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梦境异闻录 > 千代冬第三次任务——雨霖铃(1)

梦境异闻录 千代冬第三次任务——雨霖铃(1)

作者:浮生辞清欢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2:13: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我叫姜娴,是礼部尚书姜有文最小的女儿。

家父连得四子,好不容易得了个女儿,就是我的五姐,可惜五姐命薄,未满一岁便离开人世。

过了两年,我出生了。乳母说我出生那天是冬至,一年里最冷的一天,可神奇的是,母亲闺房外的那株桃树却凌寒绽放,桃花香气夹杂着我的哭声,回荡在姜府。

家父为我取名为娴,他希望我作为女子,这一生无忧无虑,安闲自在。

忘了说了,我是一名捉鬼天师。

你一定很诧异,我礼部尚书之女,出生于书香门第,为何做捉鬼这一上不得台面的事情,家族不会蒙羞吗?

那就让我来细细说与你听。

因着我是府里唯一的女儿,出生时又带有异象,家父特地请算命先生卜了一挂,那先生说:“此女命格奇特,天地混元,灵气天成,必有大福。”

于是在我百日宴上,家父让我自己选择日后的路,无论是做个大家闺秀,皇亲贵戚,还是说做个寻常儿女,相夫教子,无论我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是说歌舞戏曲不务正业,只要是我选择的,他都支持。

见证我选择自己人生命运的人很多,就连大哥的妻子——当今圣上最宠爱的女儿清平公主也在,所以此等决定,必是板上钉钉,毫无余地的。

家父说,我踢开了将自己围住的十八种东西,横冲直撞地奔向八仙桌,伸手扯了扯墙壁上的一幅画像,随后捡起被撞掉在地上的一面铜镜。

清平公主连忙上前抱住我,轻柔的为我擦去额头上的污渍,笑着说道,“我们娴妹妹,竟是喜欢这鬼镜,还摸了摸那白无常的画像,想必——是想当一名捉鬼天师了。”

众宾哗然,母亲自是一百个不愿意,就连四位哥哥也说这算不得数,家父却谁也没听,只是将那墙壁上被我摸过的画像取下来给我看,“阿娴你再看看,你告诉爹爹,喜欢这个人吗?你喜欢手上的这面镜子吗?”

后来清平嫂子说,我小手在白无常的画像上摸来摸去,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口水直流,还弄脏了她新做好的衣裙。

“后来你还把我裙摆扯碎了,于是我忍痛割爱,把这条裙子给你了做围兜,围住你那口水哈喇子。”

“于是爹爹真的应允了?”

“你这不是废话么?不然的话,你成天背着把破剑,袖子里随手摸出的不是铜钱是纸钱,这样子还不得被父亲打死。”

“也是。”

姜家的女儿百日宴选做了捉鬼天师,这事一时成为京城的饭后闲谈。

好在本朝并不排斥捉鬼天师这一职业,天子甚至每年会给捉鬼除妖最多最为优秀的天师封赏,因而百姓们不仅不反感我做捉鬼天师,甚至还热络地给家父介绍有名的天师给我当师父,有的还送来珍稀的捉鬼道具。

家父精挑细选,深思熟虑,最后是那为我批过命的算命先生前来拜访父亲,告诉他有一人愿为我师。

家父甚是信任那算命先生,于是将我送去了先生所说的地方拜师。

家师封号九鬼,据说是钟馗的后人,捉鬼本事一流,我跟随家师学习十二载,也算是浸染其成七八分。

十五岁那年,我拜别师父,临走之际,他赠与我一把剑,据说此剑乃阴间之物,是钟馗来往三界时从阴间带走的,随后此物存于人间,乃是师门传承之物。

我接过剑细细打量,那是一把极好的剑,剑鞘纯白犹如雪,出鞘之时脆音余响,轻轻划动似将空气割裂,实在是极中之极。

我问师父此剑可有名字,他摇了摇头,“此剑虽为师门传承,然其乃阴间之物,煞气极重,饶是我等,亦不敢御之。你命格奇特,可压住此剑煞气,故而为师将它赠予你。”

“你既是它的主人,便为它取个名吧。”

我沉默片刻,脱口而出,“如此,便叫它霜雪罢。”

师父面色有异,却未曾说起什么,只是点了点头,“霜雪……他……好,极好的。”

于是我下了山,准备一路捉鬼除妖,回到京城。

只是,手中握着的这把剑,让我心绪不宁。

不假思索的名字,虽和此剑极为相符,却不知为何,心脏一阵阵抽搐,仿佛这个名字的背后,有一段很痛苦很痛苦的回忆。

痛苦地让人窒息。

//

师门自梦山半山腰处建成,钟天师亲自提笔的石碑便是师门的入口,当年家父送我前来拜师,便是在这块石碑处道别的,如今我要离开师门,自己在江湖闯荡一番,师父嘱咐我,定要拜别这块石碑。

