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玉帛金鼎 > 第三十一章 新仇旧恨

玉帛金鼎 第三十一章 新仇旧恨

作者:南华山17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2:14: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个学期发生了两件事。

第一件与汤山直接相关;第二件事人们私下议论,认为也与汤山有关,而汤山不但疾口否认,后来与朋友陈瑜生提起此事,还恨恨不平地说:

“他妈的,我倒希望此事真是我干的。”

第一件事发生在开学不久,周老师又打人了。这事本来稀松平常,惟一的不同是,他这一次出手比较重。准确描述的话,周老师这一次打学生出的不是手,而是脚。

周伟良一脚将一个学生从二楼踹到一楼,原因仅仅是,这个学生中午来得太早了,在教室里与几个同学玩闹,吵得他无法睡午觉。

睡眠不足的周老师,愤怒之下,第一次踢出佛山无影脚,可又没掌握好分寸,使得该名学生沿着楼梯滚下来,躺在地上一整个下午没站起身。

事实上,这名学生重新站起来走路,是在两个月之后。因为医院的诊断表明,学生的小腿严重骨折,治疗后还留下了终生后遗症,两腿长短不一,慢慢走路不明显,跑步时身体摇摇晃晃。

这个倒霉的学生,就是汤山。周伟良并不知道,伤者与上学期惟一及格的优秀学生是同一个人。

此事要是发生在今天,无论落到哪一个学生头上,家长都不会善罢甘休。但发生在那个时候,而受害者又恰恰汤山,事情就变得微不足道。

汤山的父母虽没离异,但早已分居,形同陌路,他跟着年迈的祖母长大。

摔伤那天,汤山的酒鬼父亲倒是怒气冲冲地赶到学校,声言要讨个说法。

行凶者周伟良一开始极为嚣张,嘴里满是川味粗话,试图以气势压住对方。但刚“日”没几句,汤山的父亲忽然提起酒瓶子,从一楼扔到二楼,砸在周老师宿舍的门框上,嘴里喷着酒气吼了一声:

“狗娘养的,信不信我挖个坑埋了你?”

周伟良再不敢言语,缩在房间不露面。后来校长出头,将满身酒气的汤山之父劝了回去。受害者的讨回公道之路,也就走到这一步为止。最终没有任何说法。

再说说本学期的第二件事。

三个月之后的某一天,周伟良吃饱喝足在村里闲逛,凡见到面貌周正的女性,便走上前热情打招呼,这回不是四川腔的粗话,说的也不是本地方言,而是普通话:

“美女,要不要聊聊天?”

听着温文尔雅,但句子却不是周老师自己原创的,明眼人一听就知道,他是将城里人在网络上撩妹的路数,直接搬过来调戏村姑。

周老师的搭讪套路,当然不止这一句,如果喝了几杯酒,或者哪个村姑回眸一笑,给了他无穷的信心,他也会说英语。有时转过一个屋角,他冷不丁蹦出一句:

“Hello!”

乡下人没见识,这么一句洋文经常把人吓得落荒而逃。

因效果不佳,周老师又改变策略,用了另一个更为简单的招呼语“Hi!”,再辅以双手一摊的动作,或一脸无辜地耸肩,往往能把一两个傻大姐逗得咯咯直笑。

后来村里有学问的人士统计过,周伟良老师说过的英语单词,一共只有四个,除了上面的两个招呼语,还有“Yes”和“No”。

说“Yes”的时候,大点其头;说“No”的时候却不是摇头,而是伸出右手食指,在人家眼前左右摇晃。

这天,周伟良在村里使尽浑身解数,说完了曾经练习无数遍普通话和英语,收获却不大。毕竟那是农忙时节,没几个村姑会无聊到在巷子里瞎转悠。

直到夜幕降临,他只好灰溜溜地回学校。

周伟良走到村口,突然冒出几个黑衣人,用蛇皮袋子往其头上一罩,接着就是一顿拳打脚踢。有坏蛋用板砖在其头上拍了三下,还有力大无穷者,用棍子在他胸腹间猛捅了无数回。

袭击者还算是比较厚道,周伟良手脚完好,不但没残,事后还能连奔带跑回到学校。清点战场,脑袋两个口子一共缝了十五针,胸前肋骨断了两根。

周伟良带着哭腔报了警。

此事惊动了公安局和教育局,前者发誓严惩真凶,后者在媒体面前大发感慨,不外乎世风日下,人心浇漓,居然连老师都打,叫人情何以堪。

但是,两部门调查来调查去,无奈地发现,案件只有受害人和作案地点,找不到犯罪嫌疑人。

周伟良自己甚至连作案工具都说不清楚,一会认为是板砖,一会又觉得似乎是块顽石;一开始信誓旦旦称人家手里拿着木棍,转头又改口说不对,应该是铁棍,否则他的肋骨没那么容易断。

可在作案现场,这几样东西都没找到。

此案最终不了了之,成为方圆十里至今未解的最大谜案。

后来人们对此案有过各种传言和猜测,其一是认为这场袭击与汤山有关,动机就是复仇。

但这个说法并未被警方采信,毕竟那时的汤山,只不过一个七岁的孩子,腿脚尚未完全复原呢,直接参与绝无可能;要说他自己不出面,却纠集这么多个成年人替他复仇,更是无稽之谈,谁能相信他有这份号召力?

