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从手搓CPU开始横扫宇宙 > 第四百七十七章 这是我们的宇宙

小宇宙,存在于大宇宙之“外”。

在三维层面,大宇宙是无限的。基于此,“大宇宙之外”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病句。

宇宙本身便是所有空间、所有时间与所有物质的集合,根本就不存在大宇宙之外这一说法。如果硬要问大宇宙之外有什么,那就只能回答,什么都没有。

连空间都没有。

也可以类比为“宇宙大爆炸之前”这句话,它同样也是一个病句。

因为宇宙大爆炸之后才诞生了时间,在此之前,时间本身就不存在,怎么能有所谓的大爆炸之前?

但小宇宙技术却打破了这一默认规则。

此刻的小宇宙,存在于不同于当前宇宙的另一个维度。

宇宙在上下、左右、前后这三个方向全都是无限的。无论向这三个方向走多远,都不可能脱离当前宇宙。

但空间理论却证明,在这三个方向,还真正存在第四个方向。小宇宙和当前宇宙之间,便存在着第四个方向,也即第四维之间的距离,如此,便形成了相互之间的独立。

直到确认了小宇宙技术真的存在工程可行性,韩阳心中一个萦绕了数万年的问题才真正找到答案。

那便是,六级层次的缔造者文明们,其文明主体驻扎在哪片星域,哪个星系?

银盟之中并没有相关资料。而根据公开资料来看,缔造者文明似乎并不存在于银河系之中的任何一个星系。

如今韩阳才终于明白,很显然,缔造者文明们的文明主体并不在当前宇宙之中。他们显然通过小宇宙技术,去到了另一个独属于他们自己的宇宙之中。

“这就是小宇宙技术啊……”

韩阳心中满是感慨,满是热切。不仅韩阳,任何知道小宇宙技术的人,都满怀激动。

小宇宙技术的重要性,用任何词汇来形容都不为过。相比起这项技术,其余所有技术都可以排在后面。

想想看,如果人类也能制造一个独属于自己的小宇宙,独立在当前宇宙之外,那意味着人类文明便是这片宇宙的主宰,人类可以在这片宇宙之中为所欲为,不受任何干涉。

同时,小宇宙也天然具备超乎想象的隐蔽性和安全性。

不到六级文明层次,无论任何存在,哪怕是曾经的韩阳,都不可能对小宇宙造成任何威胁,甚至连定位小宇宙都做不到。

六级文明哪怕遭遇到了再惨重的失败,只要往小宇宙之中一躲,那便可以获得几乎不受任何存在威胁的能力。

只要有小宇宙在,六级文明就不可能灭亡。

“我们人类文明,一定要拥有自己的小宇宙。”

这一刻,不仅韩阳,所有知情者都在同一时刻下定了决心。

在这一刻,韩阳将人类文明有限的研究资源之中,高达70%的份额都放到了小宇宙之上。

其余30%的科研资源,包括科研设备、科研人员等,因为实在和小宇宙技术不搭边的原故才没有被韩阳征用。否则,连这30%韩阳都不会放过。

伴随着巨量资源的投入,加上对于空间理论体系这一座“富矿”的深入挖掘,多种多样的基于空间的技术发展了出来,完善并解决了小宇宙技术体系之中的多个障碍点,最终令其具备了理论上的工程可行性。

目前研究显示,要从当前宇宙之中切割出去小宇宙的话,仍旧离不开超高的能级,离不开反物质。

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排列,分别在一片空间周边的多个节点同时令其爆炸,辅以空间操纵技术的一些作用,就能将一片小宇宙真正分裂出去。

仍旧在这一片星空之中,首次小宇宙切割实验开始。

韩阳制备了约100吨反物质,依据空间理论,计算出了一个半径为100米的球形空间周边的2000个空间节点,分别放置上反物质,然后按照间隔约几纳秒到几微秒不等的时间爆炸。