我虽说不解,可十二载拜师门下,对师父的话也是不疑有他,左右师父不会害我,便也循了师父。

梦山终年烟雾缭绕,在师门这些年,我极少看见风和日丽,天朗气清的日子,十二载也不过寥寥几次,绝不过十。

可我离开这天,却是个绝无仅有的好天气。

我时常因为雾气深厚而看不清石碑上的字,有时想要用手触摸着来知晓到底石碑上刻着什么,可每当我想要触摸石碑的时候,石碑就像是长了脚一样向后退去五六米,我再次接近它再次后退。

师父说,这块钟天师留下的石碑,非人间凡物,乃蕴灵性,附有神力,庇佑守护着师门。

迷雾于我面前散尽,我终于看清那块石碑,就在看见它全貌的那一刻,手中的霜雪似乎振动了一下。

我的心也随之刺痛一下。

那是极好的字,潦草却不失美感,笔锋犀利,可见其人心性。

只是这内容,却令我颇为不解。

——愧。

钟天师钟馗,只是刻了个愧?

不是馗,不是槐,而是愧。

大概是他此生一直愧对一个人罢。

不知为何,我脑海中突然冒出这个念想,无由来却又不觉得荒谬,就好似这是事实一般。

“徒儿姜娴,拜别师门上下,愿师父万安,愿师门永昌。”抛开这一闪而过的悲伤,我朝着石碑跪下,磕了三个响头,当我再次抬起头来,石碑和那九九八十一阶的石梯,却全都消失在我眼前。

是了,我与师门缘分已尽,此后造化,均由己身。

梦山距离京城足足有半月路程,还是以十日水路到达金陵,随后五六日快马加鞭的速度来算的。我既是出师历练,自是不用赶路,更不会走那平坦顺遂的水路,我决定从梦山先赶往江南,再一路北上,前往京城。

我下山之时,乃是初春,恰逢万物生长,天地混元,至阴至阳,皆在人间。

是风光无限好,也是鬼魂祸人间。

行了一日有余,我一过了两座山,梦山早已被翠绿遮蔽,即便还能看见,也终归是我回不去的地方,无需留念。

浮云遮日,云霞渐浓,是以今年的第一场春雨。

春雷阵阵,电光火石,雨点纷纷落下,砸的人生疼。我也不敢在山中前行,怕了那山石滚落,以我这蹩脚的轻功,怕是连鬼怪的影子还未见着,自己便先成了一缕芳魂。

我寻了一山洞,确定了其不是单向洞口,即便一边不幸被山石堵住,我也可以从另一侧逃出,不会耗死在这封闭的山洞里。

这场雨,下了整整一天。我伴着熊熊燃起的篝火,找了个舒服的姿势睡去。

我做了个很奇怪的梦。

我看见了火红火红的彼岸花,远远的望见一座石桥,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端着碗汤,正笑着。

我看见一座金碧辉煌的大殿,主座上的玄衣男子威严庄重,他身后站着一个白衣男子,手里还拿着本书。

我看见一黑一白两个模糊的身影,缓缓向我走来,清脆的铃铛随风摇动,夹杂着温柔地声音:“清清……清清……”

“醒过来!”

随着这歇斯底里的嘶喊,我感觉到周身的寒冷,有如沉入冰冷的湖水里不见天日,直击灵魂的一颤。

我忽的惊醒。

大雨依旧在下,我却发觉了一点不对劲。

一直燃着的篝火不知何时熄灭了。

我起身探查那堆枯木,数量很足,不可能是燃料不足而熄灭。我专门选在背风处,也不可能被风吹灭。

干燥的地上,一滩滩水迹引起了我的注意。

有人闯进来了。

我抄起地上的霜雪,顺着水迹的方向走过去。

行至踪迹的最后,却是无人。我点燃火符,明亮将黑暗驱尽,只见得一片荒芜。

没有人。

我叹了口气,看来是山中的动物偶然避雨,又因我梦魇,吓得躲了去。

我重新点燃篝火,守着这无边的夜色和无尽的雨声,意识逐渐朦胧。

//

日光浅淡铺了满地,我醒来时嗅到了泥土的清香,潺潺的溪水动人心弦,雨后的天空格外湛蓝,我出了山洞,只见森林间一片朦胧,美得摄入魂魄。

我四下探寻,又凭着模糊的记忆,找到了来时的路,举目望去,太阳正好,借着太阳的方位,我分辨出东南方,抄着霜雪便继续赶路。

约莫半日路程,我却发现自己似乎并未离开这座山,这倒是让我有些诧异。

下山之前,我便已决定好自己的行路方向,因着翻山越岭,我特意翻了游记杂书一类的,了解了梦山周围群山的状况。

我没记错的话,现在所在的这座山,叫桃山。《俊阳杂记》中曾说,“梦山东行日余,三山夹水,粉黛映日,翠青遮眼,是谓十里桃林,是以桃山为名。”

