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奇案之侣 > 056  断井颓垣

奇案之侣 056  断井颓垣

作者:花卷馒头片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8: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队。”约定的时间到了,小吴准时到公安局门口和李凯汇合。

“走吧,开我的车去火车站,那边我已经联系好了,由于时间紧张,已经错过了直达车点,我们可能中途要换两趟车。”

李凯把自己的车钥匙扔给小吴,直接坐进了副驾驶的位置。

“好嘞。”

小吴就这点好,任劳任怨,无论李凯交给他什么任务他都痛快答应,鲜少有抱怨不甘的时候。

“对了,李队,您是哪儿找到的谢图的户口本和他那张银行卡啊?”

小吴去复印资料的时候已经看到了户口本上的内容,不由惊奇这份重要物证的由来。

“你觉得呢?”李凯一边翻着手机里的证据存档找电话,一边反口问道,就差没直接说“你猜了”。

小吴想了又想,“想不到。”

“案发现场,裴俊的出租房里。”李凯也不逗他,直接给出答案。

“啊?我们都快把他房子翻得底掉了也没找到,李队在哪儿发现的?”小吴更迷了。

李凯把找到证据的地方一说,小吴直说这种藏东西的办法快赶上地下工作者了,就差凿墙了。

“哼哼,如果不是凿墙动静太大,加上是出租房,我估计他倒宁愿凿墙来着。”李凯冷哼。

“可是,为什么谢家的户口本和银行卡会在裴俊身上?”这点小吴还是没想通。

趁着红灯,李凯把自己手里打印出来的那份露娜整理出来的检查报告,还有鉴定科做的还原照片递给小吴。

“这什么情况?”

这两份资料小吴之前还没见过,匆匆看过几眼之后已经被吓了一大跳,“大变活人啊?”

李凯摇摇头,示意小吴别再说话,然后就开始专心打电话。

不到一小时的车程,李凯前前后后打了几十个电话,都是打给裴俊原大学的同学和老师的,几十个电话里,真正接通的也就五六个人,李凯也不问别的,只是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他们觉得裴俊其人是不是一个爱打扮或者特别注意个人形象的人,说通俗点,就是不是一个爱臭美的人。

而众人的答案也都出奇的统一,尤其裴俊同寝室的同学们,给出了很有说服力的证据,首先裴俊并不喜欢照镜子,爱照镜子几乎是所有爱臭美人的标志性举动。

这一条不具备的情况下,这种可能性已经降低了近一半;其次裴俊的衣服并不多,无论初夏秋冬,就那几件衣服,并且衣服的颜色都不鲜艳,所有的衣服也都是穿坏了才买新的,并且不赶时髦,而这一点说明,就让裴俊戴墨镜及棒球帽出门更显得奇怪,对此李凯还特意追问了句,而裴俊同寝室的同学没有人见过他戴过棒球帽和墨镜。

最后,他有细心的同学还特意说明,裴俊没有日常护肤品,什么洗面奶、润肤露、防晒霜那些乱七八糟的一概没有,他只是很宅,不常出门,所以在男生里算肤色偏白净的,一个连日常护肤品都没有的人,怎么可能爱臭美?

呼~临下车前,李凯长出一口气,有这些佐证就足够了,他已经不用再打电话了。

“一个不爱美的人,却去做了整容手术,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李凯在打电话的时候小吴在一旁都听着呢,因为一路上不能发问,他也就自己思考着。

“通常一张脸代表着一个身份,一个如此不爱美的人却执意改变原本的面貌,无非是想要舍弃掉旧有的身份,他如此大费周章,恰恰说明他原本的那张脸一定有人认识,而且,他那么急于掩埋掉那个身份,那么那个身份就肯定有问题。

至于谢家的户口本为什么在他手里,那就很好解释了,因为他就是谢家的人。”

李凯末了在心里加了一句,【哥,我们把事情想复杂了,从始到终应该就没有裴俊其人,裴俊,只是谢军借机捏造的一个假身份。】

“谢家的人?谢军,唐磊?裴俊的第二人格?李队,他不会真是多重人格吧?”

显然小吴也想到了谢家户口本上最后一页的人。

“这个,不好说。”

【哥,你觉得呢?】嘴上应着小吴,李凯心里却在问李凛。

【我从来不觉得他是多重人格。】

这次李凛没有沉默,而是直接坚持了己见。

“等下我把电话录音发给你,你记得整理存档,别剪辑,完整录音才有法律效益,虽然不能当直接证据,但好歹算佐证。”李凯对小吴吩咐道。

“好嘞。”

找了一圈停车位,终于停好车的小吴问,“李队,车怎么办?”

