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从手搓CPU开始横扫宇宙 > 第二百五十一章 空天母舰,人类一号

等未来人口越来越多,科研人口也随之提升,一个拥有数亿,甚至十几亿,几十亿科研人口,再加上韩阳参与其中,所提供的高效组织能力,内耗被降到最低,沟通成本被降到最低,综合效率被提升到最高,这样一个文明,发展潜力会有多么巨大,科技进展会有多么快速,便连韩阳都有些无法想象。

到时候,人类文明那强大的科研力量也会反哺到自己身上,让自己拥有更大的算力,战斗力更强的舰队,可以让自己的视野扩展到更为广袤的宇宙空间之中……

人类文明,以及自身的光辉前景已经呈现在了韩阳面前。

不过当前阶段,还是要脚踏实地才行。

韩阳畅想了一番未来,再度将算力投入到了几乎永无止尽的科研与工业建造之中。

在伊塔人、人类科学家、韩阳的共同努力之下,人类文明所拥有的第一艘空天母舰终于造了出来。

与以往舰队之中就拥有的大型母船相比,空天母舰有着更高层级的定位。

它是专门为大批量货物的恒星际超远程航行而研发的。

它是一艘真真正正的恒星际飞船。

此刻,呈现在韩阳面前的人类一号空天母舰,长度高达16公里,最宽处和最高处俱都有3公里。

它由一个直径约800米的圆柱形核心舱,以及由这个核心舱上延伸出来,直径约40米,长度约1.1公里,总计有500根的较小型圆柱体构成。

整体来看,它像是一根狼牙棒。

这根狼牙棒的空载总质量高达2.6亿吨,满载货物与消耗品和补给品之后,总质量便将攀升到5亿吨左右。

它上面装载的燃料,可以支撑它进行40%光速的加减速总计四次,并支撑100年以上的惯性航行消耗。

也即,以从太阳系出发,加速到40%光速,到达另一个恒星系,譬如距离最近的南门二星系,再从40%光速的速度减速到零,再加速返回太阳系,再减速为零,以这样一个航程为一次的话,它可以完整执行一次。

当然通常情况下它在到达一处目的地之后就会进行补给。那些多余的燃料和补给是作为冗余来用的。

身为大规模恒星际航行所必不可少的载具,对于恒星际战争和大规模恒星际贸易、运输、开发等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韩阳对空天母舰的研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

此刻,海王港,人类一号空天母舰已经满载。

在它核心舱内部已经装满了各式补给和需要特殊环境储存的物资。它身体之上延伸出来的众多较小型圆柱体,或者称之为铁棒,上面则已经固定上了一个又一个的货仓。

它的总质量已经达到了设计上限的5亿吨。

“那么……出发吧,到南门二星系去,真正验证一下我此刻所掌握的恒星际超重型飞船技术……”

在韩阳,以及数百万人类和伊塔科学家的祝福之下,人类一号空天母舰尾部的500台大功率离子推进器,以及装备在船身之上的超过一万台辅助发动机同时喷射出了明亮的光芒,推动着它开始了缓缓前进。

全功率推进之下,它的加速度将达到1米每二次方秒。

在这个加速度之下,它将用3.8年的时间加速到40%光速的最高速度,然后惯性航行6.7年,之后再用3.8年的时间减速至每秒钟十几公里的低速,泊入到南门二星系一颗行星的环绕轨道之上,最终完成这次恒星际航行。

总计耗时14.3年。

之后,它上面装载的众多机械设备和物资将会被运输到那颗行星之上,并对那颗行星展开物质勘探和相关研究,以及进行矿产采集、燃料和物资补给等任务。

在那里停留约5个月时间之后,它会再度开启加速并返回太阳系,再耗时14.3年的时间返回。

一来一去,加上中间停留的时间,总计耗时29年左右。

浩瀚太空之中,庞大的人类一号空天母舰的身影渐行渐远,最终彻底消失。人类文明历史之上的第一次恒星际远航,就此拉开序幕。

据韩阳之前理论计算,如同南门二星系这样的,由一颗红矮星,两颗黄矮星所组成的三合星系统,其内部应该会含有一些较为特殊的,且具备较高价值的矿物质。

将其开采回来,有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

但这其实并不是韩阳展开此次恒星际远航的最主要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是,韩阳需要实际进行一次恒星际远航,来检测、验证自己手中的技术。

