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从伦敦开始的诡异剧场 > 第三十一章 跳梁小丑

从伦敦开始的诡异剧场 第三十一章 跳梁小丑

作者:神秘的行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6: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场上,陆离笑得很勉强,来鞠场看个比赛,结果自己却上场了,还是陪着李隆基这个皇帝。

与此同时,高力士打马赶来,抱拳道:“陆卿传球果断,三郎时机把控得好,真是让老……某开了眼界。”

察觉到吐蕃人在暗中探听,高力士瞬间改口,不再自称老奴。

事实上,穆赤什么都没有听到,但直觉告诉他,眼前这群人绝非龙武军卫士那么简单,因而他恨声道:

“一会儿给我盯死那个模样俊俏的家伙,两个人不行,那就三人!”

闻言,旁边的那些吐蕃勇士纷纷点头,在马上执礼。

这时候,大将军陈玄礼笑着凑过来,压低声音说道:“陆寺卿技术高超,往后若是得空,可多来我们龙武卫驻地,大家一起击鞠。”

倒不是献媚,而是陆离刚才那一手着实令人震惊,两骑包夹之下,将实心球传出五十步,力道、时机,皆无可挑剔。

对此,陆离笑着点点头,算是答应了。

咚!咚咚!

稍事修整,比赛再度开始。

由于刚才被唐军轻取一筹,吐蕃人不敢轻敌,死死盯着陆离不放。

可惜,一切都是无用功。

任凭他们如何包夹,陆离总能及时触球,并将其传出去。

而其他禁军卫士也看清谁才是主力,只要有机会,就将球击给陆离,让他组织进攻。

“三郎!”

随着一声大喊,李隆基旋即进入状态,在高力士与陈玄礼两个肱骨之臣的互送下,一路策马,直冲吐蕃人的短门。

【天命在我,若天将兴之,非人所能除】

这是曾祖父李世民所说,对此,李隆基深以为然,他相信自己就是天命所钟。

诛韦后,灭太平。

受天之祜,四方来贺。

一路走来,政敌、外敌悉数化为冢中枯骨,怀着这种无敌的心态,李隆基果断击球。

随着一声脆响,满场皆寂。

相比于上次,这一回距离短门更远,足有三十步,哪怕是正值壮年、训练有素的禁军卫士,也没有把握说自己能一击破门。

下一刻,在众人的注视下,球直挺挺地落入门中。

喝彩声再度爆发。

连中两球,打得吐蕃人毫无还手之力,两个字:解气!

而路过鞠场的路人听到动静后,互相打探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还差两球,但照这势头,大破吐蕃已是板上钉钉。”

“大唐万年。”

目睹大唐健儿的英勇表现之后,看台上的众人皆感觉与有荣焉。

而李隆基深知乘胜追击的道理,稍事休息就示意继续比赛。

裁判哪里敢不同意?

至于吐蕃人,稍微商量了一下战术,就回到指定区域等待鼓声,心里也没什么好抱怨的,毕竟大家休息时间相同。

“陆卿。”李隆基目光灼灼,伸手攥住陆离的手腕,“你的功劳朕都看在眼里,等大胜吐蕃,想要什么赏赐只管提,朕无不允之。”

有何物值得索要?

坦白来说,陆离还真想不出来。

这个世界过于古怪,御猫能口吐人言,亦有邪祟害人,可是,武力值却不是很高……

思绪被激昂的鼓声打断。

第八场比斗正式开始。

陆离表现得游刃有余,而胯下的御马虽有些疲惫,但仍能支撑两合。

风驰电掣之间,拳头大小的马球像是粘在陆离的球杖上一样,谁都无法夺走。

直到两个吐蕃人受到穆赤暗示之后,故意从两侧冲撞过来。

只能说他们寿星老上吊嫌命长了,若非上元节不宜见血,陆离都想一杖把两人的头抽爆。

唏律律!

马嘶声响起,陆离及时控弦,轻松避开撞击,同时十分鄙视地骂道:“傻x!”

这么优美的话吐蕃人当然听不懂,不过配合陆离竖起来的中指,两人大概也能猜到是什么意思。

“击鞠难免会出现小幅冲撞,并非横冲,算不上犯规。”

穆赤冲上来解释,见陆离并无大碍,心中暗骂属下不争气。

“陆卿,你不要紧吧?”李隆基满脸关切。

“无事。”陆离摇了摇头,快速检查了一下坐骑,道:“继续吧,吐蕃人也就会这点上不得台面的小伎俩了。”

就这样,比赛再度开始。

太阳高悬,散发着万丈光芒,而地上的大唐健儿英姿勃发,吆喝控弦,急促的马蹄声中,一声声阳刚之气十足的怒吼,直上云霄。

有了刚才那个插曲,龙武卫将士们心中都憋着一股气,竭尽全力帮助陆离组织进攻,打法越来越激进,而木球也一次次地破门而入。

不用去边境就能看到自家儿郎的英姿,是何等幸福?

