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从伦敦开始的诡异剧场 > 第九十九章 两宫流血

从伦敦开始的诡异剧场 第九十九章 两宫流血

作者:神秘的行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6: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将军死了?!

他当时究竟在想什么,为何只带了五百北军士卒就敢进入宫城。

陆离愣了许多,勉强猜出一个答案:何进大概是活够了,觉得人间不过如此,想死。

一旁,张辽也是一阵无言。

此行应大将军之邀,来雒阳诛灭宦官势力,结果刚落脚、喝了几杯酒的功夫,人直接没了。

这下该如何是好?

总得找个山头栖身,不然,以并州边将的身份该如何行事?

毕竟,三人均为州郡官,这次离开并州,属于私人行为,而没有朝廷调令,等同于挂印绶辞官,在这偌大的雒阳城,谁都指挥不动。

“定是十常侍设计诓骗大将军,吾当为其报仇雪恨!”

这个时候,曹操也从惊愕之中缓了过来,并做出袁绍相同的决定——

血洗南北二宫,以最快的速度诛灭宦官势力、把持朝政。

“愿助孟德公一臂之力。”陆离旋即说道,“为大将军复仇,清君侧,靖国难。”

而今何进被害,只要干掉十常侍,朝中有资格掌权就只剩下袁太傅了,毕竟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宗族、姻亲、门生、故旧遍及天下。

不过,想要加入这个集团,就必须立投名状,现在正是立功之时。

听闻陆离的话,曹操脸色稍霁,爽快道:“既然如此,还请诸位随我前往西园与本初汇合。”

而西园之内,袁绍已经与盟友商议好了对策,赵融、夏牟率部留守西园,负责盯死已故下军校尉鲍鸿留下来的军队,以及阉党冯芳——

冯芳是大宦官曹节的女婿,与蹇硕走得很近,要是知道宫中有变,大概率会兴兵作乱。

而淳于琼负责盯死蹇硕麾下的上军校尉部,禁止任何人出入,违者杀无赦!

三校尉没有推脱,纷纷领命。

按理说,每位校尉的级别都差不多,谁也指挥不动谁,奈何袁绍有个好叔父。

事实上,此时此刻,太傅袁隗也得到了讯息,他先是收到一份盖着天子之玺的诏书:

命故太尉樊陵任司隶校尉,以少府许相为河南尹。

本来体力不支打算上榻休息的他瞬间被惊醒,这诏书一看就知道是矫诏,假的不能再假,但大将军何进驻兵百郡邸,十常侍凭什么敢如此行事?司隶校尉、河南尹,皆为实权官职,而且还在京畿。

又过了没多久,两波探子一同传来讯息:

大将军被杀;

北军、虎贲正在围攻攻城,西园有大军调动的迹象。

前一个讯息直接让袁隗变了脸色,饶是宦海沉浮数十年,养气功夫练到了家,依旧被吓得不轻,但稳住心神,听到后一个讯息时,他嗅到了机遇——

从子袁绍、袁术皆手握兵权,可以软硬兼施,吞并大将军留下来的部众,再加上自己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完全可以效仿前汉霍光。

一念至此,袁隗当即写了封信,召来樊陵、许相,至于做什么,不必赘言。

亥时。

在曹操的带领下,众人快马奔向西园所在,结果才出府门没多远就感觉到御道在震动——

袁绍率领本署兵士以及典军校尉部,进兵苍龙阙。

宫城乃天子居所,格局自然与众不同,每座宫门旁都设有阙,所谓阙,其实就是建在高台上的楼观。

白虎阙、苍龙阙、朱雀阙,北阙、南宫阙……

而这苍龙阙,顾名思义,就建在苍龙门旁边,由苍龙司马负责镇守。

陆离等人在前往铜驼街路上也曾见过,不,准确来说,通过轩辕关,抵达偃师县时,就已经看到了此阙的轮廓,高达百丈,仿佛触及云端。

“孟德,你也收到大将军的死讯了?”

看清来人之后,袁绍大喜,顾不上寒暄,径直说道:“随我去诛贼!”

