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迷案追凶 > 第十五章:第一抛尸现场(下)

迷案追凶 第十五章:第一抛尸现场(下)

作者:安凌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7: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2012年6月,一位富商被绑架勒索,劫匪拿到近千万赎金后偷渡出境。半年后,所有劫匪在境外被警方悉数抓获,可是人质富商却一直没有消息。经过审讯,劫匪交代在拿到钱财之后将富商装进铁笼,沉入湖中。

一年后,庭审现场,两名已经认罪的嫌疑人一起翻供,拒不承认故意杀人犯罪事实。于是,打捞尸体成为案件证据链最关键的一环。

沉尸的湖水平均深度在60米,沉尸铁笼位置水深108米,警官面临蛙人潜不下去,磁探仪失效等诸多困难。此后,警方三次打捞,共计耗费百万资金,最终将沉尸铁笼成功打捞。

一场历时三年侦查的故意杀人案画上了句号。随着尸体一同露出水面的,是证据链上关键的一环及事情的真相。

在刑事案件中,水下打捞作业是十分困难的。在案情面前,证据永远是最重要的,证据链不闭合,就永远不能结案。

我必须要通过潜水员进行水下探查,确定第一抛尸地点,这对于案件的侦破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小刘,你通知蛙人,整理好潜水设备随时待命,我这边发现了一些新情况。”我吩咐道。

“秦警官,雷神让蛙人小队一会儿去抛尸现场的野湖重新打捞,搜索物证。”小刘看着我,面露难色。

我立刻摇摇头,态度坚定地对他说道:“把蛙人小队都撤回来吧,去野湖打捞没有意义,什么也搜不到,因为那里不是第一抛尸现场。”

“什么?那个野湖不是第一抛尸现场?那第一抛尸现场在哪?”

小刘听我说完很是诧异,尸体明明就是从那个野湖里捞出来的,怎么会说不是第一抛尸现场呢?

在众多凶杀案中,几乎没有二次抛尸的情况发生,因为每进行一次抛尸,凶手就会多留下一次痕迹,任何细微的痕迹都会成为警方破案的关键。

“第一抛尸现场在野湖的上游,尸体是被水库开闸放水后,强大的水流冲刷到野湖中的。只是现在我暂时还不能确定第一抛尸现场的具体地点,你带几个人,跟我沿着上游查找,确定地点后通知蛙人下水打捞。”我认真说道。

“是!”

重案组的能力大家都知道,小刘很相信我的判断,他点点头,按照我的要求去着手安排。

他刚要转身离开,忽然回头问我:“秦警官,这件事雷神知道吗?我需要和他说一下吗?”

雷神的暴脾气小刘当然是一清二楚,自从重案组成立的那天开始,各种新闻宣传就没有断过。雷神觉得重案组就像是经纪公司签约的流量明星一样,是一种造神运动,能力被神化了,多少有些言过其实、徒有其表的感觉。

在重案组接连侦破连环杀人案和凶宅密室杀人案之后,雷神还是不服气,说如果派他去的话,照样可以破案,不会比重案组差。

眼下雷神和重案组成员正面碰撞,气氛很是微妙,所以小刘才会问我,这件事要不要告诉雷神。

雷神把这场赌局看的很重要,他要通过这场竞赛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但我觉得,还是应该以破案为主,至于赌约,不过是一种激励方式而已。

“和他说一声吧,但是你委婉点,不要那么直白。这件事我不太好和他沟通,你去说好一点。”我思前想后,反复嘱咐了一下小刘,相信他能传达好。毕竟他和雷神相处多年的同事,情商方面一定比那个接警的年轻警察强。

“好的秦警官,你在刑警队等我,我和雷神说完,就带几个人和你去查找第一抛尸现场,蛙人也全天待命。”小刘的眼中透着精明,认真地对我说道。

“好的,辛苦了。”我笑了笑。

“应该的,秦警官。”

说完,小刘走进案情分析室,雷神正在大口喝着矿泉水。

小刘快步走到雷神身边,对他低声耳语了几句。只见雷神的眉头突然紧锁起来,偷偷向门外瞄了一眼。接着,他手中把玩着空矿泉水瓶。沉思了一会,朝小刘摆摆手,又嘱咐了几句,同意他和我们去调查第一抛尸现场。

没一会,小刘带着四个穿着便装的刑警走出刑警队,我们共乘坐两辆哈佛H6警车出发。这两辆车同样是便装,车身没有任何警察标志。必要时,会在车顶安上一个便携警报器,以证明身份。

“秦警官,咱们去哪?”小刘这次依然我们充当司机的身份,他发动车子,回头问我,

我和黎梦坐在后排座位,手里拿着一份地图,对他说道:“从那个野湖出发,沿着河水一直向上游开。”

经过我昨晚对地图的仔细研究,发现这个野湖的水来自于上游的一个大水库,那个水库是当地的水资源保护区,四周有高高的网状护栏,根本无法进入。

沿着地图上的河流查看,河水从水库流出,贯穿城区,途经城郊的野湖之后继续向东,一直流向临市。

理论上来说,从水库到野湖之间的这段距离,任何一个点位都有可能成为凶手抛尸的地点。但凶手抛尸的地点一定要符合人烟稀少不被发现这一特点,有了这个筛选条件,凶手抛尸的地点就排除了很多。

经过我的研究,凶手可能抛尸的地点一共有三处:

一处是208省道,省道有一段很长的距离没有红绿灯和监控,只要翻越护栏就可以到达河边。

一处是031乡道,那附近有一个村子,同样满足人烟稀少和没有监控的特点。

只是这两处都距离市区较远,根据死者的死亡时间和河水流动速度判断,如果在这两处抛尸,尸体不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被水流带到野湖当中。

那么就只剩下了最后一处。

那里距离野湖不远,从地图上看是一座山,山前是省道,山后面便是河流。

附近没有住宅区,也没有工厂,很少会有人涉足,满足抛尸条件。

我们准备先去那里看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