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从伦敦开始的诡异剧场 > 第五十五章 灵潮

从伦敦开始的诡异剧场 第五十五章 灵潮

作者:神秘的行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6: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世间没有比东区更加恐怖的地区,从白教堂、霍克斯顿、斯皮塔佛德,到贝斯纳尔格林,沿途走来,可以看到太多悲剧。

魔女泰勒的父亲原先在乡间居住,付出了大量劳动,日子才勉强得以维持下去,但后来发生了圈地运动,地主家的庄园再也不需要劳力了。

出于无奈,一家四口搬到了城里,也就是伦敦,在绅士们的宣传中,那里不缺工作机会,只要肯努力工作,就能有存款,能喝上牛奶。

可现实与宣传,相去甚远。

父亲用积蓄在短巷内租了两间还不错的屋子,周租为十先令,食物昂贵而差劲,水质也不好,没过几天大家的健康就变差了。

而好工作也特别难找,工资低到家里很快就开始欠债,因为有害与黑暗的环境,还有高强度工作,父亲得了肺病,家庭陷入绝望。

无奈之下,一家搬去了更便宜的巷子,那里充斥着犯罪活动,令人感到难以名状的恐怖。

接下来,父亲失业了,因为他住在一个名声很差的地方,只能去码头打零工,八岁的哥哥也不得不去工作,在街头卖报纸。

即便如此,赚来的钱却令人无比绝望,而黑暗脏污的环境,差劲的水源,再加上食物很差,几乎全部霉变,身体愈发虚弱。

再后来,差劲的邻居将一家四口最后一点尊严都消磨殆尽,父亲也染上了酒瘾,他逃进酒馆寻求庇护与热情,与狐朋狗友、各种流莺交际,忘掉了一切。

又过了几周,父亲从酒馆爬出来,他欠的债更多了,感官麻痹了,脑袋稀里糊涂,只想着喝酒,让他愿意做任何事来满足酒瘾。

棍棒之下,刚结束哺乳期的母亲做了流莺,成为她曾经最蔑视的人。

用来接客的地方正是家庭栖身之地,一个不足十平米的破房间——

床占了三分之一的空间,剩下的地方放着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面穿衣镜,一个煤铲和一个桶。

父亲终日待在酒馆,不再勤劳工作,回家只是为了找钱;

哥哥睡在救济院,白天卖报纸的钱只够自己吃饭,偶尔回来送些食物,不敢把钱带到家里。

几天之后,母亲很好的适应了这种生活,她跟其它流莺一样,因为受不了丈夫无止尽的压榨,终于下定决心离开这个家。

缎子长袍、磨损的单鞋、粉色丝绸长筒袜,寒冬带着夏天的软帽,唇红艳丽得像血一样。

这是泰勒对母亲第二深刻的印象,她曾说:雾都的女孩都是这样生活,和同一阶层的男孩住一起,几年后上街接客。

因为,母亲在成为流莺之后,结识了一个好朋友,她十岁开始做仆人,十一二岁的时候,女主人打了她,于是,她逃跑了,没有地方去,母亲早已去世,父亲则下落不明。

在做了几天流民之后,她遇到了一个十五岁的男孩,两人住在同一个合租屋里,直到对方因偷窃罪被抓。

期间,男孩将病毒传给了她,她故意打破一扇窗,为的是能进监狱——

那地方有免费医疗服务,医生或许能治好这个病。

几周后,女人刑满释放,但因犯罪记录,不能再从事正当工作,只能去街上揽客,与其它同类住在一起,每个房间差不多能有五十个人。

“所有女孩都要走上街头,为她们最爱的男孩弄到钱,如果女孩弄不到钱,就一定要偷些东西,否则到家会被她的小伙子痛打。”

