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通幽者 > 第五十七章 路途再长亦是归乡

通幽者 第五十七章 路途再长亦是归乡

作者:半间房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2:13: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绿皮火车隆隆作响地行驶在荒凉的平野上。

苏棠雪靠在窗边小憩,苏誉坐在边上闭目沉思。

如今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暂且只能按照苏棠雪提供的线索去调查。

李天斗和吞灵都留在了家里,事情一日不解决,家中的危机就需要他们留下来应付。

苏誉揉捏着鼻梁不禁深深叹了口气,王侯走了之后他一直绷紧着神经,很缺乏安全感。

偷偷瞟了一眼女孩,先前虽不是无端的猜忌,苛责的言语却也伤了人。

苏棠雪微微缩了下身子,车窗的倒影里她看到了苏誉的目光,眼睛却依然直视着窗外。

这时火车到站,又上来一批人,原本空旷的车厢逐渐热闹起来。

老式的绿皮火车座位都是长条椅,相对而坐。

火车驶离车站。

一老一少坐在了他们对面。

一股焦糊味传来,苏誉微微翕动鼻子,睁开眼睛,眸光里透着些寒意。

两人带着翻毛皮帽,穿着破旧的棉袄,脸色黝黑刻满了雨雪风霜。

似是察觉到苏誉的目光,老人讪讪的挤出点笑容,尽力收着双腿倚靠在座位上,显得有些紧张。

年轻人把大包小裹塞到座位下,低着头却时不时的余光瞟向苏棠雪,黝黑的脸上蒙上一层红晕。

苏誉面色稍霁,对着老人微微点头回敬了个笑容。

老人从怀中拿出一个黑色塑料袋,袋里装着酸黄瓜,吃剩的红肠,还有半瓶小烧。

袋子发出窸窣的声音,见苏棠雪扭动下身子,老人连忙停住动作,略带歉意的看向苏誉,手上的动作也尽量放缓。

良久后才又掏出一个未剥皮的橘子,递到苏誉面前。

绿皮车虽然破旧缓慢,与高速发达的社会显得格格不入,它却依然载着属于老一辈人的善良淳朴。

苏誉接过老人的善意,率先开口道:“两位是准备回老家?”

“天冷了,工地也关门了,就早点回家猫冬,等过完年再出去打工。”老人笑着答道。

苏誉点点头不再言语,静静的剥着橘子皮。

老人打开了话匣子也就继续问道:“小伙子这是要去雪乡?”

“不是,去合家村。”

“嘿,那太巧了,我就是合家村的!”老人眉目间多了些神采。

“你是哪家的孩子啊?我总外出打工,对老家的事有些记不灵光。”

苏誉看了眼苏棠雪,缓缓开口道:“是去还愿的。”

“还愿?”老人抬头回忆片刻,恍然大悟道,“你说的是村西头那颗老槐树吧?我说看你打扮也不像村里人,搞错嘞。”

苏棠雪听到老槐树也忙把身子正了过来,竖起耳朵仔细听着。

“啧啧,这姑娘模样真俊呐!小伙子有福气。”老人由衷赞叹道,“要是我这小儿子也能给我找个城里的儿媳妇,做梦我都能笑醒。”

苏棠雪阵阵无语,和苏誉相识不过两天,结果好像所有人都认定他们就是一对。

年轻人涨红着脸,目光瞥向别处小声嘀咕着:“爹,你说啥呢。”

老人拧开酒瓶,咕咚灌了一口,继续说道:“不过,还愿你们怕是还不上了,那颗老槐树没了。”

“没了?”苏誉和苏棠雪两人异口同声问道。

苏誉皱眉道:“上百年的树龄,一般不会轻易砍伐吧?”

“那当然不能,现在砍树犯法嘞,我上次回老家还是前年,回去的时候那颗老槐树就不见了,连树根都没有了。”

老人捧着酒瓶继续回忆道:“我跟村里留守的一些人也问了问,说来也是蹊跷,他们给出的回答都是老槐树突然消失了,头一天还在,过了一晚就没了,有人说,这树不是凡树,是山里面土地老爷拿来镇风水的,土地老爷右迁了,树也就一并带走了。”

“爹,老吴头告诉你的吧?他每天就逮着土地山神在嘴里嚼不烂,有点风吹草动就说是土地老爷显灵,他的话你也信?”年轻人对他的说法明显不太赞同。

老人瞪了过去,喝道:“那你说是咋样嘛!”

年轻人讪讪的缩在一旁,碰上苏棠雪投来好奇的目光,才红着脸说道:“村里的先生说过,这颗老槐树本来就不是什么姻缘树,而是山里面鬼王给自己聘妻用的。”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苏棠雪倒吸一口凉气,想到自己拽下的木牌,上面刻着自己从未见过的文字,不禁更是信了他的说法。

转头看向苏誉,苏誉饶有兴致的问道:“那先生叫什么,现在还在村里么?”

老人把话茬接过说道:“先生具体叫什么不太清楚,只知道村里人都叫他老瞎子,几十年前逃饥荒过来的,落了脚就一直没走,平日里也有些外乡人去找他算卦批八字,以这为营生在村里也有了房有了地,算是扎根了。”

“小伙子,愿虽然还不上了,在车上碰到也算是缘分,到了地方不嫌弃的话就跟我爷俩回趟家,招待招待你们小两口。”老人不假思索的说道。

“大爷,您误会了,我们不是。”苏棠雪两颊绯红。

“好。”苏誉出声打断了她。

苏棠雪气鼓鼓的看了他一眼,然后认命般将头抵在座位上,反正好听的不好听的都让他说了,黑的白的也是他说了算。

火车继续行驶了几个小时,也终于缓缓停靠在了站台边。

苏棠雪迷迷糊糊的睁开眼,身上盖着苏誉的外套,苏誉此时正与老人热络的交谈着。

几人迎着朝阳下了车,小站不大,整个站台上的人也寥寥无几。

清冷的晨风卷起站台上的浮雪,簌簌有声。

东北的冬日就是如此,苍茫之下,萧然,凄凉。

老人与他的小儿子走在前面,步履匆匆,归家之心似箭。

出站口聚着一小撮人,端着相框翘首。

几人行至不远处,一队武警官兵拉着纵队迈着正步,庄严,肃穆,后方跟着身着黑衣年龄各异的人群。

“爹,这是啥情况?”年轻人小声询问道。

老人摇摇头,甭说是村里,就是城里他也没见过这阵仗,没敢再加快步伐,小心翼翼的跟在后面。

队伍终于来到了出口,一时间哭喊声震天。

接站的人群中站出一名老妇人,颤抖着双手接过两个精致的骨灰盒。

“妈?”年轻人惊呼道,“爹,那是我妈!”

“今,送英雄李广治,李言顺父子回家!”一声嘹亮的吼声响彻车站。

“今,送英雄李广治,李言顺父子回家!”队伍齐声呐喊,声震九天。

老人佝偻着身子,透过眼前的风雪,终于看清了他们端着的相框里头是啥。

年轻人背着的包悄然滑落,老人的手也像担不起包裹的重量。

苏誉踏步上前,稳稳的将两个包裹接住。

父子俩的背影逐渐淡去。

“叮。”

苏棠雪的手机响起,是新闻推送。

“可惜!可敬!余城一居民楼昨夜突发火灾,外来务工人员李广治,李言顺父子二人多次往返楼内救出居民29人,最终因吸入过量有毒气体晕倒在楼梯间,不治身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