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技强国从升级镜头开始 > 第36章 潘多拉魔盒

科技强国从升级镜头开始 第36章 潘多拉魔盒

作者:五星造事包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10: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说到电费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康驰这这间出租屋了。

作为一间标准的城中城,电费自然不便宜,但最大的问题还是太小了,也不安全。

康驰这段时间看了大量书籍和论文,但却没有实操经验,前几天就在幻想着什么时候能有一个自己的大型实验室。

嗯,要求也不高,

像钢铁侠托尼的别墅就行了,里面不但是他的家,也是他的实验室,

就感觉很方便。

但康驰又想一步到位,别到时候搬来搬去这么麻烦,所以目前来说,这些还有点不现实。

收回幻想,康驰正式进入了闭关修炼。

再看几天书,他的学习机经验就差不多满了,他迫切地需要学习机的辅助,掌握更多芯片制造的相关知识。

虽然等显卡升级后,通过解析就能直接获得相关知识,但那样灌注的知识,其实康驰是有点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

就像镜头的生产线,他虽然能依葫芦画瓢造出来,但其实至今他也没吃透里面的技术和原理,如果别人问起来他其实也解释不清。

这时候,必要的理论知识就很关键了。

只要他能提前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一旦得到灌注的信息,就能很快理解里面的技术原理,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物品:学习机】

【制造者:康驰】

【物品等级:6】

【经验:400/400】

【解析项目:可解析】

【通用经验:0】

【精通点:23.7】

经过一周的闭关,学习机的经验终于刷满了!

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精通点也跟着涨了不少,算是额外的收获了。

升级!

一道光芒闪过,这台学习机的造型再次发生了变化。

主体还是一个电子书,只是尺寸更大了,同时多出了一个类型耳机的东西。

康驰试着把这玩意戴到耳朵上,发现这玩意不但非常贴合耳朵,而且具有极强的隔音性,

一旦戴上这耳机,外面的所有干扰都通通消失,整个世界一片死寂,吓得康驰差点以为自己失聪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康驰发现有了这功能后,学习的时候心境确实非常平稳,专注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

而且用这台学习机学过的内容,康驰也记得特别清楚,只要不是囫囵吞枣地看,基本可以做到一目十行。

就突出一个词:

牛逼!

同时康驰也意识到,这玩意简直就是个潘多拉魔盒,其威力程度绝对不逊于核弹。

一旦不小心流出去,整个世界都要翻天了,

试想一下,如果人人都可以如此高效地学习,那不止是华国的教育要翻天,其它国家同样无法避免。

这还是最好的情况,

差点的情况,就是这技术会被少数人垄断,从而导致普通人和精英阶层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最终导致更加极端的两极分化。

至于更糟的情况……

那就是世界大战,

华国肯定想保住这技术,其它国家也不会坐以待毙,结果会怎么样可想而知了。

所以如果没有做好充足准备,康驰绝对不能让任何人发现它的秘密。

有了这台学习机的辅助,康驰就像一块海绵一样,疯狂地汲取所有他能找到的半导体相关资料。

就在他继续闭关学习的第二十天,一直被高强度烤机的显卡,经验也终于满了!

康驰立即对它进行了升级,

熟悉的光芒闪过后,一块砖头大小的显卡出现,升级后的它已经有了两个散热风扇,看起来就霸气很多。

【物品:硅晶图像处理器】

【制造者:康驰】

【物品等级:7】

【经验:4/3200】

【物品状态:完好】

【物品参数:14纳米制程工艺,主频1.5GHz, 8GB DDR5显存】

【解析项目:可解析】

【通用经验:0】

【精通点:33.6】

14纳米!?

这制程工艺,

比康驰预想中的还要先进。

到了这一步,再升级就有点夸张了,康驰觉得暂时还是让它停留在这个等级,先把它的技术解析出来,并实现量产。

当然,学了几个月半导体知识的康驰也很清楚,制造芯片可不像做镜头这么简单,这里面涉及的产业链,可比镜头庞大太多了。

从晶圆,设计、光刻、刻蚀,再到最后的封装,

每一个步骤,都有大量的技术难点,

不可能再像造镜头一样,这么简单地搓出生产线就能造。

哪怕没有技术限制,要做到真正量产显卡,保守估计也得一年以上。

虽然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但当康驰点开解析项,还是被系统面板给震惊了。

只见系统面板上,密密麻麻的选项串联在一起,看起来就像掉光了叶子的树枝。

工业硅冶炼工艺解析,需要消耗5点精通点,

多晶硅提纯工艺解析,需要消耗5点精通点,

光伏级单晶硅提纯工艺解析,需要消耗5点精通点,

半导体级单晶硅提纯工艺解析,需要消耗10点精通点,

……

涂胶烘焙显影轨道式一体机工艺解析,需要消耗20点精通点,

14纳米光刻机工艺解析,需要消耗30精通点,

……

看着覆盖整个半导体工业流程的近百个解析项,康驰只觉得头皮发麻,有种被五指山压住的感觉。

只能说,半导体芯片不愧为代表人类在操控和观察物质方面的最高智慧!

难怪会被卡脖子,

就连有系统的康驰,在这座大山面前都感到窒息,更别是两眼一抹黑就要追赶的大量华国科研工作者了。

对于外行人来说,一说芯片卡脖子,通常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光刻机,

但事实上,光刻机只是上百个步骤中的其中一个相对重要的环节,其它诸如光刻胶、薄膜沉积、离子注入机,甚至硅片制造等等,都有被卡脖子的地方。

而康驰的想法,就是从产业的最上游开始,逐步解决所有被卡脖子的环节。

嗯,

其实就算他想解析光刻机工艺,暂时也没有这么多精通点。

而据他的经验,只有在首次成功制造出这些设备的时候,获得的精通点才是最多的。

于是康驰又从头开始看了起来,逐步分析哪些是被卡脖子的地方,有没有解析的必要。

首先是工业硅冶炼,这个不用说,华国工业硅的产量占据了全球65%以上,压根就不愁没有工业硅用。

多晶硅和光伏级单晶硅也一样,产量巨大,从名字就知道,太阳能组件和电池板的主要材料就是这玩意,在大西北地区都已经铺成片了。

接下来就是国产芯片首个被卡脖子的地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