看台上的喝彩声一直没停过。

相比之下,吐蕃人个个苦着张脸,如丧考妣,尤其第二次黑手被陆离瓦解之后,斗志几近为零——

两名骑士趁着抢球的机会,故意加大动作幅度,将球杖拍向陆离的脸颊。

至于结果……

现在场上还剩十名吐蕃骑士。

面对一个力大无穷,后手回击却能将两根红漆月杖击碎的怪物,谁敢去防?根本拦不住,一不小心还会把命给搭上。

如此,吐蕃球队发挥得越来越烂,直接来了个十连跪。

现如今,穆赤无比想念永王和他的球队,要是把对手换成他们,已方还有机会赢。

可惜,这只是痴人说梦。

在陆离的辅佐下,李隆基连中十球,整个人意气风发,这次不是梦回少年,而是已经回到了少年时代。

“三郎。”

中场休息时间,杨太真亲自走下高台,替李隆基擦汗。

毕竟连续比斗半个时辰,连马都头吐白沫了,更何况需要挥杆的骑手,个个被汗水浸得闪闪发光——

为了不那么惊世骇俗,陆离也憋出了一身汗,看得千蕊姑娘很是心疼,多次劝他歇息几阵,看看情况再上。

当然了,别说陆离愿不愿意,反正李隆基第一个不同意。

“三郎,有陆卿和陈玄礼将军在,大唐必胜,”杨玉环一边帮李隆基换幞头,一边柔声劝道:“你上来歇息一会儿吧。”

“朕无事。”李隆基脱下锦袍用手一拧,汗水如暴雨般流下,“力士可需要歇息?”

“廉颇虽老尚能饭五斗。”高力士挺起身子,道:“老奴愿与陛下并肩作战。”

与此同时,永王府的仆役牵来了一批新马,其中一头格外眼熟。

嗷呜呜~

狼嚎声响起,黑鬃马直接挣脱仆役的束缚,待冲到近前,又一把挤开千蕊姑娘,用头不断拱着陆离。

尤其是闻到他身上有其它马匹的味道之后,它叫得更凶了,似乎在控诉着什么。

“陆寺卿的坐骑一直在马厩中吵闹,吾等无奈,只能把它给带过来了。”

“有此龙驹助战,爱卿必能随朕大胜吐蕃。”李隆基眼前一亮,不断打量黑鬃马。

唐人爱马,因为它能代表整个国家的风貌,太宗李世民不仅特意写文章来歌颂骏马,还喜欢收藏宝马:腾霜白、飒露紫、皎雪骢、奔虹赤……

自比先祖的李隆基自然也对骏马情有独钟,他亦有一龙驹,名为照夜白,只不过此次低调出宫,并没有将其带上。

这时候,擂鼓声传出,休息时间结束。

接下来,龙武卫只需再拿下九筹,即可大败吐蕃。

有什么悬念吗?

陆离觉得自己都不用上场,让黑鬃马收着点玩,就能完成以一穿十的壮举。

事实上,穆赤已经躺平任嘲了,只盼着大唐这一边念及吐蕃也是控弦百万的大国,给他留下些面子,让一球就好。

然而,李隆基正在兴头上,怎么可能相让。

陆离组织进攻——高力士与陈玄礼负责接应——圣人完成最后一击。

没什么新花样,直接碾压就好,到了最后吐蕃骑士忍不住抱着球杖痛哭流涕,整个过程,实在是太屈辱了。

没有观众鼓励他们,反而一直在嘲弄,好不容易抢到球,就要忍受漫天的嘘声,以及那个仿佛无处不在的男人。

与之相反的是,杨太真与千蕊姑娘多次展颜而笑,她们不仅是为大唐取胜而高兴,更是为李隆基(陆离)的表现而自豪。

前前后后,经过一个时辰的奋战,击鞠结束,唐大获全胜:

二十筹:四筹。

值得一提的是,吐蕃赢的那四筹全是从永王那边得来,龙武卫上场,直接来了个十九连胜。

全场山呼万岁,鞠场外的百姓听说此事后,同样跟着呼喊,上元佳节变得愈发喜庆、热闹了。

毕竟,谁不喜欢扬眉吐气的感觉?

