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从伦敦开始的诡异剧场 > 第一百零四章 起风云

从伦敦开始的诡异剧场 第一百零四章 起风云

作者:神秘的行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6: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数以千计的甲兵聚集在一处,瞬间引起了少帝的警觉。

不过,相比于这些,从侧翼树丛中走出的三骑,更让尚方监渠穆忌惮。

“自己人。”

陆离见羽林卫神情紧张,赶紧开口解释道:“殿下,这两位是随末将一同辞官入雒的袍泽。”

“快请。”常侍张让忙道。

不多时,赵云、张辽以及荀彧上前向少帝行礼。

可能是察觉到他们的不凡,董侯与少帝脸色稍稍回转,继续抬眸盯着从前方行来的迎驾大军。

许是知道经过昨夜一事,少帝对兵戈甚感畏惧,亦或者是蹇硕提醒在先,王允、杨彪等人命部曲原地待命,他们则下马步行,在道左行礼,口中齐呼:

“国不可一日无君,请殿下还都。”

“国不可一日无君,请殿下还都。”

袁绍夹在人群中,满脸愁容。

为了不出差错,他昨夜特意派兵将南北两宫的七个城门全部堵上,此外,还派望气师监视省内,结果还是让十常侍裹协两位皇子走脱了……

偷鸡不成蚀把米!

幸亏有北军在前面顶着,加上如今主少国疑,想来不会出什么祸事。

一念至此,袁绍稍稍抬眸,想要观察一下少帝与董侯情况如何。

这时,少帝的声音在众人耳边响起:“尔等来劫驾耶?”

此言一出,袁绍瞬间熄了心思,赶忙与司徒王允等人一同,垂头告罪。

折腾了片刻,少帝还是选择了妥协,近万人马开拔,浩浩荡荡地朝雒阳城开去。

入城时,不少黔首躲在路旁观看。

由于夜间的宫变之事过于惊悚,为了保证不出意外,这些军卒皆披坚执锐,神情冷峻地打量四周。

不管是不是虚有其表,样子确实威武不凡,见状,百姓慌乱的心终于安定下来,尤其是见到少帝骑乘龙马之后,竟欢呼雀跃起来。

而陆离却知道,大部分士卒对汉室缺乏敬畏,几乎可以说是将领的私兵,更别提敬畏少帝了,如今,唯有百余名兜鍪上插着白羽的卫士还对其忠心耿耿。

为国羽翼,如林之盛。

羽林卫从建立之初,就是没了警卫建章宫、保护天子及储君,可惜人数实在有限,还不到两百。

另外,乱军最先攻打的是南宫,所以南宫受毁最重,几乎找不到一处完整的宫宇,在这种情况下,两位皇子只能暂居北宫。

午时,入北宫宫城。

沿途宫阙楼阁、高台铜兽,一一俱全,天家威仪扑面而来,然而,乱军攻城时留下的痕迹仍在,仅仅是清除了尸体、血腥味而已,箭矢、攻城椎留下的坑洼尚未来得及修补,使这份天家威仪显得有些残缺。

袁绍自知理亏,没敢靠近宫城,中途找了个由头离开,而少帝同样不想让这乱臣贼子入宫,当即恩准了。

因为宫内寺人被杀了个干净,所以由黑衣高冠的三署郎在前引路。

陆离等人并非第一次入宫,要知道,昨夜可是在南宫杀了个痛快,但今时不同往日,他们必须恪守臣子本分,对周围的景象仅仅是扫一眼罢了。

片刻之后,众人来到一处偏殿,景致不错,估计是因为位置太过偏僻,得以在兵乱中幸免。

听说何皇后,准确来说,现在应该称何太后了,她此刻正在大殿内等候。

这种母子叙话的温馨场景,外臣确实不宜在场旁观。

正当陆离等人准备先行告退,殿门处突然传来动静,见一个年约三十岁的美妇衣着凤服,在七八名女官的侍从下踏阶而行。

碍于君臣之礼,陆离也不好多做打量,瞥了一眼,便单膝下拜——

身披甲胄,无法全礼。

“平身吧。”