毕竟,真正进入星际时代之后,想要大规模进入宇宙,这种重型远程运载技术是不可或缺的。

同时,韩阳还打破了正常的发展惯例。

正常情况下,要验证恒星际远航技术,都是先发射几颗探测器,然后派遣几艘无需回收的小型飞船,再是货船,一步一步来,到最后才是空天母舰。

韩阳却一步到位,直接跨过了前期所有步骤,直接就到了最后一步。

没有办法,前期韩阳的所有精力都被解放太阳系的事业所牵扯,实在没有空闲的算力去发展恒星际航行相关技术。

不过相关的技术理论储备却都已经完成了。

就像是战舰所使用的高效率离子推进器,修改一下就能用到空天母舰上。

这最多只涉及到一些应用层面的研究,不涉及基础理论,难度并不算高。

也即,韩阳是很早就有了发展大规模恒星际航行的技术能力,但始终没去做而已。

此刻有了条件,时间却又太紧,外部充满不确定性的风险和危机又太多,实在容不得他一步一步慢慢来,便只有像是此刻这样,直接一步到位,直接验证最终级的技术了。

时间慢慢的流逝着。很快,人类一号空天母舰的速度,便增加到了每秒钟约3.15万公里,总计航行出了约5000亿公里的距离。

在此之前,韩阳所进行过的最远的一次航行,也不过才航行出了2700亿公里左右。

不过距离扩大到5000亿公里,与2700亿公里的景象其实是差不多的,都是一样的空旷,一样浩瀚,一样的冰冷与虚无。

太阳系疆域之内,距离太阳越远,物质密度便越稀薄。

整个太阳系从内而外,依次是四颗岩质行星,小行星带,四颗气态行星,然后是柯伊伯带,黄道离散盘。

但就算是黄道离散盘,和太阳的距离最多也不过几百亿公里而已。

从黄道离散盘之外,一直到太阳系的真正边界,这其中高达数万亿公里的距离,全都属于一个区域,奥尔特云。

奥尔特云与柯伊伯带类似,都是由大量的冰冻小天体组成。但奥尔特云更加稀疏,疆域也更加广袤。

它最远处大约延伸到了距离太阳一光年,也即大约9.2万亿公里的地方。

那里是太阳系真正的边界。因为超过了这个地方的天体,其运行便不再受太阳控制,不再围绕太阳运转。

浩瀚虚空之中,人类一号空天母舰一直在加速。

距离出发3.8年之后,人类一号空天母舰主发动机与辅发动机俱都关闭,不再加速,真正进入到了惯性航行状态之中。

它的速度已经达到了40%光速,也即每秒钟约十二万公里。

从此刻开始,除非受到了宇宙之中其余星体的引力扰动,或者遭遇星际尘埃云的撞击导致航线出现偏离,需要调整轨道,否则这些发动机不会再启动。

这个时候,人类一号空天母舰距离太阳约7.18万亿公里,仍旧不足一光年。

又过了约三个月时间,人类一号空天母舰穿过了奥尔特云外层,文明历史上第一次离开了太阳系。

从这里看到的太阳,亮度已经降低到了仅有-2.8等,大约和在地球上看木星的亮度差不多。

它仍旧算是一颗亮星,甚至还相当亮,但也仅仅只是浩瀚宇宙万千星辰之中普通的一颗罢了。

但就这样一颗普普通通的星星,却是奥尔特云这里几乎所有星体的主宰。

如果这里的星体之上也有生命存在,那么除非科技发展到了一定地步,否则,他们应当绝对无法想到,己方所生存的星球,竟然在围绕着浩瀚宇宙之中这样一颗普通的星辰运转。

此刻,就连韩阳心中都忍不住有些感叹。

“如今阶段,我不过才刚刚离开太阳系范围而已,类似于人类刚刚走出家门,但已经如此遥远。

而小小的太阳系,相比起银河,不,仅仅只相比起猎户旋臂来说,又算得了什么。

小小银河,相比起浩瀚宇宙来说,又算得了什么。

这宇宙,实在是太过浩瀚了啊……这样浩瀚的宇宙之中,又隐藏着多少秘密,隐藏着多少精彩?

不过……终有一日,我会带领人类文明踏上文明巅峰,拥有纵览整个宇宙浩瀚与精彩的能力。”

韩阳暗暗下定了决心。

如今距离人类一号空天母舰出发已经是四年多时间过去。在这过程之中,韩阳通过安装在人类一号之上的各种监视和控制设备时刻关注着它的状态。

基于这些数据,韩阳经过一番改造优化,设计出了技术更为先进、结构更为合理,效率也更高的第二艘空天母舰,人类二号,并再次将其发射了出去。

之后,是人类三号,四号,五号……

人类一号还未到达南门二星系,就已经又有六艘空天母舰出发,便也意味着韩阳有了七个不同的样本来验证恒星际超远程超重型飞船相关技术。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