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从伦敦开始的诡异剧场 > 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下大治

“不错。”

看着远远被击散的雷云,黑鬃马满脸惊讶,喃喃道:

“要是能够小一点就好了。”

可惜,这只九齿钉耙并非定海神针,没有自带大小如意的神通,而且它似乎只听从铸造者的吩咐。

“好宝贝。”

上下打量攥在手里的九齿钉耙,陆离神情满意。

作为自身锻造出的第一把神兵,这件钉耙卖相确实不凡。

先是主动接引西方最后一抹余晖,生出艳艳金光,接着,又在黑暗之中,腾起条条瑞气。

方才一试,威力属实不凡。

“如此,镇压国运的重器有了。”

听着陆离的低语,站在旁边观望的黑鬃马恍然大悟,它先前一直以为,主人选择铸造钉耙是因为其形态简单,无需捶打出太多细节。

而今看来,其中竟有其它门道。

镇压气运!

六爻神将按天条,八卦星辰依斗列。名为上宝沁金钯,进与玉皇镇丹阙。

神话中,玉皇大帝将钉耙放在凌霄殿最显眼的位置,以此来镇压天庭气运,现在,陆离用自身所铸钉耙镇压新朝气运,想来效果应当不错。

而且,连天界之主都用此物作为礼器,陆离这个人界之主效仿,自然也称不上跌份。

事实上,陆离却并没有黑鬃马想的那么深,他仅仅是觉得,钉耙好铸,后来又突然想起来:

民以食为天。

自古以来,这农耕就是华夏民族的头等大事,因此,历朝历代很多皇帝甚至亲自耕种,叫太子拉牛,以向天下万民昭示自身态度。

这种情况下,用钉耙来镇压国运,其中蕴含的美好寓意,分外明显。

同时,陆离有种强烈预感,朝廷正式册封它为镇国礼器以后,极有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老大,反正时间充足,要不以后再铸九鼎?”

黑鬃马咧嘴,眼睛偷偷瞄了一眼散发着条条瑞气的瑞气,分析道:

“上古有九鼎,先秦有和氏璧,它们如今都已成为传说,倘若新朝能够重新将其铸造出来……”

“一尊鼎有多重?”

没等这货说完,陆离直接反问。

瞬间,黑鬃马失声。

“哪有那么多神材去铸鼎?何况还是九鼎。”

“而和氏璧……我至今未曾寻到玉石类神材。”说到这里,陆离点破黑鬃马的想法:“别再打这钉耙的主意了,它将成为镇压新朝气运的重器,意义非同一般。”

“再者说,你一匹马要钉耙有什么用?”

话落,他朝远远旁观此处的左千户招了招手,将事情交代下去。

虽说当今手掌大权的是太上皇,但这是陆离主动放权的结果,倘若他有旨意传过去,有司官员莫敢不从。

册封面前这只钉耙为镇国神器?

起初,左千户觉得有些奇怪,旋即又想通,跟陆离一样,他同样认为民以食为天,立此为镇国神器,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化作用。

除此之外,这把神兵的威力,可是有目共睹,倘若能得到人道气运的滋养,肯定会变得愈发神异。

就这样,左千户带着旨离开了。

黑鬃马小声嘟囔道:“我不能用钉耙,分身可以啊。”

“勾魂使不拿锁链,扛着个九齿钉耙去抓捕厉鬼,算怎么一回事?”