何太后挥了挥手,一手牵着少帝,一手牵着董侯,领着张让等人朝宫殿内走去,显然是无心监国——

按照本朝惯例,天子驾崩、太子年幼,太后将担起监国重任。

不过,她无视陆离这些无名之辈,完全可以理解,但尚书卢植以及河南中部掾闵贡也在旁边侯着,于情于理,都得跟他们谈上两句。

估计是心思纷乱,毕竟,没了何进、何苗这两个手掌重权的兄弟,她的下场可想而知,大概率被架空。

卢植见太后没有吩咐,也不主动询问,反而对陆离一行人说道:“诸位,随我去尚书台等候吧,稍后应该有旨意降下。”

内有尚方监渠穆、羽林卫,外有蹇硕和冯芳的四千锐士,宫内安全暂时无需担心,再加上尚书台的官寺就设在不远处,一旦出现危险情况,可以随时支援,因此,陆离倒也不用太担心。

“那就叨扰卢尚书了。”

身为一行人中官职最高之人,张辽接过了陆离的主导权,其实,也谈不上什么主导权,拢共也就三人而已。

至于潘明,朝卢植告了声罪,急忙出宫去寻孟德公——

大丈夫岂能久居人下?而今,是时候离开由袁绍组成的小圈,自己拉队伍单干了。

与此同时。

城角,三公府邸。

汝南袁氏中官位最高的三人正聚在大厅内,个个沉默不语。

若非宫中有密道,让少帝和十常侍逃走了,局势怎会如此被动?

可事到如今,再后悔也没有用了。

一念至此,袁绍眉头舒展,手指不断叩击着桌案,心中权衡着该如何补救。

事实上,太傅袁隗也没有怪罪两个从子,当时那种情况,攻打两宫实乃万不得已:

一则,阉党突然发难,杀了他们最重要的盟友何进,如果不立刻展开反击,恐怕下一个死的就是自己了。

二则,谁都不知道吴匡、张璋均是混人,心里只记着主上何进的恩德,见大将军被诓杀,不等袁绍等反应,立刻开始攻打宫城,而事端已启,根本无路可退,只能一不做二不休,沿着这条道走到底。

“公路,稍安勿躁。”

此时此刻,袁术不断饮着冷茶,同时左顾右盼,根本静不下心来,因而,袁隗忍不住说道:“凡遇大事,必先静气。”

“多学学你兄长。”

听到叔父夸奖自己,袁绍脸上不免露出几分喜意。

从血脉上来讲,袁术、袁绍两人为亲兄弟,都是袁逢之子,但从宗法上来讲,袁绍、袁术却是从兄弟,因为,袁绍在幼时过继给了膝下无子的袁成。

按理说,两人的关系应该很好,但事实却截然相反,由于袁绍的生母出身低微,所以即便他是兄长,袁术依旧瞧不起他。

一场争执即将发生。

这时,抚案默然片刻的袁隗再度开口,问道:“本初,你现在还能调动多少兵马?”

“禀叔父。”袁绍表情一凛,沉声道:“除了蹇硕的上军校尉部,以及冯芳的助军右校尉部,其余六部,皆听从侄儿号令。”

闻言,袁隗点了点头,而后将视线投向袁术。

“叔父,侄儿麾下有两百虎贲军,以及六百门客。”说到这里,袁术又补充道:“门客中奇人异士颇多。”

言语间透着自傲。

袁术年近三十,蓄着利落的胡须,看上去很是稳重,但年轻时却是任侠气十足,当然,不是指结交豪杰,而是违法乱纪,人送外号:

路中悍鬼袁长水。

昔年,袁术担任长水校尉,行事嚣张跋扈,经常与诸家公子飞鹰走狗,扰得当地百姓不堪忍受,只能弄了个绰号在背地里编排他。

虽然这些年稳重了不少,但依旧远不如袁绍得士人、儒生之望,也因为如此,门客多为游侠,以及方外人士。

“本初、公路,而今吾等在朝堂上的局势过于被动了……”

“那又如何?”

没等叔父把话说完,袁术把心一横,骂骂咧咧道:“贼他娘!大将军被杀,北军带头攻城,,再者说,少帝有魄力把我袁氏一党全部赶出朝堂吗?”

“闭嘴!”

“听叔父把话说完。”

不待其开口,袁绍再度开口质问:“莫非是忘了规矩?”