当然了,孩子没本事出手,汤山他爹却具备作案的动机和能力。但这一点也被警方推翻了,因为汤山他爹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据:事发之时,有目击者称,他在自家后院里醉得一塌糊涂。

另一个说法更为可信。周伟良常在村里调戏村姑,惹怒了人家的老公,男友,或者未成年少女的爹,这些人自动自发地组织起来,策划了一次完美的袭击行动。

无论如何,此案成了周伟良人生的转折点。这年暑假过后,他辞去了教职,回到城里,没再去找正经的工作。

周伟良以东城为根据地,开始了街头拼杀的生涯。凭着当过兵的体魄,再加上做过老师的智慧,短短一年时间里,他便开始暂露头角。

当年枫林镇最著名的一场械斗,到现在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械斗发生在深夜,械斗的一方是十几个着装统一的年轻人,每人手上一根铁棍,出手全是专业招式,连走路的步伐都是那么整齐。这十几个人,直把对方三四十人打得哭爹叫娘。

一夜之间,枫林镇的江湖面貌为之一变。

后来江湖上传言,这十几个年轻人,是周伟良从外地专门召集而来的战友。

几年后的某天,周伟良在打残了另一个著名人物之后,成了东城一带最大的扛霸子。顺利成章地控制了东城非法的赌场,以及合法的小贩摊位,前者暗中抽水再加高利贷,后者明着收租金。

又过了两年,周伟良买摩托车建豪宅,把旁人羡慕得直流口水。街头传言,他上通官场,下达贩夫走卒,才能混得如此风生水起。

通不通官场没见到什么实证,与贩夫走卒的关系,却是大家明眼所见。他每次从农贸市场的小贩摊位前走过,人们争先恐后地大声叫着“伟哥”。

一开始周伟良很享受“伟哥”的称号。

他是看着香港黑帮片长大的一代人,知道单名后面带个“哥”字意味着什么,听上去要多拉风就有多拉风,比之官场上的人姓字加官位再带个“长”字,更加让人敬畏。

后来,周伟良在一些药店、成人用品店门口的广告纸上,看到自己称号出现的频率相当高,这才反应过来,“伟哥”两字经不起仔细琢磨,听起来威猛无匹,事实上叫多了,反而让男人的某项功能大打折扣。

渐渐地,这两个字便成了他的心病。

周伟良再次从小贩摊位上走过,小贩点头哈腰跟着叫“伟哥”,他便奋起一脚,将人家摊位踢翻,骂道:

“日你妈,叫我良哥。”

小贩满心委屈,不知哪里得罪了这位大神,只好一边捡地上的菜帮子,一边赶紧改口道歉:

“不好意思啊良哥,对不起啊良哥。”

此后人们当面都叫他良哥。

可是,“良哥”又与“娘哥”同音,客观地说,周伟良从里到外一点都不娘,甚至有点野,但称号里带个“娘”字,总归不太男人。于是,“娘哥”二字,不久又成了周伟良的心病。

然而这回没法改了,自己吐出的痰不能重新舔回去。

再后来,在别人一步一趋点头哈腰叫“娘哥”时,周伟良总是会无端地满脸怒容。

其实,在背地里,周伟良被人叫得最为广泛的外号,是周扒皮。

绝大多数人不知道这外号的源起,只有汤山清楚,那是陈瑜生取的,直接抄自小学课本上的《半夜鸡叫》。没什么创意,而且太不尊重原作版权,然而大家就爱这种叫起来上口的俗名字。

于是,周伟良在大家的私下谈论中,什么哥都不是,只能成为周扒皮。

周伟良一直不认识汤山。

原因之一是,汤山从孩子到成年人,相貌改变较大;原因之二是,周伟良人生经历太过丰富,他怎么会记得,曾经教过的惟一一个及格学生,同时又是被自己踹过一脚、落下残疾的顽童?

汤山却一直记得周伟良。他看着周老师变成城里的伟哥,又自称良哥,最后成了朋友口中的周扒皮。

多年来,汤山心中的仇恨一直没能释怀。只不过,他一直找不到复仇的机会。

这一次,机会终于来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