也比汤山健壮,腰身一扭,便将汤山甩到一旁。走上一步,照着瘦猴男的面门,手起刀落,便砍了过去。

汤山吓呆了。村长模样的人也吓呆了。谁都没料到,三句话不合,便真动了刀子。

陈瑜生一刀砍过去,瘦猴男吓得倒退一大步,于是刀风过处,将瘦猴男衬衣削下了一大片。瘦猴男原是本性使然,想借机撒一回泼,哪知陈瑜生在他的地盘上,竟敢真的持刀砍过来。

瘦猴男气焰立时熄灭,转身拔腿便跑。陈瑜生提刀直追,追过两百米之后,才转身返回,嘴里依旧愤愤不平的骂道:

“我靠,有本事你别跑,看我不把你大卸八块。连肚子里的下水都给你弄得一清二楚。”

村长模样的人向陈瑜生讪笑道:“这人不太正经,你别跟他计较,你别跟他计较。不过,年轻人也别一言不合就动刀子呀。”

陈瑜生将刀在空中挥了挥,蛮横地说:“我是屠夫,不动刀子动什么?”

村长模样的人见他如此气势,知道说什么也没用,悻悻地掉头而走。

经此一搞,猪肯定是杀不成了。于是两人收拾家伙准备离开。走过村巷,很多人便躲在自家门后探头探脑,还有人把原本在路边玩的小孩,赶紧往家里抱。

来到村口,汤山埋怨陈瑜生:

“你他妈的不会是真想把人家给砍了吧?哪根筋搭错了?咱们是来杀猪的,可不是来杀人的。”

陈瑜生嗤嗤发笑:

“吓唬他一下,否则以他那副身板,怎么能跑过我?这种二流子,一旦缠上,不把他气焰压下去,很难脱身的。”

汤山还是不满:“你把他吓跑了,这村生意也没法做了。”

陈瑜生倒是很淡定:“你懂个屁,这么一搞,村里绝大多数人会对我们刮目相看,以后大家都知道,咱们两个,是连人都敢杀的屠夫。”

汤山被逗笑了:“一言不合杀人的是你,可不是我。”

陈瑜生忽然站住,像看怪物一样,将汤山从上看到下,然后摇摇头表达不屑:

“你什么时候才能长点青春痘出来?”

汤山一愣,很久没反应过来:“我靠,扯哪儿去了?你长个青春痘也能自豪?”

陈瑜生解释:“知不知道,就因为你这张脸太秀气,人家才不把我们当屠夫。”

汤山啼笑皆非:“这还怪上我了?”

陈瑜生叹了口长气:

“我现在才知道,干屠夫这一行,跟干演员一样,都是靠形象吃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