“搁着吧,快的话我们不到三天就回来了。”李凯接过车钥匙,向站台走去。

因为已经不是第一次到叙永县,两次出差时间离得比较近,李凯又留了个人情在当地,所以当地刑警队在得知他们没有赶上最近的直达火车的时候,甚至不惜连夜安排人赶到数百公里外的成都火车站去接他们,免了二人的倒车之苦。

几人赶到叙永县的时候,已经是凌晨,短暂的休息了几个小时之后,李凯带着小吴找当地户籍工作人员查找谢氏一家的户籍资料。

毫无意外的,这一户口本的人都没有核查登记。

如此,李凯又找到当初做户籍登记的人员,详细询问。

“这么说起来,这户人家我还真有印象。当时这一片刚收编到我们县的时候,因为要做旅游规划,很多个村子都在迁户,很多家里没人、外出打工,或者只有孤寡老人和幼儿的不好迁,但是随着旅游发展起来后,很多外出挣钱的年轻人回来了,慢慢的一个个旅游村建立起来,原来太旧太偏僻、地形地质不好的村落就都搬空铲平了。

但就只有这一家,几年间,我们先后派人去了几次,他家都没人回来,和他们一个村的都已经搬空了,现在就这一户废弃的,因为不知道是不是有房产在,我们也不知道能不能申报拆除,就一直在那放着,好在地方不在旅游规划区内,平时也没什么游客去那边。

偶尔要有个驴友进深山什么的,全当是个临时落脚点吧!”对方说道。

“这个户口上的具体地址能不能带我们去看看?还有和他们一个村子的人都搬去哪里了能不能帮我们查查?我们想当面了解一下这家人的情况。”李凯询问。

“当然可以,我找个路熟的带你们去。至于他们原来同村的,我也可以帮你查到,只不过他们当年这个村子由于地理位置不好,很小很穷,总共没几户人家,跟那种动辄几十户几百口人的村子没办法比,能不能查到有用的信息就看你们的运气了。”

对方说着,便着手帮忙查询地址,“建议你们再带个会几种当地方言的翻译过去,这种山里的村子,老一辈的一个村子一个口音,如果再赶上不同民族,那是真听不懂,或者你们找当地村里的年轻人给你们翻译也是可以的,年轻一辈普通话程度还是很高的,毕竟要搞旅游嘛!”

有了工作人员的提醒,拿到查询出来的地址后,李凯带着小吴、管区民警还有一个会几种当地方言的老警察,四人一车进了山。

第一站去的,自然就是谢家户口本上的所在地。

到了地方,李凯不得不说,这地方真的是凶山恶水。倒不是山不峻、水不美,而是这个地方太偏僻了,人迹罕至不是问题,地理位置和地质才是最大的问题。

这个村子的地方离水源并不算远,但是由于位置陡峭、狭窄,无法牵引水车,地质又过于坚硬,无法打井取水,导致想要用水全靠人从水源处挑。

李凯大概估算了一下,以水源处并不算充沛的流量,要想打满一缸水,体力好的小伙子也得用上五到六个小时。

这还是正常的情况下,要是赶上个旱季,水源处缺水、断水,他都不知道这个村子的人是怎么活下来的?

走进原本的村子,可以看到其他家都已经基本铲平了,就剩下地基和一些残砖断瓦,满打满算,这一个村子人最多的时候大概也不足十户人家。

而在最里面偏僻背阴的地方,还有唯一的一间屋子残存着。如果那还能称为一间屋子的话。

走近前,发现院门被一把锈得已经看不出原貌的大锁锁着,只是一旁的院墙都已经塌了半边,还别说锁了,这有院门和没院门都没什么区别。

从一旁的院墙坍塌处看进去,里面是一间正房和一间偏房,还有一个搭建在院子里的灶台,看灶台上原本应该也是有顶子的,只是现在似乎因年代久远也差不多塌干净了。

院子里一个大水缸特别的显眼,足有近一人高。李凯甚至很怀疑,这么大一个缸,当初是怎么搬上来的?

四个人鱼贯从断墙处迈进去,发现里面两间屋也不过是土炕砖床,连个像样的桌椅板凳都没有,就算原本有些杂物,这些年大概也尘归尘、土归土了。

水缸旁有些看起来是木头片子的东西,糟得不成样子,一碰就碎了,也不知道原本是水桶还是椅凳。灶台旁边半躺着一个大铁锅,也是锈得不成样子。

“走吧,这也看不出什么来,破落成这样,这么多年也不知道有没有人来过,或者动过什么?”

李凯在把里里外外转了一圈后,就招呼众人离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