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斩龙 > 书评区里有人在吵吵。

斩龙 书评区里有人在吵吵。

作者:通吃道人.QD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8: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书评区里有人在吵吵。我就两点态度。

第一,看盗版的没人权。

第二,我写的剧情基本还是符合历史的。

我是大汉主义者,我认为汉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但我同样认为汉家历史有太多气死人的破事,所以我绝不介意揭自己本民族的疮疤。

而对于满族,我想先澄清一个事实。

满清入关后编制《八旗编审男丁册》,自己对人口有过统计,满族男丁数量不到六万。这可不是我胡说啊,这是满清自己在大概四百年前编制的数据。注意奴隶以及什么汉八旗,蒙八旗可不是满人。

等到清末,满清又调查了一下自己的人口。《北京市志稿.民政志》记载,北京的满族人口大概是一百零几万。这其中包括了汉蒙八旗,真正的满八旗不到七十万。

这里要注意一点,受限于当时人口统计能力的限制,没办法精确知道当时全国满族人口的数字。不过当时满族人口大概有一半住在北京。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满汉很长时间是不通婚的,满族人口在过去四百年增加的不多。辛亥革命的时候,汉满矛盾被激化,西安,福州,南京,杭州,荆州等地的革命军有意识的对各地的满城进行大规模报复。除北京外,其他地方的满人其实没活下来几个。

真没活下来几个,这点不避讳。也就是当时全国的满族大部分都在北京,东北都很少,因为那边生活太苦了。

接下来最重要的一点来了。

抗日战争胜利后,北京还坚持称自己是满族的人大概只剩下两千人。大部分是满清的皇亲国戚,贝勒,贝子,宗室,觉罗之类的。他们是没办法抵赖,只能称自己是满人。那些就是遗老遗少了,在当时名声是很臭的。

而其他满人呢?都称自己是汉人了。

这其中的原因有三个,第一就是害怕被迫害。因为当时汉满矛盾还是挺严重的。第二,普通满人基本都汉化了。

不会说满语,不会写满文,你跟我说你是满人,就因为你说你姓爱新觉罗?我也不信啊!

民国时期已经普遍将满人视作汉人,因为从语言,文化,习俗,满人跟汉人没什么差异,连姓氏都改了。

这其中第三个原因也很重要,那就是很多满人在民族文化运动中发现一个很难接受的现实——老子原来不是主子,是奴才啊。我好好的人不当偏要去当狗,我神经病啊!

现在很多人觉着自己是满族,其实不过挂了个满族的姓氏,真要翻开族谱,全是包衣奴才。努尔哈赤可是个高高在上的奴隶主,他会把包衣奴才看作是自己的子孙?

满族差点是要消失的,挽救满族的是伟大的党!

解放后,出于民族识别和区域自治制度,党把好多汉人又给变成了满人。其实很多人自己都稀里糊涂——搞了半天,我又成满人啦?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一大票汉人又变成了满人。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民宗委干出的事。不但满人多了,其他好多少数民族都多了。唯独汉人少了。

维护民族团结成了政治正确。

满文和满语一度成了死文字和死语言,除了学术界,已经没人会用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还能在生活中使用满语的人口不足五百人,而且都生活在偏僻的东北乡村。是党把满文满语又给挽救了回来。很多好几代都使用汉族姓名的满人,这才‘恢复’了满族姓名。

以上这些情况不是我胡编乱造的,而是事实,不信的人可以自己去查。

我要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现在的满族其实跟当年努尔哈赤那支满族压根没关系,完全是党硬生生把一个已经消亡的民族又给创造出来了。从本质上来讲,现在的满族就是汉族的一个分支。

有些人觉着自己的出身很有历史渊源,甚至可以跟过去的皇室搭上关系,急于维护自己民族的形象,我都可以理解。

可我不是要嘲讽谁,我真的建议某些满族同胞去看看自己族谱,看看自己祖上到底是什么出身——如果是汉族出身也就算了,万一要是个包衣奴才出身,可就不太妙了——当年真正的满人可没把奴才当人看啊。

我写《废土》的时候,就有人闹类似的笑话——有个所谓基督徒为摩门教打抱不平。我当时就觉着这人脑壳有问题,基督教跟摩门教明明是死敌。要换在中世纪,这种没脑子的异端绝对被烧死。

我希望大家多读点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