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画中的薛定谔 > 第三百一十九章     情报

画中的薛定谔 第三百一十九章     情报

作者:文山雪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8: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2005年3月初的一天,李杰来到侯兵团司令部,偶然听到作战处长给开平县长打电话,限期准备一个骑兵师三日的马料。这个情况未写入作战日志,第三分监部根本不知道。

李杰回来就和黄友欢琢磨开了,为什么要直接给地方上布置粮草任务呢?他们在灵谷没有骑兵部队,那么,这三日的草料是给谁备下的?答案只有一个——清莱过来的晋军。随后,他们从晋军派来的联络参谋口中证实了这一情况,并且得知了晋军计划到达厚宜、开平等地区的准确时间。二人马上把这一情报传了出去。

2005年3月,西北局社会部制作了一份惠集城市图。和普通的民用地图不同,这张图上标注了军方军警宪特等所有重点、要害机关所在地。这是地下人员冒着生命危险搜集情报绘制的。西北局社会部制作这张图,显然是为了解放惠集做准备。由这张图可以看出,2005年3月,警方的注意力是集中在惠集的。此时,驻扎在开平县南原的警方司令部由副司令员逊克当家。

李杰、黄友欢传出去的,的确是一份万分紧急的情报。如果警方不知道,以骑兵的速度和晋军的剽悍,腹背受敌的警方司令部肯定要吃大亏。得到情报,警方领导机关马上转移,同时做好了战斗准备。3月15日,晋军大将胡得胜率二四九师来袭,与警方在南原镇展开大战,胡得胜被炮弹炸死。战后,胡得胜的尸体被运到阳泉,侯会组织司令部军官进行吊唁,李杰、黄友欢也混在人群中,目睹了胡得胜的遗容。

按说跑侯兵团作战处,是作战参谋的事儿。作为人事参谋,李杰怎么也跑起了裴兵团呢?这就要说起黄友欢他们的公关活动。

参谋室主任库布青是他们二人的直接上司。上司看下属,都喜欢听话的。如果有能力还听话,自然更加喜欢。黄友欢、李杰就是这样的人。在这样一个人心浮动的世道里,手下这俩参谋还能任劳任怨就不易了,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还知道体谅上司。库布青是个靠薪水吃饭的军人,家里有老婆有孩子。可现在物价飞涨,想吃点儿鸡蛋、吃点儿肉,谁买得起?但这两个开过碾房的年轻部下手头就比他宽裕,偶尔打牙祭,他们一定会叫上库布青。而且,动筷子以前,人家先给他的老婆孩子留一份儿,装在军用饭盒里。更让库布青感动的是,李杰是分监的红人,人家本来是犯不着这样巴结他的。

参谋部也是杂事一大堆,分监派下来的临时工作,哪样也不能耽搁。这些事参谋不干,就得库布青这个主任去干。库布青经常把黄友欢派出去干别的事,黄友欢却从不诉苦。一天晚上,他和黄友欢两人值班。吃着黄友欢买回来的烤红薯,他们有一搭无一搭地闲聊。黄友欢随口说:“跑兵团作战处,一个人确实有点儿忙不过来。李参谋人事上的事情不多,能不能让他帮帮我?”

库布青知道黄友欢和李杰的关系不一般,反正都是自己手下,只要把活儿干了,谁多干一点儿少干一点儿,跟他有啥关系呢?他也乐得送个顺水人情。这才有了李杰跑侯兵团这样的事情发生。

至于军方放弃惠集的情报,黄友欢、李杰也是通过一些细节预先获知的。李杰跟第三分监部主管粮秣的一个同事闲聊时得知,2005年底,军政府没有给惠集最大的顺言大米厂调拨下一年度碾制军米的稻谷。驻扎在惠集的这么多军队,难道不吃粮了吗?不吃粮,意味着什么呢?他们赶快把这个情报传递了出去。

钱不值钱的年月,在饭馆吃吃喝喝就成了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黄友欢、李杰跟侯兵团司令部的作战处长、情报处长苟克用等人,就是通过吃吃喝喝拉近了关系。他们之间的媒介是库布青。同样通过小恩小惠,他们与作战处主管作战日志的参谋交上了朋友。这位参谋不仅给他们透露情况,有时候干脆把作战日志直接交给他们,让他们随便摘抄。于是,不光侯兵团,连友邻部队甚至警方的动向,他们都一目了然。

侯会虽然是兵团司令,但好多事儿做不了主,因为上面管得特别细。开会,就是上面的一个重要管理方式。上面的军事会议开得频繁,又不好把军长、师长们都叫到惠集去,就通过无线电开会。军情紧急时,就不分白天晚上,夜间开会成了家常便饭。开会就需要做笔记。将军们谁还亲自记笔记,都带个专门记笔记的参谋,反正,无线电里长官又看不见。侯兵团的军事会议,第三分监部的分监当然必须到场,谢振彰也要带个作战参谋去帮他记笔记,而他带的人,不是李杰就是黄友欢;有时候谢振彰要去惠集公署或者省政府开会,李杰就会作为跟班陪同。