这一片球形空间内部原本存在着一台装备了最新型空间护罩的通讯设备。依据理论计算,有空间护罩在,这台通讯设备不可能被摧毁。

但等爆炸硝烟散去,人们再度对这一片空间展开探测的时候,却发现那台设备已经消失了。

它不可能被摧毁,但它就是消失了,并同时失去了和人们之间的联系。

只要它还在银河系之中,且并未被摧毁,那超距通讯不可能失效。但此刻,通讯中断了。

可能性只有一个,它此刻已经不在当前宇宙之中。

后续更加严格的检测立刻开始。通过多种设备和方式,人们在这一片“遗址”之中进行了大量测量,最终,在引力和空间波动方面发现了异常。

测量显示,这一片空间周边应当存在一个质量大约在十吨的物质——这与那台设备的质量相符,但很显然,目之所及,这一片空间不存在任何物质。

“当前宇宙找不到,但却又真实存在着,除了那台设备已经位于小宇宙之中,同时这个小宇宙距离当前大宇宙存在着第四个维度之上的距离之外,已经没有任何其余的理论可以解释。

既然如此……”

一名院士转过了身来,满是庄严的宣布道:“第一次空间切割实验,成功!”

试验现场再一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第一次空间切割实验之后,人们接二连三的进行了多次后续实验,且每一次实验的规模都比上一次更大。

一直重复了上百次,摸清楚了过程之中的每一个细节,优化了每一步流程之后,人们开始着手解决两个不同宇宙之间的通讯与交通问题。

一个小宇宙要既能去,也能回,才真正有意义。

于是又经过了上百次试验,空间通道技术终于应运而生。

它的基本原理也很简单,既然超高能级可以割裂宇宙,也能达成短暂连通两个宇宙的效果,那么如果我能将这一能级持续,那么两个宇宙之间的通道不就能长久维持了么?

原理简单,工程实现起来却不简单。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所需能级太高,而如此之高的能级,又没办法稳定持续。

施加的能量多了,设备会砰的一下就爆了。能量少了,又无法维持空间通道。

如何找到这一平衡,是个难题。

最终,人们还是从空间技术上找到了答案。

仍旧是通过空间扭曲技术,扭曲出一个不完全脱离当前宇宙,但曲率极高的地方,在这个地方之中不断进行反物质湮灭,如此,便达成了既有超高能级,又不至于令太高的能量毁坏设备的目的。

空间通道技术出现并初步成熟之后,人们再度将一台设备以及它所在的空间“切割”了出去。

这台设备包含一台通讯设备,以及一台空间通道发生仪。理论上,这台空间通道发生仪将会和位于大宇宙之中的同样设备共同发力,共同维持空间通道的稳定存在。

这一次,人们看到了一幕极为奇特的现象。

满是狂暴能量的设备之中,一个极为微小,仅仅只有相当于一根针十分之一直径,也即约0.05毫米大小的漆黑球体,一颗如同微型黑洞一般的球体,在那里静静的悬浮着,完全不受外界狂暴能量的影响。

