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联邦超能异调局 > 第510话,主观盲区的茧房

联邦超能异调局 第510话,主观盲区的茧房

作者:北归浦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2:10: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犯罪召集令一开始不通知犯罪地址,只发布召集的简单要求:

如“画小丑妆容,带武器,打火机”等,最后不知通过何种方式,联系上应帖的人,临时通知作案时间地点和作案细节……

国字脸、地域黑珀罗迪探长的组,正安排抓捕那几个爆头少年。

跟挂逼黑兜帽五人团伙相比,小鱼小虾非常好抓。

抓到后,估计就能知道他们和幕后人的联系细节。

大会议室。

六位探长和两位平板列会异调局领导,各自翻着手上厚厚的调查资料。

办法总比困难多,可黑兜帽团伙狡猾得很,总能逃脱。

每次看似就要抓住了,总在某个关键环节掉链子――超能力者的挂逼优势。

“犯罪集合令”比杀人帖子更高明的地方,是混淆视听、更能掩去黑兜帽五人行踪。

在场所有人都沉默。

大家都知道方法,只是奏不奏效另说,在保证想到切实可行的方案前,闭嘴是最好的选择。

本就焦头烂额,不想再趟进更深的浑水里。

可局长点名要异调局出方案。

科芬大图书馆火灾发生时,要不是异调局及时赶过去,楼里的学生一个也别想活。

当时大统领府紧急命令下来时,异调局已经在救火,不得不说效率真高!

能打败超能挂逼的,只有超能挂逼。

众人表面沉默,内心的小九九小算盘打的哗啦啦响。

“异调局的方案的话……”卡尔反复用笔勾画卷宗上的犯罪分布图,其他人瞬间立起耳朵,精神高度集中,就看异调局能装出哪种与众不同的逼,解燃眉之急。

“会先以黑兜帽五人团伙出没过的地点为主,辐射到一百公里左右的范围,勘探这个区域内所有超能人的活动,一旦有使用超能的迹象,马上通知行动小组,但我们不能保证布置时间,短的话马上有反应,长的话可能需要半个月。”

卡尔想出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把夸克当生产队的驴般使唤。

卡尔的听力小精灵,暂时没办法保持太久,且收集回来的信息还要人力筛选,没办法用大数据法大规模筛查。

“时间太久了。”局长道。

在座其他人点点头,纷纷看向霍普森老爹的平板。

这位神秘莫测的异调局创始人,在传说里鹤立鸡群,人设高冷。

江湖充满他的传说,可他已不在江湖。

有事都是卡尔代表发言。

从杀人帖子发酵开来这段时间,派了无数便衣探员蹲守巡逻,效果并不明显。

黑兜帽五人团伙贼精明,露出任何破绽和行踪,都会马上用超能抹除。

强牺读牺。后来杀人帖子的升级版,即杀人帖子2.0版本――犯罪召集令横空出世。

让调查局更加被动。

明明知道他们人在伽利略州,甚至以圣马特奥市为中心频繁活动,却抓不到人!

“还有,建议让科学组的老教授出马,听听心理侧写专家和犯罪行为专家的意见。”

卡尔又道。

这并不是托词。

开会前翻完卷宗,他注意到一个巨大的漏洞――罪犯在网络上玩文字游戏,我方却没有旗鼓相当的专业人士到场。

光从网络技术、痕检、鉴证、铺天盖地的监控等现在刑侦技术入手,没有古早刑侦科学者的身影。

各位探长、组长无疑办案经验丰富。

追捕和缉凶手法无可挑剔,能用的都用上了,也对黑兜帽五人团伙的各种捕风捉影消息进行预测,推演下一步罪犯的行动。

这候17bXWX章汜。但大家靠经验办案,难免陷入各自主观盲区的茧房。

不是卡尔贬低其它探长,而是卡尔一直谦虚地承认,人类很难克服经验带来的自信膨胀的毛病。

几千年前有一位人类智者也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他叫孔子。

人类大脑倾向于用现有知识储备解决问题;

其次是克服惰姓,用发散思维思考新思路;

最后才求诸外界干扰。

司法部虽然有犯罪科学组,但办案多年的探长们,自诩在体制内和犯罪分子打交道足够深入,对纸上谈兵的“学者”、“科学家们”并不感冒。

即使偶见犯罪科学组帮助破案的新闻。

大多探长并不依赖犯罪心理学专家、犯罪行为学专家的――大学都学过理论知识,办案实践结合印证。

除了觉得古早刑侦技术神奇不靠谱外,还因为科学组的研究过于理论化,都是基于过往数据统计。

可卡尔觉得,现代刑侦办案分类越来越细,许多刑事侦查早已自立门户,如经济类的经侦科。

大家在各自领域深耕,远远不如古早专家们对大量、多种类犯罪分子的知识面广阔。

“嗯,你说说你的想法。”

刀疤局长喜怒难辨道。

显然也觉得,在座各位探长加起来,办案经验超过150年。

以实践理论相结合的科学组,难道还能做出更有效的判断?

“杀人帖子和犯罪召集令,一定存在某种有规律的模式,只要他们是人,就算是好几个,也能通过用语习惯、句子叙述方式等,推导出我们看不见的信息,我觉得,还是请科学组吧。”

卡尔言简意赅,说了等于没说。

总不能让他大肆吹捧犯罪心理学和犯罪行为研究科学的好,这会让其他探长不舒服――老江湖老油条,哪个不带点隐形的自负?

但刑侦人员看到的,大多是表面因素:作案动机、手法等。

科学组研究的,是无数罪大恶极犯罪者的心里历程、行为模式,追溯到童年经历、家庭背景……

叠加大数据很笼统,但最有说服力。

卡尔至今还记得,在仲亚警校,他的刑侦科学老教授演示了很多案例――在先进刑侦科学技术没发展起来的七八十年代,古早刑侦技术的犯罪心理行为研究,在破案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现在痕迹学和生化检验科学发展突飞猛进,犯罪心理和行为科学,火速退出舞台,退居二线,更多被当成理论教学,在刑警早期学习里作为基础。

制大制枭。而探员们通过实践办案,得到的经验,在往后刑侦生涯里更为有用,便逐渐淡忘理论知识……

“嗯,尽快让科学组的老教授进来。”刀疤局长点头。

而后,每个负责人共享了案件疑难点,一起分析、统一了办案方向――

鉴于引起巨大的社会恐慌和联邦大统领府的高度重视,之后侦查重心,主要以蹲守和预防为主。

先按住黑兜帽五人团伙的作案势头,等他们黔驴技穷,再慢慢泡制抓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