至于陆离等人,被他下意识地当成了曹操门客。

每百人设一屯长;两屯为一个曲,每两百人设一个军侯;两曲成一部,每四百人设一军司马;五部为一个营,即一独立的作战单位。

为了保证能快速攻下苍龙阙,尽快入宫诛贼,袁绍点齐了所有能调用的兵马,足有四千人,就是拿命去换,也能把守城卫士耗光。

不多时,四千锐士抵达苍龙门。

“杀!”

袁绍没有废话,扬刀大吼。

十常侍被逼入绝境,他又何尝不是?

就这样,数以百计的士卒开始架设云梯,与立于城墙上的守军撞在了一起!

喊杀之声不绝于耳。

领到一柄环首刀的陆离眯着眼睛,因为他看到了类似白马义从的光芒。

去年,他追杀谷蠡王时,误入公孙瓒的地盘,被一小股白马义从盯上了,这些人仰天大喊:“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然后,爆发出数倍战力。

只不过这次没有人喊口号,光芒是从苍龙阙上散发出来,投射到守卒身上,使其不惧疼痛,以一当五。

凝神打量了片刻,陆离终于确定了那光芒是什么东西。

龙影!

身似长蛇、麒麟首、鲤鱼尾、面有长须、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

而西园士卒身后不仅没有异象,反而战力锐减,刀兵碰撞了数十合就没了力气,被人收下头颅。

事实上,两者之间的差距没这么大,装备同样精良,身高、力气也相差无几。

气运?

陆离觉得应该是类似的东西在起作用,因为,他们正在攻打宫城,行大逆不道之举。

而看到这一幕的袁绍与曹操都表现得非常淡定,仿佛提前知道会发生这种情况。

“上攻城槌。”

“诺!”

紧接着,弓箭手开始攒射,对城墙上的苍龙卫士进行压制,在此期间,一辆长四丈、宽两丈半的四轮车被几十名军汉推了上来,其间固定着一根粗木桩。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更别提陆离了,他已不是往日不通战事的小白了,自然识得此物,可如此诡异的攻城槌却是第一次见,因而忍不住问道:“孟德公,这些纹路为方士所画?”

只见木锥上刻画着密如蝌蚪的神秘符号,似乎是象形文字,正在月光下,闪烁着微光。

曹操点了点头,回答道:“没错,这光武皇帝的御用之物。”

至于御用之物为何出现在此处,他没有解释。

见曹操对其如此耐心,袁绍也察觉到自己看走眼了:恐怕不是门客,而且并州刺史丁原的人!

毕竟招揽边将秘密入京的计策,便是由他献给大将军。.

如今看来,倒是一步昏招——

为了让丁原派麾下猛将入京,士人集团许之以执金吾,此官职为中二千石,虽然没有九卿那么尊贵,但秩同九卿,又是实权官职。

执金吾下辖缇骑二百不说,同时还掌控城北武库,再加上丁原在并州经营多年,一旦入雒,势必不会孤身上路,而两处兵力各一,后果不堪设想。

果然,袁绍的老毛病又犯了: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生性多疑、只顾眼前之利。

在其纠结之时,南宫北面的玄武门火光冲天。

袁术见久攻不下,索性下令火攻,此举既可以破门而入,又可以震慑躲在宫内的十常侍,让他们知道害死大将军会招致何等灾祸。

而焚烧朱雀门的火亦非凡火,跟袁绍一样,袁术也是汝南袁氏的嫡传血脉、太傅从子,麾下自然不缺奇人异士,各种颜色的烈焰晃人眼目。

大约过去了半刻功夫,随着一声空灵的鸣叫,宫门轰然倒塌,躲在朱雀阙上的守军摔落下来。

木屑、石块,以及说不出材质的物料四处翻飞,砸死、砸伤不少人,剩下半截雕刻朱雀翅膀的木架半翘在空中,好似在哀鸣。

不远处,幸存下来的守城士卒与寺人躲在柱兽后方,躲避杂物,同时咬紧牙关,等待与闯宫的叛军一绝死战。

“司马,大事不好,车骑将军何苗来了!”

