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技强国从升级镜头开始 > 第297章 迅龙

科技强国从升级镜头开始 第297章 迅龙

作者:五星造事包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10: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听到任舟提出的这个硬性要求,严辉他们倒是没什么。

毕竟康驰当时让他们搞涡扇25的时候,最后的讨论结果,就是变成了能朝多角度喷气,具备超级机动能力的战斗机。

但穆子龙压力就大了。

本来要让轰炸机上舰,难度就已经相当高了,现在又要求具备垂直起降功能,这挑战性是不是太大了点?

看着穆子龙一脸生无可恋的表情,康驰忍不住笑着解释道:“穆总压力不用这么大,当轰20S的项目并入无人机航母计划的时候,其要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首先,有了航母作为续航平台后,对轰20S的续航要求已经没有这么高了,超远程的大型隐身轰炸机,让轰20项目组搞就行了。”

“我们要造的,只是作战半径在五千公里左右的小型突防轰炸机,机身的结构完全可以参考严总他们负责的迅龙战机,然后换成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听完康驰的解释,穆子龙这才稍微松了口气。

轰炸机和空降机为了提高荷载,需要增大体积、增强推力,所以肯定是要用大涵道比发动机的。

不过能直接参考严辉他们负责的迅龙战机,进行换发套壳,倒也不失为一个偷懒减负的办法。

同时轰炸机对速度和机动性的要求,也没战斗机这么高,所以还可以简化结构,保留垂直起降功能就行了。

想到这里,穆子龙转头看向严辉,对他点头道:“那以后就要多向严总学习了。”

“穆总客气了,应该是我们向你们学习才是。”严辉连忙摆了摆手,“造飞机你们才是专业的,我们都是外行,这段时间光是搞气动布局都两眼抓瞎,正准备向康总提议,让我们组团去你们西飞学习呢。”

穆子龙正要开口,康驰却抢先说道:“其实我也有这个意思……”

“严辉他们跟着我积累了大量精密设备的制造经验,最擅长的是在大框架和需求里,通过精密的设计达成要求,所以他们其实适合进行具体的技术攻坚,而穆总擅长的是整机的设计制造,你们两个团队完全进行深度合作,完成技术互补。”

穆子龙并没有没有立即同意康驰的要求,

倒不是他们敝帚自珍,

主要是怕被打脸……

虽然大唐重工最出名的是康驰,但实际上严辉的名头也同样响亮。

就像康驰刚刚说的,严辉这几年跟着他参与了大多数的重量级设备制造,专业制造水平一直在疯涨。

上次康驰派他去宁德,指导宁德时代改进电池生产线的时候,直接把宁德时代的工程师给虐哭了,这事在高端设备制造领域还流传了好一段时间。

除了严辉,穆子龙还知道大唐重工另有一個大将叫方强,非常擅长对精密设备进行流水式制造,

只不过今天没见着,估计是另有安排。

沉吟了片刻后,穆子龙小心翼翼地开口道:“能先看看你们的迅龙战机初步设计方案么?”

“嗯,这本来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严辉和任舟换了个位置,开始展示他们这段时间的工作进度。

首先展示的,依然是一张整体设计图。

看到这个图后,穆子龙再次陷入了思索。

从造型上来看,这架飞机的尾部虽然有一个尾翼,但面积非常小,气动布局介于常规布局和无尾布局之间。

加上主机翼的面积也很小,所以一看就是为超高音速而设计的。

虽然做出了很大的改变,但穆子龙一眼就看出来了,这肯定是借鉴过DF-17导弹头的气动布局。

这种气动布局,跨、超声速零升阻力很小,高速气动力特性好,机身强度也能做得更高,能够进行非常夸张的超机动动作。

但这种气动布局因为升力不高,低速机动性、起降性能非常差,正常来说需要很长的跑道,根本不可能在航母上完成起降。

同时由于操纵性和稳定性主要依靠控制主翼调节,所以对控制系统的要求比较高。

但穆子龙已经提前知道了,严辉搞的这款飞行器,其实是可以通过改变喷气方向,来完成很多比超机动动作还超机动的无人飞行器,

因此这种设计的弱点,在有了这个硬性要求之后,直接就给解决了。

“这个气动布局的大方向,肯定是没问题的。”穆子龙点了点头,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虽然具体的情况还是要进行风洞模拟才能知道,但能一次性就找对大方向,也完全算不上是外行了吧……”

“其实这款飞机最考验的不是传统的气动模拟。”康驰直接帮严辉接过了话题,“你也知道它的机身上有多个喷气孔,在这些喷气口工作的时,对飞机的气动布局又会提出新的要求。”

“现在的计算机模拟的成绩并不算优秀,完全是在大力飞砖,气动布局还需要进行很多细节上的改进,所以我希望穆总能利用在这方面的经验,多指点一下严辉他们,这其实和你们研发轰20S也有非常大的参考意义。”

虽然康驰说的内容,是在征求意见,但语气却有点命令式,强大的压迫感让穆子龙哪里还敢推脱,立即就同意了下来。

于是这件事很快就敲定了下来,会议结束后,严辉他们就开始准备去西飞出差的事宜。

康驰只给了他们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后无论设计方案的结果如何,都要回到东阳正式开始进行制造验证。

这让穆子龙再次感受到了康驰的强势,

这要是放在他们西飞,前期没有一个相对完美的方案,怎么可能直接就开始造?

主要是康驰能开挂,有点缺陷,升级优化一下不就好了?

散会之后,任舟又单独找到康驰,说出了一个康驰都差点忘记了的事情。

“无人机虽然里面不用人,但一样需要远程驾驶员,可以适当地提前找几个飞行员,进行必要的模拟训练,不然到时候等飞机真造出来了再找,他们不见得能习惯,包括地面作战机器人也是一样的……这些以后可能都是全新的兵种,需要建立一套培训体系。”

“嗯,知道了。”康驰立即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我会尽快申请,建立一个远程作战和训练中心。”

其实在他们之前在讨论航母结构的时候,也简单讨论了一下这件事。

航母内部的空间寸土寸金,在有了量子通讯技术后,他们完全可以把操控无人装备的人员安排在内陆,甚至大部分的数据计算和分析任务,都可以转移到远程作战中心。

航母上的人,主要负责的就是航母的正常运转、维护,这可以大大简化航母的内部结构和功能,进一步提高舰载机的数量。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