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火爆波长 > 第27章 (高压锅1):膨胀螺栓

火爆波长 第27章 (高压锅1):膨胀螺栓

作者:王一弦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12: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6500万年前,金星

尼古拉·特斯拉的所谓办法只能说是个下下策,阿博特院长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他知道整个方案理论上似乎是可行的,但在操作过程中,困难多,风险大。

木星不断逼近,金星自转减慢,太阳系中金星人类将无处藏身。特斯拉的方案虽然风险很高,但是毕竟有成功的可能,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整个方案核心的一个步骤是爆裂火星,使火星表面地壳碎裂,大量碎片抛射到太空中,近百万颗大大小小的碎石和冰块将组成一个带状结构,阻挡在木星和火星之间,围着太阳公转。其中较大的物体可被称为小行星,这个带状结构也可以被称为“小行星带”。

“尼古拉,包括火星在内的行星是在太阳系形成的初期,星盘上的物质不断碰撞和聚合形成的,现有理论不支持行星所谓的爆裂。”阿博特说道。

“是的,行星一旦形成,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它都会牢牢地把表面物质吸住。”特斯拉回应道,“超光波巨大的能量导入到火星内核,在反复的热胀冷缩的作用下,情况就不同了。”

“额外能量注入,打破火星固有的平衡,爆裂是有可能发生的,我并没有质疑你。”阿博特院长一边在心中计算着,一边补充道。“只是我们必须计算出需要灌注的总能量、强度以及相对应的爆裂区域和体积等数据。”

尼古拉·特斯拉形象地打了个比方,沸水煮鸡蛋约7分钟就能煮熟,直接给煮熟的鸡蛋剥壳并不容易,因为鸡蛋壳和蛋体受热均匀,几乎粘在一起。

巧妙的办法是把熟鸡蛋从沸水中捞出,马上投入到冷水中,蛋壳快速变冷,蛋体依然很热,蛋壳就更容易爆裂,也更容易与蛋体分离。

阿博特院长的比喻更有意思,就像是用瓦罐煲汤,汤滚开后,若是突然加入大量冷水,就有可能导致瓦罐爆裂。

为了得到精确的数据,特斯拉通过闪电球与外脑建立连接。外脑的优势体现在记忆、搜索和基于计算的逻辑分析,而人脑的优势体现在思维的发散、扩展,并把看似无关的事件联系起来。

近些年来,尼古拉·特斯拉有意识地训练他的外脑,使它不仅能输出数理逻辑演算的精确解,还能输出基于场景分析的模糊概率解,其实就是使得外脑更像是人类的大脑。

但是这一次连接关于火星爆裂问题,特斯拉希望外脑给出的是各项精准的数据,然而外脑却始终引领着特斯拉思考一个技术难点,而不是其它可以量化的数据。

萦绕在尼古拉·特斯拉脑海中的问题是,要使火星爆裂,必须把它变成一个“高压锅”。火星作为一个球体,由多层组成,可以简化为金属液态内核、地幔和地壳三部分。

能量注入,金属内核变热膨胀,地幔、地壳随之膨胀,停止能量注入,地壳的冷却速度会快于地幔以及金属内核。

反复多次之后,地壳就会出现多条裂缝,发生爆裂,就像高压锅压力过大时会产生爆炸。但有一个前提,高压锅的盖子必须盖紧,它不能漏气。

“高压锅漏气是什么意思?”阿博特问道。

“我们会选择一个火山口建设一座超光波电站,将接收的能量全部导入到地下熔岩之中,可是这个火山口及其周围地区就像高压锅的出气阀一样。”特斯拉解释道。

“能量灌入内核后,金属熔岩会从火山口反向喷发出来,整个火星就无法成为压力巨大的高压锅。”阿博特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火星上有一大三小总共四个较大的火山口,大的火山口位于奥林匹斯山,小的三个一字排开,也处于火星的高原地区。

尼古拉·特斯拉的目的是爆裂火星,之前设想的环绕火星的“脉管”电站方案就不再适用了,现在要做的是,在奥林匹斯山顶的大火山口正上方建起一个18万公里高的结构,该结构的长度大于超光**长,能够被超光波完全入射,从而吸收大量的能量。

吸收的热能不再用于发电,而是直接导入到火星地心的金属内核之中。金属内核不断加热,炽热的岩浆将从火山口喷发而出,这怎么办呢?