时至今日,这句话依旧在耳边回荡。

故事到这里还没结束。

在一家四口离开两人之后,父亲很快就进了监牢,他还不起高额债务,被判处十年监禁。

紧接着,教区找到了母亲,让她必须肩负起抚养的责任,那时候自己才四岁。

时隔两个月,母亲并未过上幻象的好日子,她样貌一般,又不愿意阅读书籍提升自己,无法成为绅士们的好伴侣,终日跟落魄工人打交道。

人行道上与转角处,经常能看到母亲的身影,眼神渐渐没了光彩,茫然发呆,好几个小时都不动弹一下。

没有接客,就没有经济来源,两人都在挨饿,弥留之际,泰勒依稀记得母亲又开口说话了,具体内容是什么,她本人并没有说清,大概是后悔来了这座城市。

最终,母亲抱着自己去了金融城,那里充满繁华,女人们衣着华丽。

在城区中央,矗立着伦敦大火纪念碑,以悼念两百年前的亡灵。

它足有两百英尺高,上面是火焰形状的瓮,看上去格外显眼。

同时,也是个自杀的好去处。

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母亲抱着她踏上三百多级的台阶,从最高处坠下,但这座城市满不在乎。

在雾都生活,死亡,很少引起注意,底层人的存在,是除了自己以外就没人在乎的事情,无法说什么死后被人遗忘——

因为活着的时候就没有被记住过。

不过,由于未知原因,泰勒死而复活,变成另一种生命体,可以,她以为死过一次就不会在进入那种恐怖的状态,但在调查员的围攻下,深深的疲惫与无边际的黑暗袭来,朝她压了过来。

魔女静静站着,记忆的碎片在脑海里翻滚,喜悦、愤慨、仇恨,无数情绪在脑海中挣扎,在呐喊,劝说她反抗,但慢慢又归于平静。

不知为什么,她一点没感得恐惧,只觉得整个世界无比的安宁,安宁得让人觉得寂寞。

“也许,一切都是场梦,等再度醒来,天气晴朗,仍能一个人沐浴阳光。”她想。

然后,架在脖颈上的长剑离开了。

它回到杖身内,成了一支手杖,而它的主人也变成正常人,只是衣服有些凌乱。

“质量不错,避免了尴尬。”

陆离拿起挂在腰带上的猎鹿帽,重新戴好,恢复了平平无奇的样子。

“你提供复生了六十三次,大概可以推出,你一共杀了六十三人。”

“虽然我不了解具体的法律条文,但你一定会判处绞刑。”

陆离有些话痨,大概是轻松解决麻烦后,心情舒畅的缘故。

“大佬,你打算怎么处理她?”

白宇恢复了正常,但他的衣服可没有那么幸运,蝠翼将后背区域弄出了两块破洞。

当然,没必要在意小事,没有人会注意高处,尤其是深夜。

与此同时,魔女直勾勾地看着陆离,她并不害怕死亡,否则,在被围攻期间,早就尝试反击,寻求一线生机了,哪里会站着等死。

“留着她。”

陆离解释道道:“咱们只要保证连环杀人案不再发生,就算给苏格兰场方面交代了。”

“确实,就这么杀了,倒不如留着她,好好利用起来,说不定能收获奇效。”

白宇领会了陆离的意思。

对于两人而言,所谓道德,没必要一直挂在心上,没必要除恶务尽,做到利益最大化就行。

更何况,那些死者自身也不是什么好人,死就死了吧。

只是……

白宇欲言又止,他想不到能够控制对方的有效手段,只能寄希望于陆离。

在两道目光的注视下,一件吊坠挂在了魔女脖颈上。

缚魂之栓,由净化过的堕天使之魂,配合各种神秘金属打造而成,作用具有唯一性:

根据自身需求,可随时调整封印强度。

这件装备帮助曾经的陆离解决了狼形态后遗症,也在三国世界大放异彩,助其率先领悟效果,步步为先。

再后来,它就成了鸡肋,只能当作装饰品挂在胸前,以至于陆离差点忘记还有这东西存在。

在触碰到魔女的瞬间,吊坠散发出肉眼可见的光芒,它会根据主人的需求,将封印之力加持到佩戴者身上,并且这种封印不会受距离的影响,只要主人一个念头,即可操控佩戴者,使之沦为普通人。