而这次,袁术的表现却让人感觉意外,他深吸了几口气,拱手道:“兄长所言甚是。”

正所谓,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人总会成长,袁术现在已不是长水校尉,而是虎贲军中郎将,哪怕心中有火,在眼下这种危急的时刻也要忍住——

为了家族的利益,兄弟二人必须并肩对外,至于争夺袁氏继承人一事,可以暂时撇开不谈。

见状,袁隗脸色稍霁。

他嘴上虽不言,坐在一旁袁绍却都能看出,叔父对袁术此举甚是满意。

“西园六部,除去昨夜战损之人,大约还剩七千可战之兵,而虎贲军两百精锐,加上城门、缇骑等部、老夫的私人部曲,以及吴匡、张璋等大将军余部,应该足够应付了。”

袁家二兄弟默默听着叔父自言自语,暗自忖度:这是准备再度诛杀十常侍?

“一个时辰前,老夫收到一封密信。”袁隗也不卖关子,“是鳌乡侯派人送来,信使是其弟奉车都尉董旻,目前正在后宅歇息。”

“董卓?”

袁术讶然。

“他来做什么?”袁绍满脸警惕。

“董卓打算以我袁氏故吏的身份入雒。”

话落,袁隗低头抿了一口茶,耐心等待袁绍两兄弟的看法。

沉默了片刻,袁术问道:“诛杀十常侍?”

“不错,万余边军精锐就驻扎在天井关,只需一日,即可抵京。”

“叔父,此举无异于驱狼吞虎。”袁绍沉吟再三,说道:“董卓打得什么主意,怕是路人皆知。”

天井关位于并州最南端,出关即是司隶校尉部,一直赖在西凉不肯赴任的董卓,竟屯兵如此,在打什么主意,哪里需要赘言?

“叔父,他以我袁氏故吏的身份行事,想必是担心师出无名。”

袁术一语道破董卓的心思。

师出无名,可是大忌。

“董旻替其兄送信时,定然不知宫变一事,因而,不可能知道大将军已死。”

“所以董卓是真心投靠?”

“嗯,大将军秘遣使者向并州刺史丁原求助,却不理同为封疆大吏的董卓,他知道消息后主动投靠吾等,确实有据可循。”

两兄弟你一言我一语,讨论了许久,均同意召董卓入雒——

哪怕此人心怀野心,也只能认了。

至于原因,自然是突然出来的搅局陆离等人。

由于袁术要安抚北军余部,没能去北邙迎驾,但袁绍去了,他亲眼所见,并州三将簇拥着少帝,并与张让这个十常侍之首相谈甚欢。

而经历了昨夜的兵乱,少帝与太后很有可能调丁原这个沙场宿将入京勤王。

另外,当初大将军在世时,就想让其担任执金吾——

位比九卿,秩中二千石,相当于州牧,属于那种秩俸既高,而权责亦重的职位。

其实从名字上也能窥晓一二,执金吾,即,执金革,以御非常。不仅掌控城北武库、两百缇骑,还负责保卫雒阳、宫省的安全。

换而言之。

只要担任执金吾的人自身实力足够,完全有理由收编城中诸军。

而丁原的并州兵,乃是何进昔日倚仗,凭此可以一切势力争雄,现今何进身死,丁原极有可能奉召入京,那么要想抗衡他,延揽董卓无疑是唯一的选择。

念及此,袁隗挥手,招来一命家仆,吩咐道:“去把奉车都尉董旻请来,就说老夫有事要与他商议。”

“诺!”

一道急匆匆朝后园行去。

事实上,哪怕是宦海沉浮许久的太傅袁隗,也觉得董卓所图,无非是想入中枢为官而已。

退一万步讲,纵使董卓得陇望蜀,以袁氏在雒阳的势力,也能将其遏制住,使他不敢随意妄为。

这个时候,袁绍也招来一名随从武士,低声吩咐道:“你们秘密盯着孟德,要是有异动,务必前来告知与我。”

陆离为少帝牵马。

潘明为董侯牵马。

这一幕,袁绍可没有忘记。

身为曹操的心腹,为何会擅自行动?

莫非孟德要弃我而去?

很显然,袁绍猜对了。

铜驼街,曹府,煮酒小院。

曹操站在凉亭下久久不语,眉头紧蹙,似乎在想什么烦心事。

一旁,潘明垂手不语。

他与袁绍自幼相识,虽不能说是总角之交,可却也算是发小了,如今突然变阵,着实不够义气。

可是,阉党已不成气候,这次效忠的人可是少帝!

不由得,曹操眼中闪过一丝火热:治世之能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