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从伦敦开始的诡异剧场 > 第一百二十章 帝国余晖(三十一)【本卷终】

不过秀赖不是秀吉。

其实,他根本不懂这道圣旨中的深意,按照淀殿与宁宁事先所交代,跪谢天恩。

眼见小崽子如此上道,邓子龙与陈磷面带笑意,后者心道:

这小子如此恭顺,想必倭国以后不会再犯上作乱了吧。

可惜他看走眼。

将来倭国的主人是跪坐在不远处,眼神充满玩味的德川家康,老乌龟以七十四岁高龄,熬死了两代枭雄。

该到第二封了吧……

陆离没有让所有人久等,迫不及待张开第二封圣旨,诵读道:

“诏曰,朕缵承洪绪,统理兆人,海澨山陬,皆我赤子,苟非元恶,普欲包荒。”

“属者东夷小丑平秀吉!猥以下隶,敢发难端,窃据商封,役属诸岛。遂兴荐食之志,窥我内附之邦,尹歧对马之间,鲸鲵四起,乐浪玄菟之境,锋镝交加,君臣逋亡,人民离散,驰章告急,请兵往援。”

毫无疑问,这是来自大明皇帝的问候,德川家康对此有过一些预料,特意将负责翻译的僧侣换成自己人。

要求不许跳过任何一句话,且务必保证每一句,都能够准确、明晰地被所有人理解。

哪怕秀赖年幼,也能够听出来,这是骂他爹秀吉是跳梁小丑。

在淀殿与宁宁愈发阴沉的目光下,陆离话锋一转:“朕念朝鲜,世称恭顺,适遭困厄,岂宜坐视,若使弱者不扶,谁其怀德,强者逃罚,谁其畏威。况东方为肩臂之藩,则此贼亦门庭之寇,遏沮定乱,在予一人。

于是少命偏师,第加薄伐。平壤一战,已褫骄魂,而贼负固多端,阳顺阴逆,求本伺影,故作乞怜。册使未还,凶威复扇。朕洞知狡状,独断于心。乃发郡国羽林之材,无吝金钱勇爵之赏,必尽弁服,用澄海波。”

本来神情阴沉的部分大名变得惶恐起来,万历皇帝言明,此次援朝只出动了小股部队。

若是明朝倾国之力,像元朝那样远征,介时还会有神风相助吗?

本来看戏的德川家康也变得凝重起来,开始认真思索对策。

“仰赖天地鸿庥,宗社阴骘,神降之罚,贼殒其魁,而王师水陆并驱,正奇互用,爰分四路,并协一心,焚其刍粮,薄其巢穴。外援悉断,内计无之。于是同恶就歼,群酋宵遁,舳舻付于烈火,海水沸腾,戈甲积于高山,氛浸净扫,虽百年侨居之寇,举一旦荡涤靡遗。

鸿雁来归,箕子之提封如故,熊罴振旅,汉家之德威播闻,除所获首功,封为京观,仍槛致平正秀等六十一人,弃尸稿街,传首天下,永垂凶逆之鉴戒,大泄神人之愤心。”

经过僧侣的翻译,秀赖听到了下面这段话,并留下深深的心理阴影:

鸿雁归来,箕子的疆域如往常;雄师劲旅,汉族的德行和威严传播闻名。除了所获得的首级堆土成为京观外,仍然用囚车押送到平正秀等六十一人,在外国使节居住的地方遗弃尸体,传首天下,永远留传凶逆的戒鉴,发泄神人愤怒的心情。

而跟在后面的李朝使者,也不禁热泪盈眶,感激大明皇帝的恩德。

而陆离也扭转对先前对明朝的恶劣印象,不管党争如何下作,大明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

“于戏!我国家仁恩浩荡,恭顺者无困不援;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兹用布告天下,昭示四夷,明予非得已之心,识予不敢赦之意。母越厥志而干显罚,各守分义以享太平。”

“凡我文武内外大小臣工,尚宜洁自爱民,奉公体国,以消萌衅,以导祯祥。更念彤力殚财,为日已久,嘉与休息,正惟此时,诸因东征加派钱粮,一切尽令所司除豁,务为存抚,勿事烦苛,咨尔多方,宜悉朕意。”

我国家仁恩浩荡,恭顺者无困不援;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

这,就是万历朝鲜平倭之战!

“圣上有命,这道诏书以平倭之名昭告天下,速速派人抄录,传遍五畿七道六十六国。”

“若是不从,名臣伐罪,健将折冲,誓将尔等丑类斩尽杀绝!”

“介时,本官赤雨洗刃!”

陆离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

砰!

时间在这一刻定格,光爆声中,陆离看到了面色苍白的一众大名,以及扬眉吐气的两国使团。

大明之行结束了。

秀赖和他的母亲淀殿将会十几年后放火**,秀吉年仅八岁的孙子被斩首,丰臣家彻底绝嗣。

日本完全落入德川家康之手,他将位置平稳传给儿子秀忠,建立了一个极端保守的幕府,将火器束之高阁,成为一种精美摆设,武士们再度专注于刀、枪、弓箭,继续崇拜畸形的武士道精神。

两百多年后,洋人打开这个封闭的国家,在给华盛顿的报告中如此写到:

这群人似乎根本不知道如何使用火器。

而李朝后来,在一系列宫廷政变中,屡屡弑兄杀弟,彻底触怒宗主国,成为一个具有道德污点,不合法度的王室。

最终,在十九世纪初,一个名为李熙的皇帝继位,他恼羞成怒,年号“光武”,并将“朝鲜”这个国名改成颇为搞笑的“大韩帝国”,终止了持续数百年和中原帝国的从属藩国关系。

至于大明所拥有的亚洲第一雄兵,在此战二十多年后,被杨镐在萨尔浒葬送了一半,在后续一系列战役中,又葬送掉最后的那一半,成为没牙的老虎,导致倾覆。

但这场战役,使李朝王室对明帝国抱有尊崇感激之情,一直到清立国几十年以后,他们的宫殿内依然立着大明神位,以明朝为正朔。

在民间更是如此。

明清于辽东交战之时,清军曾强征李朝士兵,因为他们的火炮技术传承自大明,远胜于来自通古斯的鞑虏,故而多为炮兵。

有一次攻城,清军命李朝士兵开炮,他们发射没有炮弹的空炮搪塞,后被多尔衮发现,下令斩首示众,祖大寿听闻此事,亲上城楼率军致哀。

对于陆离而言,这段经历太过漫长,有时还很无趣,但回归熟悉又陌生的教室以后,他觉得自己只是匆匆一沾而过,看到了吉光片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