……

时间一天天过去。

被困在江北的明朝太上皇最终坚持不住,放下最后一丝矜持,当众草拟罪己诏,接着,又主动去除帝号,只求能够得到上天原谅,保存性命。

对此,陆离欣然同意。

而便宜老爹果然不出所料,册封其为逆命侯,象征性赏赐了一些金银珠宝。

没过多久,待在京都的光杆皇帝自觉来金陵请罪,跟逆命侯一样,要求去帝号、国号。

但他却不要求保住自身性命,而是想要新朝开恩,保存明朝宗庙,让死去的祖宗能够享受到血食,不至于成为孤魂野鬼。

这明显是多此一举。

新朝建立之初,陆离就叫留在金陵的朱家子孙,将明朝历代天子的牌位从奉先殿拿走,迎回家供奉,而各大寝陵夜也设有百户所看护。

不仅如此,逢年过节,明朝开国之君洪武帝,甚至可以享受天子规格的祭祀,永乐帝、洪熙帝、宣德帝,祭祀规格则依次稍减,后世那些平庸,亦或者昏聩的皇帝,则享受诸侯之礼。

这般待遇,算不上薄凉。

而了结心事的明朝最后一任天子,竟然选择了上吊自杀。

陆诩觉得惋惜,毕竟,明朝亡国跟他没有半点关系。

众所周知,妖孽国师是逆命侯在位之时,招入朝廷,而普渡慈航它伏诛以后,逆命侯又为了自己能够堂而皇之的离开京师,决定禅位给年仅弱冠的太子。

并且,这老货临行前,还特意卷走大部分护卫,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城市,以及少量太监、老弱妇孺,给新上位的皇帝。

陆离听到这个消息后,则感慨,明这一朝的末代皇帝,难道真摆脱不了上吊自杀这个结局吗。

莫非是什么神秘诅咒?

按照正常历史,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在李自成破城以后,选择了以身殉国,自缢于煤山,终年三十四岁,而他在临死前,用鲜血书写遗诏:

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这话有一点不假,明朝灭亡确实跟那群尸位素餐的官僚有很大关系。

当然,崇祯帝自身,同样有责任,毕竟他刚愎自用、性格多疑。

而这个皇帝就不同了。

从未掌握权力,一切的因果都是由逆命侯,也就是他那个昏聩无能的父亲犯下。

冤有头,债有主。

经过一番讨论,这个无辜的少年皇帝被初谥为“大明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征发五千百姓有偿服役,为其在洪武皇帝的孝陵旁边修建墓园。

以天子之名下葬,却不以天子规格下葬,不破坏与民休息的新朝政策。

至于罪魁祸首逆命侯,陆离也没有追究,因为他看了一眼生死簿,老家伙身体已被酒色掏空,没多久能活,只能继续蹦跶两个月。

到时候,以诸侯之礼下葬,再于其坟头塑一个铜像,跪着朝向明太祖的孝陵忏悔,并对百姓开放,让他们发泄这么多年积累的民怨。

处理前明诸多事宜的同时,新朝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发展着。

根据客观规律,王朝初期,君臣皆励精图治,可以开创一个接一个盛世。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

可新朝的发展速度属实太快了。

盘踞在乡野大泽中的妖魔精怪要么选择归顺,造福一方,要么被修士当场打杀,剥皮吃肉,取走有用的材料,用来炼器、炼药,亦或收藏。

鬼怪冤魂,则由城隍派出阴兵悍将缉拿,为恶者押入城隍庙内部的小地狱受刑,为善者则被收编,而有冤屈的鬼魂,向判官陈明情况后,交由阳间官府处置。

一时间,人道大兴。

不过,不可能凡事都称心如意。

旱灾、蝗灾,各地时有发生。

虽说陆离分封群神,可以敕令湖泊、水泽龙神下雨缓解旱灾,能够用地煞“禳灾之术”解决蝗灾,但未免也太奇怪了。

镇国法器确定。

城隍归位。

妖魔被荡平。

文武百官各司其职,不敢贪腐,更不敢懈怠。

国运蒸蒸日上,怎么会有如此多的灾难降临?

按理说,不应该是风调雨顺吗?

后来,天师府发现了端倪,说:

地发杀机,龙蛇起陆。

原因来自阴间。

从那里散发出来的杀机,在推动人间动乱,发生鼎革之事,往后会有各种妖魔异兽出现,并伴随着蝗灾、瘟疫、水灾。

不过,这段时间里道门纷纷出世,除去天师府以外,昆仑派、蜀山剑派等修炼势力,也派出精锐协助新朝。

再加上有扮演者镇压一方,祸乱人间的主力军——妖魔,反而折腾不出什么名堂。

这灾祸可就麻烦了。

旱灾可以敕令龙神降水。

水灾由城隍出手阻止。

瘟疫,亦可解决。

但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灾难多了,久而久之,底层百姓心里就会产生危险念头:

是不是新朝触怒了某些神明?否则,为什么会生出如此多的灾祸。

金陵城隍庙。

灵王大殿。

一尊穿着黑色衮龙袍的神明眉头微皱,文判官站在右侧,同样神情凝重。

【谨以彘肩卮酒之奠,告于灵王:

农之为事亦劳矣,尽筋力,勤岁时,数年之耕,不过一岁之稔。稔,则租赋科敛之不暇,有余而食,其得几何?