虽然外表与微型黑洞一般无二,但如果它真的是一颗黑洞的话,那么,它的质量将达到约4000亿亿吨,约为月球质量的一半。

这样的黑洞,哪怕距离它一公里,其重力也将达到地球重力的约27万倍,远远超出人类所能制造的材料的性能极限。

幸好这个漆黑球体并不是一颗黑洞。

它其实一道“空间门”。

与通常理解之中,以平面形式出现的空间门不同,它不是平面,而是球体。

三维世界下的门是二维的,也即平面。而这一道空间门是连接第四个维度上的两个三维宇宙的,它当然也会是三维的。

二维的圆是圆,三维的圆是球,它便呈现出了球体的形状。

此刻,伴随着空间门与空间通道的打通,被切割送入到小宇宙之中的那台通讯设备终于没有再和当前宇宙断联。

通过那台设备,人类科学家与韩阳得以真正看到了另一个宇宙之中的奇景。

那是一个一片漆黑,空无一物,但却保持着与当前宇宙同样物理规律的奇异空间。

它同样也是无限无垠的,就像当前宇宙一样。但同时它又是一个实打实的“小”宇宙,因为它的半径仅为一公里左右。

它是一颗“超”球,也即四维空间之中的球体。就像沿着地球表面走,永远也不可能找到地球的边界一样,在这个小宇宙之中,哪怕飞上一千亿年,同样也不能找到它的边界。

在地球表面走一圈可以回到原点,在这个宇宙之中飞行约6.3公里之后,同样也会回到原点。

经由这一道仅有0.05毫米的细微空间通道,两个不同的宇宙之间发生了奇妙的联系。

验证了空间通道技术之后,人类文明进一步开始尝试加强空间通道,尝试切割出更为广袤的小宇宙,铸造更大的空间通道,一次次尝试,一次次迭代,一日日的研究,伴随着技术的进步,韩阳终于决定,要真正将人类科学家送入到小宇宙之中,并在小宇宙之中建造有人类长期驻守的研究基地。

当然,早在此刻之前,人类已经尝试过上百次向小宇宙之中输送动物以及克隆人之类。但建造长期基地还是第一次。

同时,这一次,韩阳还决定,要将一颗矮行星直接送入到小宇宙之中。

因为有了矮星系存在,有了质量的存在,空间切割程序复杂度骤然提升,但幸好人类对于空间切割这件事情也有了足够的经验。

一切按部就班,虽然看似意外频发,危机频发,却最终有惊无险。

转眼间,上千年时间过去。伴随着空间切割技术的进一步成熟,韩阳终于做出了一个有史以来最为重大的决定。

他决定发动起整个文明的工程力量,切割一块高达五光年半径的空间离开这个宇宙变成小宇宙,并搬运超过十万颗行星到小宇宙中去。

恒星对于小宇宙来说,对于六级文明来说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它上面的物质难以利用,光和热的话又完全可以通过人工设备来代替,还不如多搬运一些行星进去。

这一项工程再度用去了整个人类文明2000多年的时间。2000多年之后,伴随着总计超过700万亿吨反物质与正物质的反应,这一片半径为五光年的空间彻底与当前宇宙脱离,成为了一个真正独立的宇宙。

此刻,这个小宇宙之中才仅仅只有10颗行星。它们分布在100亿公里范围以内,互相围绕着,混乱的旋转着。

每当出现碰撞风险,又或者脱离轨道的风险,行星发动机便会启动,修正它们的轨道,让它们始终保持稳定。

人类舰队总计数百万艘飞船也全部进入到了小宇宙之中。

当所有空间门关闭之后,人类文明彻底与三维大宇宙断开了联系。

超距通讯断开了,无处不在的微波背景辐射消失了,万千星辰消失了,夜空之中一片漆黑。

但下一刻,先期搬运进来的10颗行星之上,经由人类科技制造而出的灯火,便如同光毯一般,铺满了整颗星球,让星球如同宝石一般璀璨夺目。

星球改造工程还在进行之中。韩阳打算将每一颗搬运到小宇宙之中的行星,都改造成与地球差不多的质量,令它具备适宜人类身体的重力,再补充气体制造出大气层,培育出那些曾经在地球上生长的植物,放养动物与水生物,最终,要让每一颗星球都像是地球一样。

不同的星球之间还会有十分方便的交通设施,不同的星球会有不同的风景地貌,会有不同的特产,满足每一个人的差异化需求,任何人都可以选择任何一颗星球居住。

看着此刻还满是空旷,满是冷清死寂的小小宇宙,韩阳已经开始畅想对其完成改造之后,上万亿人口在其中舒适、安全的生活的场景。

“这,是我们的宇宙。独属于我们人类的宇宙。”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