这时,有守卒眼尖,看到有一支军队打着旗号朝此处行来,霎时间被吓得面若死灰。

事实上,车骑将军何苗是最先得到消息的人,比袁术还要早——

权衡了许久,决定发兵。

他是何皇后同父异母兄,是何进异父异母弟。

(何苗为何进之父续弦与前夫朱氏之子,故二人没有血缘关系)

但打断骨头连着筋,不管怎样,他们都是兄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何进一死,他同样难逃,因而,在想通之后,何苗立刻带着部曲前来帮助袁术。

然而,在朱雀门残军绝望之际,异变陡生,两支本该结盟的队伍却发生了争执!

在袁术看来,何进的心腹爱将吴匡、张璋此刻如同疯狗一般,他们觉得何苗虽然是大将军的弟弟,但一向叛逆,屡次劝阻何进不要与宦官起冲突。

这种情况下,吴、张二人怀疑他与宦官通谋,乃令军中,曰:

“杀大将军者即车骑也,吏士能为大将军报仇乎?”

坦白来说,何进出身低微,乃一屠夫,可他真心对待部下,不说同吃同住,记功绝对公平,还时常用自己的钱给士兵买衣买粮。

正因为如此,北军士卒在看到主公尸首分离,身躯不知所踪时,已陷入疯魔,现在听到长官说何苗是罪魁祸首,哪有不信的道理?

皆流涕说曰:“愿致死!”

所谓致死,即,至死方休,哪怕拼了性命也要为大将军报仇报仇。

今夜,从南到北、从东至西,安逸了近两百年雒阳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疯狂与混乱。

苍龙门、朱雀门、北门,均被攻破,守卒尽数殉国。

月亮升入中天。

散布在宫城各个区域的诸部汇聚在一处,一直在摸鱼的陆离探听到了不少消息,联系到一块儿,大概就是士卒们都杀红了眼睛,至少杀了万人,到处都是尸体。

有因为面白无须而被误杀的,有为了证明身份,当众脱衣解带的,但最匪夷所思的还是车骑将军何苗被杀,吴匡、张璋、袁术合兵攻杀了何苗,把尸体抛在了宫苑中。

当然了,还有一些真假莫辨的传言:

张让、段珪裹挟着何太后、董侯、史侯,从复道逃向北宫,幸好卢植及时赶到,手持长戈,拦住张让等人的去路,救下何太后和两位皇子。

亦有人说,复道有两条,十常侍站在上面,尚书卢植则位于下方,两拨人隔空对峙了一段时间,张贼畏惧卢尚书身上的杀伐之气,放开了何太后,而两位皇子没能走脱,被胁迫着逃去北宫。

除此之外,其中亦不乏谣言:

两位皇子死于兵乱、天子绝后了;

张贼故意杀死了史侯,唯留董侯。

身为穿越者,陆离更加偏向第二种说法,卢植只救出了太后,两位皇子被带往北宫。

后世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

说得正是此事——

两位皇子被裹协到了北邙,前来勤王的各部军马纷纷前去救驾。

不如过去营救?

反正留下来杀土鸡瓦狗没甚意思,倒不如提前去北邙山等候。

陆离不由得瞥向身侧,寻找潘明的位置,想要邀他一同前往。

两道视线交汇。

潘明语出惊人道:“跟我走,去找传国玉玺。”

相比于陆离,他更加了解这个时代,若不出所料,传国玉玺恐怕会在今夜丢失!

天子共有七玺,其中六玺为日常所用,分别为: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

但最重要的依旧是传国玉玺。

由始皇帝命人所镌,玺面上刻有李斯所书“受命於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

十余年后,高祖刘邦军霸上,秦王子婴跪奉此玺于道中。

其间王莽篡汉,向太后索要传国玉玺,太后怒而掷之,破其一角,工匠以黄金补之,最后为光武帝刘秀所得,此玺再度归汉。

围绕传国玉玺发生的种种事迹,使它被神化,成了镇国神器,成了国家正统的象征,再加上神石降世,使得儒家天人感应一说,愈发盛行。

换而言之。

传国玉玺比营救皇子更加重要,而且也更加好找——

建章殿前一口井,里面有一具宫女的尸体,她怀里抱着锦囊,传国玉玺就在其中。

“走!”

陆离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我有预感,今夜会遇到不少熟面孔。”

“以你我二人之勇,谁敢虎口夺食?”

话落,潘明夹紧马腹,冲向隐藏在黑暗中的建章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