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技强国从升级镜头开始 > 第168章 互不偏袒,自负盈亏

成立典礼结束之后,整个大唐重工便迅速忙碌了起来。

一辆辆大卡车不停地往里面运送各种设备和物资,其中有一些是从平江运过来的老设备,有些是从全国各地采购的新设备。

这些设备,几乎一运进来,就被一万多名工程师迅速安装到位,然后开始投入使用。

整个大唐重工,最大的部门就是采油虫制造部门,有足足八千多人,由方强担任部门主管。

这个部门又分成了十个大组,一百个小组。

每个小组都分配了几十到一百个零部件的制造任务,然后由组装小组负责组装,最后送到总装车间完成最后的总装。

因此除了几百个负责总装的高级工程师,大部分人哪怕已经在大唐重工工作了半个多月,也还对他们造的东西一无所知。

其次便是负责给大秦光学‘代工’EUV光刻机的光刻机部门,这个部门的员工三千,由严辉担任部门主管。

剩下的一千,则是些最高端的研发技术员,他们是真正具有自我研发能力,擅长的是研发创新而不是生产制造。

这些人属于公司的机动灵活小组,直接受康驰指挥,哪里需要就去哪。

目前康驰交给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协助其他两个部门,完成公司的仪器设备安装,并协助他们迅速进入生产状态。

如果闲着没事的时候,可以自己提出科研立项,由康驰负责审核批准,也可以选择挂在任务板上,类似于自动料理机小型化、多样化之类的小项目。

就在大唐重工逐渐步入正轨之时,南亚地区的一片戈壁上,一座太阳能发电站经过了数月的建设,也开始逐渐成形。

在这座太阳能发电站的东北方,是一片风蚀形成的雅丹地貌,这些土墙就像一座座古老的城堡,静静地屹立在沙漠之中。

此时两个穿着黄色迷彩服的男子,正趴在一座‘古堡’腰部,通过望远镜,静静地观察着远处的太阳能电站。

“这些华国佬究竟在干什么?”

放下望远镜后,拜特斯忍不住说了一句他已经说了不知道多少次的台词。

“很明显,他们准备开采下面的页岩油。”

“我知道,可是油井都打了六个,发电站也铺了这么大,油呢?为什么一滴油也没见他们采上来?”

“或许,他们是在这里进行开采实验?但实验失败了?”

“实验?他们是脑子抽风吗?大老远跑来PK国,建个这么大的太阳能发电站做页岩油开采实验?他们华国几百亿吨的资源不够他们实验的?”

“呃……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留给上面去头疼吧,我现在只希望这群人能快点结束这该死的实验,好让我早点回家去洗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不然再这样下去,连虱子都能把我们吃了!”

“指望他们结束实验,还不如祈祷上头派人换岗……”

其实这个话题,他们已经几乎每天都会讨论上几遍,

而且每次讨论的结果,都显得毫无意义,

但他们依然乐此不疲。

或者说,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潜伏了将近一个多月,拜特斯和他的队友必须得找点话题来聊聊。

不然简直无聊到要精神分裂了。

就在两人结束话题后,另外一组队友悄悄地摸了上来,和他们进行换岗。

拜特斯顿时笑着收拾好装备,准备在中午太阳最毒辣的期间,回到掩护所舒舒服服地睡个午觉……

——

三月的春风开始悄悄吹拂大地。

大秦光学相机研发部门,在开年收到康驰的项目回馈,发现康驰竟然直接帮他们,解决了几乎所有关键性难题后,都惊讶地连话都说不出来。

不过有了武安的研发经历后,他们的接能力,也已经今非昔比。

贺勇彬甚至默默在心里,脑补了康驰对他笑着说句:基操勿六。

毫无违和感。

关键问题都被解决后,剩下的都是一些匹配性的小问题了,贺勇彬直接宣布项目进入样机制造和调试环节。

仅仅只过了三周,康驰就收到了贺勇彬寄过来的一台手机样机。

这台手机其实就是市面上的普通手机,贺勇彬把它原本的摄像头给拆了,换上了他们研发的镜头模块,并调试好了系统的相机驱动。

康驰简单地测试了几下后,确认效果符合自己的设计预期,没有太大偏差之后,便打了个电话给方启明。

“手机镜头的研发成本,和制造成本核算出来了吗?”

“嗯。”方启明迅速回答道,“目前为止的研发费用大概在一亿四千万,其中CMOS流片费用九千万,占据了最大头。”

“如果让申城硅产业来代工CMOS,我们自己负责造镜片,一个摄像头模块十万量级的制造成本大概在一百五十左右,超过百万的话可以再降低二三十左右。”

康驰点了点头:“大汉芯业的第一条生产线,下个月就差不多投产了,以后没必要再麻烦申城硅产业了。”

康驰这里说的‘麻烦’,其实还真是事实。

康驰造出来的第一台光刻机,目前就是申城硅产业在用,而以国内高端制程芯片目前的缺口和市场,他们压根就不缺订单。

但康驰动不动就找他们流片,每次流片都要调试一次机器,相当于成了康驰的实验室,非常浪费时间。

所以他们早就巴不得康驰自己的晶圆厂赶紧建好,别耽误他们的生产计划了……

方启明沉默了片刻后,忍不住开口道:“如果是大汉芯业来代工,那我这边暂时就没办法确定成本了。”

“你不用顾忌什么兄弟企业,申城硅产业的代工费是多少,大汉芯业也就这么多,让他们自负盈亏。”康驰直接回答道,“如果以后他们开出的代工费,高出市场价太多,我也允许你去另找代工厂。”

方启明听完后,也不禁微微松了口气。

自己集团建了晶圆厂,某种意义上确实更加方便,但这其实也限制了他们的选择权。

衡量一个晶圆厂实力最主要的数据,除了产能、制程之外,就是良品率了,

如果生产良率低,那它的代工费用肯定便宜不到哪去。

而大汉芯业作为一家新兴的晶圆厂,虽然享受着集团设备资源的优先供给,但技术底蕴和人才底蕴,和中芯、申城硅产业这些老牌晶圆厂肯定没得比,前期的良率估计不会很高。

如果让大汉芯业根据生产成本来实际报价,代工费很可能比申城硅产业高得多,

这就会让大秦光学的产品成本上涨,压缩了他们的盈利能力。

而康驰现在的意思,显然就是要让旗下的子公司互不偏袒,自负盈亏,凭实力说话。

虽然不管是盈是亏,最终都是康驰来承担,但至少下面的人,不会因此而束手束脚,更不会因为客户都是自己人,从而生产高枕无忧的心态,甚至理直气壮地宰自己人,最终彻底失去市场竞争力。

这种现象,曾经在一些国企身上就发生过,后来经过多轮改革,才慢慢好转起来。

谈完镜头的制造环节,康驰又和方启明敲定了这款手机镜头的出货价。

699。

这个价格,在手机镜头里面来说,肯定是贵的。

但1.4亿的前期投入,哪怕卖一个镜头就能赚500,出货量也得有25万左右才能勉强回本,多出的才能赚钱,少了就得亏钱了。

其实方启明觉得,以这个手机镜头的性能,哪怕卖个999也毫不夸张,但康驰觉得现在是抢市场的阶段,还是得坚持低价走量原则。

哪怕把市场抢下来了,真到了可以割韭菜的阶段,也应该去海外市场割,在华国市场,他要永远主打一个物美价廉!

敲定完一些细节后,两人便结束了通话。

接下来,就是方启明亲自带队,上门向各大手机厂商谈合作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