大胜而归的李隆基龙颜大悦,连说了几次:“诸位随朕冲锋,好!扬了我大唐国威,想要什么赏赐,尽管在朕面前说。”

寻常将士虽然兴奋,但却不敢开口。

“为大唐而战是末将的荣幸,不敢居功。”陈玄礼代麾下将士回答。

高力士也不甘落后,道:“老奴常常梦到当年,今日再随三郎冲阵,死而无憾。”

“……”陆离。

“你们几个还跟朕来这一套?”李隆基笑道:“都好好想想,想好了给朕答复,限上元节之内。”

话落,他看向陆离,高兴地说道:“爱卿,此战你当居首功,朕之前就说了,想要什么赏赐,无不允之。”

君无戏言。

天子富有四海。

只要陆离提出自己想要什么,哪怕是宫中御物,李隆基都不会吝啬。

对这位步入暮年,放在民间已算半截身子迈入黄土的帝王来说,亲自带队大胜吐蕃,意义非凡——

在各国使者、治下臣民面前,出尽风头,真正回到了数十年前,彼时,他只带四名卫士就轻取吐蕃十人队。

即将被美酒和美色浇熄的锐气再度浮现。

不过,正当李隆基意气风发时,几个小丑找了过来。

退场之后,穆赤越想越不甘,命麾下骑士抬着两具尸体,过来找龙武卫讨说法。

坦白来说,那两名在鞠场上玩手段,被陆离用球杖打死的家伙,死状确实惨。

一个颅骨正中塌陷,一个碎掉半张脸。

“吾等不远万里,从逻些城出发,经过艰苦跋涉才来到长安,代赤德祖赞向天可汗致以真诚的问候,传达休战、互市之意,而大唐就是这么对待客人的吗?不怕再现大非川之战的旧事吗?”

不得不说,穆赤能做使团首领确实有些本事,至少会扣帽子、装委屈、摆出强硬姿态。

不提后一句还好,李隆基可没有忘记,先前吐蕃使团对战永王时大放厥词的场景。

已故去多年的平阳郡公薛仁贵被他们这些宵小恣意嘲讽,要知道,那可是李隆基曾祖父、祖父都要倚仗的国之忠良,镇国柱石!

【太宗李世民:朕旧将并老,不堪受阃外之寄,每欲抽擢骁雄,莫如卿者。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

【高宗李治:卿身先士卒,奋不顾命,左冲右击,所向无前,诸军贾勇,致斯克捷。】

此刻,伴君数十年的高力士知道,吐蕃人要遭殃了,在圣人心中,薛将军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他曾祖父、祖父。

穆赤这么说不仅起不到作用,反而会激怒天子。

“放肆!尔等多次辱及平阳郡公,究竟是何用意?”陈玄礼率先发难,他至今都记得十几年前,圣人攥着薛讷的手说:卿父勇猛罕见,古之未有。

这时候,李隆基气极反笑,问道:“你待怎样?”

穆赤未曾见过大唐天子,将其当成了宰辅一类的人物,想也没用,当即指着陆离说道:“听闻大唐最重法度,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只要将这杀人凶手绳之以法,吾等便当事情从未发生过。”

“赤德祖赞对天可汗的敬意依旧。”

我审判我自己?

陆离当即无语。

在掌管大唐法度的大理卿面前谈法,何等滑稽。

先前的喜悦一扫而空,李隆基心中怒意愈盛,脸也渐渐阴沉下来:“如果不然,如何?”

“我吐蕃国控弦百万,赤德祖赞爱民如子,若此事得不到一个公平的结果,那么,两国之间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局势可能因此破裂。”

“呵呵。”

随着一声冷笑,李隆基直接呵斥道:“昔年,朕之祖父,便说蕞尔吐蕃,僻居遐裔。”

“没想到一小小的吐蕃今日竟欺到朕头上了,我大唐血性男儿岂止百万?回去告诉赤德祖赞,如其不服,朕便让皇甫惟明、王忠嗣、哥舒翰带兵去跟他讲道理。”

闻言,穆赤变色,赶忙下跪:“陛下,外臣有眼不识泰山……”

“滚!”

“吐蕃控弦百万?这是在威胁朕?不管你们号称百万,还是千万,只要敢犯我大唐、番邦,天军即刻而至!”

前年,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击破吐蕃大岭军,又大破吐蕃青海道军三万余人,斩首五千级,赤德祖赞之子琅支都亦被阵斩,悬尸示众。

前几个月,皇甫惟明率军出西平,行千余里,攻破洪济城。

眼下,吐蕃哪里是大唐的对手,否则,会来长安找存在感?

“上元佳节,朕不想在长安看到你们,滚回去吧。”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