不幸则水旱,相枕为饿殍。夫丰岁常少,而凶岁常多。今夏麦已登,粟与稻之早者,民皆食之矣。秋又大熟,则庶几可以支一二岁之凶荒。岁功将成,曷忍败之?

今晚田秋稼将实而少雨,雨之降者,频在近郊,山田僻远,欲雨之方,皆未及也。

惟神降休,宜均其惠,而终成岁功。神,威名震于天下;殁食其土,民之所宜告也。

尚飨!】

这是一封来自岭南的求雨文疏。

由小师弟王子敬分魂化身的文判官闭目片刻,瞬间查明前因后果,无奈道:

“当地人口凋敝,仅有千余口人,故而,城隍尚未归位,附近亦无山川大泽,求不到龙神身上,无奈之下,只能越级上报。”

“叫长江龙神亲自飞过去一趟,连续七日,当地百姓要雨得雨,要晴得晴。”

“再抽调几名神官,去祈雨的那座小县城建立城隍庙,庇护一方。”

王子敬提笔挥墨,开始根据灵王的吩咐办事。

与此同时。

正在跟天师府清虚掌教手谈的陆离叹息,喃喃道:“新朝赋税收得如此低,居然还有百姓可能吃不上饭。”

“不解决灾难的源头,一切都皆空。”

清虚放下棋子,无奈摇了摇头。

“是时候反攻冥府了。”

陆离立刻作出决断。

新朝四月建立,而今已是秋季,时不时冒出来的灾难,其实并未酿成太多悲剧,勉强算作纤芥之疾,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王朝气运蒸蒸日上。

这一点,从悬浮在大殿之外的九齿钉耙上就能看出。

相比于刚被锻造出来时的锐气磅礴,如今,钉耙变得格外庄严,因为龙血淬火,而浮现出来的纹路,变得愈发生动,靠近去听甚至能听到一道道龙吟之声。

它俨然从后天法宝,变成了人道至宝,与之抗衡,便是与人道大势抗衡。

“但凭圣上差遣。”清虚道长满脸微笑,言语中暗含请缨之意,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天师一把年纪了,便留在阳间享福吧。”

不过,陆离婉拒了他的好意,同时安抚道:“往后,这万里江山还要拜托道门看护。”

闻言,清虚若有所思。

后面这句话,何解?

圣上春秋鼎盛,一身修为难以揣度,又是神仙转世,怎么会说出这种话……

对此,陆离并没有解释。

等到这位老天师离开后,他才低语道:“一晃眼,半年快过去了。”

“明天就是中元节,鬼门关大开,天地之间的阴气达到极致,黑山老妖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咱们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杜克突然出现在视线之中。

随后,又有一道道身影出现。

寻常百姓看来,他们与各州府城隍庙中供奉的神像,容貌完全一致。

现在却齐齐出现在皇城。

“筹备这么久,终于能去地府看看,见一下世面了。”

“是啊,几个月的勤修苦练,又有人道气运加持,就算不能单独干掉老妖,也能让它痛上一阵。”

赵峰宝相庄严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奈何光速打脸。

“你身上一股子脂粉味,怕不是从哪个女子床上匆匆赶过来的吧?”

“阿弥陀佛,施主误会了。”

“那你说,出家人不打诳语,要是说谎,终生不举。”

“……”

闹腾了一阵,众人再度开宴,觥筹交错,推杯换盏,就像当初杀死普渡慈航这头盖世大妖一样。

日升月落。

中元节到了。

大人告诫孩童:今天不要出门,最好待在城隍庙,或者土地庙、山神庙、道观等地方,尤其是夜晚,绝不许外出。

而官府则发布公告:

金陵百姓正午过后,禁止上街行走,违者后果自负。

山雨欲来风满楼。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