“你最好杀了我。”泰勒感受着脖颈处涌动的力量,神情不愉。

相比于受制于人,她更希望死亡,后者又不是没有经历过,而且,至高母神可能会再度帮助自己,重新恢复生机。

“在给我想要的答案之前,你什么都别想。”陆离微笑。

前前后后,忙碌了四五天,还浪费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机会,才解决这起连环杀人案,哪有这么轻易就让其解脱的说法。

另一边。

维多利亚女王搭乘着专列,离开伦敦地区,前往温莎堡。

事实上,晚间发生的刺杀,并未让这位女性君主心生多少波澜,只是不愿意回到这座令其伤心不已的城市。

哪怕市民在自己遇刺时,爆发出了强烈的热情与忠诚,一如往昔,但她依旧去意已决。

“陛下,伦敦需要王室,而王室也需要回应拥戴她的民众。”

列车缓缓启动,坐在旁边的红衣主教终于开口。

“那就通知威尔士王子和亚历山德拉公主来吧。”维多利亚望着窗外,除了她本人以外,没人知道这位女王心里在想什么。

一旁,红衣主教微微颔首,同意了女王的说法,沉声道:“我会让教会派人保护两位殿下。”

威尔士王子,生活不拘礼节,经常作出一些违背道德的事情,因此,女王一直不许他掌管有关实际朝政的任何事务。

眼下,这位帝国第一继承人终于有了发挥空间,对于部分臣民来说,不失为一件好事。

而亚历山德拉,这位从丹麦远嫁而来的异国公主,风评倒是意外的好,两年前,在她尚未与威尔士王子结婚时,偶然途经伦敦,市民们便爆发出极大的热情与礼赞。

每栋房子的阳台都铺着红绒布,商店里摆满了婚礼小礼物,整座城市被红飘带装饰起来,车站附近更是立起了镀金的丹麦大象雕塑。

那时候,女王依然沉湎于哀悼中,而如此盛大的欢迎仪式,仅仅是为了短暂从此处经过、未来的威尔士公主。

女王似乎想到了什么,后悔刚才作出的决定,叹息道:“算了,让威尔士王子老实在乡下待着吧。”

“可公主撇开丈夫,独自一人出行,不仅无法安抚民众,还会引起社会各界对王室的猜疑,更何况,您刚刚遇到刺杀。”

一名近臣忍不住开口。

王子风评一向不好,热衷于跟各种有夫之妇发生关系。

最关键的是,女王挚爱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为关心他的情况,特意去剑桥探望时,不幸染上伤寒病去世。

所以说,女王一直把亡夫的死归咎于儿子行事荒唐。

“相比于王子,威尔士公主更加稳重,能代表王室行事。”

维多利亚继续不欲谈论这个话题,她补充道:“我会让海伦娜公主陪同她,以表明王室态度。”

海伦娜,是女王的第三个女儿,由于年纪太小的缘故,尚未嫁人,一直待在温莎堡。

一位受民间欢迎、远嫁英国的公主,一位由女王所生,代表皇室正统的公主,两者加起来确实可以安抚因灵潮带来的复杂形势,主持大局。

灵潮。

数百年前,这个世界充满了匪夷所思之事,宗教中记载的各种史诗事迹,并非凭空杜撰,流传在民间的恐怖传说,也有迹可循。

但由于未知原因,这些东西在一夜之间,全部消失了。

现如今,它们再度回归。

具体来说,女王登基时,便有神异之事发生。

这一点,红衣主教可以肯定,因为他就是见证者——

登基仪式在西敏寺举办,那一天,女王身穿华丽金衣,在响亮的号声与富有节奏的乐音中,被授予象征国家主权的勋章。

掌礼大臣将黄金马刺装在女王脚跟上,坎特伯雷大主教,也就是他本人,则是献上了插在紫鞘中的国剑,致辞道:“请收下这一把来自上帝圣坛,由我们这些主教,我们这些上帝的卑微仆人献上的国王宝剑。”

接着,女王表示谨记大主教的告诫:“以此剑伸张正义,扫除不平,保护上帝的神圣教会,保卫孤儿寡母,匡正**乱象,维持已经恢复的秩序,惩罚与改正过失,确保良善的现状。”

仪式结束后,光芒从圣剑上射出,仿佛上帝在进行回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