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大清宝藏之龙藏经 > 第十二章 舒三绝

大清宝藏之龙藏经 第十二章 舒三绝

作者:错乱节奏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9: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咋的?你给收了?多钱收的?”闻香斋的老板是个挺古板的瘦老头,穿着一身大褂子,常年弯着腰,戴着一幅圆眼镜,这时候却是第一个跑出来,驼着背问起了舒万有。

“是啊,多少钱收的啊,你说说啊!”边上几家店的老板也都围过来问。

“几位老板看这能值多少钱?”舒万有笑着问。

“嘿,咱们自己行内不打鼓,这是常理,你就直说了吧。”大伙屏住呼吸问。

“八十元收的。”舒万有老老实实地回答。

“唉呀!”人群里发出一阵长吁短叹,大伙没多说什么,摇头离开了,闻香斋的老板最后一个走的,他眯着眼睛,又看了半天瓶子,叹了口气说,“还是年轻啊,年轻啊,以后啊,要多看,少收,这东西啊,唉,好自为之吧。”看着老头驼着背,颤巍巍地走回去,舒万有也没说什么,他把瓶子包好,急忙去青云鞋铺找父亲。

舒万有的爷爷老家在河北廊坊,家里也算个世家,听说祖辈做过京城里的大官,但是后来家道中落,舒万有的爷爷年轻时当过兵,打过仗,后来跟着的军阀兵败,老爷子就跟着一伙人占了个山头,当了山大王。那山里古墓不少,这帮杀人放火的人胆子大,山里的几座古墓都盗了个干净,后来有了点家业就洗手不干了,后来生了儿子,这时又赶上了抗战,他就带着儿子避祸,跑到内蒙古包头、赤峰讨生活,那里古幕成群、盗墓成风,老头又重操旧业。老头知道怎么打眼、下竖井,而且手头见过人血,加上为人豪爽,没两年就成了当地盗墓贼的总把头,他儿子也跟着学了不少东西。后来国共内战,民不聊生,这爷俩带着年幼的舒万有就颠沛流离,跑到了哈尔滨,在这里定居下来,老爷子去世后,老舒就在一家药行当了算账先生,他把舒万有也安排进来打工,见见世面,长长眼力,这次见儿子风风火火地跑进来,不由的骂道:“做古玩行,要的就是眼尖、心静,手稳,像你这样的莽撞,喜怒形于色,能收上什么好东西?”舒万有也顾不上父亲的训斥,忙摆摆手,拉着父亲进了里屋,从包里掏出瓶子放在了桌上。

“咦!”这瓶子一露面,老舒眼睛就亮了起来,他倒没觉得这东西臭,而是赶紧戴上了花镜,上下端详了半天,又找出一本古书,翻了几页。

“这是,渤海贡瓶?你从哪得的?”老舒言语里掩饰不住的惊讶。

“爹,你仔细看看,这真是渤海贡瓶?”舒万有连气都不敢喘。

老舒翻出放大镜,前后看了半天,“书里说这贡瓶是用磁粉混铅、锡所铸,外用金箔相敷,表面刻烟雨云雾、九宵重楼,可现在看这瓶身腐蚀的太过厉害,根本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但是说这形制如龙头、凤尾、虎足、马身,却是一点不差啊。”老舒边看边点头。

舒万有长舒了一口气说:“爹,你那本《神图志》我看过一遍,大约记得有这么个东西,这瓶子我也摸不准,书里说这瓶是用来盛放香灰、丹药以贡天神之用,我就在瓶里抠了一块老泥,闻了闻,舔了舔,那里面的确有红铅、丹粉的味道,所以我才大胆给他买下来的,花了80块钱。”

“行啊,小子,有长进啊,没错,这贡瓶是渤海国皇帝敬香祭天之物,期盼着上天赐上一些仙丹让其长生不老,那时的皇宫方士就炼好丹药盛放在这瓶中,供皇家所用,日子长了,这瓶底就有一层香灰和药末,不过,这东西一般人可闻不出来,这瓶在海里浸成这样,腥臭难闻,难为你小子胆大、心细,这瓶子表面我们可以处理一下,如果有一对就好了,最少可以卖上万元,不过就这一只,最少也能卖上7000元。”老舒笑着说。

这渤海国鲜有人知,原是唐代的一个属国,地点在就在现在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渤海国前身是靺鞨部落,其实就是女真族,和大清朝同宗。后来唐代连年兵乱,部落酋长,粟末靺鞨首领趁乱造反,干脆自己建了个国,不过这国王也很聪明,马上派使者向唐朝表示公开归顺,唐开元元年,唐玄宗下诏册封他为“渤海郡王”算是有了正统。

“渤海”国虽小,却是治国有方,共历230余年,国力最鼎盛时疆界东至日本海,南与新罗龙兴江为界,西达契丹,辖有5京、15府、62州,人民生活富庶,王室生活也是极尽奢华,但历代国王笃信萨满教,而祭天贡品,更是融入萨满图腾,汇聚了众多神兽,当时国王对于祭天之物,极为看重,特别是设计的皇家所用的贡瓶极尽奇技淫巧,这种瓶子的材质虽不是什么稀世之珍,但奇在造型精巧,而且由于后期战事频频,皇室颠沛流离,导致完整的贡瓶存世极少,如今的黑龙江省博物馆中还藏着一个完整的瓶子,据说,这还是用几十块碎片修复而成,其价值远不如舒万有这只,所以贡瓶在市面上流通极少,也极为抢手。

后来,这只单瓶被一个台湾商人以一万元的价格收走,因为他手里正好有另一只贡瓶,急于凑对,在那个年代,有一万元钱,那已经是天价了,万元户就是豪富的象征,舒万有从此陡然而富。

其实除了金钱,最主要的是收获了名气。在古玩这一行,名气要比金钱重要得多。这次捡漏,让舒万有一下子名头大响,古玩街的人知道这瓶子的价值后虽然懊悔不已,但也佩服舒万有的胆色和眼力,舒万有的看、摸、闻被口口相传,故事也越发曲折离奇,从此舒万有有了“舒三绝”的名号,说他这三绝是看一眼,摸一遍,闻一下,基本就能把这物件来历、年代甚至价格判断个差不离。

舒万有有了钱后,就在自己摆摊的后面买了这间二层店铺,自己撑了店面,取名为寻古轩,自己一面当着伙计一面开店,广交朋友。

后来舒万有结婚,本想要个儿子继承家业,却接连生了两个女儿,舒童、舒瑶,大女儿舒童不喜欢和这些破铜烂铁打交道,大学没毕业就申请出国留学,在英国伦敦一家学校学艺术,好在小女儿舒瑶性格恬静,平日对古文、历史很感兴趣,舒万有就有意培养小女儿成为自己接班人,这时候舒瑶的爷爷已经去世,而舒万有青出于蓝,以他的眼界和实力,早就成了全省古玩界的头把交椅,不过舒万有为人低调,这些虚名他根本不屑一顾,所以电视里每天播的鉴宝节目,舒万有连看也不看,这些人不过就是虚张声势,哗众取宠,装成博古专家作秀而已,所以舒三绝从不上电视,从不接受采访,也从不教授徒弟,他这三绝的本事,就是想传给舒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