桃山并不大,昨日我已行至山顶,因着暴雨躲到了山洞,今个儿上路,是寻了昨日上山方向的对向,一路下山而行。照理来说,我应该已经离开桃山去到樱山,可是我却又转到了先前栖身的山洞前。

我拔出霜雪,在树上刻了两道痕迹,怕遇到怨念较深比较棘手的鬼,我刺破指尖在痕迹旁又画了咒符。

我扯了手绢来包扎手指,霜雪回鞘,我朝着东南走去。

约是一个时辰,我眼前出现一棵高大的树木,上面的刻痕和血迹显眼至极,我便明白自己又回到原点了。

是鬼打墙无疑了。

我索性坐了下来,细细梳理这两日之事,将来龙去脉理清楚后,我笑了笑,将霜雪拿在手上,做出随时拔剑的准备,再次朝着东南方前行。

前行数百步,我警觉地停住步伐,环视四周,随后轻轻一笑。

“阁下,既是躲藏了这么久,倒也没意义,不如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以真面目示人吧。”

“呵呵……钟馗后人,也不过如此。”我话音刚落,身后便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我微微偏过头,余光中见得一道白影从树中走出来。

“你道行颇深,在这桃山待了不下半百,初入我栖身的山洞时,余下水渍,我只当你是善类。而如今——”我边说着边拔出霜雪,一个后仰脚蹬地,仰头朝着那白影刺去。

“啧,竟然是纯阳剑法,真是难缠。”朝他刺去我才看清他的面目,那是一个花甲之年的老者,双目之间有红色印记,他双手已经不是寻常鬼魂那般类人,而已是骨刺剑。

他双手于胸前交叉,十指硬生生将我的剑式挡住,他向前一推,我竟感到一阵煞气扑面而来,惊地我连忙后越远离那老者。

还未定身,老者右手五指合一,变成一把黑色的骨剑朝我刺来,我右手一抬将他的剑方向打歪,随后松手,右手结符,左手抓住下落的霜雪,同时出招。

“好一手偷天换日。”那老者看上去轻松躲过,还有功夫点评我的招式。

“多谢阁下夸奖!”我朝他冲过去,他双手挥舞这着,一根根骨刺朝我袭来,我一边用霜雪格挡,一边悄悄念咒结印。

“封——”顿时八方出现金色符文,朝着老者飞去,他左右来回躲闪,身形虽矫却不及八方,被三个符咒打伤。

老者那可怖的十指霎时变回同寻常人一般。

“你竟有如此能力?”他显然没想到我的咒符如此强劲,其实这也怪不得他轻敌,当年师父教我符咒之术,曾说过,符咒源于心,其力由心而起,而心之无常,最是难言。

在我修成符咒之术前,同辈中最为出色的是雪扇师姐,她花了三月透悟,对于十二支鬼咒符的运用,可以做到同时召出六支。

然师父教授我之时,仅用了十五日,这令师门上下大惊,更不可思议的是,我召出了八支鬼咒符。

雪扇师姐与我比试一番,遗憾落败,留下一句匪夷所思的话。

“果真如此,你倒也不辱没了他一番心意。”

师父说,我是个不可多得的奇才,此身天赋,此生遭遇,皆有天意。

我亦觉得自己运气太好,就像是前世被人亏欠太多,生死簿命定要将其弥补回来。

这个想法是一念之间,没有由来,却又觉得顺理成章。

在我恍惚思绪之间,那老者遁入树中,企图逃走。

我划破指尖,凌空作符,手指之处符咒飞去,竟是在棕色的树干上留下了灼烧的痕迹,我听见一声痛苦的低咳。

四周的景色模糊起来,老者苍老而又阴沉的声音响起,“老夫小瞧你了,不愧是钟馗亲传后人,此般咒符之术,高深莫测啊……”

“巨树阵,阁下怨气竟如此之深,在这桃山苟且偷生这般年头。不过今日既是遇上了我,便要替天行道,为民除害。”我举起霜雪,辨明方向,朝着某处刺去,然手中的符咒,却朝着身后飞去。

“声东击西,好东西。”老者听上去有些吃力,却还故作轻松地来点评我的攻击。

二三十个回合后,我发觉了一丝不对劲。

举目望日,日头正好。

可是两个多时辰前,就是正午太阳正盛之际,我耽误此多时间,而天空却未曾有变。

是障眼。

从老者现身就一直觉得违和之处,终于被我想起。

可似乎已然晚矣。

日暮西沉,晚风轻抚。

鬼夜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