尼古拉·特斯拉紧皱着眉头,突然灵光一闪,明白了外脑提示给他的答案,像是没头没脑地自言自语:“膨胀螺栓,膨胀螺栓。”

“什么意思呀?膨胀螺栓?这跟火星爆裂有什么关系?”阿博特不解地问道。

“我们的目的是让火星外壳具有足够的强度,锁住内核热能产生的巨大压力,给火山口周围‘拧上螺栓’,就可以解决问题。”特斯拉说道。

阿博特终于搞懂了特斯拉和他的外脑给出的解决方案,膨胀螺栓显然是个比喻,指的当然不是拧在墙里的那个几英寸长的小物件。

火山口虽然位于火星地表,但它却是地壳和地幔最薄弱的地方,可以理解为它直接连着内核熔岩,要想使这个薄弱的点无法提前释放内核的压力,就需要对它进行加固。

加固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在火山周围的地面向地下打入多根又长又深的桩子,可以是木质的,也可以是金属。

阿博特院长马上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工程上不可行啊,别说我们没有那么多长长的木桩或者金属棒,就算有,那需要多少台强大的打桩机啊。”

特斯拉略带神秘地笑着,说道:“所以说叫膨胀螺栓嘛,而不叫打桩,我们只需要钻孔机,而不是打桩机,工程难度要小得多。”

外脑帮助特斯拉思考出来的答案是,在火山口及其方圆几百公里之内,向下钻透岩石,打一万米深的众多的孔洞,在每个孔洞中,灌入高膨胀系数的高分子聚合物。

这些致密的聚合物柱体受热后膨胀,从而极大地提高周围岩石的强度,将奥林匹斯火山为中心的方圆几百公里的山体,加固成一个抗压能力超强的高压锅的盖子。

“高压锅不漏气的问题解决了,外脑还给你其它什么建议了吗?”阿博特想起了外脑与人类的思维方式不同,接着问道,“上次外脑给的答案不是金星人类无权灭绝恐龙吗?”

特斯拉钦佩阿博特的记忆力,说道:“外脑与人类的思维方式确实不同,作为人类,太阳系结构和人类自身都将毁灭之际,谁也不会再顾及恐龙,但是外脑有它自己的一套逻辑。”

对于恐龙的问题,外脑是这样引导特斯拉思考的,在它的底层逻辑里,被输入过一个经典的哲学假想实验。

设某人可以预知未来,他站在一条铁轨旁,一列火车呼啸驶来,将会沿着右侧转弯,并会发生事故,造成五十人死亡,如果此时这个人扳动道岔手柄,火车将会驶向左侧,造成一个人死亡,试问,他是否应当扳动这个手柄?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各自的答案,由此陷入了伦理、法律的两难局面。

比如,如果他扳动手柄,他是否对那个死亡的那个人进行了谋杀?还是说为了救更多的人,可以牺牲一个人的生命,进行紧急避险?

把左侧轨道的那个人换成一群恐龙,就是特斯拉的外脑现在所面临的选择题。外脑的答案超出了尼古拉·特斯拉的预想,它给出的答案是:扳动手柄,无需顾及恐龙。

因为现在的状况要拯救的不只是右侧轨道的五十人,还包括铁轨、车站、火车等等所有的一切。

法律、道德、伦理甚至哲学本身都有存在的前提和边界,在人类灭亡、太阳系崩塌之后,它们将变得毫无意义。

所以,对于计算机外脑来说,这个所谓的道德困境,答案简单,无需纠结。

&

压章集句诗:

生死宁知与愿违,明,薛瑄

本来无一亦无归。明,王鏊

伦常顺境悲欢浅,清,刘绎

旧学屠龙良已非。元,倪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