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从伦敦开始的诡异剧场 > 第一百一十八章 帝国余晖(二十九)

没有悬念了。

万事俱备,只欠一走。

既然能走,那还等什么?

等明朝更高层次的人,前来主持和谈事宜,否则,联军水师会成为撤退路上的最大障碍。

“以明朝的历法来算,这场空前绝后的战争,从万历二十年四月开始,前后历时七年,自釜山开始,自泗川结束。”家康叹息。

本来置身事外,只提供部分粮草、火器支援的东国,仍然被迫卷入这个泥潭,牺牲一员天下无敌的勐将,以及过万兵卒。

从这方面来看,秀吉老猴子生前的最终谋划成功了一部分,但也彻底激怒了德川家康。

对于本多忠胜的牺牲,他作为一名成熟主君、政治家,并未迁怒明军,要不是秀吉为了自身的野心,为那个就秀赖的小子,东国根本不会有这番损失。

也许被记恨一事,丰臣秀吉死前就预料到了,但猴子也知道,德川根本不会放过成为“天下人”的机会,不管如何,都会对秀赖出手。

顺天倭城。

这个称谓里的倭字,可以去掉了。

街道上,一颗颗首级排列整齐,数量足够用来铸京观了,约莫千人被生俘,很大一部分会被送回本土,作为一种展示。

另外一部分,则用来跟倭人首领谈判,或争取好处,或交换自己人。

“一千级。”

刘綎笑呵呵走过来,左右亲兵提着腥臭无比的礼物,却显得不怎么开心。

关于上面的利益互换,他们并不了解,可这一千颗真倭头颅是实打实的大功劳,能让上百无品无级的士兵跻身大明官场,哪怕只是末流,也是一场天大造化。

“刘提督放心,本官写完奏折以后,会请你过目,然后再送往京师。”

“感谢陆大人。”

“客气了。”

两拨人寒暄一阵,开始整顿各自兵马,等待邢军门的下一步安排,以及杨经略的到来。

诚然,有将领觉得还可以打,尤其是扮演者,但大环境是士卒不想再折腾,国内亦不愿继续纠缠下去。

……

和谈,不可避免。

对于这场战争的看法,三国出入很大,朝鲜人认为倭军是失败的那一方,而日方则认为自己达到了惩罚朝鲜,从而向明朝展示自身实力的目标,多多少少可以算是胜利。

那谁输了?

大明不至于这点自信都没有。

纵然北方的建奴虽成气候,南方土司时不时造反,但它依旧处于霸主地位,老底仍在!

此等氛围下,必然要继续推行下去的和谈又曲曲折折。

关于【日本国王】这个“屈辱性”称号,德川决定替秀吉接下,并扣在他儿子秀赖头上,至于最终归属往后再做计较。

这相当于承认明朝皇帝的正统性,无疑是一种退让。

可代表大明,全权主持谈判事宜的杨镐持另外一种态度:

你们本就是中华世界的附庸,此前一直没有认清自己,经过战争终于恢复清醒,怎么能认为是退步呢?

远在京师的陛下,能够不计前嫌,册封你们那个少君,明显是大明以德报怨,必须感激才是。

经过几次争辩,德川家康选择无条件接受册封,将以丰臣家为主导的秩序,置于明朝框架之下。

毕竟,他也有属于自己的野望,终有一天会推倒重来。

当然了,德川很理性,他不想再挑起战争,而是想闭关锁国,只跟邻国保持极其微弱的联系,即,书面往来。

大明在索取战争赔款方面,一向大方,彻底明确谁才是正统以后,也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要求了。

反倒是李朝,跟日本有太多可计较的地方,比如:

俘虏。

据保守估计,共有十万朝鲜人被掠夺到对马岛,然后,通过这个中转站,被分配到各地,接受倭人奴役。

这是李昖这个国王无法容忍的事情,他要求德川家康归还这些人口。

可德川是临时接手烂摊子,好处根本没有到过他手里。

另外,想让那些本就元气大伤的各路大名,放弃好不容易到嘴的肉,岂是那么容易?

一万人。

德川为了展示诚意,咬咬牙给出这个可以兑现的承诺,使后续交涉能够继续下去。

起初李朝方面并不满意,找上陆离,希望他能够从中斡旋一下。

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家康已经到达极限,这家伙可是没吃到任何肉,远渡重洋一趟,还挨了顿痛打。

故而,陆离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先期交还一万人,后续事宜由两国慢慢协商,但家康回国以后,必须将耳冢拆除,并负责将它们全部运到半岛。

这是往后日韩不和的重要因素,里面埋着秀吉部队割下来的所有鼻子,无数韩国人请愿:

“这些鼻子是作为丰臣秀吉的战利品被割下来的。它们已经在京都待了四百年。现在,我们有责任看到它们返回半岛,以减轻因先祖遗骸埋在那里的全体国民的痛苦。”

对此,日方坚决拒绝,这处血腥侵略别国的铁证,成为它们认定的重要国家文化财产,一种精神支撑。

支撑什么?

觉得很光荣吗?

陆离的提议让李朝觉得满意,家康恨透了秀吉老猴子,对方彰显战功的东西,拆就拆了吧,反正削弱的是丰臣家的威信,对他来说是好事。

此外,两国之间就如何定位彼此,有一定的分歧。

德川希望能够完成一项壮举,数代人包括秀吉所未能完成的事情,就是李朝人向他们朝贡,不需要太多东西,仅仅是展现出一个姿态。

对此,杨镐严厉训斥。

李朝是大明的从属!

而国王李昖的使者柳成龙也是当场表明,他们不允许这种事出现,即便只是最轻微的暗示,他们最多在书面上称日方掌权者为:大君。

而这,是基于对倭人穷兵黩武的可怕认知,担心这群牲口再度渡海侵略。

在陆离的介入下,日方必须对这份尊敬作出同等回应,往后向李朝递交国书时,需将日期改成大明的纪年。

作为明朝代表,战胜国一方,陆离这个扮演者一直很强势,让不少大名恨之入骨,但又无可奈何,他们打不过大明,也不想重新回味战争的滋味。

“可以签字了吗?”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