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从伦敦开始的诡异剧场 > 第三十八章 两军对垒 上

从伦敦开始的诡异剧场 第三十八章 两军对垒 上

作者:神秘的行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6: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由于大族名士主持乡闾评议、控制选举过程的流弊,察举制不断崩坏,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新阶级,他们世代做官,并且,依照世代官位的高低,高者为大士族,或称世家、大姓、高门,次者成为小姓、寒门,若祖先没有做官,则是寒素。

依照这种社会观念与标准,并州陆氏绝对算不上高门大姓。

丁原曾派人调查过陆离的家世,五代以内,直系均有任官的记录:

五代祖克己为太原郡丞。

高祖文安为平陶县令。

曾祖居常为平陶县尉。

祖父承吉为平陶主簿。

父诩为平陶县贼曹。

一代不如一代,并且所任都是幕佐之官,算不上是显宦之家,更谈不上世家门阀。

当然,比起那些百姓黔首,太原陆氏要强上无数倍。

除此之外,丁原并非一个只看出身门第的肤浅之人,毕竟他崛起于微末,真要论起来,家庭背景还不如陆离呢——

年纪轻轻便觉醒战魂,前途不可限量,而且生得相貌堂堂,再加上女儿铁了心要嫁。

因此,经过一番权衡,丁原觉得只需再观察一段时间,如果品性方面没什么问题的话,就可以将婚事给定下来了。

到时候,有义子奉先,有女婿陆离,何愁自己不能封侯拜相?

念及此处,丁原看陆离的眼神变得愈发柔和。

“孟明说笑了。”

“有老夫在,何须担心宵小之辈?”

话落,爽朗的笑声从车厢内传出。

“……”

陆离则一阵无语。

主公究竟在打什么主意?

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就算他求贤若渴,也不至于这样吧?

要知道,当初兄长张辽前来投靠时,也不曾享受这等待遇……

这时,充当先锋官的宋宪飞马而来,扬声道:“禀主公,前方三里为白渠水,是否需要搭桥?”

若部众不多,倒是可以直接踩着冰面过去,但此次北上驰援的郡兵足有两万,纵使冰层再厚,也支撑不住这么大的重量。

身为一名老将,丁原的战场经验堪称丰富,他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发号施令:“伐树架桥,余者原地休整,半个时辰后,全军饱腹过河。”

“诺!”

在主公面前刷了一下存在感的宋宪揖手行礼,而后扯动缰绳,临走前这家伙还朝担任牙门将军的陆离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羡慕。

不多时,车架旁又只剩下陆离与丁原二人,其余护卫则分散在周围,小心戒备着。

然而,见没了旁人打扰,许是闲得无聊,车内又有声音传出:

“孟明,你可知兵法?”

“末将不才,若非文远兄调拨一二,怕是连军队建制都搞不清楚。”

闻言,丁原微微皱眉,以为陆离是在自谦,直接出言考校道:

“年轻人莫要藏拙,当毕露锋芒,你且说说,若在春日,眼下该用何种对策渡河?”

“是。”

陆离心情复杂,喜忧参半,喜的是这题张辽曾经讲过,忧的是主公这态度,实在令人难以捉摸。

略作回忆,他回答道:

“白渠水乃人工开挖,用以灌溉田野,因此,河面虽宽,但水流并不湍急,可派遣一支奇军伐木制囊,于夜间前往上游断绝流水,使大军渡河。”

兄长曾说,此法费时费力,却最为稳妥,不用担心在架桥时,遭遇敌人袭击、干扰。

坐在车内的丁原微微颔首,抚了抚颌下胡须,追问道:“若贼趁我军渡河时,半渡而击之,该如何是好?”

陆离眉头一挑,心道:难道文远兄能未卜先知?

念头刚一浮现,旋即被按下,沉声回应:“匈奴人粗鄙,不通兵法,可使水淹龙且之计!”

数百年前,楚汉相争,韩信与项羽麾下猛将龙且在潍水交战。

两军对垒之时,韩信下令连夜赶做一万多口布袋,装满沙土,趁夜在潍水的上流堆土囊造堰塞水,白天则带领一半军队渡河,攻击龙且,并假装战败。

见状,龙且大呼:“固知信怯也。”遂率楚军追击。韩信见其上钩,便令士卒决堰放水,数万楚军被从中间冲断,士气大落,而韩信趁势反击,龙且被杀。

连深谙用兵之道的楚国大将龙且都中了此计,就更别提匈奴人了。

这个时候,丁原再度笑出声来,对陆离这个女婿候选人愈发满意。

“如今正值二月,倒不必如此麻烦,若遭遇敌军袭扰,可以依仗弓弩之力,掩护少许骑兵率先过河,先与之杀上一场。”

说着,丁原从车架内走出,表情异常轻松,仿佛是带兵郊游一般,恐怕连镇守中军大营的张辽都做不到这种程度。

几乎是同一时间。

云中郡外,劫掠完毕的金氏同样在作战前部署,他准备趁着现在士气正盛,趁势拿下定襄县,在那里与休屠各胡的首领会面,共商大事。

突然,两骑冲来。

派去前方探路的斥候送来了官军已在白渠水扎营、搭桥的军报。

结合不久前黄巾军送来的情报,金氏顾视周围的部族首领,默然片刻,说道:“汉军自从在九原集结以来,马不停蹄,不到两天的时间,急行近千里,在定襄城下仅仅住了一夜,今天一早就又出兵,已至巾车乡。”

“这是急着与吾等一战啊!”

略作停顿,金氏语气变得森然:“若本王所料不差,迟则今夜,汉军就会横渡白渠水。”

身为南匈奴左贤王,竟然被人蔑视至此,尤其是在杀死并州刺史、士气大涨的时刻,见汉军如此张狂,他心中涌出一股戾气,想要将其全歼!

反倒是刚刚得到提拔,初步掌握军权的杜泉心中一突,不动声色道:

“敌军将渡,大王有何对策?吾等是暂避兵锋,还是正面击之?”

当听到暂避兵锋四个字时,左贤王金氏脸上浮现出不快。

余光一扫,见提议者是昨夜立下大功、献刺史首级的那个汉人,金氏脸色稍霁,一字一顿:“半渡击之。”

紧接着,又有一名披发左衽的壮汉挤了过来,嚷嚷道:“那支汉军不过两万人,且以步卒为主,趋行近千里,中途几乎不得歇息,士卒必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