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技强国从升级镜头开始 > 第290章 你们发的更有意义

任舟团队目前主要负责的是粤省号核动力航母的海试,这项工作的重要程度显然是相当高的。

而沈首长能在这个节骨眼临时换帅,把任舟团队调给康驰用,足以可见这次量子通讯取得的突破,意义及影响之重大了。

沈首长刚开始听到这个计划的时候,第一反应其实是不支持的,在看到康驰也知道通讯是关键,并以此作为第一突破口后,才从反对变成了观望。

如今通讯技术有了突破,他立马就转为全力支持。

连任舟的本人的意见都还没征求……

不过他也相信任舟大概率也会支持这个方向。

毕竟通讯技术突破后,无人化的战争兵器,绝对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这种不惧死亡,性能可以完全超出人体极限的东西一旦研发出来,将会彻底颠覆未来的战争形式!

在敲定大方向后,两位领导就直接起身道:“那我们就不打扰你工作了。”

康驰点了点头,然后亲自送他们到跑道旁。

临走的时候,吕首长犹豫再三,还是忍不住一脸歉意的对康驰说道:“虽然有点多余,但还是想感谢一下你这次的贡献和牺牲……”

“牺牲?什么牺牲?”

“诺贝尔奖啊。”

“呃……这算什么牺牲?”

“……”

吕首长以为康驰是故意装作不在乎的样子,而且既然话都说出来了,所以也就说得更明白点:“我知道你们这些学者对诺贝尔奖,其实都有一种疯狂的执念,而你这个研究成果如果公布出来,那绝对百分之百能拿到诺贝尔奖……”

“但是出于国家的利益考虑,只能暂时牺牲一下你的個人利益,委屈你一段时间了,如果你想要什么补偿的话,可以尽管和我说,我一定尽最大的努力帮你争取!”

看到吕首长一脸愧疚的样子,康驰不禁感到有些哭笑不得。

作为野路子出身的‘科学家’,他对诺贝尔奖这东西还真没啥执念的。

他又不需要这玩意来肯定自己,

而且就算得奖了又怎么样?

他也没这个胆量过去领奖,

万一半路上被人给轰了一炮,可就亏大发了……

“没事,我真不介意这种小事,比起他们的奖杯,我觉得伱们发的还更有意义,至少拿回去,我爸妈可能还听过……”

“……”

两位领导顿时哑然。

痛失诺奖,竟然只是小事?

不过康驰那句‘你们发的还更有意义’,倒是说到两个领导的心窝里去了,只觉得心里暖暖的。

对国家奖项的肯定,简直比直接肯定他们本人还舒坦!——

送走领导后,康驰很快就回到了实验室,开始进入了量子通讯的下一个阶段:

制造出第一块量子通讯芯片,升级后尽快实现量产。

目前的纠缠量子捕捉器,对应的其实是渔夫的捕鱼工具,在测试的时候,这个鱼可以放在网兜里,但后续的真正应用,肯定还是要把它们转移到专门看管它们的‘监狱’里。

而这个‘监狱’的技术,其实就隐藏在量子捕捉器中。

【物品:纠缠量子捕捉器】

【制造者:康驰】

【物品等级:5】

【经验:0/1350000】

【物品状态:完好】

【解析项目:可解析项】

【通用经验:12843464】

【精通点:85】

康驰看了眼量子捕捉器,然后点开了解析面板。

【解析项目:

维度震荡模块结构解析:需要精通点30,

维度震荡模块材料工艺解析:需要精通点30,

离子阱模块结构解析:需要精通点15,

离子阱模块材料工艺解析:需要精通点15,

微型光镊探针模块结构解析:需要精通点15,

微型光镊探针模块材料工艺解析:需要精通点15

……】

里面其实就是三个模块,维度震荡、离子阱和微型光镊探针,其中维度震荡的技术足足需要60点精通点。

而这种捕捉将来的定位就是‘量子填充装置’里的一个部件,像光刻机一样其实不算是要特别大量生产的,康驰完全没必要现在浪费精通点解析,因此直接略过。

至于微型光镊探针,其实就是探测器。

其实量子通讯也不能做到真正的0延迟,它的延迟主要取决于探针的探测速度和频率。

不过通过潘院士那边的资料,康驰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光镊技术,感觉完全可以在造出量子芯片并且升级后,再来解析里面的技术。

因此康驰只对最重要的离子阱技术进行了解析。

精通点-15,

精通点-15……

在30精通点的投入下,大量的知识开始涌入康驰的大脑,又经过了十多分钟的消化后,康驰很快就掌握了这种更高级的量子容器技术。

完成解析之后,康驰便开始利用绘图机,开始进行量子芯片的设计。

量子通讯芯片的设计,其实和COMS倒是有点像,上面搭建一层密密麻麻的量子容器,下面搭建一层数据分析单元。

如果把量子容器比作一间间监狱,那光镊探针就是负责审讯的警察,肯定没必要每个容器都标配一个光镊。

因此康驰直接借鉴机械硬盘的原理,只使用一个或多个探针,来完成上亿个量子容器的读取。

在搭建好单个量子容器后,剩下的无非就是大量复制了,虽然康驰已经根据材料的性能,把单个量子容器的体积缩到最小了,但最终在10X10cm的尺寸下,也只塞下了一千万个量子容器。

主要是考虑到光镊的读取,又不能对量子容器进行堆叠,只能一层平铺,大大限制了量子容器的数量铺排。

这个结果让康驰其实挺担心的,

万一这块量子芯片造出来后,还是受限于那个神秘的‘376号金属元素’无法进一步升级,那这种通讯芯片的使用成本将巨高无比,

而且无人设备也要搭载多块通讯芯片,或者进一步增大芯片体积,才能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不过都到这一步了,肯定不可能因为这点担心就放弃了,说不定系统给出了其它的解决路线呢?

在完成了量子通讯芯片的设计后,康驰直接把资料拷贝到了一个硬盘里,让人当面转交给王浩文。

虽然没有相关的材料,暂时还造不出来,但可以先进行掩膜板的制作,

而在制造掩膜板的过程中,康驰又联系中微,订购了几套气相沉积、蚀刻等设备,并提出了具体改进要求。

因为难度不是特别大,因此康驰直接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