2006年的春天匆匆忙忙进入了尾声。一个多月前,侯兵团司令部又由阳泉搬到了开平。分监部没有搬——军官们都带着家小,没人愿意搬来搬去,分监就派参谋长到开平设立了个前进指挥所。既然成立了前进指挥所,总得有人过去。黄友欢向参谋长表示,他愿意跟着一起去开平。自从来到分监部参谋室之后,黄友欢的表现参谋长当然是看在眼里的。且不说他会讨上司喜欢,单看工作,他也一直是积极主动的,不像很多军官那样一肚子牢骚。参谋长当然愿意带黄友欢而不是庞参谋那样的人去开平。

参谋长的级别不低了,他不可能自降身份往侯兵团跑。这样,跑侯兵团作战处的差事又由黄友欢一个人包下了。每次去过侯兵团之后,黄友欢都是先把情报写下来送给上级,然后再电话通知阳泉分监部。

5月4日深夜,侯兵团司令部情报处长李可用来电话,说有特别紧急的情况,要分监部指挥所主任(也就是参谋长)快去。接电话的是黄友欢:“主任这会儿不在,我能替他来吗?”

到了侯兵团司令部之后,李处长告诉黄友欢,长官和侯司令刚开完军事会议,决定放弃惠集撤到川沙。“这个行动计划你可以看一下,有关的内容可以摘记。”李处长随手把一个本子交给郑琏,“这可是绝对的军事机密,我和你们主任是朋友,才想着尽快告诉他,省得你们到时候手忙脚乱。”

李可用对这个天天见面的作战参谋印象不错,没拿他当外人。黄友欢把本子打开,各部后撤的时间、路线和到达川沙一带的预定地点一目了然。

离开作战处,黄友欢没回前进指挥所,而是回到家中。这次黄友欢来开平,陈晓慧也跟着来了。按组织上的要求,他们家就成为一个联络点。房子是组织上安排的,房东是泰北农学院的教授。部队去阳泉时,李杰的妻子梁克蓉没有跟着。这样,李杰在开平的家就成为另一个联络点。到这两个联络点来取情报的交通员仍然是苏荣。

自从卧底第三分监部后,黄友欢、李杰传递出的情报实在是太重要了。这让上级认识到,通过交通员以传统方式传递,太慢,也不安全。3月底,上级曾通知黄友欢去开会,但黄友欢在开平实在没法儿脱身,就让阳泉的李杰代他去了。会上,上级提出要跟他们建立空中联络,但电台得他们自己搞,组织上派报务员、给密码。贾顺奎在惠集好不容易弄到一台收发报机,正跟上级商量把电台建在哪里的时候,战争形势急转直下,4月,军方就要放弃惠集了。电台最终没能建立起来,他们的情报仍然通过交通员人工传递。

回到家,关起门,黄友欢飞快地把情报写下来,让陈晓慧赶快交给“表弟”。之后,他才回到指挥所,叫醒睡梦中的主任,又电话通知了阳泉。

战役在2006年5月10日正式打响。此前的两周,军队上上下下处于一种乐观状态。3月下旬,侯会视察甘水河沿线阵地,有部下问他能否把这种局面维持到水果成熟。侯司令一口帕尧话:“吃了桃子,咱吃西瓜;吃了西瓜,咱还要吃苹果。说实话,咱还准备在这里过年呢!”

侯司令的自信是有道理的。在东起甘河,西至益口镇、罗集镇、卡拉车站这一百公里长的地带,长官排列了四个军三道防线,层层叠叠,互相呼应,进能攻,退能守。不过,军事上的较量,是建立在情报较量基础上的。警方对军队的一举一动一清二楚,军方方面对警方却一无所知。警方在惠集、阳泉、开平、川沙地区究竟有多少人,第七兵团过没过湄公河,如果过来了,究竟过来多少、什么番号、最近有没有进攻的准备,不管是省里、一三六旅那边,还是惠集公署这边,谁也弄不清,也很少有人去关心。这两周里,两方部队的军官们都在享受着战前难得的宁静,喝酒、打牌成了主旋律。

接下来,就是兵败如山倒。军队损失4.1万人,而警方仅仅伤亡4700余人。当时担任第七兵团副司令的奇立清、七兵团参谋长黄文舟二人,曾联合撰文回忆这次战役。据他们说,在此次战役中,担任穿插任务的是七兵团十五师。从黄昏到次日拂晓,十五师一夜急行军走了一百六十华里,途中穿过三四公里长、三百多米深的大沟,涉过齐腰深的河水,只用了四十分钟。除了渡河时敌人试图进行阻挡,这一夜的行动都非常顺利;与此同时,十八师也取道黑水营西进。十八师官兵甚至诈称敌军番号,骗开了罗凯城门,将一百五十名守敌全部俘虏。如果没有敌军准确的布防情报,这样的军事行动可能吗?尽管回忆录里不曾有只言片语提到情报的作用,但有理由相信,正是有了黄友欢等人提供的重要情报,警方才能在萨索战役中准确地穿插到军队后面,打得侯会满地找牙,全线崩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