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迷案追凶 > 第十二章:死者的侧写

迷案追凶 第十二章:死者的侧写

作者:安凌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7: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凶手对被害人进行了抢劫,最后将其掐死,完成杀人灭口藏尸下水井。

可是凶手并没有选择对被害人进行侵犯,因为被害人患有艾滋病。

可是,凶手是如何得知死者有艾滋病的?难道是熟人作案?

或者,凶手是一名女性?!

确实,虽然相对来说,刑事案件的嫌疑人比例,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但对于本案来说,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凶手一定是一名男性。

现在我们通过尸检掌握到的线索:死者患有艾滋病,身上的财物和金银首饰被洗劫一空,死亡原因是被掐死的,死亡时间是在十五天至三十天之间。

和宋法医沟通过后,宋法医就和狄法医去服用艾滋病阻断药了,毕竟刚刚解剖过艾滋病尸体,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这种事情绝对大意不得。

接下来,就是案件侦破的关键——确定死者身份。

警方没有在抛尸现场发现任何可以证明死者身份的物证,由于尸体的腐烂程度比较严重,颅像还原也比较困难,但是也在尽力进行。

不过死者患有艾滋病,倒是一个可以调查的方向。

只要通过全市范围内,所有可以检查艾滋病的机构进行调查,一定可以查到死者的身份。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艾滋病也悄然在人群之中蔓延开来。经过研究调查,我国的艾滋病患者正出现逐年增多的情况,而且增幅越来越大。男女皆有患病,但男性病例明显高于女性,而且青少年发病病例逐年增多。

与之对应的,城市里的艾滋病的检测机构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善,除了相关的医院,还有专门成立的艾滋病检测机构以及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这些机构会提供保密、准确的艾滋病检测。

相对安全、**的环境,给广大群众提供了一个自我检测的机构。

除此之外,国家还推出了艾滋病测试测纸,但测试过后依然需要相关医院对测纸进行分析检验。

艾滋病并不可怕,大家不要谈“艾”色变,大家只要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不做高危行为,不放纵自己,洁身自好,就可以和艾滋病说“滚蛋”。

警方立刻根据这个线索,在全市可以检测艾滋病的机构进行筛查,以尽快锁定死者的身份。

与此同时,我在用一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那就是什么样的人群会感染艾滋病?

刑警队办公室里,大家继续对本案进行讨论,因为本案的死者,很有可能就是十八起人口失踪案中的一名失踪人口。

“什么样的人会感染艾滋病呢?”我向大家抛出了这个关键性的问题。

雷继立刻开口说道:“艾滋病不是感冒,见面聊聊天就可以传染,相反,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非常局限。如果排除了母婴传播和哺乳传播,那就只剩下了血液传播和性传播。”

我点点头,非常同意他的说法,于是我顺着这个思路,继续问道:“一语中的,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还有另一个问题,如果根据法医的尸检报告结果来看,死亡时间是十五天至半个月之间,当时的江林市气温,室外是绝对无法达到外出只穿一件连衣裙的温度的。”

“所以,你是想问,什么人会在这种有些寒冷的季节只穿一件如此单薄的连衣裙?”黎梦立刻接话道。

我又一次肯定地点了点头,接着,抛出了自己的第三个问题:“第三个问题,死者真正遇害的地点是在哪里?”

听到这里,江听白立刻开口说道:“这一点正是我想说的,你们有没有注意,死者穿的是一件非常单薄的连衣裙,但是我们在案发现场并没有发现死者的鞋子。”

“这说明死者很有可能是在家中遇害的,难道是入室抢劫杀人?”林子凡想了想,沉声分析道。

“不只有这一种可能,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死者的鞋子,是在凶手抛尸的过程中脱落的。”薛杭清了清嗓子,忽然开口说道。

“也许……”我定了定神,说出了一个自己都忍不住有些发笑的猜测:“也许凶手有什么不良的癖好,估计留下了死者的鞋子?”

这种情况虽然听起来比较变态和猥琐,但确实真的有可能发生的。

现在,我们根据这次讨论的问题,什么样的人会得艾滋病,什么样的人会在这个季节只穿一件单薄的连衣裙,还有消失的鞋子引出的室内作案猜测,最后是凶手为什么会选择抢劫杀人的动机。

根据以上问题进行总体分析,我们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特殊职业——上门服务。

可是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的人,会去从事这个特殊行业吗?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也太可怕了,这简直就是在报复社会。

就算法医没有在死者的体内检测到男性的DNA,也不能说明什么,也许是他们进行了保护措施。

我们讨论的这些,也是一种对于死者身份的综合性分析,也可以称呼为一种对于死者的侧写。

侧写的出现,给警方调查死者身份提供了很大帮助。

因为不能只根据死者的性别和年龄作为筛选条件来进行调查。

同一时间,刑警队正在在全市范围内的所有可以检测艾滋病的机构进行调查。

调查需要一些时间,我们也没有闲着,而是根据凶手抛尸的地点,来推测凶手抢劫杀人的第一案发现场。

凶手进行抛尸,一定会选择离自己的住处越远越好的地方,这是人的正常思维,因为只有这样,才会让警方不至于发现自己。

所以,凶手一定有交通工具。

抛尸地点在江林市的郊区,那里没有监控摄像头,周围也没有租户,但是白天会有行人和车辆路过,凶手一定会在夜间出行。

同时也说明一件事,凶手对抛尸地点的环境非常熟悉,至少他知道那里有一个下水井……

什么人会对下水井熟悉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